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77章

变臣-第77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你怎么了。”偌大的汉子痛哭流涕,像个无助的孩子。
  陈洪明勉力睁开眼睛,看着亲如儿子的徒弟,喘息地道:“健儿,快走……回山门,不许……不许报仇……”
  说话间,陈洪明又呛出数口鲜血,鲜血滴落在白雪之上,分外刺目。
  姜健抱着师傅站起身,喝道:“准备马车,快点。”
  许昌化颓然地坐在雪地中,对着身旁泪流满面的彤儿道:“丫头,快回李庄吧,把你姐也带走,再晚一些就走不了了。”
  彤儿也知伏杀状元、清仗副使是抄家灭门的罪,刚才自己心中一软喊出那三个字,其实是将姐夫一家送进了监牢,也给李家惹来无穷的麻烦。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彤儿转身就走,不放心地问道:“姐夫,咱们一起走。”
  “傻丫头,我能躲到哪里去,你快走。”
  看着彤儿消失在转角,许昌化突然纵声大笑起来,高声叫道:“为友不义,为事不谨。张兄,九泉之下我许昌化亦无颜见你。”
  许昌化大笑着,蹒跚地奔向凉亭,抓起放在亭角的大酒坛仰头灌去,汁水淋漓,分不清是酒水还是泪水。
  眼前金星乱转,江安义竭力分辨着方向,路上的行人纷纷闪在一旁,身后的雪地一路血迹,却没有人敢追来。
  清仗使的衙门就在不远,江安义跌跌撞撞地迈进大门,心神一松,昏了过去。
  冷,彻骨的寒冷要把人冻僵。胸口处有块暖地,抵制着向心脏侵袭而来的寒意。耳边朦胧地传来项氏兄弟的呼喊声,江安义强抑睡意,睁开双眼。
  “大人,你醒了。”项敬坚的络腮胡子映入眼帘。
  身上压着厚厚的棉被,又重又冷,江安义挣扎着道:“将被子拿掉,扶我坐好。”
  项氏兄弟虽然不会内功,但没吃过猪见惯猪跑,在院中处将江安义抱回屋中,感觉到江安义浑身冰寒,立知是中了寒冰真气。项敬实有经验,将江安义的那块菩提木牌贴在心口处,护住心脉。
  眼见得木牌上的绿意渐消,江安义没有好转的迹象,两人着了慌,找来大夫开了燥补的药给江安义灌下去,替江安义磨擦着手腿,这才勉强将江安义唤醒。
  江安义知道自己如果再昏过去就再也醒不来了,在项氏兄弟的扶持下盘膝坐好,运功疗伤。真气艰难地从丹田升起,有如细流流经满是冰块的小溪,坚涩难行,待行至心脉处,更是淤堵难通,心脉有如刀绞。
  江安义张嘴喷出几口淤血,落地凝成冰血块,寒冰真气奇寒彻骨,郁结在体内根本无法炼化,要不是菩提木牌上蕴含的灵气护住心脉,江安义早已一命呜呼。
  看来正常地运功疗伤已经无济于事,只有行险一搏。江安义抖着声音道:“你们暂且退下,我要静坐运功。”
  内家心法是不传之秘,项氏兄弟知道规矩,退出将门掩好,小心地守在门外,恐怕别人打扰了江安义行功。
  江安义哆嗦着从怀中取出锦囊,此次到仁州江安义随身带着不少宝石,可是绿宝石用光了,只有红、黄两色的还有剩余。看着宝石,江安义犹豫不绝,绿宝石中蕴含灵气已经试过,天知道这红、黄宝石中蕴藏的又是什么,万一用错,肯定一命呜呼。
  银衫之上开始凝结出淡淡的白霜,江安义知道不能再拖延。取下木牌拿在手心,将红宝石放在木牌之上,双掌合定,闭目运功。
  一股暖流从手心涌入,跟着真气涌动,片刻之后暖流化成岩浆,灸热席卷全身。江安义全身像煮熟的虾般变得通红起来,身体冒出腾腾白气,浑身散发出一股焦糊味。
  经脉中的淤寒被呼啸而过的热流一扫而空,然而危机却丝毫没有减轻,江安义发现体内的热力太盛,一个周天下来,恐怕自己的五脏六腑也化成了焦炭。
  热流在心脉附近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阻挡,冰火相撞的结果是江安义再次喷出一口热血。坚固的冰层被热浪冲击成碎块,丝丝的热力透过冰寒流入到膻中穴。
  淤塞的中丹田终被打通,真气艰难地循环,一圈、二圈……热流和冰层在一层层的交融中逐渐变得缓和,伤痛慢慢消失,暖洋洋地舒适感布满全身,江安义入定了。
  屋外传来细细地交谈声,“三天了,是不是该叫醒安义了。”是余师的声音,江安义缓缓地睁开眼。
