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他们真的敢公然闹事吗?”
大明向来是一盘大棋,当崇祯皇帝忙着在京城那边,谋定种种部署和谋划时,山陕那边,辽东这边,各地的局势,也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再度赴辽的孙承宗,没有再像天启朝那般,一门心思的想在辽前营建坚城、坚堡,用步步为营的方式,消耗大量的钱粮,以不断地向辽西一带推进。
事实证明。
在吏治腐败、贪腐成风的官场环境下,就算大明国朝,向辽东前线砸再多的银子,那多数都会被辽前官吏、统兵将校所贪墨掉。
既然是这样一种情况,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拿着宝贵的钱粮,砸到辽前这个无底洞之中呢?
“话虽然是这样说。”
茅元仪眉宇间生出忧色,开口道:“从上个月开始,一直到现在,期间已经闹腾出三起闹饷之事了。
戍守在辽前的各部兵马,似乎对一月一分发钱粮的制度,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若是这样的情况,再不加以改善的话,下官这心里真的担心,在宁远,甚至是锦州那边,都会出现兵变之事啊!
督师,您必须要重视此事啊。
一旦说出现兵变事,那对整个辽前的防线,都会形成巨大的威胁,甚至窃据辽西的建虏八旗,亦会趁乱杀进辽前来啊。”
孙承宗双眼微眯道:“对一月一分发钱粮的制度,不满的,其实是某些贪婪的将领,甚至是他们麾下的亲卫家丁。
天子在这件事情上,所下决断极佳,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贪墨钱粮事的发生,使得底层的将士,能得到实实在在的银子和军粮。
放心吧,对待此事,本督心中有数。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上一些时日,满桂麾下所整饬出的一支精兵,就会从山海关抽调到宁远城这边。
到时督师府这边,就可下达指令,命祖宽、祖大乐所部,移驻到山海关治下。
有满桂在山海关盯着,本督料想他们,不会有任何异动。”
随着出镇辽前的时间推移,孙承宗秘密探查到的一些情况,发现正如崇祯皇帝所言,在辽前这个地带,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将门势力。
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厘清,如何打压,如何分化,如何制衡,就是摆在孙承宗面前的一大难题啊。
现在孙承宗的心中,对崇祯皇帝是愈发的敬服,也明白崇祯皇帝当初,对他言明,在之后的数年间,国朝不会再从辽前这个地带,向建虏展开相应的攻势。
孙承宗出镇辽前的最大用意,就是维稳辽前的局势下,将辽东将门势力,分阶段的彻底打散掉。
与此同时,在觉华岛这边,积极地筹建造船厂,设法生产战船,恢复辽西海域的水师力量。
“督师心里有所谋断就好。”
茅元仪轻叹一声,说道:“下官也没有想到,辽前竟拥有这般复杂的态势,先前真是没有多想过这些。
难怪国朝在过去这些年,投入大量的钱粮,抽调不少的客军,在辽前一带组织起不少的反攻战。
可是到头来,皆是一场空。
如果说以祖家、吴家为首的辽东将门,不能被彻底的打压下来,戍守辽前的各部大军,叫有能力的将校掌握起来。
日后想要收复辽东,平叛建虏事,只怕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啊。”
“止生,本督始终相信陛下所讲的一句话,邪不压正!”
孙承宗神情坚定,看向茅元仪说道:“放心吧,事情终究会得到解决的,辽前的局势,没有你所想的那般艰巨。
此时此刻,针对整个辽东的布局,可不止是我们辽东督师府在努力,在其他地方也有人在努力。”
针对辽东的整个布局,除了孙承宗、袁可立等少数人知晓外,像这些涉及重大布局的机密,茅元仪并不知情的。
现在的孙承宗,可谓是斗志满满,从没有觉得压力有多大。
毕竟在山东,在登莱,在东江镇,都有人在帮助他分担压力,围绕辽东这个整体布局,很多人都在积极地努力之中。
第八十四章 人狠话不多
“哗啦”
“哗啦”
带着白花的海浪,冲刷在海滩上,蔚蓝的大海,呼啸着阵阵海风,叫站在海滩上的人群,都下意识缩着脖子。
“直娘贼的,这海风真够冷的!”
挎刀而立的刘兴沛,缩着脖子,骂骂咧咧道:“幸好朝廷,将先前皮岛上的辽民,悉数都迁移走了。
不然就过去的隆冬,这皮岛上,还不知要冻死多少人啊。
大哥,您说孙元化他们,今日是否抵达不了东江镇了?要不您先回总兵府吧,我在这里等着。”
那锐利的目光,看向身前虎背熊腰的汉子。
“不会。”
低沉沙哑的声音,在这片海滩响起,那深邃的眼眸,盯着前方波浪不断的海疆,刘兴祚皱眉道:“这批要移交的海船,关系重大。
算算时间,就算途中遭遇海潮,那也该抵达了,除非航行途中,船毁人亡了,否则不可能不来。”
“来了!”
“是海船队!”
聚在身边的不少亲卫家丁,瞧见远处的海域上,出现几道黑影,待瞧清后,一个个激动的伸手指道。
“大哥,还真是!”
