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538章

变臣-第538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但君臣礼仪不可废,三人齐齐躬身行礼。
  罗娜问了几句战事,道:“我听隆盖说城防司查抄了祥裕行,是怎么回事?”
  吐乐赞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道:“陛下,祥裕行东主陈汉之弟举报其兄交结奸细图谋不轨,热合派人前去搜查,未发现奸细便撤回了,并没有查抄祥裕行之事。”
  罗娜追问道:“哪里的奸细,尉车国派来的?”
  吐乐赞一迟疑,他几乎可以肯定来的是江安义,不过这消息怎么能说给罗娜听。
  “只是些往来的客商,事发前陈汉责骂了其弟几句,其弟怀恨在心才到城防司出告,结果发现是污告便撤回了兵马,并向陈汉致歉了。”
  罗娜捕捉到吐乐赞的迟疑,事情绝不像三叔所说的那样简单。父辈三人中三叔的能力最强,爷爷在世时夸他是吐乐家的千里驹,可是这匹千里驹跑得太快了,甚至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这绝不行。吐乐家有三枝,不能独重一枝,看了一眼父亲吐乐安,罗娜道:“二哥还在置气吗?”
  吐乐安叹道:“成天冷着张脸,懒得提他。”
  “二哥,不是我不让合曼做城主,合曼的性子你也知道,身边围着一群吸血鬼,让他独掌一城非出事不可。支兹城是大城,国中税赋有一成半出自支兹,合曼若是去了这一成半的税赋能收到一半就不错了。”吐乐赞苦笑着解释着。
  吐乐安不愤地道:“合曼没本事我无话可说,可是你为何让你家的合特前去,分明是偏向自家。”
  吐乐赞气恼,自家的三儿子合特比起合曼强得太多,二哥分明是强词夺理。罗娜在一旁轻描淡写地道:“二哥是快四十岁的人,不能再一味玩乐,既然他想做事这是好事,莎宿国这么大还能让二哥闲
  着。三叔说二哥不适合做城主,我也觉得不错,让合特前去是我说的。支兹城关系重大,先让二哥从容易做起,等将来历练出来了再做城主也不迟。别说城主了,这朝堂上的职位只要他能做好有什么不能做的,莎宿国这么大,还安置不下咱们吐乐家的叔伯兄弟吗,隆盖将来亲政还不得靠吐乐家。”
  吐乐赞感觉到脑袋中轰轰做响,罗娜这席话中传达出太多的意思,一时间难以理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便是对自己的信任不如以前了,二哥家的吐乐合曼是个纨绔,以前没少给他机会,做什么事情最后都弄得一团糟,罗娜借吐乐合曼之事是想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吗?
  吐乐赞头大如斗,一旁的吐乐安却眉开眼笑起来,心中宽慰,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心向着自己啊。吐乐晴插嘴道:“罗娜,你大侄子今年十九岁了,也该让他为你分点忧了。”
  罗娜笑道:“是尔班吧,去年元旦节后我就没再见到他,就让他在隆盖身边做个侍从长如何,隆盖明年就十四岁了,身边要有个得用的自家人,他那些伴随大都没有什么用。”
  吐乐晴大喜,孙子能跟在王子身边将来隆盖成为国主,情份自然不同,三弟能做大相尔班说不定也能。吐乐赞感到阵阵心寒,很明显女王是在利用大哥和二哥家来分化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因为自己针对了祥裕行吗。
