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7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7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城兵马司这边; 增兵巡视京城各坊; 行守土有责,若京城敢有动乱; 定罪五城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官!”

    “臣等领旨!”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四人,神情各异,听完崇祯皇帝所下旨意; 当即便拱手应道。

    动乱之际,当用重典,仁慈解决不了问题。

    在没有掌控朝中局势前,崇祯皇帝不会冒然亲自出场; 这样有悖皇权威仪,他就要用当前时局,倒逼着孙承宗他们做事,叫他们明白军机处之特权。

    等击退进犯的建虏后; 这因势特设的军机处; 崇祯皇帝可不会裁撤掉,这以后就是他的基本盘。

    “来人啊!”

    见孙承宗他们; 开始忙碌起来; 崇祯皇帝朗声道。

    “奴婢在。”

    在正堂外候着的李凤翔; 快步走进堂内,对崇祯皇帝拱手道:“皇爷; 您有什么吩咐?”

    “去; 派人传朕口谕,着英国公张维贤; 即刻进宫见朕!”崇祯皇帝想都没想,神情冷然道。

    “奴婢领旨!”

    李凤翔当即拱手道,随后便快步朝堂外走去; 准备派遣心腹; 即刻前去英国公府,传达天子口谕。

    设立军机处时; 崇祯皇帝便约法三章; 非军机处要员; 无命不得进军机处正堂。

    哪怕是司礼监; 除王承恩、曹化淳外,其他太监只能在堂外候着,方才庞天寿之所以能随驾进来,是得了崇祯皇帝允肯。

    随着崇祯皇帝下达口谕后,在旁忙着的孙承宗等人,听闻此言,动作明显停顿刹那,旋即恢复神态,强压心中惊异,便忙着各自的事务。

    在旁临时抽调的几名军机参赞; 更是小心翼翼的协助,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刻,谁都能感受到; 天子身上所散发的怒意。

    没有理会忙碌的孙承宗等人; 崇祯皇帝朝悬挂地舆图处走去,看着眼前的态势,眉头微皱着,心里思量着如何打好这一仗。

    “王尚书,筛查武库清吏司一事,就由你来具体分管,兵部事,是由你主抓的,协调兵部做好此事,定没有问题。”

    “李侍郎,麻烦你跑一趟工部,将军器局一事明确,现在咱们军机处这边,人手不足,必须要抓紧时间。”

    “周侍郎; 向京城勋贵、官绅等下军机处所颁抽丁令,就交由你来分管,定要做好考核之事;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老夫; 负责向五城巡城御史公署; 五城兵马司那边,下达调令,咱们所分管之事,要多派人交流,定要将这些要务做好。”

    在崇祯皇帝沉思之际,孙承宗这位曾任辽东经略的老臣,算是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向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分派任务。

    眼下这种局势下,众人没有别的想法,有天子在跟前盯着,他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便纷纷点头,随后便先对陷入沉思的崇祯皇帝拱手一礼,遂离开军机处正堂,前去办理分管之事。

    军机处尚处草创阶段,所辖军机参赞人手不足,许多事情,都需孙承宗、王洽这些大臣去亲自操办。

    但这也是崇祯皇帝有意为之。

    叫孙承宗他们,趁着当前的局势,尚未恶劣到极坏前,熟悉适应自己的环境,明白军机处的权柄,这后续军机处运转起来,就不再是问题了。

    “皇爷,英国公求见!”

    约莫过了盏茶功夫,李凤翔的声音,在正堂外响起,这叫崇祯皇帝从沉思中出来。

    看着空荡荡的正堂,先是露出些许错愕,眉头微蹙起来,旋即便明白过来,露出一丝笑意,微微摇起头来。

    自己有意为之的事情,险些误会他们了。

    “宣。”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神情淡然道,随后便朝主位走去,坐下,入眼就见一身穿蟒服的老者,恭敬的走进堂内。

    他就是张维贤?