刘兴沛虎目微张,看见数十艘海船,朝着己方航行,难掩激动道:“等了十几日,终于他娘的过来了。”
“放狼烟。”
刘兴祚神情平静道。
“喏!”
几名亲卫家丁怒吼一声,便朝前方跑去,从怀中掏出火折,伸手遮挡着海风,吹燃火折以后,便点燃了堆放的柴堆,不多时,滚滚黑烟腾空而起。
作为新选的一处靠岸停泊点,从登来过来的海船队,并不清楚要具体停靠在何处,放狼烟,能引领着海船队,朝正确的方向行驶。
“巡抚是狼烟。”
站在摇晃的甲板上,孙元化强忍着恶心,眉头紧皱,看着不断变大的皮岛,耳畔响起激亢的声音。
强忍着难受的孙元化,从腰间摘下千里镜,微微颤抖的手,举起千里镜,便朝着狼烟升起的方向看去。
当看到海滩上,聚集着不少的人群,本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所乘海船,朝着狼烟所放区域驰骋。
作为崇祯皇帝钦定的登来巡抚,孙元化会同袁可立,赶赴登来两府任职,并按照崇祯皇帝所写密诏,给孤悬海外的东江镇提供各种援助。
算起来,这是他赴任登来巡抚以来,向东江镇提供的第三批援助了。
但这也是孙元化,首次离开登来之地,乘船渡海,赶来刘兴祚率部驻守的东江镇。
“见过孙巡抚!”
等候许久的刘兴祚,见到孙元化所穿那身官袍,忙抱拳一礼道:“本帅没有想到,巡抚会亲至东江镇。”
“本抚不来能行吗?”
孙元化脸色有些苍白,缓步向前走来,对刘兴祚说道:“刘帅都将攻打辽南的军报,差人递到登来,甚至是山东巡抚府了。
这所缺的一应粮草,乃至是一应海船,本抚倘若不亲自坐镇送来,那心里多少是有些担心的。”
在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别看刘兴祚是手握重兵的总兵官,但是在孙元化的面前,却要保持应有的尊重。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幸好孙元化和大明其他官不同,天启年间跟随孙承宗,一起出镇辽东,熟悉军事的他,对待统兵打仗的将领,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特殊优越。
“孙巡抚高义!”
刘兴祚澹笑道:“有了这批海船,还有粮食,围绕辽南之地的攻略战,就能顺利的打响了。
自陛下谴派天使传来密诏,本帅就一直在整训麾下各部,包括操控海船的水师营,都组建起来了。
遵循陛下的旨意,本帅准备趁着开春临近之际,先行向辽南的广鹿岛一带,向金州卫展开海上破袭。
自建虏八旗败退辽东以来,依着本帅对建虏的了解,这些时日,那建虏奴酋皇太极,只怕堪堪稳定住内部局势。”
“刘帅能有此信心,本抚心里就安定不少啊。”
孙元化微微一笑道:“自知晓东江镇的作战部署后,本抚就在登来两地,筹措了合计八百余杆质量上乘的鲁密铳、鸟铳。
另外根据兵仗局那边,所传过来的火药技艺,生产了一批颗粒火药,并制作成袋装的颗粒火药,以及袋装铅子。
不过此次时间有些仓促,本抚只筹措了五百具纸甲,幸好袁巡抚那边,提供了四百具棉甲,稍后刘帅就差人领取吧。”
刘兴祚、刘兴沛他们,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没成想这次还能有意外收获,有了这批火铳和甲具,那出战的主力兵马,战力能提升不少啊。
“本帅代出战的儿郎,谢过孙巡抚!”
“刘帅无需这般,这都是本抚应该做的。”
作为崇祯皇帝选定的一帮良臣虎将,围绕辽前的整体布局,崇祯皇帝是详细的向刘兴祚、袁可立、孙元化他们讲明。
命反复在密诏中强调,山东和登来两地,必须全力确保东江镇的各项所需,力求围绕辽南的海上破袭战,能一次次的搅乱建虏在此的统治根基。
纵使是一次次的破袭战,不足以叫大明收复这些疆域,但若是能持续的放血,那就是一场场大胜。
跟强盛起来的建虏八旗,在辽东这边疆域作战,要讲究积少成多的战绩,不可贪多。
“对了刘帅。”
孙元化神情严肃道:“考虑到这一次,是我东江镇整饬后,首次乘船渡海,要向窃据辽南的建虏,发动海上破袭。
本抚还给刘帅,带来了一支西军。
华来士,过来吧!”
说着,在刘兴祚诧异的注视下,看向孙元化挥手的地方,却瞧见一帮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映入到眼帘。
直娘贼的,怎么是西洋人?!
