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驸马-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底下做些手脚,确实不容易。
可是,这是报仇的唯一机会,她别无选择。
那名叫做宝珠的小丫头战战兢兢地走进里屋,对着众人弯腰行礼,然后便坐在病榻旁的一把椅子上,做出准备弹琵琶的架势。
杨世子不解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进来了,其他人呢?”
宝珠恭敬道:“她们在外面候着呢。”
杨世子急忙走了出去,问侯在门外的冯姝:“冯大姑娘,你们怎么不一起进去?”
冯姝叹了口气道:“杨世子,令尊昏迷这么多天了,要想让他醒来岂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我们一起进去弹,不知道能撑多久,所以,我建议咱们几个人轮着来,这样坚持的时间会长一些。”
杨世子一听觉得有道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转身折回。
宝珠坐下来,纤纤玉指搭上琴弦轻轻一拨,珠落玉盘的琵琶声便在室内回荡了起来。
宛若天籁的琵琶声听起来很喜庆,可侍郎府里却没有丝毫的喜庆的气氛,
杨世子默默点头。
妙音阁的姑娘就是不一样,随便拉一个人,这弹琵琶的水平都不错,比别的那些画舫上的歌姬强太多了。
如此进进出出换了几个人,弹得虽然都不错,却一直没听到那首《碧玉簪》。
冯大姑娘说过,除了她和小婵姑娘,其他的姑娘都不会弹那首《碧玉簪》。
杨世子有心想催促一下,可又怕得罪了冯大姑娘,只好耐着性子等着。
刘氏起初还沉得住气,可坚持了一个时辰,听得头疼病犯了,只得提前离开了。
那些太医开始还眼观鼻、鼻观心地正襟危坐在那里,可看到刘氏离开了,便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走了出去。
李则来这儿的目的,是想听冯大姑娘弹那把九霄琵琶,虽然对旁人弹的琵琶兴趣不大,可又怕错过了冯大姑娘的表演,所以只好耐着性子等着。
太子不走,絮良娣也不好走,太子妃自然也就更不会走了。
冯姝知道,要想让这几个人离开是不可能的,幸好他们和杨侍郎的寝室隔了一道帘子,她只要注意一点就不会被发现了。
眼看几个姑娘已经轮流表演了快一个多时辰了,床榻上的杨侍郎依旧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大睁着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睛。
杨世子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来要想父亲醒来,这个刺激还是不够的。
可除了这个法子,他已经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天阴沉沉的,屋内的光线渐渐变得暗了下来。
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弹琵琶的姑娘们身上,无人注意到屋外的变化。
冯姝觉得,差不多该自己上场了。
她抱着那把九霄琵琶,拉着阿桃缓缓走了进去。
阿桃今天化了妆,挽了个坠马髻,身上穿着一袭水红的衣衫,混在一群少女中,大家丝毫没有看出,这个女人已年近不惑。
阿桃走进屋,状似不经意地站在了床前。
姑娘已经跟她说了,杨侍郎之所以一直这么昏着,是因为上次王神医过来时,给他用了一种迷魂药
杨世子再去找王神医,王神医声称要找个杨侍郎喜欢的东西刺激他一下,杨世子自然就会想到,杨侍郎生平最喜欢听琵琶曲。
姑娘说了,她们今天过来不是救人,而是要杀人,不需要用刀子,只要用她们手中的琵琶就能杀人。
虽然她不太明白姑娘的意思,可姑娘既然这样说了,那就肯定没错。
冯姝顺势坐在了那把椅子上,素手搭在琴弦上,轻轻一抚,一串涤荡的琴音顿时响彻了屋内。
昏昏欲睡的太子猛然睁开眼睛,看着不远处抱着琵琶的少女,心神巨震。
为何他在冯大姑娘的身上看到了絮儿当初的影子?
那一年,还是六皇子的他去晋王府做客,走到一座假山旁,忽然听到一阵激荡的琴音。
他绕过假山,赫然看到一道靓丽的身影,在看清那张脸的同时,他不由得怦然心动。
那时候的他虽然已经有了一名正妃和两名侧妃,甚至还有很多个侍妾,可他在那些女人身上却从来没有体会到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那个女孩儿,发誓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把她弄到手。
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得手了,可到手的美人儿似乎又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让他怦然心动的女人了。
太子妃见太子盯着弹琵琶的少女,眼里盛满了冷意。
她还真没看出,冯大姑娘这个棒槌竟然真的会弹琵琶。
难怪太子会经常去她的画舫。
太子妃盯着帘子后面影影绰绰的少女,再看一眼如痴如醉的太子,眉头蹙起。
太子不会是看上冯大姑娘了吧?
可一想冯大姑娘那个棒槌一样的性子,又觉得不太可能。
而絮良娣在看到冯大姑娘抱着九霄琵琶出现的一刹那,顿时呆若木鸡。
太子竟然将这把琵琶借给了冯大姑娘?
还有,太子今天突然带她过来听冯大姑娘弹琵琶究竟是什么意思?
