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249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49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要是洽谈好了,朕打算让皇明海贸总会,专司对朝鲜海贸诸事。”见张之极这般,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像朝鲜本土的青壮、矿藏、木材等等,都是我大明急缺的,如果这件事情能办好,相信能让朝廷解决不少烦心事,让朱纯臣、徐允祯他们,也跟着你一起去吧,必须要设法促成此事。”

    “臣遵旨。”

    张之极忙作揖行礼道。

    本觉得头皮发麻的张之极,一听天子要将对朝鲜通商事,交由皇明海贸总会专司,那瞬间心态就改变了。。。

    要是真能促成此事的话,以后皇明海贸总会这边,所能赚取到的银子,必将会相应的增加很多啊。

    一想到这样的好事,张之极的心里就开始盘算着,自己该怎样从朱纯臣、徐允祯他们身上,适当的敲诈些好处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1)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三百二十一章发展是第一要素1

    生产力倘若想要持续提升,就必须伴随着利益的驱动,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其中,继而以宏观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行。

    现阶段崇祯皇帝所想要的,就是让北方诸省治下,那大批破产的底层群体,能有序分流进逐步兴起的工坊内,让他们暂时能获取吃饱肚子的机会。

    至于说盘剥、压榨等不公平的待遇,唯有等大明的原始工业化进程,能推动到一定的程度,大明先前积攒的那些弊政,能够初步得到解决后,等到朝廷积攒的底蕴增强,再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毕竟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野蛮生长,这是资本扩张的趋势,并非个人意志所能更改的。

    天津直隶州衙署。

    “我的卢巡抚啊,您先别这般的着急。”

    陈延生面露笑意,捧着茶盏,走到卢象升跟前,递上茶盏说道:“当前北直隶的发展趋势,不是很好的吗?

    这不正是我们当初想看到的吗?没必要这般上火,现在下官还觉得赈灾行署这边,所聚拢的脱产群体太少呢。”

    “陈知州,本抚能不着急吗?”

    卢象升紧皱眉头,迎着陈延生的注视,沉声道:“你可知当前直隶赈灾行署,聚拢了多少脱产群体吗?

    整整400多万众啊!

    如此还没算上你们天津直隶州,所聚拢的那批脱产群体。

    按照当前的这种趋势来看,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只怕还会稳定增加中,时下北直隶所辖府县,单摘掉你们天津这边,所明确的驰道整饬、水利整修两件事情,就缺额150多万两银子,粮食就更不用说了。

    本抚此次赶来天津,就是想向你寻求解决之策的,过去这几个月间,陛下从内帑调拨的粮饷,已让本抚无脸再上疏去请粮饷了。”

    “喝茶,喝茶。”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直隶巡抚衙门这边,所缺额的那批粮饷,下官在这里可以向巡抚保证,全部由天津兜底。”

    “当真?!”

    卢象升眼前一亮,顺手接过眼前茶盏,盯着陈延生说道:“据本抚所知,你们天津近期发展很好,衙署这边的粮饷也不多吧?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要是中间出什么差池,那北直隶治下极有可能出现民乱,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卢象升所领的直隶赈灾行署,围绕北直隶展开诸多事宜,以聚拢破产的群体,杜绝掉潜藏的各种风险和隐患。

    整饬驰道。

    整修水利。

    兴建工坊。

    发展驿传……

    依靠着不断完善起来的赈灾行署,借着地方赈灾、预防灾情的名义,卢象升可谓开启很多政事,以逐步改变着北直隶的现状。

    “此等牵扯重大的事情,下官岂能随便保证。”

    陈延生神情严肃道:“当初为镇压山陕流贼叛乱,陛下付出多少心血,这些下官都是很清楚的。

    这批粮饷等巡抚离开天津时,下官就谴天津驻军押运回保定府。

    不过有件事情,下官还需巡抚能够保证,如此……”

    “想要什么保证?”

    卢象升闻言,放下盏茶说道:“只要这批粮饷能解决,就算是要本抚的乌纱帽,那也能给你。”

    “这直隶巡抚的乌纱帽,下官可不敢要。”

    陈延生笑着说道:“下官想等局势再安稳些,北直隶治下的各项建设,都能得到相应进展后,能要走100万规模的人口。

    除了我天津发展所需之外,像金州那边的初期发展,急需大量人口填充,继而确保辽东诸港的建设。”

    卢象升沉默了。

    100万规模的人口,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这背后所牵扯到的层面很多,稍有不慎的话,可能会酿成大错。

    “巡抚,下官可以向您保证,这批人口的迁移和安置,必然是得到相应保障的,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见卢象升沉默不言,陈延生神情严肃道:“如果金州能有序发展起来,对我大明所带来的好处,对我北直隶所带来的好处,都是极为显着的。

    当前皇明海贸总会这边,手里掌握着大批钱财,下官要让他们手里的钱财,都有序的投出来。”

    卢象升双眼微眯,看向陈延生说道:“本抚想问一点,你是否在私底下,和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存在着某种秘密的贸易往来?