  桌椅、书橱、笔砚,还有屋角的蛛丝,平常的景物在眼中多了分色彩,多了点灵动。
  这份感觉让江安义情不自禁地双掌合什,再张开手时,手心的红宝石化成细砂洒落。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人求情
  江安义打开房门走了出来,守在门前的众人齐齐松了口气。听说江安义受了伤,余知节很自责,他认为江安义是为了自己才受的伤,这几日和项氏兄弟轮番守在门外。
  项氏兄弟此时已知江安义是内家高手,当日施救项敬实恐怕不仅是木牌之功,两人决定替江安义守住这个秘密。
  石头哭着从人缝中钻出,江安义一直担心石头的安危,见到石头惊喜地问道:“石头,你没事吧。”
  “没事,有几个人要抓我,许大伯喝住他们,让我回来了。公子,你的伤好了吗?”
  听到许昌化,江安义神色一黯,做梦也没想到好友居然会设伏杀自己,此时他特别能体会张良宽临死时写遗书的心情。
  “大人,我已经带人将许昌化抓进了牢中,许家除了许昌化外没有其他人。”项敬实道:“许昌化没有反抗,他说如果你愿意他想见一见你。”
  江安义酸楚无语,不知该如何面对许昌化,或许相见不如不见。
  余知节补充道:“我带人到李庄找李明善要人,可是李明善说陈洪明师傅早几天盗走了庄中财物,逃走了,李家还向县衙报了案,宁县令也证实了。”
  掩人耳目,可偏生让你挑不出错来。对于李家的歧俩,江安义恨得牙痒痒,一时却无计可施。
  项敬实道:“章州统对大人受伤很是关心,送来了不少疗伤的良药,龙卫府已经发出通辑抓拿陈洪明师徒。”
  江安义苦笑,以陈洪明师徒的身手,龙卫能抓住他们吗?
  没有人知道陈洪明在荒野的山洞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玄刃”从此消失在江湖中。
  姜健轻轻地将师傅放入挖好的土坑,跪在坑边痛哭流涕,怎么也不忍心朝师傅身上撒土。
  良久,一声惨嚎响彻山峦,惊得无数宿鸟向远处飞去。
  李庄积善堂,争论已经进入到尾声。
  “父亲,昌化为人忠义,绝不会牵累李家,何必定为置他死地。”李明善声嘶力竭地喊道。
  三天时间,李师友已经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往下堆累着,坐在椅子上,腰都直不起来。但那双眼睛,依旧闪着慑人的寒光。
  陈洪明师徒的意外失手让李家变得极为被动,姜健师徒逃走了,以他们的身手被抓住的可能性不大,当日参加伏击江安义的庄丁都被控制在庄内,现在唯一的破绽就是被抓住牢中的许昌化。
  “许昌化必须死”,李师友一字一顿地说,“许昌化这个人我知道,豪侠仗义,可是明善,我不能拿李家上千口人的性命赌许昌化的忠直。为父见过多少英雄好汉倒在三尺无情木下,就拿那陈洪明来说,玄刃,名头比许昌化大出多少,可是我将刑具一一摆放在他的面前,他还不是跪地求饶。”
  李师友说完,将拐杖在地上重重地一顿,喝道:“不要再说了,你去叫安娘来,老夫亲自跟她说。”
  西跨院,彤儿坐卧不宁,焦急地等待姐姐安娘回来。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门外总算响起了脚步声,彤儿赶紧迎了出去。姐姐两眼呆滞,有如行尸走肉,把彤儿吓坏了。
  上前扶住姐姐,彤儿带着哭腔问道:“姐姐,你怎么了,你说话啊,别吓我。”
  听到彤儿的哭喊,安娘的眼睛恢复了些生气,“哇”的一声,伏在彤儿肩头痛哭起来。
  安慰了老半天,彤儿才从姐姐嘴中断断续续地得知,爷爷要让姐姐毒死姐夫,以绝后患。
  “那怎么行,我找爷爷说理去。”彤儿起身往外走。安娘一把拉住妹子,哽咽地道:“没用的,大伯与爷爷争了半天,爷爷主意已定,不可变更。”
  彤儿心如乱麻,不知道自己怎么离开的西跨院,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是我害死了姐夫。找爷爷和大伯都没有用,整个李庄没有一个人能帮自己,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娇小姐感到如此无助。
  “小姐,您这么晚还骑马啊。”
