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584章

变臣-第584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百七十五章 纵兵南下
  申国公的帅旗立在十五里外,王知祥垂头丧气地来见父帅。
  赵伟生怕大哥责骂侄子,抢先禀道:“大帅,少帅身先士卒,追击逃窜匪军,阵斩百余人,俘获四百余人。”
  王克明早已接到探报,知道儿子轻敌中伏,被困以稻田之中,座骑中箭而死,亲卫数人受伤,随行将士死了数十人,全靠赵伟营救及时方才得脱。王克明原本打算借此次好好教训一通儿子,打他二十军棍让他长长记性,赵伟都闻锣了,这小子居然敢抗令不遵,若是犯在别人手中就这一条就能要他的命。
  板着脸捊着须,王知祥知道父帅生气了,不敢多言,老老实实地跪在父帅身前请罪。想起惨死的座骑,心如刀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这眼泪忍不住掉落。
  王克明暗中叹息,怜子未必不丈夫,自己这个儿子还算成材争气,只是被夫人看护得过度,年近三十才随自己出征,哪怕出征北漠时跟在自己身边,祥儿也不至于会犯下这样的过错。今日犯错或是好事,打他一顿让他将来能少犯些错,二十军棍,打在儿身痛在爹心也要打。
  等王知祥受刑之后,赵伟笑吟吟地道:“大侄子,松松筋骨,感觉不错吧。想当年我和你爹三天两头要被朱老头打军棍,隔了十天半月不打浑身都不自在了。”
  王知祥的屁股火辣,心情确实好了一些,苦笑道:“三叔,你用不着安慰我了,小侄犯了错,理应受罚,只是可惜了我的赤电,都怪我。”
  赵伟叹道:“吃一堑长一智,今日教训当谨记在心。你爹打你也是心痛你,这点道理你要清楚。好了,别难过了,你看我带什么来了。”
  说着,赵伟往身后一指。王知祥看到一匹白色的骏马,当初江安义送给父帅两匹骏马,一红一白,红的赤电给了王知祥,白的飞霜王克明自骑。赵伟笑道:“你父帅知道赤电为救你而亡,让我把飞霜给你,让你沉下心来多想想,打仗不能一味勇猛。”
  王知祥连连点头,脚步却向飞霜迈去,爱惜地抚摸着飞霜的脖项,飞霜打了个响鼻,亲呢地舔了舔王知祥的脸,王知祥顿时感觉好多了,要不是屁股还在痛,真想翻身上马策马扬鞭驰聘一番。
  …………
  申国公没有下令追击贼军,这让饶强锋和董浩云事先准备的许多埋伏落到了空处,郁闷地回到了抚马县,此战明面上出动了两万人马,暗地里设伏准备了一万五千兵马,兴师动众,劳而无功,倒折了二千多人马。
  大堂之内,众将没有了往日嚣张,打败马辰光后讨天军便得不可一世,认为官军不过是酒囊饭袋,可是进攻兴云府,官军以三千人迎战,大破两万人,官军中出现的重骑简直是恶梦,这些连马都披上铠甲的官兵,箭射不透,枪扎不进,被撞上直接碰飞,这仗没办法打。
  董浩云提声道:“诸位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虽然小有失
  利,但优势仍在,官军亦不敢追击。”
  大堂内沉郁的气氛松动了些,华立柱问道:“军师,那马儿也穿甲的官军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从未见过这种官军?”
