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238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38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

    王承恩垂首道:“许是这两日就会呈递进京,司礼监这边收到,会第一时间呈递御前。”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就伏桉忙碌起来,要做的事情太多,要处理的朝政太多,哪怕有内阁分担不少,可有不少事情,是需天子定夺的。

    现在大明的维新幼苗,算是被崇祯皇帝小心的培育出来,想要叫这颗幼苗成长,还要不断地浇水施肥,还要避免被人连根拔起。

    “皇爷,内阁首辅韩爌求见。”

    处理了十几封奏疏,殿外候着的宦官,走进殿内禀道。

    “宣。”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将那些奏疏推到一旁,“王伴伴,将这些奏疏发到司礼监,按批示送到各处。”

    “喏。”

    王承恩忙上前拿起奏疏,便转身朝殿外走去,和走进殿内的韩爌打个照面。

    “韩卿,此次进宫觐见,所为何事?”见韩爌过来,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神情澹然道。

    “启禀陛下,是为春闱一事。”

    韩爌拱手作揖道:“时下已是正月末,礼部这边多次呈递奏疏,要尽快拟定此次春闱……”

    把春闱给忘了。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双眼微眯起来,三年一届的科举,也到了在京召开会试,遴选相应学子的时候了,会试结束后,所选中的那批读书人,还要参加殿试。

    对大明的读书人来讲,科举就是鱼跃龙门的存在,这代表着他们是否能改变命运,迈进大明仕途。

    “这件事情啊,就着内阁来办吧。”

    崇祯皇帝想了想,看向韩爌说道:“叫徐光启主抓吧,礼部这边协办,韩卿负责举荐些大臣吧。”

    “臣遵旨。”

    韩爌作揖道。

    对科举这件事情,崇祯皇帝不想改变什么,毕竟就算现在改,那只会引起很多风波,既然是这种情况,那就索性先这样推行吧,不过春闱的主考官,却不能让韩爌他们担任。

    毕竟两榜进士一旦定下,那这些人就算认该届主考官为座师,大明官场的门生故吏之风气,还是比较严重的。

    “科举不是小事,韩卿要重视起来。”见韩爌神态有些不自然,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好啦,若没有其他事情,就先退下吧,朕还要处理朝政。”



    第二百九十四章 京师大学堂招生

    

韩爌离开乾清宫没多久,崇祯皇帝就命人去召李之藻觐见,科举这摊子事情,他没有精力去改什么,毕竟传承几千年了,想让自己一杆子打死,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事情。

    崇祯皇帝真敢这样做,就是跟天下读书人为敌,真要是那样的话,大明各地就会冒出抗议风潮,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暴乱。

    不过改不了科举,那也能依附在科举的身上,吸吮些精血下来,以增强京师大学堂的底蕴。

    想到这些的崇祯皇帝,心里越想,越觉得有搞头,毕竟科举的难度很大,能考取功名者终究是寥寥。

    八股取士传承到崇祯一朝,难度是不断攀升,反正让崇祯皇帝去做这些事情,他能否过乡试都不好说。

    “臣…李之藻,拜见陛下。”

    “免礼吧。”

    看着匆匆赶来的李之藻,崇祯皇帝露出笑意,要说这李之藻不错,先前所定管办学堂一事,一直都在积极的推动。

    “李卿,崇祯四年的春闱,快要召开了,朕想起一件事情。”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李之藻说道:“现在进京的学子,只怕是累日递增,等到春闱开始前,规模还会增加不少,这对京师大学堂是件好事。

    毕竟两榜进士的名额,都是有限度的,能考中的终究是少数,多数的读书人,只怕要带着遗憾离开京城。

    你们京师大学堂这边,从现在开始就打出招生的旗号,年纪限制到35岁,对税政、河政、术算等领域,进行相应的招生。

    现在国朝对财政、河道、工程、赈灾等领域,所缺能臣干吏的规模很多。

    如果说京师大学堂这边,能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并在赈灾行署、诸河道巡抚衙门等处实习期间,做出相应政绩的话,朝廷不是不能授予官职的。”

    “陛下,如果说是这样的话,只怕朝野间的争议和反对,会不少吧。”李之藻听闻天子所讲,强压惊意道:“毕竟……”

    “朕没有说现在就许诺这些,要先慢慢的做起来再说。”

    崇祯皇帝皱眉道:“这次你们京师大学堂,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必须要招够3000年轻学子,去进行培养。

    朕知道这件事情难度很大。

    但是看看地方上,所出现的诸多弊政吧,尽管有司衙署都粉刷了,可是隐藏的真相,终究是藏不住的。”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崇祯皇帝最想促成的。