    在天启、崇祯两朝,政局最为动荡之际,站出来稳定局势,捞取好处的政客。

    “臣张维贤,拜见陛下!”

    走到崇祯皇帝跟前,张维贤拱手作揖道。

    “无需多礼,赐座,看茶。”

    崇祯皇帝神情淡然,看向堂外候着的李凤翔,说道。

    得旨意的李凤翔,忙指挥随行宦官,去搬座,沏茶,一番忙碌下,张维贤略带忐忑,屁股半坐,准备听崇祯皇帝吩咐。

    “英国公,对当前建虏进犯一事,怎么看?”

    观察张维贤举动片刻,崇祯皇帝说道:“你可知道,眼下进犯的建虏,已攻破喜峰口要隘。”

    轰!

    张维贤闻言,心生惊骇,脸上露出惊色,双手微颤两下,显然他并没想到,进犯大明的建虏,竟将喜峰口攻破了。

    “陛下,建虏破喜峰口,此举对我大明不利啊!”

    张维贤忙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为今之计,当尽快让兵部下发调令,着命戍守关锦宁大军,谴派援军回援!”

    开什么玩笑!

    这大安口、龙井关等地被建虏攻破,眼下喜峰口也被攻破了,那遵化、三屯营两地,岂不彻底暴露在建虏兵锋下。

    虽说张维贤未在朝堂,但也执掌中军都督府,领着京营差事,对京畿这边的防务,还是比较清楚的。

    “眼下这些事情,军机处已下达指令办理。”

    看着激动的张维贤,坐着崇祯皇帝,说道:“现在国朝,已到最危险的时候,英国公可愿出面,助朕分分担子?”

    23qb。



    第十六章 总督京营戎政

    

张维贤一愣,他不知道,天子此时讲这些话,到底是何意,他已经老了,此次若非天子所下口谕,他依旧待在英国公府养老。

    “英国公,你张氏一脉,自随成祖文皇帝靖难以来,便是我大明忠臣。”

    看着愣神的张维贤,坐着的崇祯皇帝,神情淡然道。

    “朕受熹宗皇帝遗命,继承大统,欲挽大明颓废之势。

    然期间魏阉预谋不轨,是你临危受命,在国朝动荡之际,挺身而出,助朕御极。

    这些,朕都在心里记着。

    眼下我大明,算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建虏进犯大明,国朝可用之人寥寥。

    现建虏已杀进关内,虽前方战况不明,但朕却知,建虏下一步; 定攻遵化、三屯营之要地。

    袁崇焕是靠不住了!

    从他骗朕,让朝廷斥重金; 所打造的关锦宁防线; 被建虏八旗轻松绕开; 堂而皇之的杀到关内,这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轰!

    张维贤难掩内心惊骇; 他万没有想到,先前备受天子信任的袁崇焕,此刻却被天子唾弃成这般。

    不过回想起; 袁崇焕再度被起复,被天子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那所提出的五年平辽; 及在辽东前线的所作所为,还有削减关内三协防务等事,张维贤的心中,就颇为不以为然。

    倘若建虏真的这般好对付; 早在天启朝就被大明平灭; 又何曾到现在这种境遇呢?

    眼下这等局势,可谓是烂泥潭; 张维贤可不想掺和进来; 稍有不慎; 那就会叫英国公府陷入万劫不复。

    “陛下,老臣惶恐。”

    想到这里的张维贤; 忙拱手作揖道; 脸上露出惶恐之色。

    这老狐狸,不上道啊。

    看来不许诺些好处; 朕就没法借你之手,来狠狠整饬京营啊。

    瞧着拱手作揖的张维贤,坐着的崇祯皇帝; 双眼微眯起来; 心里却盘算着,应该许诺给张维贤什么好处; 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英国公; 你是朕之肱股; 大明之忠良。”

    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 朝张维贤走去,伸手托住张维贤双臂,面露真切的说道:“今国朝动荡之际,朕欲叫你总督京营戎政,助朕整饬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

    若此战,我大明能战胜来犯建虏,朕欲行中山王一脉之事,却不知英国公,可愿助朕扫平进犯之贼?”