看着太子盯着冯大姑娘那个如痴如醉的样子,絮良娣咬了咬唇。
她冒充的这个原主琵琶弹得也很出色,据说当初太子就是因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才喜欢上了原主。
可她对琵琶一窍不通,太子终有一天会发现的,她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想个自救的办法。
众人全都被这荡气回肠的琵琶声吸引了,全然没有注意,少女搭在琴弦上的手往下一滑,落在琵琶的背板上,轻轻一拨,便拉开了一扇小门,然后再轻轻一弹。
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忽然随着琴音散发出去,闻得人昏昏欲睡。
这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杨侍郎眼皮颤了颤,缓缓扭过头来……
第230章 心虚生鬼
冯姝看了一阿桃眼,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阿桃随即上前一步,素手搭在琴弦上轻轻一拨,切切曹曹的琴声忽然变得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站在床尾的杨世子瞬间瞪圆了眼睛。
他听出来了,这就是那首《碧玉簪》,这个女子弹得竟比小婵姑娘还要好听。
冯大姑娘不是说,只有她和小婵姑娘会弹这支曲子吗?为何这女子也会?
杨世子心下疑惑,忍不住抬头看向女子。
可还没等他看清楚对方的脸,腹中忽然一阵剧痛,随即响亮地放了一个屁。
宛若天籁的乐声中,忽然混进这么个声音,整个画面便被破坏了。
旁边一个小丫头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杨世子的脸涨得通红。
这时候,腹中又有剧痛袭来,杨世子再不敢留下来,慌忙走出了房间。
杨世子一走,旁边的小厮也跟了出去。
床边没了闲杂人等,冯姝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她刚刚乘人不备,偷偷弹了一点药末儿在杨世子的茶杯里,估计杨世子半个时辰内是不会回来的。
扬侍郎这一觉睡了很长时间,他只觉得身下像是燃烧着一团火,而他被五花大绑着放在火上炙烤,那种活活被火烧感觉比死都要痛苦,偏偏他动弹不了,只能忍受这种折磨。
难不成这就是十八层地狱,他因为生前做孽太多,所以才要忍受这些酷刑?
朦胧间,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
“咫尺天涯,月缺花飞,一杯践行酒,眼含别离泪……”
扬侍郎一惊,猛然睁开了眼睛,忽然看到面前站着个少女。
少女笑颜如花,怀抱琵琶,正弹唱着一首熟悉的曲子。
杨侍郎被乐声吸引,忍不住抬脚朝少女走了过去。
他只感到两脚像踩在云端,像面条一样绵软。
外面的雨渐渐停了,可天色却昏暗了下来,原本还算亮堂的屋内忽然变得漆黑一片。
有人点起了灯笼,只是那灯笼是用白纸糊的,白色的灯笼随风摇晃,看起来有些惨白阴森。
“旧曲凄清,与谁听?歌声未尽处,先泪零……”不知为何,原本甜美悠扬的琴声忽然一转,变得如泣如诉,悲悲切切。
扬侍郎盯着少女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眼熟,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
就在这时,少女忽然转过身来,冲着他嫣然一笑。
竟然是阿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阿婵时,她就是穿的这样的衣衫,弹着这样的琵琶。
“阿婵——”扬侍郎忍不住往前一步,冲着少女张开双手,“这些年我一直都很愧疚,你能原谅我吗?”
少女站在那儿不动,却一直微微笑着。
扬侍郎忍不住又往前走了一步,正准备去拉少女的手,就在这时候,少女突然变了模样。
“扬简,你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当初我救了你,想不到你是条毒蛇,飞黄腾达之后,非但抛弃了我,还指使下属害死了我,我腹中还有你的孩子,一尸两命,我今天就是来向你索命的——”
少女浑身血淋淋的,冲着杨侍郎阴森一笑,向前走了一步。
杨侍郎吓得双眼发直,连滚带爬地后后退:“啊,你别过来,别过来——”
血淋淋的少女瞬间就到了扬侍郎旁边,她伸出一双冰凉的手,搭在了他的脖子上,阴森森道:“扬简,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当初你是怎么对我的,今天我也要在你身上讨回来。”
扬侍郎只觉得那双冰凉的手像一条毒蛇缠在他的脖子上,越收越紧,很快他就无法呼吸,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
冰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杨简,你害死我也就罢了,还害死了我的女儿,今天我要让你一命抵一命,速速纳命来——”
杨侍郎顿时吓得屁滚尿流,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求饶:“阿婵,都是我的错!当初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你救了我,收留了我,还给了我进京赶考的盘缠,可我考上探花后,却抛弃了你,都是我的错……“
“可是,这也不能怪我,你毕竟是个青楼女子,我怕娶你之后被人嘲笑……”
浑身是血的少女凉凉一笑道:“娶一个青楼女子和饿死在路边,你觉得哪个重要?”
