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5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5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逃跑了?

    这是有多不信任朕,不信任我大明军队啊!

    这些遇事就逃的家伙,你们东厂那边,可派人登记下来?”

    受督办魏忠贤掌权时期,所出冤案一事,眼下曹化淳管着东厂,不过却未授提督东辑事厂。

    没法子,魏同志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奉圣夫人把持内廷,在天启朝权倾朝野,厂卫之权更是被魏同志牢牢掌控。

    以至崇祯皇帝御极以来,这内廷十二监,外加东厂、锦衣卫,有多数的高位,至今都还空悬着。

    “回皇爷,都登记了。”

    曹化淳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些逃窜通州的人,多只是携细软金银,去的通州,所在京城内的府邸,还留着一些心腹及家丁。”

    “安排的够明白的。”崇祯皇帝似笑非笑道:“看这架势,在他们的心底,似乎还是抱有幻想的嘛。

    等大明经历此次浩劫后,万一京城没被建虏给攻破,他们依旧能回到京城呗?

    到时该怎么享乐,还怎么享乐。

    天底下的好事,都叫他们给算计透了。

    曹大伴,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呢?”

    “皇爷…奴婢也不是很清楚。”

    曹化淳有些迟疑,微微抬头,看了眼崇祯皇帝,随后低下头来,说道:“毕竟他们也没有触犯国法…”

    彼时东暖阁的空气,在这一刻,就好像凝结在一起,曹化淳的心中,感受到一股压迫他内心的威势。

    到底是不如魏忠贤啊。

    朕的身边,连个像样的鹰犬,都没有。

    这要是询问魏忠贤,那给出的答复,必然是坚定而又明确的,出动厂卫,将这些逃窜京城的家伙,先抄了家再说!

    可同样的事情,搁在曹化淳、王承恩身上,那态度就变得踌躇起来了,这内廷没几个像样的大太监,也不成啊。

    “曹大伴,眼下你暂管着东厂,难道连决断这点小事的魄力,都没有吗?”

    崇祯皇帝皱着眉,手指敲打着龙案,看着弓腰而立的曹化淳,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那朕…要你有何用呢?”

    “奴婢有罪!”

    曹化淳心里咯噔一下,忙跪倒在地上,对崇祯皇帝说道:“奴婢未领会皇爷之意,请皇爷治罪!”

    崇祯皇帝面露失望的神情,这曹化淳还真够谨慎的,王承恩也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天启朝,那帮大太监应有的气势。

    这崇祯朝的太监,像培养出来‘魏阉’,看来是任重道远啊。

    若啥事都要靠自己,去亲力亲为的话,那不是走了老路?就算是累死,也无法分化打击朝官群体,力挫势起的东林党啊!

    算了,趁着眼下孙承宗他们,忙着以军机处的名义,下发自己所定旨意,先着手拾到一下内廷了。

    “起来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东暖阁外走去,一旁候着的王承恩见状,忙小心翼翼的跟随在后。

    “奴婢谢皇爷宽恕之恩。”

    跪在地上的曹化淳,忙恭敬的说道,随后谨慎的站起身,弓腰朝崇祯皇帝所去方向跟去。

    自不去文华殿理政后,这几日,崇祯皇帝一直忙着应对建虏寇边一事,对内廷也好,对锦衣卫也罢,都没有多加理会。

    倘若连军机处这一特殊的权力机构,都没办法趁势特设起来,那就算把内廷、锦衣卫整饬好,就所处的局势而言,又有何用呢?

    好在军机处是立起来了,是时候把内廷先整饬一下了,接下来大明要迎战建虏,内廷这边的作用,也很大。

    “传朕旨意,叫十二监太监,原信王府的老人,都给朕滚去内书堂!”站在东暖阁外的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的喝道。

    “奴婢遵旨!”

    王承恩、曹化淳强压内心惊骇,忙拱手作揖道,他们不明白,自家皇爷为何这般生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几日,曹化淳奉旨出宫,去迎进京的孙承宗,期间还指派东厂番子,按照自家皇爷所讲,调查逃出京城的人,所以并不清楚一些内幕。

    可王承恩这几日,可一直常伴崇祯皇帝身边,对自家皇爷的一些改变,那可谓是很清楚的。

    先前自家皇爷的脾气,何曾这般暴躁过?

    “走,摆驾内书堂!”

    瞥了眼老实站着的王承恩、曹化淳,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一甩袍袖,便皱眉沉声道。

    眼下这个特殊时期,自己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内廷的太监体系完善起来。

    一些需要调整的位置,必须要尽快调整,这样内廷这边,才能有培养鹰犬的土壤,既然眼下没有‘魏阉’,那朕就培养几个‘魏阉’出来。

    祸害地方就免了,但祸害朝中的文官群体,这还是可行的,内外朝出现失衡,叫他这个大明天子,还怎么去统御天下?