    特别是河政和赈灾两大领域,崇祯皇帝急缺大量人才,来不断扩编地方建制,以构建起两个单独的体系。

    毕竟在大明今后很长时间内,各地灾情频生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就是会爆发这些问题。

    如果倚靠摆烂的大明官员队伍,去处置这些流转粮饷众多的领域,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东拼四凑的粮饷,多数进了个人的腰包,地方灾情和麻烦没有解决,等到地方百姓忍不了了,那就会爆发民乱。…。现在地方赈灾行署和河道巡抚衙门,崇祯皇帝只是在北方诸省筹建起来,并稳步的向前运转着。

    像南方诸省治下,唯独有个湖广,是李邦华出任湖广总督,崇祯皇帝心里还算能够笃定,李邦华会在湖广做出改变。

    像熊文灿所领两广总督,方孔照所领福建总督,崇祯皇帝并不确定二人,是否会严格遵循他所下旨意来办。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办好此事。”

    见天子这般说,李之藻神情坚定,拱手作揖道。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京师大学堂就是新学的摇篮,是大明启蒙的根脉,所以他肯定希望这个摇篮能越办越好。

    等到所辖的各级管办学堂,能够逐步在大明地方发展起来,那愿意接受新思想的群体就会增多。。

    不可否认。

    传承渊源的儒家思想,的确有不少可取之处,不过有些禁锢思想的樊笼,却深深坑害着大明。

    特别是迈进统治后期的崇祯朝,如果不能突出重围的话,像甲申国难这等江山倾覆之事,根本就没有办法避免。

    “好好做。”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如果需要银子的话,就呈递奏疏到御前来,朕会从内帑调拨过去。

    招收学子一事上,不要怕花银子,不要怕引起影响,做好份内事就行,至于别的,由朕来把控,卿家就不用太担心了。”

    “臣遵旨。”

    李之藻再度拜道。

    大明的教育体系,在崇祯皇帝的眼里,算是对准精英群体,治下存在的文盲,可谓遍地都是。

    这也是士绅、读书人这些群体,能够享受根深蒂固的特权,并依靠这些特权,来维护自身利益,趁势兼并土地的根源。

    如果大明的教育体系,能够从极小的一个群体,扩展到整个群体,叫底层百姓子嗣,亦能享受教育熏陶,那就能打破阶层固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真相越多,崇祯皇帝愈感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民启蒙开智,是确保发展的第一源动力。

    “大明想推动原始工业化,就必须有规模不小的识文断字的群体,不然想做好这件事情,难度实在太大了。”

    看着李之藻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轻呼一声,心生感慨:“特别是标准化,是夯筑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一直靠文盲群体来做这些事情,那终究是效率很低的,这不能推动大明产业的整体向上发展。

    特别是廉政高效的官员队伍建设,亦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些事情要耗费十年、二十年,去逐步的促成和定型。”

    大明的阶层固化、利益固化,已经到了难调的程度,想要促成这些症结的改变,就要在现有的框架下,引入新的利益导向,逐步的去做出调整。

    每每想到这些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会发现问题又回到,那还是人,如果想让这些谋划部署,有效的运转起来,就必须逐步启蒙开智,让参与进来的群体,能通过自己的付出改变命运。。

    仗剑至天涯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津大明的特区(1)

    

朔风凛冽。

    下了场雪的天津,就像是被披上一层银装,然上空飘散着的缕缕黑烟,却显得是那般格格不入。

    「陈知州,那些人真要押着游街吗?」

    新任天津将军卢象晋,倚靠在官帽椅上,看着伏桉忙碌的陈延生,皱眉道:「或许他们确有扇动舆情、抨击衙署之嫌,不过并没有对天津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何况他们还都是读书人,不少还是生员。

    如果真要游街的话,这事儿要捅到京城那边,让朝中的言官御史知晓,只怕您会被不断弹劾啊。」

    「必须游街!」

    陈延生眼神坚定,抬头看向卢象晋,正色道:「事情不是你所想的那般简单的,他们这般明目张胆的做这些事情,岂是简单的抗议天津开海通商、筹建官办诸厂那般简单,那摆明就是想让天津回到过去。

    毕竟这些人的名下,在天津可有不少良田,时下天津最缺的就是壮劳力,这也迫使名下有不少土地的人,想笼络那些佃户,就要降低相应佃租份额,否则佃户就都跑走了。

    面对这样的损失,这些顽固派仇视开海通商,仇视官办诸厂,仇视以工代赈,毕竟天津改变越多,他们受损就越严重。

    对待这些不好的苗头,我们的态度必须强硬起来。

    如果退了一步,那就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些人的背后,是否有朝中有司官员的授意,这谁都不清楚。」

    「陈知州,末将有些想不明白。」

    卢象晋脸上露出疑惑,说出心中的不解:「明明天津所推动的很多变革,所开辟的很多领域,只要他们能参与进来,就可以让他们赚取银子。

    可为何他们却不为所动?

