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210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10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客官,来喝盏茶吧。”

    走到一处茶摊,却见一老人,笑着说道:“小老儿见几位客官,走的也不短了,歇歇脚吧。”

    “好。”

    崇祯皇帝闻言笑道:“那就麻烦老者了。”

    这出宫的时候也不短了,走了一路,崇祯皇帝还真有些累,眼前这茶摊虽说简陋,但看起来还是很干净的。

    想来就是孙传庭,以顺天府衙之名,所张布的卫生管理条例,在京城内外坊都逐步推行起来了。

    “娘的,这活儿干起来是真累啊,见天忙到晚,这不来喝几碗浓苦茶,还真是扛不住啊。”

    “你快别说了,这般累,老子也没见你歇过一天啊。”

    “就是,就是,老张你还真是够能扛的,就你那活儿,再壮实的体格,都扛不住,不过工钱给的是真多。”

    “这不是没法子嘛,家里小崽子多,四个,咱陕西是回不去了,幸得天子开恩,给咱们谋条活路,这不多赚些银子,咋置办住的?”

    崇祯皇帝坐在这茶摊上,就看到不少穿着粗布衣衫,过来喝浓苦茶的汉子,那一个个长的很壮实。

    说话虽然粗鄙,不过言语间所聊,却多是跟干活赚银子有关。

    养家湖口大不易啊。

    看着眼前的黑陶碗,所盛的浓苦茶,崇祯皇帝心里轻叹一声,现在他的能力,仅能改变大明部分地方。 首发更新@

    更远一些的地方,却是鞭长莫及。

    没办法,累年党争之下,所形成的不良风气,叫不少贪官污吏横行,且隐藏的都很深,就算是再好的政策,出了这京城去往地方,那最后都是会变了味道的,治理这乱糟糟的大明,唯有一步步的来。。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京城的改变(2)

    

改变大明,看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首先第一条,足够多的各领域人才,就把崇祯皇帝卡死了。

    别的不提,就说涉及产业的各类型工匠,所储备的技术人才就不够,这还是手工流水线的原始产业。

    就崇祯朝的大明,没有任何事情,是能一蹴而就的,崇祯皇帝需要稳定的环境,大把的沉淀时间,只有这两个先决条件满足了,才能依托现有的处境,去逐步的提升生产力,培养各类型人才。

    “老丈,听你的口音,不像是京城人士。”崇祯皇帝喝了口浓苦茶,眉头微皱,看向不忙的茶摊老者,说道:“这阜财坊开设的茶摊很多吗?我看来这里休息的人,不少啊。”

    “这位老爷,小老儿是西安府商州的。”

    那老者笑着说道:“在老家没活路了,知道咱大明皇帝,说甚山陕有灾别怕,直隶有粮能活人,所以就随大流逃难过来了。

    也是咱大明皇帝仁慈啊,不像地方官那般贪,当初小老儿一家啊,还真是怕啊,怕到了直隶这边,被堵着不让进。”

    听着老者所讲,崇祯皇帝神情有些难看,贪官污吏,的确是大明的一大毒瘤,若是不能尽早整顿吏治,彻查天下各地官场,那地方上的百姓,日子过得不会好。

    “至于说这茶摊啊,开的确实是不少,有三百多处吧。”

    老者继续说道:“是咱顺天府尹开恩,给我们这些老家伙,谋的一条活路,也能帮家里减轻些负担。

    一枚铜钱,随便喝。

    虽说赚的不多吧,这每日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也能赚不少,就是规矩太多,叫啥,对,卫生!必须要做好,否则就收掉这摊子。”

    “那除了这茶摊之外,就没别的吗?”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笑着说道:“我这一路走来,发现阜财坊这边,跟先前相比,变化可不小啊。”

    “咋会没有呢。”

    老者笑道:“像甚饼摊,面摊,肉摊啥的,都有,这阜财坊劳作的人,都是各个商号的人。

    靠掏力赚工钱。

    叫人称奇的是,这些商号啊,都是日结工钱,绝不会拖欠,那些商号的老爷们,一个个也不敢拖欠。

    顺天府衙的官差老爷们,每天都来这边巡察,发现谁敢拖欠工钱,那直接就会罚他们银子。”

    对老者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是清楚的。

    在阜财坊这边劳作的青壮,多数都是从山陕逃难的百姓,本身就怕了,若是没给他们多一些心安,那根本就无法安置好他们。

    将京城进行重新改造,是崇祯皇帝一直在谋划,并且在做的事情,毕竟现在京城的人口很庞大,就那种糟糕的生活环境,若是不改造的话,必然会滋生出很多问题。

    “这位老爷,您也是来看看的吧?”