  被招呼声唤醒,彤儿才发现自己无意中走到了马厩。猛然生出一个主意,找江安义去,只有江安义能救姐夫。当初为救江安义害了姐夫,现在为了救姐夫自己豁出去了。
  快马如飞,在天擦黑的时候进了安齐县城。冷风吹在脸上,彤儿发热的脑袋冷静了些,自己该怎么跟江安义说,江安义会放过姐夫吗?来到清仗使衙门前,看着门前站立的四个兵丁,彤儿犯了愁,自己怎么才能见到江安义?
  在门前徘徊了一阵,眼见得衙门口亮起了灯笼,彤儿知道不能再拖了,咬着牙走上前。
  守门的兵丁不认识彤儿,奇怪地看着走近的白裘美少女。
  “我找石头,我是他姐姐。”彤儿强自镇定地道。
  兵丁甲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石头是江大人身边的随从,怎么可能有如此富贵的姐姐。看着彤儿羞红的脸,兵丁甲恍然大悟,八成是来找状元郎的。冲着彤儿诡异地一笑,兵丁甲道:“姑娘稍待,我给你去找人去。”
  石头跟着兵丁甲出来,看到彤儿诧异地道:“彤儿姐姐,你找我?”
  兵丁甲接过彤儿抛过来的缰绳,看着拉着石头匆匆往里走的背影,嘀咕道:“莫非我猜错了,还真是找石头的?”
  “彤儿姐,你找我什么事?”石头一路被彤儿拽着前行,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我找江公子,你带我去。”彤儿的心跳得很狂乱,紧张地快要喘不过气来。
  石头没有多想,带着彤儿来到住处,推开虚掩着房门,探头往里面张望,见江安义正坐在桌边看书,回转头道:“彤儿姐,公子在看书呢,你进去吧。”
  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进门时的脚步依旧重如千金,彤儿又羞又急又无奈,窘迫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看到彤儿进门,江安义愕然地站起身,随即明白,彤儿是为许昌化求情来了,江安义又缓缓地坐下。
  江安义居然如此冷谈,彤儿强抑羞恼,近前行礼,也不知道寒喧,直来直去地道:“江公子,李彤想请公子高抬贵手,饶我姐夫一命。”
  “许昌化的事我帮不上忙,自有国法处置。”自己以许昌化为友,而许昌化反过来暗自自己,江安义最恨被出卖,任国强还押在州府的大牢里吃牢饭呢,正好凑成双。
  彤儿霍然站起身,指着江安义的鼻子骂道:“姓江的,没想到你如此绝情,当日不是我喊了声,我姐夫早一箭将你穿心,哪容你今日横眉立目。”
  当时江安义受了伤,一心只想脱逃,还真没听到彤儿喊的那句“别杀他”,不过头顶飞过一只箭江安义倒是记得,原来是许昌化所射。江安义跟随许昌化学习箭术,自然对许昌化的箭术了解,以许昌化的神射,自己当时的那种情况,确实没有活命的机会。
  满怀希望而来,却轻易地破灭,彤儿倚在椅子上无助地抽泣起来,瘦削的肩膀抖动着,让人怜惜。
  江安义默然无语,脑海中激烈地争斗着。
  屋内低低地饮泣声,石头站在门口,一会儿看看江安义,一会儿瞅瞅彤儿姐,满是担忧。
  彤儿站起身,伸手将裘衣的系带解开,白狐皮裘滑落在地,露出里面淡黄的锦装,肤如白雪,眼如墨石,面飞红霞,娇艳动人。止不住的眼泪从俏脸上滑落,好一朵带露的鲜花。
  “江安义,如果你能放过姐夫,我愿随你处置。”彤儿将话说完,勇气全消,软在椅子上羞怯地痛哭起来。
  带露鲜花,任君采撷。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离死别
  欣菲,多情含蓄、成熟稳重;彤儿,青春倩丽、活泼开朗。在江安义萌动的青春期里,这两个女子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看着身着黄衫的彤儿,想起许昌化花园中的那树腊梅来,“零落黄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江安义在脑中将此句词补全。
  暗叹一声,江安义招呼石头去打洗脸水,倒上一杯茶,道:“彤儿姑娘,不要伤心了,我答应你,尽力劝说余师不伤害许昌化。”
  彤儿抬起头,泪眼朦胧地道:“你可说话算数?”