  董浩云解释道:“那是官府的重骑军,整个大郑仅有两万左右,主要用于对抗北漠人,有少数装备在京中十六卫,没想到王克明此次南下居然带了重骑军。不过从数量来看,不过五百骑左右,这种重骑冲击力大,难以正面抵御,但是重骑速度不快、难以袭远、怕登坡、机动不灵,只要不在平原地带相遇,重骑很容易破解。”
  要造反当然对朝庭的兵种、军械有所了解,饶强锋和董浩云花了大气力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连化州新献的投石霹雳车都探听到了。可是知道是知道,要想仿制就没办法了,不光是财力的问题,还有技术,就拿斩刀来说吧,董浩云命人根据图样打造出数把,可是强度不够,不用几下刀就钝了,无法使用。至于重骑,两人都没有打算去试,讨天军中战马不多,更不要说能披甲的骏马,还有马铠,要知道漠人不缺战马,也没有能力组织起重骑队,朝庭为打造两万重骑,可是掏空了国库的银子。
  “知耻而后勇”,董浩云大声道:“诸位将军,官军并非土鸡瓦狗,如若大伙再不加紧操练,大祸就要临头了。”
  饶强锋接过话头道:“传我的命令,各处征粮的部队五日内集结,于扶马、驻平、盘水一线结成阵营、修筑工事,与官军决战。”
  命令传下后不久,曹成铎部溃兵带回来败亡的消息,饶强锋面如铁色,曹成铎是他的兄弟,虽然说从造反的那天开始就有准备,但真的面对曹成铎死亡的消息时还是难以接受。
  “方至重,饶某要将你碎尸万段。”好半天,饶强锋才从嘴中挤出几个字。
  董浩云皱着眉头道:“朝庭命令各地藩王统兵守御本州,从仁州兵马与曹成铎交战的情况来看,方至重仅出动了五百兵马,这五百兵马战力之强远超府军,由此看来王府的卫队实力很强。”
  饶强锋恨意滔天,咬牙切齿地道:“安阳王府不过一千卫队,我大军南下举手可把他击成齑粉,替曹成铎报仇雪恨。”
  董浩云叹息一声,道:“大将军,我知道你心伤曹将军之死,不过军情如火,还望大将军能冷静下来。”
  等饶强锋平静了些,董浩云继续道:“安阳王府明面上只有一千卫队,暗中恐怕不止此数。将军大举兴兵前往仁州,仁州定然固守安阳府待援,讨天军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安阳府几无可能。王克明的大军就在身后,一旦被他率军追来,里应外合,恐怕讨天军离灭亡便不远了。”
  饶强锋道:“依军师之见,该如何行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董浩云抚着胡须道:“讨天军实力还不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跟官军硬碰硬,兴云府一战,大军士气低落,方州
  不可久留。”
  饶强锋有些诧异地道:“军师不是说让大军集结,在扶马、驻平、盘水修筑工事与官军决战吗?”
  董浩云狡黠地一笑,道:“这些话是说给官军的探子听的,讨天军内良莠不齐,大军新败,肯定有不少人打算投奔官军。我让将军这样说是麻痹王克明,只派少量兵马在这里虚张声势,大军迅速南下,脱离战场远走高飞。”
  饶强锋在心中盘算了片刻,讨天军虽然人多但真跟官军打斗起来不见得能赢,而且缠斗得越久前来增援的官军越多,讨天军只能靠一路游斗、裹胁百姓壮大。饶强锋一咬牙,就算死也要折腾个底朝天。
  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图上,离开方州有两种办法,一是学吴彦浩在元华江上飘行,元华江两岸有八个州,除了方州还有七处选择;一是渡过元华江,大军南下仁州或晃州,边战边走,朝庭一时间难以抽调大军围困住他们。
  董浩云来到桌边,指着地图道:“沿江而走,我们没有那么多船,而且祝谨峰在清剿吴彦浩时,在江边设立了不少军镇,军镇内有投石车,对大军威胁太大,讨天军只能南下。”
