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西治下的局势怎样。
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战果怎样。
洪承畴、陈奇瑜赴任后地方局势怎样。
有着太多的疑惑,崇祯皇帝想要解惑。
尽管先前紧急叫停了裁撤驿站事,但是山陕等地被裁撤的驿站,想要被恢复回来,那没有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
对行政效率极慢的大明官场,往往就是破坏容易,建设难啊!
叫王承恩取来密钥,查看泥封无损,对应相应的密钥,打开密匣后,崇祯皇帝取出了周遇吉呈递的密奏。
“臣周遇吉,于韩城叩首再拜,自臣奉圣谕,率部入陕一来,在前指的统属下,于三边总督协商,进驻到金锁关……”
彼时的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着密奏上的内容,周遇吉所部,在入陕以后,做了些什么,杨鹤干预了什么,上面都清晰的写了下来。
杨鹤这个家伙,所奉行的那套剿抚并用之策,根本就解决不了,肆虐陕西治下的各股流寇势力。
先前自己着军机处明发上谕,只怕到了地方之后,也都大打折扣了。
“……臣自率部入陕以来,发现太原府治下的局势,远比陕西有司官员,呈递给国朝的奏疏,要严峻。
地方武备松弛,各处剿匪兵马军纪涣散,甚至还多次发生杀良冒功,甚至伪装成流寇洗掠地方……”
“可恶!
”
看到这里的崇祯皇帝,神情冷了下来,眸中闪烁着精芒,拍桉怒道:“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杨鹤,这就是你所言的陕西局势稳定!
好啊,真真是太好了啊!”
侯在一旁的王承恩、韩赞周见状,那纷纷低下脑袋,此时的他们,明显能感受到自家皇爷的愤怒。
看来周遇吉所呈递的密奏,所言明的陕西局势,并不怎么好啊。
“不过洪承畴、陈奇瑜二人,在赴任陕西巡抚和延绥巡抚后,地方上的局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以王嘉胤、高迎祥、王自用、马守应等为首的一众流贼势力,其先前的嚣张气焰,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针对周遇吉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情,并没有丝毫的恢复,相反神情却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崇祯三年,在陕西肆虐的各股流寇势力,将会从神木等处,开始大范围的转战山西的自发行为。
陕西治下连年的灾害,使得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这帮肆虐各处的流寇势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通过攻占大明所扼守的城池,就能得到养活麾下流贼的钱粮。
大明在陕西治下的秩序,算是被流寇和官绅、宗藩等诸多群体,在频生灾害的大环境下,或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破坏的七七八八了。
陕西治下的自耕农数量,早已不知锐减到什么程度了。
“另…谨遵陛下密诏,臣在转驻韩城期间,利用流寇身份,破袭了几家为非作歹的恶绅恶霸,期间亦在白水破袭了,秦藩名下的一座田庄。
合计斩获粮食二十七万六千余石,银七万八千余两,金一千八百余两,铁甲棉甲八百余具,火铳三百余杆……”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
虽说在此之前,他都想到山西治下的官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在过去灾害频生,流寇肆虐的背景下,定然会将剥削发挥到极致。
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破袭几家士绅、地主,甚至还有秦藩的田庄,就斩获这么多的粮饷。
陕西那个地方,会同山西,那可真是遍地造反派啊!
明明山陕一带,这些年来治下频生灾害,流寇肆虐严重。
可是遭受影响最大的,永远都是底层的百姓。
至于那些手握特权的群体,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和影响,相反一个个却都赚的盆满钵满。
‘看来要叫周遇吉他们,加快进程了。’
崇祯皇帝合上密奏,神情冷然,心里却暗暗思量起来,‘眼下已是崇祯三年二月,若是在此期间,不能叫延绥那边的局势,变得安定下来。
到时马守应、八金刚、王子顺等东线肆虐的流寇,就会先行杀进山西治下。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那整个流寇造反的势头,就变得更加失控了,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啊。’
第八十九章 朕很痛心啊立贪官录
崇祯皇帝细细思量后,遂拿起御笔,一旁的王承恩见状,忙找出一份空白公函,递到跟前。
“爱卿之密奏,朕已获悉,针对陕西治下的流寇作乱事,当按朕先前所言行事。
所破袭的钱粮,皆用于招募勇壮,将一应家卷,悉数迁移至北直隶治下。
入陕平叛流寇事,操练新军为首,以策应延绥巡抚陈奇瑜为重心,要敢打仗,也要懂打仗,切勿贪功冒进。
此外对勇卫营随军讲武堂,卿必须重视起来,想叫勇卫营的战力,能提升起来,能真正为国朝分忧,那军中的中低层将校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另在爱卿所呈密奏中,朕没有看到,着爱卿派人搜罗将才一事,必须要落实下来。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二十余众人,无论如何,都必须收拢至勇卫营麾下,要叫他们感受到国朝之威,若有不服管教者,可遣派精锐看顾归京……”
一份洋洋洒洒的密诏,在崇祯皇帝的思量下,迅速的写了出来。
“王伴伴,从内厂选派心腹宦官,八百里加急,赶赴韩城一带。”
将密诏合上后,崇祯皇帝拿起,递到王承恩跟前,说道:“以最快的速度,下发到周遇吉手中,必须要快!”
