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583章

变臣-第583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方至重率领五百官兵出城,身后是长长的队伍,总算开了城门,又有官军保护,城中的百姓都借着这个机会出城收割粮食,沈家的队伍跟随在方至重身边,出乎方至重的意料,主持收粮的居然是沈夫人。林五妹笑着解释道:“拙夫不通数算,往年收粮都是妾身前去主持。”
  沈家的田地离城三十余里,数百顷地连成一片,风翻稻浪一片金黄,看在眼中十分可喜。方至重把五百兵丁分散在高处驻防,收粮自有家中的佃家和雇请的农夫,沈夫人当然不会站在山岗上督促收粮,沈家有农庄就在附近,林五妹邀了方至重到农庄歇息。
  林五妹只是开镰的时候跟着方至重来了农庄,当天便回了城,方至重则留在了农庄中。收割下来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农庄,七月初的太阳正烈,新割的稻谷要晾晒干躁后才能入仓。四百顷地,三千余人一连劳作了七天,方至重还让一半手下帮着抢收,这才勉强收割了七成。
  七月九日,沈夫人的马车又出现在农庄,随行有数百辆大车,此次来农庄是准备把晾晒好的稻谷装袋运往城中。
  …………
  秃子带着一千五百人出营已经四天了,该享乐的都享受过了,可是答应曹爷的粮食却只抢到了几百石,这数目差得太远,回去可不好交差。
  看着手下一个个眉开眼笑,行囊鼓鼓,秃子骂道:“你们这群小子可快活了,老子抢不来粮回去得挨曹爷的军棍,到时候曹爷打我一棍,我就抽你们两棍。都他们别光想着抢东西祸害女人了,想想他妈的到哪里找粮食去。”
  身边有个新入伙的凑近道:“秃爷,前面不远就是扶安县,扶安县有个姓沈的大财主,他家有几百顷地,估计最少能收四五万石粮食。”
  “喔,你小子详细给爷说说。”秃子道。问清情况,秃子没有马上动身,派了几处探马前去打探消息,傍晚时分秃子对扶安县的情况已经知晓,朝庭派了一千五百人驻守在扶安县,沈家这几日正在收割粮食,扶安县派了五百官兵保护他们。探马回报,沈家的农庄里存放着两万多石粮食。
  战胜马辰光的两万大军后,饶强锋的匪军对于官兵已无惧意,在方州一路肆虐,官军躲在城内不敢出门,曹成铎率兵南渡仁州,一路之上如入无人之境,所以五百官兵在秃子的心中就是个屁。
  “今天晚上都好好给我呆在营里,吃好睡好,明日秃爷带着你们抢粮去。”
  …………
  哨探发现了出现在十里外的匪兵,飞报给农庄中的方至重。方至重站起身,安慰面色有些发白的沈夫人道:“夫人且放心,方某这就前去迎敌。”
  上马提棍,方至重感觉浑身是劲,从镇北大营回安阳府有三年了,平日除了和魏猛强“打打铁”外,几无出手的机会,今日手中棍要畅快一回了。随他前来护卫的官军中有两百名王府亲卫,剩下的三百是府兵,方至重看着那些府兵和惊恐的百姓一样,四处乱窜,下令道:“所有百姓进庄,府兵在庄墙外防卫,王府兵随我前行里许,布阵迎敌。”
  二百人虽少,却屹立如柱,排列整齐,寒光闪闪的刀枪在烈日下杀气腾腾,看在那些府兵和百姓的眼中,忐忑的心安定了不少。方至重手提镔铁棍立马在队伍最前,官道之上烟尘大起,匪兵来了。
  最先入眼的是飘扬青色的飞彪旗,那是官军的旗,被匪军举在手中着实不伦不类。方至重下意识地眯了一下眼,虽然不认识马辰光,但分属同僚,这份羞辱亦是自己的。