  低下头,吐乐赞隐藏住眼中流淌出的怨恨,自己为了朝庭呕心沥血,缝缝补补地支撑容易吗,自己再怎么劳心劳力还是比不过骨肉情深,甚至比不过那个郑国的男人。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罗娜就会逐渐削弱自己手中权力让隆盖亲政,自己这些年来付出的心血就会成为泡影,吐乐赞暗暗咬牙,决不能拱手认输,趁着莎宿国还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先发制人。
  …………
  隆盖带着腾毅景轻装再度来到神庙时,江安义已经离开,在斯吉的住处,隆盖好奇地打听着那个战胜术空的高手去哪了。腾毅景掩饰不住自己的惊容,结合父亲的来信他已经猜出那个高手就是江安义,原来江安义已经见过斯吉教主了。父亲在信中告诉他江安义的种种事迹,告诫他不可与之为敌,隆盖有了这样的对手暗助,平添了三分胜算。
  江安义向斯吉表明态度,如果有谁阻拦隆盖亲政,他断然不答应,若是有人伤害到隆盖,他一定要报复,将来还会率军灭亡莎宿国。听到灭国威胁从江安义嘴中说出,斯吉苦笑不已,换做旁人斯吉只会付之一笑,而江安义清剿戈壁西进之意明显,这番话便是大相听到也不敢等闲视之。
  此时的江安义就像一把暗刃隐伏在新伊城中,暗刃伤人有限,但胡乱挥舞起来造成的恐慌却让人难以承受,莎宿国内忧外患,若是引发大乱如何收场。斯吉是莎宿人,也是帕火教教主,于公于私都不愿看到江安义胡乱出手。
  ………………………………


第八百九十九章 各逞心机(二)
  斯吉向江安义承诺保护好王子隆盖的性命,帕火教相助并适时向女王进言请王子亲政等等,强烈要求江安义不要胡乱杀人引发慌乱。这样的结果江安义比较满意,他知道自己在新伊城能起的作用有限,斯吉能全力相助隆盖,隆盖总算有了一线希望。
  江安义相信斯吉的承诺,不过他觉得应该加点注,笑道:“帕火教在化州亦有信众,我想请斯吉教主派神官前往化州传教,江某可以允许帕火教在化州境内修建神庙。”
  “当真”,斯吉苍眉抖动,激动地道:“江大人准许帕火教在化州传教。”看到江安义微笑点头,斯吉忍不住面向圣火跪倒,双掌高举向面祷告道:“熊熊圣火,永燃不息,光明之神,普照大地,为善除恶……”
  帕火教兴于一千二百年前的摩居国,比在伊教、佛教还要早数百余年,可是随着伊教在摩居国渐渐兴起,摩居国国主迦可信奉伊教开始驱逐帕火教,最后宣布帕火教为邪教,下令摧毁了帕火教在摩居国神庙,致使圣火熄灭。
  不过在帕火教在遭到灭亡前也有所准备,当时的教主把神庙中的神官分成数十只小队,带着殿中的圣火奔赴各方,其中有一只便来到了卢弥国。后来卢弥国分裂成莎宿、羌兰、居须三国,帕火教在莎宿国立足下来,而其他的分支在数百年中圣火或熄灭、或者奄奄欲熄,帕火教的前途被黑暗笼罩。
  斯吉相助吐乐家政变成功,罗娜按照许诺把帕火教立为国教,让快要熄灭的圣火得以延续,许多残留的帕火教神官从各处前来朝圣,每年莎宿国的帕火教元旦节成为最为重要的节日,而斯吉被教众当成帕火教的中兴教主,他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这也是斯吉不肯轻易相帮隆盖的原因。一旦隆盖失利,吐乐赞追究帕火教的责任,那帕火教最后的希望也要破灭了。
  帕火教毕竟渊源流长,一些信奉帕火教的商人把教义带到了郑国境内,可是帕火教教义严苛,除了一些西域的行商,信奉的郑人很少,更不用说建立神庙了。江安义是化州经略使,他开口同意允许帕火教在化州建立神庙传播,对斯吉来说这消息不亚于当初罗娜宣布立帕火教为国教。