    明明这些人在私底下,都筹建的有商号商行,可为什么对待这些新领域,却表现出这等敌视态度呢?」

    从接替李明忠出任天津将军,卢象晋来到天津直隶州后,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所想的要复杂。

    虽说此前卢象晋也来过天津几趟,不过那都是来办公差,只是被天津表面呈现的繁华所吸引,觉得天津的改变很大,并没注意到暗地里所藏矛盾和冲突,错非有陈延生坐镇掌控这一切,只怕天津早就出乱子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惧怕改变,抗拒改变。」

    陈延生想了想,神情坚定道:「天津过去没有撤卫设府时,像这些乡绅、大小地主、商贾等。

    随同那批世袭卫所官,包括所设巡抚、总兵官、兵备道等诸多官员,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能够利用所谓的权势,来盘剥和压榨底层群体。

    这种溢散出的权势,叫他们很享受这种优越感,并通过这种官绅、官商勾结的方式,能获取到相应的好处和利益。

    简单些来说,他们就类似于土皇帝一般,想夺谁家的生死,就能夺谁家的,想霸占谁家的土地,就能霸占谁家的。」

    卢象晋眉头紧锁起来。

    像陈延生所讲的这些,他在保定府那边最初也见到不少,这些享受着特权的群体,多数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特别是灾情降临时,那地方上的底层受灾群体,连人都不算,这些家底浑厚的群体,就会用尽各种方式,逼良为娼,兼并土地,发放高利贷……

    当初大名府等地受灾时,卢象升奉旨前去赈灾,就发现很多这种情况,为此还杀了一批天怒人怨之辈。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陈延生面露笑意,看向卢象晋说道:「天津以开海通商为,逐步做出改变,开辟出很多领域。

    这使得地方上没保障的群体,包括破产的百姓、流窜的流民等,只要是愿意出力的话,就

    能赚取到养家湖口的银子。

    别的不说,单单是天津直隶州治下各县,所开设的37家从事冶炼的官办诸厂,就招募了2万余众青壮,这代表着两万余户能吃得饱、穿得暖。

    而天津开辟的领域,可不止是冶炼一个领域,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围绕这些领域而生的脱产群体众多。

    你说,这些顽固派不思进取,不想改变,面对这样的格局,他们除了破坏天津的稳定秩序,有什么别的路吗?」

    「末将有些明白了。」

    卢象晋点点头,想明白了什么:「这些人怀念过去所熟悉的那一套,面对天津所生的新生,新变,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办。

    所以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阻挠这一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些人就是要游街。」

    「事实上事情没那般简单。」

    陈延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卢象晋说道:「天津直隶州,和整个大明相比,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这不是本官说的。

    这是天子定下的调调。

    内部阶层矛盾要对立着看,除了这批顽固派外,还存在着很多别的群体,他们所想的都是自身利益。

    甚至随着北上海贸的欧罗巴各国海商,不断在天津地界增多,也出现一些倒向这些西洋群体的买办群体。」

    卢象晋:「……」

    对陈延生所讲的这些,卢象晋心里不知该说些什么,这些涉及到的层面,明显超出他所能思考的。

    毕竟对开海通商、官办诸厂等事,卢象晋了解的并不多,他先前在直隶巡抚衙门,所担任的职务,就是在天雄军分担。

    「想不明白?」见卢象晋这般,陈延生笑着说道:「你觉得官办诸厂怎样?」

    卢象晋皱眉道:「很好,这些掌控在州府手里的规模化工坊,能帮助州府做不少事情,还能获取相应的财源。」

    「那你有没有想过,对这些新兴的买办群体,这些就是损害他们利益的存在呢?」

    陈延生澹笑道:「过去本州对这一层面,认识的并不充分,可是在经历一些事情,算是彻底明白了。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津能有今日的改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周遭所存在的敌人和威胁,从来都没有减少过,甚至还是不断增多的。」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津大明的特区(2)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存在纷争。

    像天津撤卫设府以来,虽说没表明过新政之名,却一直在做新政之实,这也让天津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

    对待这一特定现象,崇祯皇帝很早就预料到了。

    毕竟当前的大明,一只脚迈进封建王朝后期崩坏的漩涡,这是一个矛盾激化、阶层尖锐、土地兼并严重的漩涡,算是很难逆转的境遇。

    可崇祯皇帝不想叫江山倾覆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推动改变。

    相较于轰轰烈烈的新政维新,力求闹得沸沸扬扬,叫天下都知晓这一政治主张,崇祯皇帝选择的却是另一条路。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一点点推动大明上下的改变,待到某一临界点时,再选择轰轰烈烈的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