    就天津现阶段的发展,本抚也在心里算过账,依靠你天津州府的能力,不可能还存有这般多的钱粮。

    至于陛下的内帑,不可能倾斜于你们天津一地。

    像辽东、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所设立起的赈灾行署,都需要内帑去调拨粮饷,不然聚拢破产群体,不可能这般迅速。”

    “没错。”

    陈延生点头应道:“在过去这段时间,下官的确筛选一批人手,秘密筹建起和辽东义军的海上贸易。

    他们所缺的军械、火器、火炮、火药等物,甚至是棉布、药材等各项所需,都能通过这条密设的航线,经天津起程,赶赴到金州港,继而转运到辽东义军所控辽地。

    不过下官做的这些事情,是奉陛下密旨所为,不相干的人绝不能知晓。

    下官愿意将此事讲明给巡抚,是陛下先前吩咐过,如果巡抚询问此事的话,可以主动讲明。”

    卢象升脸色微变,囔囔道:“陛下这是驱虎吞狼啊。”

    陈延生所讲的这些话,让卢象升先前的种种疑惑,这一刻算是全部解开了,难怪天津治下的发展,会表现得这般抢眼。

    特别是造船业的持续发展,超乎了卢象升当初的预想,就算是有欧罗巴各国海商,也不至于扩张的这般快。

    “巡抚说的没错。”

    陈延生沉吟片刻,开口道:“下官也是直到近期才揣摩透天子深藏的用意,通过各处延展的海贸,以各种热销的商品,有序推动治下工坊发展,带动造船业的繁盛,继而依托天津,反哺到整个北直隶,有序推动直隶境内,各项明确建设的事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态势。”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2)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三百二十二章发展是第一要素2

    “此举固然对大明的发展,对辽地的安稳,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可也要避免养虎为患之势。”

    卢象升眉头微皱,看向陈延生说道:“当初建虏尚未一统前,大明对建州三卫的女真各部,所采取的方式,和当前的形式并无差别。

    倘若纵容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这般持续的发展下去,秘密购进我大明所产的火器、火炮等,难保不出现这等威胁。

    而且战争形势下,李自成所部绝不可能一直取胜,一旦他们所列装的火器或火炮,被建虏八旗在战场缴获……”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巡抚,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局势只会对我大明愈发有利,这并非是下官所讲,而是陛下所定结论。

    我天津所筹建的军工产业,通过所开辟的航线,对李自成所部定向倾销的火器、火炮等军火,实则是我大明武备院研制出的初代型号。

    当前武备院这边,正在集中相应的人手,攻克新阶段的火器、火炮等,以增强我大明军队的基准战力。

    陛下说的原话,是最好能让建虏八旗这边,通过战场缴获一批火器火炮,以此将他们拖进军备竞赛之中。”

    卢象升:“……”

    陈延生所讲的这些,让卢象升心里生出惊疑,尽管卢象升对‘军备竞赛’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也联想到一些。

    “陛下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培养天津治下的军工人才,为下一阶段的军工发展夯筑根基?”

    卢象升眉头微皱,迎着陈延生的目光,惊疑道:“并通过倾销的火器、火炮等,让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明面上帮助我大明牵制住建虏,私底下不断获取辽地的各项资源?

    而建虏八旗这边,一方面在战场上和李自成所部展开交战,另一方面将宝贵的资源,砸进无用的军工产业上?”

    “的确是这种总体构想。”

    陈延生点头道:“抛开辽东义军和建虏八旗不谈,卢巡抚心里也很清楚,地方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批熟练的工匠。

    可如果没有稳定的倾销地域,热销的产业商品,那治下的这些产业,就不可能稳定有序的发展下去。

    这是一个极为繁琐的过程。

    现在依靠辽东义军的订单所需,我天津治下的军工、冶炼、造船等产业,相较于先前的规模,都在有序的向上发展起来。

    而通过这些正向的发展,又间接带动别的产业发展,继而扩散到临近天津的府县,形成一个整体向上的趋势。”

    卢象升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在天津近期发展的背后,也间接推动着北直隶其他府县,都相对应的有所发展,尽快这一趋势不明显,可改变却是时刻形成的。

    最直观的一种体现,是围绕大运河这一内河动脉,像粮食、棉布、茶叶、丝绸、蔗糖等各种商品,都在不断的增多之中,继而使得北直隶和山东两地,先后理清的钞关,所征收的关税额度,也跟着缓慢的增加之中。