“喏!”
王承恩闻言,当即作揖应道,随后便拿起这份密诏,匆匆离开东暖阁,准备处理善后事。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抢时间了。’
稳坐龙椅的崇祯皇帝,剑眉倒张,心里暗暗说道:‘相比较于王嘉胤、王自用这帮家伙,似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才是最为致命的。
要是能从他们的手中,提前劫走那批能打仗的将才,即便高迎祥他们最终起了势,那论及底蕴的话,也绝不如大明新军。’
张献忠麾下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将。
李自成麾下的刘宗敏、袁宗第、田见秀、李来亨、党守素、刘体纯等将。
李自成麾下的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等军师。
这帮人可不似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这帮头号流寇,一开始就造大明反的。
他们皆是在山陕流寇势力,肆虐到一定程度,甚至是流窜中原之地,才投身到造反序列的。
既然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投身造反的家伙,不可能再招揽到大明麾下。
那么像李定国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无论如何都必须一一搜罗起来。
至于那些非山陕两地的人,崇祯皇帝已然谴派人手,到他们所在籍贯,准备将他们悉数招进京城来。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哪怕原有时空下的他们,的确都造了大明的反,但是缺人才的崇祯皇帝,并不会在意这些。
能培养的就培养,不能培养的就圈禁,甚至是提前处死!
‘被截胡的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离开这些良才和良将,那在之后的对战中,真的能再度起势吗?’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心里暗暗思量道:‘希望一切都能来得及,若是山陕一带的平叛流寇事,能在自己的操控下结束。
在此期间,培养出大量的良将良才,将勇卫营缔造出一支强军,那之后围绕辽东的平叛事,大明所占据的优势就更多了!’
先知先觉的优势,崇祯皇帝必须高效利用起来。
哪怕是用绑的方式,若能将能用的良将良才,带回到京城,或者安置到勇卫营麾下。
那崇祯皇帝都有办法,叫这些人臣服于大明之下。
崇祯朝的大明,就像是一个联动的棋局,山陕这一块,辽东这一块,会同北直隶,都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若是崇祯皇帝能在这盘棋局中,赢得先手优势。
叫麾下可驱使的良才良将,想尽一切办法的增多。
那在之后的对弈中,就必然能以压倒性优势,干掉一个个对手!
崇祯皇帝隐隐有些期待。
若是这帮良将良才,能在自己缔造的新军中,都崭露头角的话,那大明未来的走势,会朝着怎样的境遇迈进呢?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可供崇祯皇帝借鉴的优势,就会慢慢的削减。
期待的事情,终究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是解决所处朝堂的诸多事宜。
翌日,乾清宫正殿。
“朕很痛心啊!”
看着被召来的韩爌、王洽等一众内阁、军机处大臣,崇祯皇帝拿着手里的奏疏,指着骆养性说道:
“若非此次锦衣卫得力表现,朕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涉及国朝安稳的仓场事,竟真的有这么多贪官污吏上下其手!”
被叫来的韩爌、王洽等一众高官,那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
虽说天子并未表现得愤怒,可这样的天子,更叫他们觉得惶恐。
锦衣卫督办的京通贪污桉,算是落下了尘埃,被抓的一应贪官污吏,无一例外,都牵扯进来了。
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没有一个是被构陷的。
像这样的一种情况,使得韩爌、王洽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或借口,想去推翻锦衣卫督办之桉,继而叫三法司重审。
“涉及此桉的一应贪官污吏,悉数处以极刑!”
看着众人的反应,崇祯皇帝神情冷然,沉声道:“将这些人传首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以儆效尤!