  秃头没有走在队伍的前面,而是驻足的高处打量数里外的农庄,首先看到的便是农庄外排列整齐的二百官兵,秃头撇了撇嘴,那些投靠的官兵也教他们站队列来的,只是站得再整齐能打仗吗,自己手下这么多弟兄往前一拥,这些官兵保管吓得屁滚尿流。
  心中大定的秃头催马赶往队前,他准备和那个最前面骑马的将领说几句,戏文里不是都演未开战前双方的将领要通名报姓,老子要借官军的口扬扬名,别总是秃子秃子的叫自己。
  方至重看到匪军左右分开,数骑从队伍中冲出,最醒目的便是那颗闪着油光的大秃头。方至重策马迎上前去,秃子勒住马,对着直冲过来的方至重喝道:“来将通名。”
  方至重扬起手中铁棍,朝着油亮的脑袋砸去,秃子大惊,怎么不按戏文里演,慌乱地举起手中铁枪往外摚,棍砸在铁枪之上,将铁枪砸成弧形,棍势不减落在秃头之上,一声碎响,红白飞溅,有如生鸡蛋被碾碎。到底没有报出名姓,临死之前秃子遗憾地想道。
  秃子的死尸尚未跌落马下,方至重手中棍横扫左侧的骑将,那骑将吓得赶紧策马往旁闪躲,闪得慢一点,棍端扫在腰间,立时被拍得从马上横飞而起,方至重不再理会,让过右侧劈开的砍刀,棍交左手,右手握拳,一股白浪直奔对方的马头,马儿惨嘶一声,瘫倒在地,将骑将摔落在地。方至重一牵马,马蹄扬起,重重地踏在那人胸前,血光飞溅,那人眼见得没了出气。
  眨眼之间,方至重连杀三人,而且都是匪军将领,那些匪兵都有些呆傻了,这个朝庭的将领该不会金刚附体,罗汉下凡吧。方至重扬起手中棍,身后的二百王府护卫明白他的心意,齐声呐喊向前杀去。
  匪军有些发懵,统军的三名将领都死在地上,谁来指挥大伙做战,方至重可不管匪军四下张望,手中铁棍轮起,有如巨浪滔天,沾着就死擦着就伤,还没等匪军清醒过来,二百王府护卫冲至,有如虎入羊群一般,匪军四散溃逃。三百府兵打硬仗不行,打顺风仗抢功劳谁不会,率军的校尉高声招呼,“兄弟们,随我杀贼。”
  追亡逐败一个多时辰,秃头所带的一千五百兵丁只逃走了一百多人,其他的不是死就是做了俘虏。方至重率领得胜之师押着七百多俘虏返回农庄,看到农庄之前沈夫人笑吟吟地捧着酒相迎,待方至重近前,娇声高呼道:“方将军以少胜多,大破贼军,立下大功,妾身先行为将军贺。方将军,请饮三杯得胜酒。”
  七月十二日,曹成铎得知秃头兵败身死的消息,率领三千五百匪军前往扶安县为他报仇。扶安县,战火再起。
  七月十五日,方至重率五百王府官兵直冲匪军阵营,方至重勇不可挡,直接杀透敌营后再次返身杀回,如此两次匪军溃败,曹成铎在败逃中死于方至重之手,所部五千匪军仅有一千余人渡江逃走,仁州兵祸暂解。
  ………………………………


第九百七十四章 误中埋伏
  方州抚马县县衙,是饶强锋暂时的行营。一个月前,饶强锋听从董浩云的谏言,将所属兵马统称为“讨天军”,讨天不平,饶强锋号“讨天大将军”,董浩云为军师,麾下将军十人,对外宣称十万大军,声振天下。
  然而,朝庭派申国公为帅率兵讨逆以来,饶强锋发现大好形势发生了变化,那些慌乱失措的官员们像是一下子有了主心骨,以城为营,抵御变得顽强起来。
  七月五日,申国公率五千兵马进驻方州兴云府,发出公告,号召百姓杀贼立功,匪军附逆归顺朝庭可既往不究等等。公告一出,饶强锋发现外出抢粮的喽啰莫名其妙地消失多起来,不知是死是逃,危机感临头。
  县衙大堂,饶强锋聚将议事,共商对策。新投军中的浮明山寨主华立柱抢先道:“大将军,兵来将挡,申国公不过是个糟老头,怕他做甚。咱们出兵兴云府,把这老小子揍趴下便是。”
  “不错,朝庭才调来五千兵马,太小看咱们的讨天军了,当初安西大营的两万人都败在咱们手中,这五千人更不用说。”大堂之上,附和声响成一片。