    老者像是打开话匣子一般,“这一个多月啊,很多来阜财坊的,听说,是顺天府衙这边,要对咱京城的外城各坊,都进行重新建造。

    先前那孙青天啊,每隔两日,就会来阜财坊视察一番,看看营建啥的,可这些时日啊,小老儿就没再见过他。

    说起来,孙青天还真是够有魄力的啊,外城各坊住着的人,那可是不少啊,这要都是重新建造,要花多少银子啊。”

    “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

    崇祯皇帝听后,微微一笑道:“行啦老者,这茶也喝完了,就不叨扰了,先走了。”

    一旁的王承恩见状,从怀中掏出一块银锭,递到老者的面前。

    “咦,要不了这些银子。”

    老者见状,却摆手说道:“就三十枚铜钱就行,这太多了,小老儿找不开啊。”

    王承恩也没多解释,直接塞到老者手里,随后就朝崇祯皇帝走的方向跑去,叫老者有些傻眼。

    “这孙传庭营建外城各坊的事情,你们知道吗?”崇祯皇帝边走边说道:“怎么朕一点都不知道?”

    “有收到呈递的奏疏。”

    王承恩忙解释道:“奴婢呈递到御前了,不过那时候皇爷忙着理政,所以这份奏疏……”

    “嗯。”

    崇祯皇帝想起一些,出言道:“营建外城各坊一事,你多盯着些,若是遇到什么问题,及时呈报。

    若是没有问题,就叫孙卿自己去办吧。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对水泥的需求只怕会增加很多吧。”

    “的确会增加不少。”

    王承恩说道:“先前川海总会那边,已经将水泥所产技术,售卖出去一些,都是经受住锦衣卫考察的人。

    这些人在京畿一带,筹建起一批水泥窑。

    此外,皇庄这边,也选了一批新区域,正在加紧筹建……”

    想要提升生产力,就必须要发展成规模产业,这一时期的大明,需要这样的产业,哪怕是会出现剥削,也要走。

    崇祯皇帝心里清楚,一旦有民间资本介入,必然会形成剥削,不过想要改善这一切,也唯有形成规模后,才能推动着相应的立法。

    大明需要改变,就必须经历一些事情才行。

    “此后,内厂这边,要安排一批人手,秘密调查那些购买产业技术的群体,在各地的实际情况。”

    崇祯皇帝想了想,对王承恩伸手道:“是否存在苛待,欺压,盘剥的情况,必须要暗查的清清楚楚。

    可以找一些民间的人,聘用他们,暗地里去做这些事情,朕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这次微服私访的时间,虽然不长,所看的地方,也主要是阜财坊几个地方,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讲,却瞧出不一样的变动。

    至少在朝堂争权夺利,算计不断的前提下,地方上开始出现相应改变了。

    崇祯皇帝很想看看,等卢象升围绕北直隶这边,形成体系的建设,那直隶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甚至徐光启这边,所培育的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等到明年,开始在民间进行推广后,那属于大明的粮荒危机,也将会迎来相应的改善和改变吧。



    第二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的不甘

    

淮安府。

    作为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淮安这个地界,远比其他地方要富庶的多,其地方所附带的政治属性,亦比其他地方要强。

    “提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吴襄神情严肃,坐在官帽椅上,看向沉默不言的祖大寿说道:“这运军谋改一事,李总督的态度是明确支持的,只是一不增派兵额,二不调拨粮饷,凡事皆要我等来做。

    可是这一路南下,各地涉及运军的卫所,地方驻军,可谓是错综复杂,想筹设八省运军重镇,谈何容易啊。”

    “是不容易啊。”

    祖大寿轻叹一声,眉头紧皱,“但是也该有所行动了,时下漕运总督之下,分管漕运的南北中提督漕运分署,都开始逐步筹建之中。

    唯独咱们提督运军衙门,至今没有任何行动。

    倘若再这般僵持下去,只怕陛下就会怪罪下来,真等到那个时候,咱们的处境只会更加被动。”

    正堂内,陷入到安静之中。

    相较于运军谋改的困难重重,更叫祖大寿心里所忧的,是祖大乐、祖宽等一批辽将,奉天子旨意,离辽赴陕参与平叛一事。

    虽说祖大寿离辽前越来越远,不过私底下的书信往来,却从没有跟辽前断过,只不过时间间隔有些长。

    等祖大寿了解到这一情况时,祖大乐、祖宽这批辽将,早已统领着关宁铁骑,在李邦华的随军监管下,快赶赴到陕西境内了。

    大明地域性质的所谓将门,一旦相隔的距离远了,想要再形成有效的掌控,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提督,您说陛下他…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吴襄面露忧色,讲出心中所忧,“从调到京营赴任,再到提督运军,一步步叫我等远离辽前。

    末将这心里总觉得很不安。

    现在辽前的情况怎样,我等了解的并不多,可是孙承宗在辽前的威望,还是有一些的。

    如果说他想要做什么的话,就剩下的那些人,真的会是孙承宗的对手吗?”

