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137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37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外来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江山统治的部分,崇祯皇帝是相对友善的。。

    毕竟需要利用西洋传教士的学识,来推动大明本土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受儒家思想的传承影响,大明对‘士’这个阶层,过于的倚重和倾斜,以至于在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出现严重的问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类自命不凡的思想觉悟,是崇祯皇帝所厌恶和唾弃的。

    若是没有人守卫边疆,种植粮食,纺纱织布等等,哪里能有这帮享受特权,嘴上讲着仁义道德,张口家国大义,闭口社稷为重的读书人,官员等等,能不知所谓的享受着剥削带来的愉悦?

    士农工商的阶级区分,早晚有一日,崇祯皇帝要彻底给他瓦解掉,这才是改变大明的根本所在。

    “还有一件事情,朕觉得内厂这边,有必要尽快落实了。”

    崇祯皇帝皱眉说道:“将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西山火枪营等处,凡籍贯在北直隶治下,他们的直系亲属,或多或少,有序招募进兴建的诸厂中,按劳发放工钱。

    籍贯不在北直隶治下的,要跟这些将士沟通好,看是否愿意举家搬迁到北直隶治下,由内厂负责善后事宜,并参照以上标准行事。

    这件事情,先拟定好详细的章程,呈递到朕这里,若是没有问题的话,就在内厂组织人手,具体负责此事。”

    先前崇祯皇帝恩养遗孀遗孤,就是想要告诉大明上下,日后凡是为大明尽忠,战死沙场的英烈,朝廷会负责善后事宜。

    但随着内厂所辖皇庄,筹建起相应的诸厂,尤其是一些别的因素影响,崇祯皇帝考虑的更多了。

    在这个没有家国情怀的封建大明下,所谓的效忠也好,忠诚也罢,都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

    或许在别的地方,崇祯皇帝无法兼顾到。

    不过他所实际控辖的那些新军队伍,包括日后要整饬的三大营,想要对他保持绝对的忠诚,除了发放粮饷外,给予相对的晋升前景,解决全家人生计问题,一旦能精准落实到位,那么这帮新军将士,就算叫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一个个都敢昂着头向前冲!

    “皇爷…这件事情是否牵扯太大了?”

    王承恩眉宇间生出忧色,开口道:“依着现有的规模,内厂想妥善解决此事,并非是件难事。

    可若是日后规模大了,就依着各地皇庄,所兴建起来的产业,那……”

    “朕知道你担心的地方。”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放心吧,这个新军的规模,朕心里是有定数的,不会超出承载范畴。

    再者说,现下所兴建起的诸厂,只是朕谋划的极小一部分。

    以后随着发展的需要,还会建设起一批产业,解决这些将士的家眷安置,根本就不算问题。

    内厂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制定并完善章程,落实好这件事情,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朕会明确指明的。”

    “喏!”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一切都是围绕自给自足的模式展开,这也是重农抑商的国本,从未被动摇过的缘由。

    但是遇到小冰河时期,那抗风险能力差的群体,必然遭遇各种麻烦,继而演变出严重的阶级矛盾,导致土地兼并失控。

    崇祯皇帝若真想解决此事,开海是必然,内厂兴建造船厂,天津撤卫设州,都是在筹谋此事。

    但相对应的提高生产力,也是要稳步跟进的。

    看着去做事的王承恩,倚靠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暗暗说道:‘原始工业体系,不是一步就能建成的。

    但是先将流水线作业,逐步在大明生根发芽。

    用内廷名下的皇庄,所控制的那些土地,逐步培育、建设其一批生产水平较高的厂,哪怕跟后世相比,只能算作小作坊。

    但拿来跟当下的大明相比,亦能称此为降维打击!

    叫自己所控制的新军,能享受到这种红利,只需三年,彻底掌控北直隶,乃至更多些的疆域,断然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十八章 京师大学堂

    

皇权不下乡,宗法大于国法。

    这是大明的标配。

    亦是崇祯皇帝一直想改变的。

    倘若能在大明治下的地方,筹建起‘乡、镇’一级的常设基层,那么大明的公信力、组织力、动员力,无疑都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若是能够更进一步,深入落实到村一级,那绝对算颠覆原有的统治思维。

    然而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并非所想的那般容易,甚至可以说堪比登天还难。

    仅在崇祯皇帝心里,所能想到的一座座大山,就不是那般好搬走的。

    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在地方上的实际控制和影响力。

    主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士农工商’所传承悠久的思想问题。

    土地生产力,总体偏下的核心所在。

    大明赋税制度,多数作用不到特权派身上等等。

    想要着手破局,还叫大明的总体态势不乱,崇祯皇帝所能想到的,就是一步步的改,一步步的调。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手里攥着实打实的兵权,拥有听话忠诚,能打仗的新军,发挥好集体的优势,开展扫盲工作,这不就是妥妥的拥趸派吗?