  饶强锋沉吟不语,申国公王克明的赫赫威名是用无数对手的血肉铸就,纵横沙场数十年所向无敌,此人到了兴云府后,用一张公告便逆转了形势,与这样的对手遇上不小心谨慎那是自寻死路。
  董浩云捊着胡须道:“大将军,打是肯定要打过一场的。不过兵法云:未料胜先料败,未料进先料退,事先的周全安排不可少,毕竟申国公是智勇过人的老将。若是能打败申国公,大将军声威更盛,便可称王称霸了。”
  饶强锋点点头,自出兵以来,手下兵马越聚越多,但真正经历的大战只有与马辰光交战一场,朝庭派申国公前来征讨自己,也算是看得起自己了。饶强锋纵声朗笑道:“兄弟们,大伙都是被官府逼得走逃无路之人,官府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用自己手中的刀砍出一条活路来。”
  七月十四日,饶强锋率二万兵马逼近兴云府,申国公率三千兵马迎敌。王克明此行的五千兵马是十六卫中的精锐,其中有五百重骑、五百斩刀、一千轻骑。手握雄兵,王克明信心十足,就算贼势浩大,他也自信能完胜贼军。
  饶强锋率军来攻兴云府,正合王克明之意。再度披挂上阵,大纛旗下横刀立马,王克明感觉找到几分少年轻狂的意味,看着对面张牙舞爪冲来的匪军,王克明沉静地下令道:“贼入八十步,弓箭漫射。”
  贼势如潮,汹涌澎湃,席卷而来。三千铁甲,安如礁石,丝毫不差地执行着主帅的命令,五通箭雨后,贼人已倒下数百人,但也冲入近前二十步。
  “弓箭手后撤,长枪结阵”,十六卫的兵马训练有素,执行将令毫不延迟,华立柱冲到官军阵前的时候,迎接他的是有如刺猬般坚起的长枪。华立柱厉吼一声,左手盾牌抡起,朝着面前的“尖刺”横扫过去。他原是山中牧牛人,曾有两牛相斗,被他从中分开,一牛角断而死,东家怪责要鞭打他,华立柱怒而杀人,落草为寇。
  盾牌在华立柱手中有如巨锤,枪头碰到纷纷断折,华立柱把盾牌挡在身前,大步往前突去,右手中的长刀劈出,血光飞溅而起。多数冲来的匪军被长枪刺中,串成血葫芦,长枪后撤,另一组长枪交替刺出,片刻之间官军阵前便倒下了一大片。
  王克明在马上看到枪阵出现了个小豁口,吩咐道:“堵上漏洞。”王知祥就在他身旁,看到两军交战早已跃跃欲试,听到父帅吩咐,当即提马向前。赵伟对着王克明笑道:“虎父无犬子,知祥这小子不错。大哥,我跟过去看看。”
  华立柱撕开枪阵口子,带着手下往前突,王知祥纵马来到,居高临下弯刀朝华方柱的头顶砍去。华立柱早就注意到骑马而来的官军将领,看到刀砍来,盾牌上举,刀盾相碰,王知祥的弯刀被颠起。华立柱右手砍刀横扫,削向马前腿,王知祥轻轻一提缰绳,战马受过训练知其心意,往旁边一纵让过砍刀。
  “好马”,华立柱赞了声,手中可不容情,盾牌往向砸去,打人不容易打马容易。王知祥被华立柱逼得手忙脚乱,连连往后退去,要不是身边的亲卫相帮,座骑就要伤在华立柱手中。
  赵伟没有急着上前帮忙,平日与亲卫们搏杀,亲卫自不会真伤到他,而与敌厮杀就不同,稍不留意便见生死。在亲卫的掩护下,王知祥逐渐找到了感觉,手中弯刀如雪片般向华立柱飘去,身为申国公世子,王知祥一身所学自是高明,华立柱仗着力猛招沉,从围攻中脱身而出,向后退走。
  王知祥首战强敌得胜,自是不舍,带着亲卫往前追杀,饶强锋和董浩云看官军杀出枪阵,立时下令两侧的轻骑掩杀,看追出的官军骑着高头大马,应该是军中将领。
  赵伟心中暗叹侄子莽撞了,身为大将要审时度势对战局有个全面的掌控,轻率出击的结果就是中埋伏。王知祥数十骑陷入包围,赵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侄子受伤,该有的教训也有了。王克明把五百重骑交于赵伟统率,赵伟下令道:“重骑,随我出战。”