  饶强锋念念不忘替曹成铎报仇,道:“既然南下,索性就进仁州,顺手替曹成铎报仇。”
  董浩云苦笑道:“大将军,方才我已经说过,仁州安阳王府实力不弱,讨天军难以短时间取胜,而晃州并无藩王,相对实力弱,因此我建议南下晃州。”
  看到饶强锋一脸悻悻,董浩云灵机一动,道:“大将军,晃州刺史张志诚是江安义的好友,伤害曹将军的方至重是江安义的义兄,当年大将军攻打林华县时也被江安义所坏,说起来江安义与大将军可是宿敌。”
  一句话翻起饶强锋心中的新仇旧恨,饶强锋恨声道:“不错,这江安义确实是饶某的宿敌,可惜他远在化州,要不然饶某拼却一死也要杀了他。”
  董浩云笑道:“大将军,那江安义是德州新齐县平山镇人,大将军兴师南下入晃州,然后径直向东前往德州。江安义是有名的点金手,江家豪富,大将军不妨灭了江家取了他家的不义之财,而且江家产名酒金玉液,储存的粮食不在少数,可以充装军粮。”
  饶强锋狞笑道:“不错,饶某都有些迫不急待了。”
  …………
  八月初二,饶强锋留黄三本统领五千人在扶马县驻守,四万大军费时三天渡过元华江进入晃州。晃州刺史张玉诚早有准备,境内粮食早已抢收完毕,下令百姓就近入城或散于边远山村之中,饶强锋大军连续攻打数城不克。
  申国公王克明已经察知饶强锋大军远遁,八月初六击破黄三本部,接连收复扶马、驻平、盘水等县,方州境内基本平复。王克明让刺史善后,统率五千大军渡河追击,八月初八大军进入晃州境内。而此刻,饶强锋已经率领大军准备进入德州。
  ………………………………


第九百七十六章 毁家之仇
  晃州武清县,张庄。
  庄主不在家,一家人去了德州平山镇过中秋节去了,庄内做主的管家张福。讨天军来了的消息早已传来,武清县派来衙役通知张福把粮食运进城去,张福盘算着这粮食进了城八成是羊入了虎口,与其便宜了官府不如帮帮乡亲,大爷回来后也不会怪自己。三黑要走了四成粮食,张福知道三黑跟伏虎寨的人有联络,伏虎寨是大爷养的一条狗,这年头不太平,有条狗看家护院是好事。
  在李鸣锋的看顾下,伏虎寨这两年迅速壮大,从数十人的山头变成了三百多人的队伍,大寨主舒永杰心气大涨,常想着带着兄弟们出门威风威风,可是张大爷让他要隐忍,这要隐忍到什么时候,这老是窝在山里锦衣夜行多憋屈的慌。
  五天前,山寨来了个拜客,带来了讨天大将军饶强锋的一封信,请他下山入伙,让他做一个将军,答应为他补齐二千人马。舒永杰怦然心动,讨天军自起事以来,先是夺取灵州丰济仓,然转战方州,击溃朝庭两万追兵,声势大振,兵马壮大到六万,号称讨天军;朝庭派申国公率军清剿,讨天军迅速南下,进入晃州,晃州官府固守城池不敢出战,讨天军如入无人之境,投奔讨天军的义军和百姓多如牛毛。
  几日前,讨天军在晃州宁川府大摇大摆列队而过,宁川府四门紧闭,就连有人朝护城河中撒尿都没人做声。舒永杰知道造反有风险,从逆需谨慎,何况申国公发出招抚公告,准许绿林好汉投诚朝庭,为国效力。
  所以,舒永杰答复讨天军的信使说考虑两天,一面把人安置进寨中歇息,一面派人下山找黑爷,让他问问张大爷的打算。可是不巧,张爷去了德州平山镇,黑爷居然也跟了去,山寨和张庄没了联络人。
  两天后,饶强锋的信使再度来到聚义厅,这一次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直接告诉舒永杰,讨天军要从武清县经过,舒永杰若是不参加讨天军,那就准备消亡吧。讨天军经过晃州宁川府后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折返向东,所来的方向正是武清县,舒永杰派人打听过,沿途的山寨不是归顺就是被灭亡,再不就是逃进深山躲避。
  思前想后,舒永杰答应投奔讨天军,带着寨中三百多兄弟下了山迎接讨天大将军。见到饶大将军后,饶大将军没有食言,果然封他为武清将军,将一千多兵马划归他掌管,舒永杰麾下有了二千人马,虽然这些兵马多是被裹胁而来的百姓。