    先立足于北直隶这一核心基本盘。

    掌控住这一根本所在,再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扩大,山陕两地,辽东地区……

    大明的所有问题,都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看来…代表多元化的京师大学堂,要给它先立起来再说了。”想了很多的崇祯皇帝,手指敲击着龙案,囔囔自语道。

    “这个地方不立起来,在意识形态这一块,想容纳新的东西,是不具备任何条件和相应土壤的。”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着东暖阁一处走去,服侍的韩赞周见状,忙跟着就走了过去。

    “哗哗……”

    崇祯皇帝俯身翻找着东西,韩赞周眉宇间生出些许忧色。

    “皇爷…您再找些什么?叫奴婢帮皇爷来找吧?”

    “韩赞周,把京城的地舆图,给朕找出来,朕记得就放在这里了。”

    “好,皇爷您先歇息,奴婢对此事有印象。”

    看着韩赞周着急忙慌的翻找着,崇祯皇帝微蹙的眉头,才算稍稍舒展开一些。

    先前给西洋传教士许诺,要筹建的京师大学堂,其实是崇祯皇帝给大明底层的子弟,送上的一份大礼。

    他要叫以官绅为首的特权群体,所牢牢把持着的晋升渠道,一步步的松动瓦解,逐步改变国朝吸纳人才的格局。

    先立足于遍布北直隶治下的皇庄,开设起相对应的小学堂,叫恩养的遗孤群体,在小学堂里面进修认字,同时参与相应的军事训练,一步步健全完善该项体制。

    “韩赞周,你说朕要在阜财坊的象房,改建成一座大学堂,难度大不大?”挑出阜财坊的地舆图,崇祯皇帝正色道。

    “朕要叫这个地方,除了进修四书五经等圣贤之道,还选修术算、天文等学科,你觉得朝野间,知晓了这件事情,是否会产生不小的动静?”

    “皇爷……”

    韩赞周不是很明白,自家皇爷所讲的这些,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可这件事情真要做出来的话,那闹的动静想来是不会小吧。

    “象房的重建事宜,你知道多少?”。。

    崇祯皇帝看向欲言又止的韩赞周,开口道:“天启六年的那场王恭厂大爆炸,朕记得关于阜财坊重建,具体是由工部督建的,国朝调拨了相应的银子吧?

    这都过去几年了,阜财坊一带的重建,落实的差不多了吧?”

    “回皇爷,象房的重建,奴婢知晓一些。”

    韩赞周欠身道:“此处是内帑调拨银子,专司营建的,象房的主体建筑,基本已经竣工,剩下的就是些小的修缮了。

    至于阜财坊的重建,奴婢就不是很清楚了…”

    只是在说这些的时候,韩赞周的眼神有些闪烁,崇祯皇帝见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吃人的时代啊。

    但凡涉及底层百姓的事情,永远都是放在最后去做的,至于何时能做好,就看银子贪得怎么样了。

    “有两件事情,你即刻派人着办。”

    崇祯皇帝伸手道:“其一,将象房进行改造,朕要在此地,设立京师大学堂,先把牌匾立起来。

    其二,你亲自跑一趟,去顺天府衙,给孙传庭传口谕,有关阜财坊重建善后事宜,不再交由工部来办,着顺天府衙主办。

    另外通知内厂的人,叫他们跑一趟西山,就说京师大学堂要筹建了,关于传授课业的事情,叫汤若望他们举荐一批人才,到京城这边来,朕会给他们划定范畴,编纂一批传授课业的书籍。

    对了,再给内厂的人说,给各地皇庄下令,着各地掌庄太监,筹建皇庄小学堂,以方便各地遗孤进修。”

    “喏!”

    在大明想办成些事情,没有高效的运转机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过去怎么样,崇祯皇帝不想深究,他现在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孙传庭所领的顺天府衙,分管着整顿京城脏乱差的环境职责,还兼领着重新建设京城的担子。

    既然阜财坊的重建,至今都没有取得成果,那就叫孙传庭负责就是,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

    至于说京师大学堂的教育队伍,崇祯皇帝可不会叫西洋传教士插手,但是编撰教材这一块,可叫他们来具体负责。

    毕竟他们的思想,可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禁锢,能按照自己的要求,编撰出想要的那些教材。

    当然教材审核一事,就必须要严格把关,别叫教派的思想余毒,给编撰到教材里面,埋下不好的东西。

    不过崇祯皇帝要考虑好,如何招募规模不小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京师大学堂,以及小学堂的需求。

    “皇爷…那象房豢养的象群,该如何安置?”韩赞周没有离开,讲出自己心里所想,“毕竟……”

    “一帮畜生,随便找个皇庄,塞进去就行了。”

    崇祯皇帝皱眉说道:“去吧,尽快将这些差事做好,落实下来后,及时向朕禀报。”



    第五十九章 毁灭吧真的

    

大明的官场,有个很不好的风气,叫做你好,我好,大家好。

    能遮羞掩盖的事情,就尽可能的捂着,尽量不叫朝廷知情。

    这样官帽子不就稳了?