    “这……”

    张维贤震惊了,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中山王一脉之事,那岂不是一门两国公!?

    曾几何时,他张氏一脉; 曾有过一门三爵的荣耀; 然所封爵位,非世袭罔替。

    但此时此刻,张维贤万没有想到; 天子竟当着自己的面,许下了这等重诺。

    倘若自己接下差事,助天子整饬京营,击败进犯建虏的话,那他英国公一脉,岂不将在他手上增光添彩了?

    与国同休,这是何等的诱惑啊!

    “臣…臣…”

    崇祯皇帝所讲之言,叫老谋深算的张维贤,思绪有些混乱,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一门两国公?

    做梦去吧!

    朕虽说行中山王一脉之事,但却从没讲过,要再授你张氏一脉; 一尊与国同休的国公爵啊。

    撑死,赐你个伯爵; 至于是否与国同休,还要看你老小子; 真敢接下此差事后,整饬京营的力度了。

    “老爱卿; 今国朝动荡之际,可愿助朕分忧?为我大明社稷尽一份力?”崇祯皇帝收敛心神,动容的看向张维贤说道。

    “老臣愿意!”

    张维贤眼眶微红,情绪激动的就要跪倒在地上,却被崇祯皇帝托着,张维贤激动道:“建虏嚣张,竟敢进犯我大明疆域,意扰乱我大明根基。

    老臣身为大明臣子,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为国朝出一份力,老臣愿替陛下分忧啊!!”

    “好!好!”

    崇祯皇帝连连称赞,托着张维贤的双臂,说道:“老爱卿,朕果然没有错信你啊,今京营戎政崩坏。

    朕心中亦知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麾下,吃空饷严重,可用之士少之又少!

    老爱卿,你若总督京营戎政,当从三营中,皆整饬出一支精兵,不必理会剩下的那帮散兵游勇。

    兵在精,不在多,若遇阻挠者,老爱卿可便宜行事。

    十天!

    朕最多只能给你十天,必须在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中,皆整饬出一支精兵之师,可能办到?”

    张维贤闻言,顿感压力扑面,心中暗暗生惊,天子这要是叫自己,得罪京营里的大批勋贵啊。

    他本就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京营事,对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的情况,心中可谓是非常了解。

    若照天子之意,只怕他真将京营整饬出来,那等此战结束后,剩下的那些散兵游勇,都将会被裁撤掉。

    但一门两国公,实在是太诱人了!

    “老臣领旨!”

    张维贤眸中闪烁着精芒,恭敬的拱手道:“老臣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定为陛下整饬出一支精锐之师!”

    “好!”

    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有老爱卿这句话,朕心里就放心了,来人啊,赐英国公尚方剑,允便宜行事,总督京营戎政。

    另,谴百名大汉将军,护卫英国公!”

    “奴婢领旨!”

    在堂外候着的李凤翔,当即便拱手应道,然心中可谓是颇为震惊,自家皇爷对英国公竟这般看重。

    在此动荡之际,竟叫其总督京营戎政,这不可谓不是重权在手啊。

    “老爱卿,事不宜迟,你即刻去着办此事吧。”

    看着眼前的张维贤,崇祯皇帝动容的说道。

    “老臣领旨。”

    张维贤当即拱手应道。

    在崇祯皇帝的迎送下,张维贤怀揣着内心激动,离开了军机处驻所,心里却在盘算着,该如何整饬京营,完成天子所交代的差事。

    而站在堂外的崇祯皇帝,此刻却双眼微眯起来,神情冷厉,看着张维贤远去的背影。

    在没有掌握朝堂局势之际,又值这等危险之局下,以利诱之,叫有底蕴的大臣,或者勋贵,帮助自己重整朝堂,重整京畿,是必须要做的,这能给自己省去诸多麻烦,减少无谓的扯皮。