    “如果说能够保持这种趋势,那大明很多症结都能逐步解决。”

    陈延生继续说道:“现在下官算是明白了,当初陛下为何要在天津撤卫设府,这就是想在北方破开一个口子。

    通过这种正向的发展,继而逐步推动北方诸省的改变,或许这一过程会很漫长,但至少是在改变。

    像过去北方诸省治下,出现严重灾情时,朝廷都是被动的在赈灾,可现在却是将地方赈灾,预防赈灾等,都融入到地方发展之中。”

    “的确是这种趋势。”

    卢象升双眼微眯道:“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以后陛下必然会对关税、商税、矿税等税目,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整顿。

    之所以现在不涉足这些税目,是想引导着北方诸省治下,所维系的种种改变,能茁壮的成长起来。

    等到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出现大批规模化工坊,而那些破产的底层群体,能分流到这些产业领域内,那就会开始做这些事情了。”

    大明现阶段所处的境遇,其实是比较尴尬的境遇,围绕土地所产的经济模式,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正在逐步的萎缩着。

    而崇祯皇帝所构想的原始工业化,尚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这颗萌芽是否能生根成长,还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

    毕竟这对大明而言,是先前从没走过的路,谁都不清楚在这过程中,究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

    “恰恰是有着此等宏观构想,我等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先前所定的诸事,都逐步的明确落实下来。”

    陈延生难掩激动道:“下官现在特别想看到,大明能通过积极的开海,来带动着治下的调整和改变。

    如果在这过程中,国库所积攒的家底能愈发充实,那陛下就能以此革新弊政,整顿吏治,应对变局,继而带领着大明向中兴之路前进。”

    “构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卢象升轻叹一声,看向陈延生说道:“仅仅是现阶段的发展,只我北直隶这边,就遭遇到多少阻挠和掣肘。

    我等肩负着沉重的担子,每一步路都不能走错,每一项决策都不能下错,不然所带来的危害,是无穷的。

    特别是你所领的天津直隶州,就更是这般了。

    针对军火倾销一事,还是要定期向陛下呈递密奏,要时刻掌控辽地的变化,避免养虎为患的事情发生。”

    “巡抚教训的对。”

    陈延生点头应道:“对这些事情,下官一定会更加谨慎,绝对避免此等隐患的发生,毕竟现在的大明,经受不起任何变故了。”

    在崇祯皇帝的宏观调控下,在卢象升、陈延生这等良才,于地方的实际把控下,大明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改变。

    或许这种改变较为漫长,不过对多灾多难的大明,满是窟窿的大明,却能起到查漏补缺,填补亏空的正向作用,这也是崇祯皇帝所想看到的,发展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党争(1)

    

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没了紧急战事的影响,让京城变得平和下来,尽管这种平和之下,却藏着很多暗流,却影响不了大势的稳定。

    “阁老,近期受废除匠籍的影响,朝中多生出些反对和质疑,您对此是怎样想的?”闵洪学手捧茶盏,看向伏案忙碌的温体仁,神情正色道。

    “下官可是听到一些不好的话,像韩爌、史可法这些人,似对陛下所做决断,表现出很抗拒的态度。

    甚至觉得废除匠籍,是违背祖制、动摇国本的举动,不过乾清宫那边,似乎并没有任何变化。”

    “陛下心中所想,岂是我等所能去揣摩透彻的?”

    温体仁放下奏疏,抬头看向闵洪学,似笑非笑道:“韩爌、史可法他们,就算表现出抗拒又能怎样?

    还以为现在是陛下御极之初?

    觉得靠那一套说辞,就能让陛下倚重他们?

    自都察院整顿后,廉政公署设立后,吏治新规被周延儒主抓后,这前前后后被弹劾的东林党,还少吗?”

    了解文官的,必然是文官。

    大明文官群体,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构成很复杂,像崇祯朝的这个派,那个派,都是从万历朝时期,所传下来的臭毛病。

    从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等派相争,到东林党势强,到东林党和阉党相争,再到阉党独大,这短短十余载间,大明就因为一个党争,导致多少事情错失先机,继而出现很被动的境遇。

    “被罢免官职的也不少。”

    闵洪学面露笑意道:“自王永光出任吏部尚书以来,想通过走关系、讲人情,继而在朝中有所晋升,变得是越来越难了。

    而都察院、廉政公署、吏治新规等事,逐步在朝收紧以来,所牵扯到的人,渐渐的也多了起来。

    特别是周阁老擢升进内阁后,下官就发现他老人家,借着主抓吏治新规一事,可没少背地里做什么事情啊。”

    温体仁双眼微眯起来。

    闵洪学话里有话,温体仁还是能听出来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