    万一捂下去,最后不了了之了,那不就又成了吹捧的资本?

    这不是某一处的地方,是这样。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ō M 
    整个大明治下,各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府州县,皆存在这种情况。

    “刘公!太原府的事情,不能再追查下去了!”

    李邦华神情严肃,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再查下去的话,就牵扯到整个山西了,当前国朝在山陕一带,负责的平叛事,还没有相应的起色。

    若是因为查一个通敌案,再牵扯到贪腐要案,那整个山西官场,必然会大乱起来。

    曹公公,你来太原的时间也不断,你说说,本官说的对不对,不是本官不想查下去,是不能再查下去了!”

    坐着的刘鸿训,曹化淳二人,神情凝重,想起这段时间,在太原府所查通敌案,查明的一些真相,叫他们都觉得触目惊心。

    “李枢辅!!”

    难掩愤慨的刘鸿训,拍案而起,迎着李邦华的注视,沉声道:“你可要想好了,查通敌案,乃陛下钦定之事。

    查到现在,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就一个太原府治下,便闹出这么多的亏空,先前国朝拨发的钱粮,是用在平叛事上的。

    可就途径太原这边,就被扣走了三成!!

    三成啊!!

    若不是曹公公的东厂,无意间了解到此事,我等甚至到现在,都被那帮贪官污吏,给死死的瞒着。”

    听着刘鸿训所讲之言,李邦华无力的摆摆手,坐在官帽椅上,此时的他,只觉得阵阵的心累。

    刘鸿训所说的这些,他又怎么可能会不清楚呢。

    可是他能怎么办。

    查下去,必然波及到整个山西官场,甚至拔出萝卜带出泥,还要牵扯到陕西官场。

    硕鼠!

    贪官!

    当真是放眼望去,山陕两地的治下,有着数不尽的不平事。

    “李公,刘公,你们能否都先消消气?”

    见到此幕的曹化淳,眉头微蹙,站起身来,开口道:“刘公,咱家希望你能理解,李公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

    眼下陕西那边,又开始起了风波,几支流贼势力,是虎视眈眈的想流窜到山西治下。

    若我们继续查下去,叫山西治下,尤其是临近陕西治下的府县,处在人心惶惶之下,一旦出现,流贼杀进山西的态势,那……”

    “那我想问李公和曹公公一句。”

    刘鸿训轻呼一声,皱眉说道:“若是我等坐视山西官场,继续糜烂下去,叫那帮贪官污吏,继续横行地方。

    你们觉得山西治下的百姓,会不会如同陕西那般,一个个被逼上绝境后,也造大明的反啊。”

    “……”

    在这正堂内,刘鸿训的质问声,回荡着,李邦华、曹化淳的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针对这些,他们心里丝毫不否认。

    一旦继续这样下去,那无需陕西一带的主力流贼,杀进山西治下,要不了多久,或者说再来一场灾情,那山西治下的小股流贼态势,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别说了!”

    李邦华拍案而起,皱眉道:“本官是钦差,通敌案一事就此作罢,此事必须宣讲出去,叫局势先稳定下来。

    本官要回京,但是…刘公,你不能离开。”

    “嗯?”

    本想反驳李邦华的刘鸿训,骤然听闻此言,愣住了,这是什么道理,李邦华又想要干什么?

    “李公,你的意思是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曹化淳双眼微眯,看向李邦华说道:“那若是这样的话,咱家所领的东厂,也必须跟着你一块回京。

    这单独留下刘公,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能做的事情多了!”

    李邦华撩了撩袍袖,正色道:“东厂赴山西这么多人,留下一些,不是什么问题吧?

    本官归京,向天子禀明山西的情况,叫陛下调集强军进驻山西,到时朝廷再谴派钦差大臣,负责整顿山西官场的事宜。

    但是想要做成这些,就必须要有铁证,怎么查,如何查,刘公能否将这些事情做好?

    尤其重要的一点,这件事情要查下去,不能牵扯到九边重镇,更不能牵扯到陕西那边,其中的尺度,刘公能把握好吗?”

    面对李邦华的询问,刘鸿训沉默了,他清楚李邦华的意思,抓一头,放一头,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能替朝廷解决些问题。

    至于陕西的事情,九边重镇的问题,只能等到日后再做打算。

    “此时此刻,我算是彻底明白,天子为何要力排众议,特设军机处了。”刘鸿训神情冷然,紧握双拳道。

    “国朝所定的平叛事,竟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难怪辽前和山陕两地,国朝调拨这么多钱粮,可所取得的进展却这般迟缓。

    若建虏还算难以对付的话,那流贼算什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