  重骑上阵披挂完毕,上马冲出,一身黑甲有如乌云压顶,董浩云看到官军阵中冲出一群披着马铠的骑兵,惊呼道:“是重骑,大将军,下令撤军。”
  装备简陋的讨天军在重骑的冲击下,就像纸片般不堪一击,王克明见贼军已经挫动向后退走,高声传令道:“追击。”
  讨天军四散奔逃,饶强锋和董浩云有意引着官军向埋伏地跑去。
  王知祥冲杀在最前面,这是他出征首战,多年学艺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从小就有个愿望,能像父亲那样为国征战四方,立下赫赫威名。此战王知祥自问奋勇争先,数万匪军在他的马蹄前分崩离析,这种畅快感难以言谕。
  当然,王知祥知道“穷寇莫追这”的道理,父亲有时会向他谈及遇到的各种陷井,眼前的匪军有一大股聚而不散,要当心他们伏击。王知祥注意着四周,四周开阔无山,前面平坦的稻田,稻谷已经收割,只剩下半尺高的稻根。
  贼军直接奔下田,向前逃去。王知祥来到田边勒住马,注意到收割后的田地经过月许的风吹日晒,已经干涸龟裂。身边有亲卫纵马跃进田中,在上面跑了一圈,没事,可以策马。王知祥一提缰绳,战马如箭射出,继续向前追去。
  这片稻田有数百亩,因为靠着不远处的河水,是块难得的水田。饶强锋和董浩云已经奔到了五里外的水边,他们已经派人在这里筑起了堤坝,蓄满了河水,而在堤坝两旁埋伏着千名弓箭手,只等着水漫稻田,田地变成泥潭,尺许高的泥浆会让人提不起脚,战马到了上面也奔驰不起,那时便成了网中之鱼,任由宰割。
  赵伟领着五百重骑来到田边,看到王知祥已经率出追出二里开外,赵伟的脑海中闪过这片地图,记取这里有条河。看着脚下干涸的稻田,赵伟立时担心起来,高声传令:“鸣金。”
  闻鼓而进,鸣金而回,这个规矩王知祥懂。听到身后的锣响,王知祥有些犹豫,可是前面数丈远就有百余匪军正气喘吁吁地往前跑,这些人是送上门来的功劳。王知祥一咬牙,假装没听到锣声,纵马挥刀向那群匪军冲去。越追越远,离设伏点越来越近。
  董浩云听到了锣声,当即下令道:“打开水坝。”积蓄了半丈高的河水从缺口处冲出,快速地浸润着农田。王知祥身边的亲卫高声叫嚷道:“少帅,小心。匪军用水攻之计。”
  王知祥向前看去,一股急流奔泄而来,不过水并不深,仅有尺许高,这样的水不要说骑在马上,便是站在地上也仅有膝盖高。王知祥“哈哈”笑道:“贼人见我们打仗太累,放点水给我们洗洗脚。”说话之间,河水一漫而过,才能盖过马蹄,而前面五十步外立起无数弓箭手。亲卫大急,道:“快走,中了匪军埋伏。”
  策马回奔,马蹄深陷入泥泽之中,提蹄困难。身后,箭雨如蝗,飞射而来。王知祥身边的亲卫机敏,上前将王知祥从马背上扑落,掉落在泥水当中,借着马匹的掩护,躲挡着箭雨。
  片刻功夫,马儿惨嘶地卧倒在地,亲卫将王知祥按在马倒下的一侧。王知祥看到马身另一侧密密麻麻的箭羽,心如刀绞般难受。这匹战马是江安义送给父帅六十岁寿辰的贺礼--西域的宝马,父帅赐于自己,自己爱如珍宝,亲手打理,有如兄弟。没想到第一次上战场,就将兄弟折在了战场之上。
  箭雨倾泻,惨叫声不断在四周响起,那些跟随出战的官兵被箭射中,在泥水中挣扎着,鲜血将泥浆染成红色。身后,赵伟带着盾牌兵赶到,在众人身前树起长盾,且战且退掩护众人退走,总算一身泥泞地脱离了湿呼呼地稻田。
  ………………………………


第九百七十五章 纵兵南下
  申国公的帅旗立在十五里外,王知祥垂头丧气地来见父帅。
  赵伟生怕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