杨侍郎浑身抖如筛糠。
阿婵说的没错,如果她当初没有救他,想必他早就冻死在路边了,也就没有机会进京赶考,更不会金榜题名了。
……
听到下人去禀报,说老爷醒了过来,刘氏一阵激动,急忙三步两步的赶了过来,进屋一看,不由得目瞪口呆。
只见身穿里衣的杨侍郎正蓬头垢面地跪在那个弹琵琶的女子面前,嘴里不停地胡言乱语,把那名女子吓得连连后退。
扬侍郎继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忏悔道:“阿婵,我抛弃了你,娶了尚书府的女儿,就是为了能有个好前途,可是,我又怕你去找我闹,那样一来,我和你的这段过往就会被尚书府的人知道,所以,我万般无奈之下,就派人杀了你,可是,自从你死了之后,这十几年来,我每天都活在痛苦中,是我对不起你………“
刘氏听到这里,只觉得怒火中烧。
当初这个男人是父亲看上的,父亲觉得老爷是穷苦人家出身,以后一定会对她好,所以才给她选择了这个佳婿。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老爷居然还有这段过往,以前就和青楼女子纠缠不清,最后为了往上爬,竟残忍地杀了人家。
她的夫君不但是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人,还那么凶残,先把人家抛弃了,再杀了人家。
可这十几年来又对人家念念不忘,那她这十几年来到美满姻缘岂不是个笑话?
难怪前段时间,这家伙会偷偷养了外室,大概是看那女子和当初那个青楼女子比较相像,这才动了春心。
刘氏只觉得一腔热血直往脸上涌。
这些丑事,如果只有她知道也就罢了,偏偏现在这屋里屋外有好多人,太子、太医,儿子和两个女儿,还有那么多的下人,他们也已经全听到了,真是丢丑丢到家了。
“给我住口!”刘氏再也控制不住,冲过去杨手就打了扬侍郎一个响亮的耳光。
外面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屋内忽然恢复了亮堂,可屋里坐着的一众人却面色难看,茫然地看着发疯的杨侍郎。
扬侍郎被打得一个趔趄,他回头看了刘氏一眼,猛然退后一步,发出一道惨叫:“鬼啊——”
随即两眼一翻,口吐白沫昏了过去。
诡驸马
第231章 李代桃僵
杨侍郎醒是醒了,却变得疯疯癫癫,整日里喊着一个陌生女人的名字。
刘氏看到他那个样子,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会是这种结果,还不如不救。
不救的话,老爷一直昏迷,反而不会把这些丑事乱说。
现在他整天胡言乱语,把以前做的一些丑事都说了出来,弄得人尽皆知,以后她的孩子们出去可怎么见人?
除了刘氏,太子也是忧心忡忡。
杨侍郎竟然疯了,这可怎么办?
要是哪一天。他把当初他们合谋夺嫡的那件事说出去,他这个太子就当到头了。
太子脸色阴沉,把吓得六神无主的杨世子喊了出去。
二人走到一个无人处,太子停下脚步警告道:“你必须尽快想个法子,让你父亲闭嘴,不然咱们都得完蛋!”
扬世子当然明白太子的意思,回头跟母亲商量了一下,让李太医给开了一副药,给杨侍郎灌了下去。
扬侍郎终于又恢复了昏迷。
可杨世子和刘氏都知道,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让他永远闭嘴,就只有一个法子……
杨世子看着重新陷入昏迷的父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太子的意思已经很明了,如果他再不采取措施,遭到灭顶之灾的就不止是侍郎府了……
侍郎府一片兵荒马乱,作为外人自然不便久留,冯姝带着众人匆匆离开,临走前,顺便把那把九霄琵琶还给了太子。
小邓子接过琵琶,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仔细一看,发现这把琵琶好像比原先的那把要新亮一些。
不过,这把琵琶原先整日躺在墙角里,上面落满了灰尘,看着肯定要旧一些。
如今,被冯大姑娘用了几日,当然就变得亮堂多了。
小邓子暗暗叹了口气。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回去后说不定又要束之高阁了。
……
冯姝辞别了侍郎府,坐上马车直奔紫烟湖而去。
“东家您终于回来了。”见到冯姝等人回来,顾掌柜热情地迎了上去。
冯姝交代顾掌柜:“把门看好了,我们进去换衣裳。”
顾掌柜答应了一声,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
冯姝进去换了身衣裳,来到了后厨的密室中。
阿桃也已经换回了衣裳,正坐在屋里等着冯姝。
见到冯姝进来,阿桃要向冯姝下跪。
“阿桃这是何意?”
阿桃眼泪汪汪:“谢谢姑娘给我报仇。”
“你这是什么话?我杀杨侍郎是给我自己报仇,你谢我干什么?”冯姝连忙把阿桃扶起来。
阿桃擦了擦眼角道:“要是我当初没有救他,就不会害了老爷和夫人了。”
冯姝叹了口气道:“就算没有杨侍郎,说不定还有别人,你就不要自责了。”
“姑娘,是不是只要吓疯杨侍郎就行了?“阿桃有些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