  紧接着下意识地往椅子内缩了缩,担心地看着江安义,问道:“你要我做什么?”
  在禽兽的边缘走了回来,江安义将手中的茶递给彤儿,苦笑道:“彤儿你多心了,江某不是趁人之危的小人。刚才你也说了,许兄只是被逼无奈,无意害我,我会向余师禀明,应该罪不至死吧,小小地惩戒一番即可。”
  彤儿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茶喝了几口,哭了半天早就渴了。
  喝着茶,彤儿不时地把钦慕的眼光投向江安义,真不愧是自己喜欢的人,不仅文采出众,人品也极佳,只是自己为什么不早点遇上他呢?目光中又多了几分幽怨。
  青春美少女的杀伤力可不小,江安义的目光虽然放到书上,心里却在念着夫子云圣人言,顺带着把满天神佛都请了个遍,全力告诫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要做正人君子。
  洗过脸,江安义让石头送彤儿出门,自己在院中胡乱地逛着,安抚着躁动的心。这些年来许多事都乱糟糟地涌上心来,理不清楚,心不平静。无意中看到余师的房间还亮着灯,江安义便走了进去。
  “安义,这么晚还没睡啊,你大伤初愈,要注意休息。”余知节放下的书,温和地道。
  师者,解惑也。江安义对如何处置许昌化拿不定主意,索性把问题抛给了余师。
  余知节默默地听江安义把前因后果讲完,思索良久,开口道:“安义,为师听你讲过以前欠债的事,你娘说过那句‘做人不能光记仇不记恩’的话很有道理。许昌化是李家的走狗,不过此人还算侠义,在安齐县口碑很好,至于如何处置许昌化,你拿主意,为师按你的意思办。”
  系铃还须解铃人,从余师的房中出来,江安义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彤儿从清府仗衙门出来,城门已经关闭,便找了家客栈住下。已经得到江安义的答复,又困又累的彤儿放下心思,一觉睡到日上三竿。顾不上洗漱,彤儿打马如飞,往家里赶。冲进屋内,丫环说一个时辰前安娘就出发去看许昌化了。
  唉呀,贪睡误事,心急如焚的彤儿又拼命地往县城赶,懊悔怎么没有先到衙门看看。
  安齐县监牢,许昌化被单独关在一间大牢房内,朝阳透过墙上的窗户射进来,铺在床板上的稻草焕发着金黄的色彩。
  许昌化在牢中并没有受罪,狱卒们“许爷长许爷短”地巴结着,让其他监牢里的犯人们羡慕着。一日三餐有人送来,有酒有肉,可是许昌化面壁而坐,几乎不言不语不吃不喝,酒肉便宜了那些狱卒们。
  死志已萌,三天时间,许昌化两眼深陷,颧骨高耸,多年习武打下的好底子,依旧坐的笔直。脚步声在牢门前停住,许昌化没有转身。
  “许郎,”哽咽的声音传来,是安娘。
  许昌化缓缓地转过身,见妻子满面凄容,一身白裳站在牢门前,要不是身旁的丫环掺扶着,此刻怕已站立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