  军师董浩云派舒永杰先行夺取武清县城,盘岭伏虎寨离武清县很近,闲时舒永杰常化了妆来武原县逛逛青楼、酒楼,这小子还算细心,每次来都会注意查看武清县四城以及城墙情况,时刻准备着哪天率众喽啰下山攻占县城,没想到还真让他赶上了。
  武清县西城门不远有块空地,许多穷苦百姓但在这块空地上安家,有人为省几块木板便把家安在城墙之下,日积月累便将城墙掏出大大小小的洞来,从外面看城墙并无不妥,其实这块地方早被挖空了近半。舒永杰让其他人假装攻击四门吸引城头守军注意,自己带着五百拿着锄头的手下挖城墙,不到一个时辰便掏出洞来,武清县城被攻破了。
  饶强锋大军来到,听闻武清县已破大喜,给舒永杰增添了一千手下,这次增添的人手中有二百轻骑,装备也明显不同,显然是讨天军的精锐。乱世之中有人、有粮、有装备便可称王,舒永杰心满意足,归顺讨天军这步棋没有走错。
  在讨天军南渡之前,晃州刺史张志诚便下令坚壁清野,
  讨天军在晃州得到的粮食极为有限,大军又从四万人增长了近倍,粮食快不够吃了。
  武清县内的储粮不多,大将军饶强锋和军师董浩云把地头蛇舒永杰找来,询问他哪里可以找到粮食。升米恩斗米怨,李鸣锋曾经的施恩成为了舒永杰的心魔,既然已经跟着讨天军造了反,那便索性撕破了脸。于是,新归顺的武清将军再立新功,带着人马从张庄抢回了六百石军粮,临走之前还放了把火,把张庄化成残垣断壁。
  马上便是九月,晚稻将熟,讨天军粮食不多,急需抢粮。武清县地处晃州,却与德州、黔州交界,四周皆山,进退可以自如,官军若要清剿至少要十万兵马,而且地处山区重骑根本无用武之地,饶强锋和董浩云商议就在此处驻扎过冬,等明年春天再定去留。
  以武清县为中心,八万兵马四散分布开来,依山设寨,靠水立屯,割据一方。王克明的五千兵马已经进驻宁川府,见到了与江安义齐名的“丰乐三杰”张志诚,张志诚谢过申国公的救援之恩,把自己坚壁清野的做法告诉了申国公。王克明大为赞赏,认为张志诚此举甚妙,匪军没有粮食,届时不攻自破。
  得知匪军夺取武清县后不再前行后,王克明凝视着地图久久不语。好半天,考问身边的儿子道:“王知祥,匪军停驻在武清县,进山立寨似有长久驻扎之意,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王知祥早就等着父帅问话,立刻答道:“眼下秋粮将熟,匪军停驻是因为缺粮。进山立寨是匪军所长,而且不利于官军展开,父帅所率的重骑和轻骑都无法入山做战,对匪军有益。武清这一带皆是山区,连接晃州、德州、黔州三地,易守难攻,而且利于匪军逃窜。需奏明朝庭,让安南大营北上,安东大营西入德州,安西大营南下,父帅居中指挥,趁着冬季大军行动不便,将匪军围困在盘蛇山中。”
  王克明微微颔首,儿子眼光不差,能看出匪军的用意,只是盘蛇山方圆数百里,林密涧深,入山清剿谈何容易;若是围而不攻,耗时太久,朝庭北境急需兵马,不能把十万兵马耗费在此;何况江南一带元天教曾在此起事,多年来仍未消除其影响,元天教余孽不断肇事,现在更是在西域立国,如果饶强锋与元天教余孽勾结起来,就算能剿灭匪军要肃清余毒也非易事。
  …………
  德州,新齐县平山镇,江府。
  管家张福带来张庄被毁的消息,李鸣锋又气又急,十余年辛苦化为泡影,最可恨的是自己养了条白眼狼,难怪妍儿一直不喜欢自己与伏虎寨往来。
  看到丈夫脸色发青,呼呼直喘,妍儿劝道:“人没事就好,些许浮财,没了也就没了。”舒永杰带兵前往张庄,张福见事不妙带着庄丁先跑了,直接投奔平山镇,有将近两百人。妍儿张罗着安排这些人住下,那边车马行送来了急报,近万匪军进入德州,正朝新齐县方向而来。
  李鸣锋一拍扶手站起身来道:“来的好,我正要报毁家之仇,这些贼兵送上门来了。妍儿,你让庄上的弟兄跟我前去迎敌。”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