    第十一章 内廷云起

    

内书堂,明宦官进修之地,由司礼监所辖,是内廷一处重要所在,能进内书堂进修的小宦官,那便多了一丝气运加持。

    “皇爷,十二监众太监,原信王府老人,皆奉旨前来。”王承恩恭敬的走上前,对正在翻看书籍的崇祯皇帝说道。

    “嗯,叫他们都进来吧。”

    崇祯皇帝看着手里的《貂珰史鉴》,神情自若的说道。

    “奴婢遵旨。”

    不知自家皇爷,到底想做些什么的王承恩,忙作揖应道,随后踱步朝堂外走去,宣读旨意。

    “奴婢等,拜见皇爷!”

    各怀心思的二十余名太监,或穿红衣蟒服,或穿飞鱼服,头戴三山帽,恭敬的跪倒在地上,向崇祯皇帝行拜礼道。

    “都起来吧。”

    崇祯皇帝放下《貂珰史鉴》,神情淡漠,看着眼前的众太监,与记忆中的人形成呼应。

    这些就是内廷十二监的头头,还有原信王府的老人。

    除了王承恩、曹化淳外,还有庞天寿、高起潜、方正化、韩赞周、王德化等一众内廷太监。

    所站的这些人,一个个恭敬而立,不敢有丝毫异动,他们此时都在想一件事,自家皇爷为何好端端的,叫他们皆召到内书堂?

    “你们想掌权吗?”

    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看着眼前众人,说了叫众人皆惊骇之言。

    “奴婢等不敢!”

    以王承恩、曹化淳为首的众人,忙跪倒在地上,身如筛糠,脸上或多或少,皆露出惶恐的神情。

    跟魏同志,还有他那帮同僚相比,多少还是差了点意思。

    不过没事,谁都不是一上来,就能胜任新位置的,屁股没坐到那位置之前,哪儿敢有啥背的想法啊。

    “瞧你们那点出息,朕有说别的吗?一个个就跪在地上,起来!”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冷着脸喝道:“自朕御极以来,一直都忙着处理朝政,对内廷这边,多少是冷落了些。”

    站起身来的一众太监,此刻毕恭毕敬的站着,聆听着自家皇爷所讲,生怕错听了什么,惹自家皇爷不开心。

    “这内书堂,到现在都没补充新宦官进修,你们司礼监那边,是干什么吃的?”看着眼前众人,崇祯皇帝皱眉说道。

    “曹大伴,王大伴,接下来从现有内廷宦官中,挑选年轻、机灵的宦官,补充到内书堂这边进修。

    以后内书堂这边,每年要举行一次考试,补充到十二监去,看看现在的内廷,都快被外朝控制起来了。”

    “奴婢遵旨!”

    曹化淳、王承恩忙作揖应道,心里皆暗暗一惊,自家皇爷是要整顿内廷了,清除掉那些与外朝有联系的人啊。

    “朕知道,你们受魏阉权倾朝野的影响,一个个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向王承恩他们走来,神情淡漠的说道。

    “但朕清算魏阉,清算阉党,是除不忠于我大明的野心者,却从没有讲过,叫尔等什么事都不做!”

    崇祯朝需要‘魏阉’,但不需要失控的‘魏阉’。

    眼前这帮内廷的太监,是现阶段要重用的,若此后有不识好歹者,那自己肯定是要清算的。

    皇权嘛,是需要忠诚的太监来延展的,但不需要失控的太监去破坏。

    “曹大伴,你是最早跟在朕身边的,劳苦功高。”

    看向恭敬而立的曹化淳,垂手而站的崇祯皇帝,说道:“但受王安所累,被魏阉逐出宫,不过朕知道,你是有能力的,平反魏阉所造冤案一事,你做的很好。

    立功,就要赏。

    自即日起,曹大伴,你便提督东辑事厂吧,这东厂,也是时候,好好整顿一番了。”

    轰!

    内书堂所站众人,面露惊愕,下意识的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旋即一个个都低下脑袋。

    “奴婢遵旨!奴婢定不负皇恩!”

    内心激动的曹化淳,直接跪倒在地上,恭敬的对崇祯皇帝说道。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随后看向王承恩,似乎觉察到自己在看他,王承恩的身体,轻微抖动起来,旋即又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擢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诸监局事。”

    对这个忠诚于自己的心腹,崇祯皇帝没有多想,直接对王承恩说道。

    “奴婢叩谢皇恩!”

    激动的王承恩,亦跪倒在地上,行拜礼道。

    司礼监掌印太监。

    东厂督公。

    这两尊高位先后封出,叫庞天寿、高起潜这些个太监,那一个个是心生惊疑,自家皇爷这是怎么了?

    怎么好端端的,把先前所缺高位,都明确下来了?

    难道与此次建虏进犯有关?

    看着眼前众人,神情各异的在心中揣摩起来,崇祯皇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这才刚刚开始。

    既然崇祯朝需要‘魏阉’,那朕就好好调整一下,内廷十二监的框架吧,叫你们屁股先坐稳再说。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擢庞天寿,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擢高起潜,为御马监掌印太监,擢方正化,为御马监监督太监……”

    先前这内廷十二监,所空着的一众掌印太监,包括司礼监下所缺秉笔太监、随堂太监,此次全给他补齐了!