  郑国的人口是西域二十八国合起来的数倍,帕火教如果能借助江安义之助在化州立足传播,斯吉相信帕火教的圣火会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起,甚至远胜于当初在摩居国的规模。借助中原郑国的势力,帕火教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哺西域的圣教,到时候圣教定能大兴于世,自己便是名副其实的中兴教主,为了江安义的这个承诺,斯吉觉得完全值得赌一把。
  江安义回到住处,索图已经按他的吩咐买来西域地图,悬挂在书房之中。江安义等人都染了须发化妆成西域人,赫吉告诉他们是大少爷前来做生意了,家中的仆佣并没有查觉异常。
  江安义这是第三次来西域,西域二十八国仅路过羌兰、莎宿、尉车、休梨等少数国家,除了莎宿了解多一些其他国家都只是匆匆路过,东西域的国家尚且大半未到过,更不用说西西域了。对照此行经过尉车和莎宿的路程,江安义感觉这幅地图制做很精细,回程时要多购置几份地图回去。郑国也有西域的地图,但很粗糙,国界都有模糊,各国的县城更是少有标注。
  此次来西域江安义细心看过,发现自己把西征想得过于容易了,从地图上看西域二十八国面积两倍于化州,人口超过二千余万,各国的兵马加起来将近二百万。单凭军械之利,就算安西都护府的十六万兵马全军出动也无法平定西域,更不用说驻军占领了。
  杨思齐的话在他脑海中反复出现,要想杜绝西患看来只能以夷制夷了,大齐国确实可以作为一枚棋子来用。要下西域这盘大棋,光靠大齐国一枚棋子当然不行,江安义的目光在地图上睃巡着。
  如果要西征,首先要解决的是尉车国,大齐国想来很愿意夺取尉车国的地盘;要防着戎弥国相帮,郑国与戎弥是死敌,近几十年的入侵多数是戎弥为主,不过戎弥此次落败元气大伤,可以结交田韦国来牵制,回去后让龙卫配合郭兄助古台格成为田韦国之主,还有腾恭立,用得好的话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在西域诸国扶助亲郑的势力是江安义与张先生商议后的方针,这枚钉子自然选中了莎宿国。江安义此行前来莎宿国,除了想看看隆盖外,亦有与莎宿国结盟之意,只是莎宿国的乱局让他始料未及,吐乐赞手握大权欲图篡位,要想与莎宿国结盟便要先扶助隆盖成为国主。
  江安义的眉头紧皱,从斯吉的介绍中他得知,罗娜出于自身考虑并不想太快让隆盖亲政,时间拖得越久吐乐赞对莎宿国的掌控便越牢固。身为化州经略江安义不可能在莎宿国久留,元旦节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返回郑国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
  “江安义不可能在新伊城久留,至多能呆到元旦节。”大相府内,吐乐赞对着热合道:“离元旦节不过十八天时间,你辛苦点,派人盯紧祥裕行,神庙、南宫以及城中各处要道,对了城门也别忘了派人盯着,让人把江安义的画像发下去,若有发现及时告诉我。”
  吐乐赞离开王宫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把热合召了来,琅洛领兵在外,城外的大营为之一空,新伊城的武力大部分集中在城防司手中,城防司是他的耳目,有个风吹草动城防司都能汇报给他。
  罗娜的态度让吐乐赞感到危机,吐乐赞决定把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热合看了看吐乐赞的脸色,作为城防司长官他知道女王陛下在午后召了吐乐家三兄弟入宫,大相回来便召见自己吩咐加紧防务,显然在宫中发生了什么的事情。
  热合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相,有事?”