    “这個…本督亦不是很清楚。”

    祖大寿皱眉说道:“倘若真是发现什么的话,那咱们就不可能执掌运军,天子的性情怎样,我们都是清楚的。

    与其担心这些事情,不如想想,怎样尽快实控八省运军重镇。

    咱大明的漕运命脉,就是这数万众不起眼的运军,倘若咱们能掌控住这些兵马,就算天子真发现什么,那也要考虑考虑。

    不说了,本督即刻去总督府一趟,向李侍问言明离淮巡察各处,先明确所辖八名总兵官再讲!”

    说着,祖大寿站起身来,快步朝堂外走去,吴襄见状,忙起身跟在身后,二人朝漕运总督衙署而去。

    时下辽前局势的不断改变,朝堂格局的不断变化,加之赴任淮安府以后,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叫祖大寿心里的危机感,是愈发强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他不清楚,天子这般处心积虑的,将他一步步跟辽前隔绝,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但祖大寿心里明白,他不能坐以待毙,什么事情都不做。

    倘若辽东将门的事情,真被身居紫禁城的天子,发现了什么,至少他要有自保的能力才行。

    “让你秘密调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去往总督衙署的途中,祖大寿低声询问道:“徐州、淮安、扬州等府,那几位知府,有什么特殊癖好?

    咱们想尽快筹设八省运军重镇,这南直隶才是重中之重,只要这边顺利筹建起来,剩下的就好办了。”

    “都调查清楚了。”

    吴襄想了想,开口道:“末将已经派人,去接触那几位知府了,都是投其所好,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

    除此之外,通过那几位,还接触到一些武将……”

    祖大寿听着吴襄所讲,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这运军谋改是件牵扯很大的事情,想一上来就彻掌运军,是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先将八省运军重镇搭建起来,再一步步在暗地里搜集把柄,等到合适的时候,将他们纳归到麾下,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随他南下的那批辽将,必然是要安插到要害所在,只要能彻掌住运军,祖大寿相信自己的分量,在天子心中会增强很多。

    “末将祖大寿,拜见总督!”

    “末将吴襄,拜见总督!”

    在漕运总督衙署正堂,李侍问神情平静,看着祖大寿和吴襄二人,便知二人是为运军谋改而来。

    一番简单寒暄过罢,祖大寿遂开门见山。

    “总督,末将想暂离淮安,到各处去巡察一番,尽快将陛下所明旨意,落实下来。”祖大寿坐在官帽椅上, 微微欠身说道:“毕竟末将离京赴任,也有些时日了,倘若八省运军重镇,迟迟没有进展的话,末将亦不好对陛下交差。”

    “这件事情的确要尽快明确。”

    李侍问点点头,说道:“现在漕运总督府的情况,祖提督亦是清楚的,可谓是千头万绪啊。

    这涉及运军谋改一事,还需祖提督多多费心才是。

    不过祖提督可曾想过,要率先在哪处地方,明确这运军谋改?毕竟运军的安定,关系到漕运运转,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这些末将还在思索之中。”

    祖大寿继续说道:“不过请总督放心,末将所做之事,定不会叫漕运所辖运军,出现任何纰漏的。”

    此番过来寻李侍问讲明来意,仅仅是出于官场的规矩,向李侍问表明态度,至于涉及运军谋改的机密,祖大寿是绝不会讲出来的。

    毕竟在这漕运总督衙门,可不单单只有李侍问啊,在那些官吏的背后,究竟都站着哪些人,纵使是祖大寿都不敢确定。

    江南诸省的官场环境,实在是太错综复杂了,在没有明确运军一事之前,祖大寿这个外来者,还是武将身份,肯定会受到很多无形掣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就算是李侍问这个漕运总督,在初来淮安府赴任时,亦是安然待了一段时间,接见一些地方官员和士绅后,才逐步掌控住相应的话语权。



    第二百二十八章 直隶大建设(1)

    

大明奉行流官制度,各级地方父母官,不在原籍为官,这能有效遏制和避免一家独大,使得地方秩序相对清平。

    只是新任的父母官,往往想在当地站稳脚跟,就要笼络当地的士绅和读书人等群体,否则政令就推不下去。

    不是所有的大明官员,都具备一开始就能掌控权柄,在任地站稳脚跟的能力。

    这也导致一部分的大明官员,面对地方势力的糖衣炮弹,变相的进行妥协,甚至干脆同流合污。

    像以权谋私、苛捐杂税、兼并土地这些现象,就是这等态势下逐步形成,并对地方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

    大明如果继续奉行单一的科举制度,叫多数不知何为治政,何为治民的读书人,通过被垄断的科举遴选,去委派相应的官缺,哪怕前期会观政一些时日,可终究摆脱不了官场糜烂的命运。

    特权一日不除,大明永无宁日。

    “抚台,学生又重新核算一遍。”

    阎应元神情严肃,捧着一摞公函,开口说道:“若是想重修直隶驰道,就算有天津直隶州,所提供的那批粮饷,还缺两百多万两银子,这跟先前是一致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