“刘帅,可不要小瞧这帮葡萄牙人。”孙元化神情澹然,看向刘兴祚说道:“这是本抚赴任登来后,派人前去濠镜特地招募来的。
这支西洋火枪营,建制三百人,分三个小队,都是精锐,为首的华来士,是这支火枪营的军官,熟悉我大明语言,交流上没有任何问题。”
第八十五章 插的就是心窝子
作为徐光启的子弟,孙元化对待西学,那是很开明的,甚至还在徐光启的引荐下,受洗入教。
活跃在明末的一批人才,尤其是精通火器研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那就是对待西学很开明,愿意接受大明之外的知识。
甚至不少的人,都受洗入教了。
只是这样的一种行为,对待守旧的大明读书人,乃至是大明官场,是无法能真正接受的。
“见过刘将军!”
华来士那字正腔圆的调调,包括作揖行礼的姿势,叫刘兴祚颇有些诧异,没想到眼前这个西洋蛮子,竟懂得这般多。
“刘帅,本抚来介绍一下。”
孙元化伸手示意道:“华来士吉德斯,是葡萄牙国人,其吉德斯家族,在本国是骑士家族。”
听着那拗口的名字,刘兴祚的眉头微蹙起来,什么华来士,什么吉德斯,这是什么姓氏和名字。
受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彼时的欧罗巴各国,乘船渡海,到一切富庶的地域,开拓海外的殖民地。
只可惜在跟大明私下的贸易中,茶叶、丝绸、瓷器这三项,就叫他们掠夺的银子,多数都汇入到大明境内。
真要说起来,大明曾有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干到了非洲,只可惜受老旧思想的影响,使得大明没能掀起大航海的浪潮。
若是大航海的红利,能分配好的话,说不定此时此刻,在遥远的欧罗巴各国,都遍布大明人了。
“刘将军,我清楚的知道,您此刻的内心,对我所带领的西洋火枪营,有着种种的质疑和疑虑。”
华来士微微欠身,开口道:“但是我会向你证明,到了战场上,西洋火枪营肯定不会辜负,孙巡抚所支付的佣金。
不过此次出战辽东,对战你们口中的建虏八旗,我希望能参与到策划之中,这样我才能有把握,叫西洋火枪营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兴祚:“”
看着保持笑意的孙元化,虽说刘兴祚的心中,对华来士所领的西洋火枪营,存在着种种的质疑。
但考虑到之后东江镇这边,还需登来两地的支持和供应,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得罪了孙元化。
“如此,那本帅就拭目以待了。”对孙元化微微点头示意,刘兴祚看向华来士说道:“刘副将,领着华来士他们,去总兵府驻守。”
“喏!”
刘兴沛闻言,当即应道,随后便忍着惊疑,向华来士伸手示意,准备领着他们,前去东江镇的总兵府。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孙元化提前赴任登来巡抚,又因辽东战略谋划,孙元化在赴任登来后,招募的西军规模增加了不少。
若非是先前的朝堂上,处在暗潮汹涌的境遇下,像孙元化的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受朝中言官御史的弹劾。
“刘帅,这次东江镇,谋划海上破袭,为何选择金州卫?而非从石城岛一带登陆,对绣岩城一带展开攻势?”
见华来士他们离开,孙元化讲出心里的疑惑,“据本抚所知晓的情况,建虏在金州卫治下,有着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师。
若是此次海上破袭,叫建虏水师发现异动,那是否会”
从天启年间就跟随孙承宗,出镇辽前,跟建虏交手,加之在此之前,又随袁崇焕出镇辽东,这使得孙元化对整个辽东局势,还是比较了解的。
针对刘兴祚的这次海上破袭,孙元化还是有些担忧的,但考虑到这是东江镇,首次贯彻天子旨意,所以他并不想干预太多。
“孙巡抚,恰恰是因为在金州卫的治下,建虏有着一支水师力量,东江镇才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插建虏在辽南的所谓腹心之地。”
刘兴祚神情正色道:“去年建虏绕道蒙古,进犯我大明关内,被陛下御驾亲征击败,那麾下的八旗劲旅,必然蒙受不小的损失。
建虏八旗虽说在战场上很强,但是内部之间的掣肘众多,甚至还潜藏着诸多的矛盾。
依着本帅对皇太极的了解,只怕先前进犯大明,此僚必然会从辽南之地,抽调走不少的兵丁。
算上先前建虏八旗,大费周章的将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三地辽民,悉数迁移到辽阳等地。
其实此刻的辽南,更像是一个空壳子,外强中干。
若是此役能攻陷金州卫,斩杀驻守在那里的建虏八旗,并一举摧毁建虏水师,那围绕之后的攻略,就对我大明极为有利了。”
相比较于被袁崇焕矫诏,擅自处死的毛龙。
刘兴祚远比毛龙更了解建虏,毕竟刘兴祚反正归明前,在建虏八旗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存在。
只可惜反正归明后的刘兴祚,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被毛龙所压制着,这叫背负血仇的刘兴祚,内心深处是很郁闷和烦躁的。
直到崇祯皇帝的中旨,千里迢迢的从京城传到了皮岛,刘兴祚被擢为总兵官,总揽东江镇事,甚至还赋予相应的职责和重担,这叫刘兴祚的内心,再度充满了斗志。
“刘帅,本抚就在你的地盘上,提前祝贺你凯旋!”
见刘兴祚眼神这般坚定,且阐述自己为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