    王承恩傻眼了。

    曹化淳傻眼了。

    庞天寿傻眼了。

    高起潜傻眼了。

    内书堂所站一众人,全都傻眼了。

    先前一直提防内廷的皇爷,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突然之间,给他们擢升官位了?

    “你们好好想想,朕方才所讲的话。”

    崇祯皇帝转过身来,朝所坐之位走去,语气淡漠道:“也好好想想,自己所处的位置,能否为朕分忧。

    把自己的心,都摆正了。

    朕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朕不给你们,你们不能抢,更不能算计!”

    “奴婢等叩谢皇恩!”

    此刻回过神来的众人,强压内心激动,不分先后的跪在地上,对大马金刀坐下的崇祯皇帝,恭敬的朗声道。

    内廷要擢升一些太监,是大明天子自己的私事,无需任何人掺和或染指,看着眼前所跪众人,崇祯皇帝眸中闪烁着精芒,完全掌控内廷的第一步,自己算是迈出去了。



    第十二章 勇卫营

    

瞅着跪在地上的众太监,崇祯皇帝算是明悟,集万千权力于一身,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了,但眼下还远远不够。

    “行啦,都下去做事吧,好好当差,做好自己的本分。”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神情淡漠道:“司礼监,御马监的人留下,朕有些事情,要跟你们交代一下。”

    “奴婢等领旨!”

    “奴婢等告退!”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以内官监掌印太监张国元,为首的一众太监,恭敬的离开内书堂,眉宇间难掩激动。

    而王承恩、曹化淳等人,则恭敬的候着,准备聆听圣谕。

    “王大伴,内廷所辖四司、八局,你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要担起责任,能者上庸者下,别不重视。”

    崇祯皇帝端起身旁茶盏,呷了一口,看向王承恩说道:“尤其是兵仗局,以后朕是有大用的,明白吗?”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拱手作揖道。

    跟鞑清有所不同,大明没有机构臃肿的内务府,围绕服务皇帝这一根本,大明内廷所设是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内廷二十四衙门。

    当然这些年下来,内廷二十四衙门,也必然存在很多弊病。

    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崇祯皇帝可没多余的心思,去大规模整顿内廷,建虏都要打进关内了,他去整顿内廷?

    开什么玩笑!

    喜峰口被攻破的紧急军务,只怕此时,正快马加鞭朝京城送来,轻重缓急,崇祯皇帝还是能掂量清楚的。

    “眼下御马监这边,所辖四卫营、勇士营,真实情况如何?”崇祯皇帝放下手中茶盏,没有点名道姓,神情淡漠的说道。

    以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潜、监督太监方正化、提督太监褚宪章为首的众人,眼神皆飘到了庞天寿的身上。

    虽说他们是御马监的大小头头,然在此之前,他们并未擢升到御马监,对四卫营的情况如何,根本就不清楚。

    “皇爷…奴婢有罪。”

    庞天寿额头冒出冷然,在众人的注视下,跪倒在崇祯皇帝跟前,身如筛糠的说道:“四…卫营的情况,并不好,而勇士营更是形同虚设。

    奴婢先前掌御马监事,虽有心整饬,然……”

    “起来吧。”

    看着身如筛糠的庞天寿,坐着的崇祯皇帝,淡漠道:“先前的事情,朕,不想再提,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希望以后能做好本职。

    机会,朕只给你一次,若不能当差办事,那新账老账一起算!”

    “奴婢叩谢皇恩!”

    庞天寿激动的频频磕头,随后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

    御马监,真要是论起来的话,那是内廷的枢府、内管家,手里攥着兵权、财权,可谓是不输于司礼监的存在。

    像戍守京畿的京营,所涉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外派的提督内臣、坐营内臣、监枪内臣,多是从御马监这边派出的。

    大明的统治框架,内廷、外朝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基本盘,然这些年下来,算是出现不少问题。

    “高起潜,你现在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朕要下达旨意,你能扛起担子吗?”崇祯皇帝神情淡漠,抬头看向高起潜说道。

    “奴婢愿为皇爷分忧!”

    高起潜心中一紧,忙走上前,拱手作揖道:“不管皇爷下达什么旨意,奴婢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定能办成!”

    “那你们呢?”

    崇祯皇帝露出一抹笑意,看向方正化、褚宪章他们道。

    “奴婢等,愿为皇爷效死!”

    方正化、褚宪章、王应朝等御马监首脑,纷纷走上前,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现在建虏攻破大安口、龙井关等地,喜峰口估计也被拿下了,那么下阶段的战事,皇太极所率建虏八旗,必然围绕遵化、三屯营展开。

    军机处这边,已依着自己的意思,下达了相应的军令。

    趁当前的局势,还没恶劣到最糟糕的程度,将御马监唯一执掌的军事武装整饬,就是要紧办的事情。

    “好,还算有点担当。”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着高起潜他们,说道:“朕决意整饬四卫营、勇士营,改称勇卫营!

    朕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