  吐乐赞看了一眼热合,此人是自己的亲信,自己行事要靠他配合,有些事不能瞒他,斟酌地把女王对他有所提防,有意让塔扎和堪禄分权的事提了提。
  热合焦声道:“大相,此时只能进不能退。如果退步纵然能够保全性命,大相恐怕也只能做个富家翁了,王子亲政之后怎么可能容许大相立于王庭之中。”
  吐乐赞阴沉着脸没有作声,热合站起身道:“大相,臣下明白了,请大相放心,臣下时刻准备着。”
  …………
  大年三十,西域诸国受中原的影响颇深,鞭炮声在新伊城内响成一片。
  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响,江安义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天豪、安思,连累你们跟着我在莎宿国过年了,来干了这杯,算我陪罪了。”
  莎宿国格沙列城,帅府,大将军琅洛看着桌上堆放的礼物发呆。驻守格沙列城有半个月了,尉车国的数次进攻都被他击退,王庭派出的使者已经前往钵石城,琅洛相信只要给个台阶,尉车国就会退兵了。
  每年三十夜王庭都会召开宴会、赏赐官员,作为带兵的大将军,琅洛自然是座上客。今年尉车国进犯,琅洛领兵在外,但王庭的赏赐却派人送到了,只是这赏赐有些多。
  往年的赏赐都是女王陛下赐下,今年女王同样送来了一份,除了女王之外,意外地还多出了两份。一份来自大相吐乐赞,看礼单上的物品比女王的赏赐还丰厚,光金币就是千枚,还有田产八千亩,这份厚礼让琅洛感到烫手。
  还有一份是王子隆盖送来的,礼物很简单,是一把产自煌林国的钢刀,刀身布满花纹,有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自然形成,只要保管得当数百年光亮如新,琅洛十分喜欢,试用过后当即佩在腰间。
  三份礼物三份心思,琅洛一清二楚,他出身于吐乐家,受到吐乐布老爷子的信用,与女王罗娜感情深厚,甚至对罗娜有份藏于心中难于喧于口的情感。罗娜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提拔他成为带兵的大将军,对他信任有加,正因为琅洛手握重兵,罗娜才放心在后宫中享乐。
  对于罗娜的放纵,琅洛痛在心头却无可奈何,只能把这份关爱放在王子身上,尽心竭力教导隆盖武艺。相对罗娜而言,琅洛对吐乐三兄弟的情感淡了许多,甚至还不上并肩作战的江安义,对于江安义琅洛十分佩服,前次联军惨败琅洛都觉得幸运,幸亏带兵的不是江安义,要不然死伤的人要更多。
  想到将来很可能要与江安义刀兵相见,琅洛心中阵阵发寒,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发生,只有让隆盖成为国主。隆盖成了莎宿国国主,江安义总不可能老子打儿子吧,或许江安义还会想办法替儿子谋些好处。摸了摸腰间佩刀,琅洛觉得自己应该向女王建言及早让王子亲政。
  ………………………………


第九百章 新年伊始
  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考虑事情得出的结论便也不相同,米吉昂收到三份不同的礼物时,与琅洛的看法完全不同。
  莎宿**制大将军下有左右骑君,接着便是五翕侯,吐乐赞为大相任用亲信,左右骑君成为虚衔,用于安置那些位高权重又不听指挥的军中将领,除了大将军外,五翕侯是实际上领军的重臣。米吉昂在咄舍拉做国主时便是千长,窟必作乱罗娜对军中进行清洗,米吉昂升任为翕侯,一直驻守在边境,远离了朝堂间的争斗。
  女王的礼物是应有之意,王子和大相的礼物表露出的拉拢之意十分明显,前一天米吉昂收到儿子杰翰的信,信中杰翰请他为王子隆盖出声,向王后建议早日让王子亲政。对于这封信米吉昂根本不屑一顾,朝堂大事岂能如此儿戏,王子此举暴露出他的不成熟。
  命人把礼物收起来,米吉昂决心不趟这混水,明哲保身才是他的处事之道。王子与大相争权,无论谁最后获胜都离不开他这个带兵的翕侯,所以他根本用不着在局势未明之前盲目下注,就算押中了又如何,升为左右骑君安享富贵,还不如手握兵马坐镇一方。
  …………
  正月初一,永昌城,天子石重伟临朝接受众官朝贺,昭告天下改元长庆,意味着郑国进入新时代。朝贺之后天子赏赐群臣、赐宴,秘书左监齐国威敬献编撰的《文化大典》,将庆典推向**。
  《大典》历时四年编纂完成,全书共一万三千六百卷,汇聚古今图书五千余种,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方面。《大典》之献,彰显盛世文治盛世来临,石重伟大喜,亲手赐齐国威御酒三杯,晋爵宣平伯,参加编撰的官员俱加封赏。
  欢宴一直到酉初方才散去,石重伟多饮了几杯,带着三分醉意没有乘辇,漫步走在宫殿间的长廊之中,让微风拂面带去几分酒气。石重伟从东宫搬到了兴庆宫,王皇后已经荣升为王太后,从坤安宫移居到了寿安宫,坤安宫的主人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