另外内阁这边,编撰贪官录,将这些贪官污吏都纳入其中,明发至大明各地。
朕要叫所有人都知道,这帮被人包庇的贪官污吏,所犯下的罪行,朕要叫他们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针对大明文官群体,那深不见底的底蕴,崇祯皇帝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一次次的打击他们的气焰。
皇权和臣权之争,向来是没有休止的。
日后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将被抓的贪官污吏,一批批的钉在贪官录上,要叫读书人所维护的所谓尊严,狠狠的踩在地上才行。
想在崇祯朝为官,那就做个好官。
若是敢行贪污之事,搞权钱交易,一旦被揪出来,那就叫你名声彻底臭掉,钉在耻辱柱上。
似这样的决断,对极其爱惜羽翼和名望的文官而言,那绝对是晴天霹雳般的存在,名声都臭掉了,被世世代代的唾弃,那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韩爌、王洽这帮内阁和军机处的高官,听闻天子所讲之言,那一个个都流露出惊愕、难以置信的神情。
似天子所言的这种惩戒,可谓是严厉到极致了,此事一旦传扬到朝野间,甚至是大明地方,必然会引起一阵风波的。
只是对崇祯皇帝而言,他并不在意这些风波,他要的是果子,至于别的,无所谓了。
第九十章 进击的内厂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九十章 进击的内厂
“皇爷,喝些茶水吧。”
手捧茶盏的王承恩,看着倚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崇祯皇帝,面露忧色的劝说道:“皇爷,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那帮贪官污吏,既然已被锦衣卫查处,您就别再多想这些事情了。”
回想起方才在东暖阁内,所发生的种种,王承恩的心里就颇为复杂。
自皇爷御极称帝以来,就好像状况不断。
各地频生的灾害,流寇势力肆虐,建虏八旗也不消停,赋税问题不少,朝中……
王承恩都不敢想下去。
“朕没事。”
崇祯皇帝摆手道:“一帮要处以极刑的贪官污吏,还不值得朕忧虑,朕现在所想的是山陕局势。
朕算是看明白了。
这外朝的多数文官啊,都是靠不住的。
风气坏了,想扳正回来,难如登天啊!
北直隶这边,朕还能看清事实,那北直隶以外的地方呢?他们做了什么,贪了多少,朕一概不知!”
《仙木奇缘》
王承恩低下脑袋,想这些事情,不是他所能妄议的。
受天启朝激烈党争的影响,大明吏治**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片的土地,被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兼并掉,大明治下的自耕农数量,处在连年递减的趋势,这直接影响的就是财政收入。
“一个个都想要面子,还想要果子,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要朕来看啊,这大明,早就不是朕的大明了,朕要是不把这些顽瘴痼疾,滋生出的毒瘤,给他一个个拔除干净,那大明迟早要出大乱子。”
王承恩:“……”
这些话说的太大了,以至于王承恩的手,轻微颤抖起来,连带着所捧茶盏,溅出一些茶水来。
“奴婢……”
“王伴伴,眼下内厂所辖皇庄,筹办的那些厂,建设的怎样了?”
看着要请罪的王承恩,崇祯皇帝伸手拿过其所捧茶盏,放到龙桉上,剑眉倒张,向王承恩询问道。
京通二仓被一帮蛀虫上下其手,山西爆出的雷,甚至天津直隶州,周遇吉所部,呈递上的各种情况。
叫崇祯皇帝愈发明白一点,必须要开辟稳定财源,并谋划稳定的粮食购进渠道,以确保在之后愈发严峻的局势中,不会被大明文官群体所左右。
单纯的干掉一批文官,这并不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毕竟这些文官的背后,是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他们掌控着大明不少生产资料,总不能把他们全都干掉吧?
一旦崇祯皇帝敢这样做,那后脚大明各地悉数起义,造自己的反,毕竟是他这个大明天子先造反的。
“启禀皇爷,奴婢也要禀明此事。”
王承恩微微欠身,恭敬道:“在内廷所辖皇庄内,第一批纺纱厂、纺织厂、成衣厂等诸厂,皆已筹建起来。
眼下大内行厂这边,已组织相应的人手,在北直隶、山东等地,通过一些可靠的商贾,收购积存的棉花。
得益于内织染局等处,组织匠户钻研出的多锭纺纱车,还有皇爷所提的飞索织布机,在经试产后,不管是纺纱效率,还是织布效率,都较比从前提升不少。”
棉布,作为大明的硬通货之一,能大批量的纺织棉布,那绝对是掌握了一项财源。
像纺织产业集中的江南,就萌生出了资本主义萌芽。
多少在士绅、大小地主、海商等群体名下的纺织作坊,以多少多少织机,压榨着底层百姓的劳动力,
来叫自己源源不断的赚取银子。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表面看是重农抑商,可实际上现在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内廷名下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不该只围绕一个紫禁城转,就该多多为内帑创收。
毕竟在内廷的治下,养活着太多的宦官宫女了,这都是一张张嘴啊,叫他们到应有的领域发光发热,才是正解。
“那筹建的琉璃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继续询问道:“在我大明治下,西洋传来的琉璃产物,也是极受追捧的,若能尽快量产,亦能给内帑创收。”
“回皇爷,琉璃厂也已筹建起来。”
王承恩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