    23qb。



    第十七章 云动

    

崇祯朝,东林起复,文官群体势增,阉党余孽之议更是贯穿始末,这直接导致党争矛盾加剧,治下吏治崩坏。

    “眼下该做的,全都做了,这个时候朝中的那帮东林党,还有文官群体,自怕情绪都变得激荡起来。”

    崇祯皇帝站在军机处堂外,看着挺拔而立的大汉将军,心里却暗暗盘算着,依着大明文官的德性,他们不会任由自己强势下去。

    眼下正值局势动荡之际,天子却绕开内阁,绕开朝堂,这是一种危险的讯号,是他们臣权旁落的前兆。

    “李凤翔,派些机灵点的宦官,去文华殿那边,还有六部那边,看看是怎样的情况。”

    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向一旁恭敬而立的李凤翔,淡漠道:“这些,不用朕叫你怎么做吧?”

    “奴婢领旨!”

    李凤翔当即拱手道。

    倘若连这点小事儿; 他都不能办好的话,那刚得的司礼监随堂太监; 就算是当到头了。

    走进堂内的崇祯皇帝; 依稀能听见李凤翔匆匆离去的脚步声; 这使得他那英俊的脸庞上,露出一抹笑意。

    当前这种局面下; 自己除了信任内廷宦官,以势简拔些有用之臣,剩下的; 只能因势而动了。

    这种被无形的双手,掣肘的感觉,叫崇祯皇帝的内心很不爽,明末的天子; 被大明文臣摆弄成这样,真是够憋屈的。

    这次建虏寇边进犯,不仅要在战场上击败建虏,更要借势破局; 到时才能赢的朝中的话语权; 真正掌控北直隶!

    受连年党争的影响,大明吏治腐败堕落; 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 官绅勾结; 各级官府欺上压下,都是不争的事实。

    朝堂是乱的; 地方官府是乱的; 辽东是乱的,关中是乱的; 到处都是乱的,他要做的就是稳!

    只是崇祯皇帝,这几日的表现; 却叫朝中的官员; 那一个个心中都乱了,他们不知道天子; 到底想要干什么。

    “元辅; 难道您就不再劝劝天子?”

    钱龙锡皱着眉; 看着有些愣神的韩爌; 急道:“眼下建虏攻破喜峰口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城这边了,然天子却依旧按先前所定在办。

    这天子特设的军机处,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竟真的完全绕开我们内阁,这根本不符规矩啊!

    本辅还听说,孙承宗他们几人,到兵部、工部等地办差,连派人通禀,都不到文华殿这边。

    到底是那些小人; 在向天子进谗言,破坏我大明君臣间的关系,致使天子对袁崇焕竟有这么大的误解!”

    自平台召对结束后; 以韩爌、李标、钱龙锡为首的内阁大臣; 就待在文华殿这边,揣摩着天子的这些举动。

    “唉,眼下说这些有什么用?”

    韩爌轻叹口气; 看向钱龙锡说道:“建虏绕开关锦宁防线,接连攻破大安口、龙井关等要隘。

    你再想想天子在平台所讲,当前不也成真了?

    喜峰口要隘,竟真叫建虏攻破了!

    如此一来,遵化、三屯营两地,直接暴露在建虏兵锋下。

    现在天子以军机处,总揽此次危局,摆明就是不信任我等了,袁崇焕误本辅啊!!”

    崇祯皇帝于平台召对,所讲的那些话,至今回荡在不少朝臣心中,喜峰口被建虏攻破的消息; 在兵部散出来后,算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而一些沉不住气的大臣; 跑到军机处驻所,想劝谏天子早做决断; 得到的却是被大汉将军驱散。

    这些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文华殿这边了; 也难怪韩爌他们,现在会有这样一种情绪变化。

    “那怎么办?咱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