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种田文)-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街布行很快就到了,钱管家站在半关着门的布坊门口,抄着手指挥工人把最后一些家具给搬出来,太阳光亮晃晃,钱掌柜却生生打了个寒颤。
沈泽秋和安宁刚结完女工们的工钱,一起来找钱掌柜,离钱掌柜还有几十米的时候,见路边有几个人站着正议论。
“你知道钱掌柜为啥要搬走不?”一个穿长褂的男子挑眉故作神秘道。
“我上哪儿知道去!”回他话儿的是个年轻的裁缝娘子。
“因为啊,他家的布坊闹鬼!”
作者有话要说: 秋娟的能量还没积攒够,暂时爆发不了呢
预告:锦鲤夫妻的铺子,要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唷
第25章
那裁缝娘子一听,缩了缩身子,叹了句,“难怪我从钱掌柜家门口过,都觉着阴风阵阵。”
安宁和沈泽秋都蹙起了眉,他们去钱掌柜那好几次,并未有这种感觉。待走到门前,沈泽秋说要请钱掌柜去酒楼吃饭,钱掌柜又惊又喜,毕竟“改日请吃饭”在许多人的嘴里,纯粹是句客套话。
现在刚好是饭点,钱掌柜也没推辞,用帕子擦了擦脑门的汗,说请他们稍后,等人把最后这批家具装上马车。
安宁笑了笑说不着急,顺势往半关着的门内望了一眼,见铺面中还堆着一匹一匹的料子,纳罕道,“钱掌柜,这些料子还没出手吗?”
“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呐。”钱掌柜摇头叹息,等东西都装好了车,自己上去把门锁好了,和安宁沈泽秋往酒楼去的路上,才耷下眉说,“想我也风光了这么些年,一朝落魄方知世态炎凉。”
说着酒楼就到了,店小二迎着他们到了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下,钱掌柜俯瞰着花街布坊一座座宅院,心里感慨万千,他对安宁和沈泽秋印象很好,加上心里急需找人倾诉,便将这半年来的遭遇娓娓道来。
“最开始,是我常在夜里听见叩门声,笃笃笃,一般是三下,夜半三更的我心里还纳闷,披上衣裳去开门,我家内人还说我是听错了,是风呼呼在刮,我不信,打开门往外一瞧,还真是没人,只有那枯黄的树叶子在门口飘。”
这时候店小二上了一壶绿茶,给他们三位一人倒了一杯,钱掌柜抓起杯子喝了几口,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继续道。
“接着情况越来越不对,敲门声越敲越近,直接叩到了我与内人住的厢房外,不仅如此,还能在夜里听见窸窣的脚步声,那窗户也沙沙响,就像有人扒着窗户往里瞧似的,我与内人吓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请高人来家做法事。”钱掌柜一边说一边深呼吸,回忆那段恐怖的经历就能让他大汗淋漓。
“谁知高人一进到我家院子,四处打量后脸色大变,直说他也奈何不得,并劝我搬走,可这家布坊是我的心血,我们一家在此住了二十余载,要走谈何容易。”
钱掌柜吐了口浊气,双手紧攥成拳,“最后我发现小女时常一个人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一问,她说是在和一个红衣裳的姐姐说话。”说到这里,钱掌柜的脸色已经煞白。
从那以后,情况变得更糟,不仅他们一家子感觉到了不对劲,就连来铺子里的客人也都感到不舒服,有的客人一出门就会摔跤,新做的衣裳也总莫名的出现问题,钱掌柜一家再也呆不下去,便想将存货都出了手,把宅子卖了,去临镇滨沅镇重新开始。
可惜关于钱氏布坊闹鬼又霉气缠身的传闻已经愈演愈烈,原先说好要接手铺子的人打了退堂鼓,就连铺子里面的货低价出售也无人问津。
这时候店小二将酒菜呈上,沈泽秋敬了钱掌柜一杯酒,道,“既然您要去滨沅县镇重振旗鼓,那小弟我敬您一杯,祝您一路顺遂。”
安宁也以茶代酒,敬了钱掌柜一杯,“钱掌柜去了临镇滨沅镇,还是做布坊的生意吗?”
“不了不了。”钱掌柜摇头,“准备开一家小货栈,卖一些山货之类的东西。”
他已经不想再踏入布市这个行当了。
沈泽秋一听,那些好端端的料子岂不要闲置在库房中,“钱掌柜,上回在您这进的料子销的好极了,可否再卖我们一些?”
钱掌柜应了,答应等吃完午食就带他们去铺子里选料子,只是现在他已经不敢再进自家布坊,开了门站在门口,让安宁和沈泽秋自己进去选。
上回要的多是单色,这回安宁和沈泽秋想要挑一些有花纹的,正选着呢,钱掌柜忽然变了脸色,“后院好像有动静。”
沈泽秋和安宁都没有听见,往内走了几步进到内院里也没见什么奇怪的地方,倒是院子里清净明亮,还挺整洁干净的。
钱掌柜擦着汗,不敢再细想。沈泽秋和安宁挑了两批深色碎花纹、两批浅色碎花纹和两批素色的料子,要的不多,但钱管家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很低的价格。
走在回家的路上,安宁和沈泽秋都很高兴,沈泽秋用一根绳子把六匹布捆起来扛在背上,路过菜市的时候还买了条足足四五斤重的大鲤鱼,也庆祝庆祝交货成功的事儿。
两个人说说笑笑就要出桃花镇往渡口去坐马车,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回转过身,原来是钱掌柜追了上来。
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追过来,喘了好几口气才能开口说话,“二位听我说几句,我有个生意不知二位肯不肯合作?”
安宁和沈泽秋停下脚步,和钱掌柜一起走到路边的树荫下站定,这生意若是有赚头,也不违法乱纪,他们自然愿意。
“我家还堆着那么多料子,你们也都瞧见了,几百两银子都搭在里头呢。”钱掌柜神情悲凉,“你们要是愿意帮我把布卖出去,我让利润的五成给你们,可好?”
乍一听,这是个有诱惑的条件,可钱掌柜库房里少说也有三百多匹布,靠着沈泽秋每日出摊,那要卖到何年何月呀,安宁和沈泽秋都很犹豫,沉吟着还没搭嘴,钱掌柜急了,叹了口气,“这样,卖出去净挣的钱都归你们,只要把本钱给我就好了。”
沈泽秋劝钱掌柜先别着急,他要和安宁合计一下。这可不是个小事儿。恰好旁边有个茶棚,钱掌柜拉着他们过去坐下,做东请客,买了三碗凉粉吃。
秋天虽然到了,可这秋老虎还很厉害,一碗加了碎冰的凉粉下肚,沈泽秋和安宁也合计出了主意,倒不是他们嫌钱掌柜让的利少,实在是沈泽秋能靠出摊卖出去的料子有限。
除非……
除非钱掌柜的布坊不关张,只有布坊继续开门,才有机会把积压的料子都卖出去。
钱掌柜一听,脸色刷的白成一张纸,正想说这不可能,忽然有想起当初那个老道说的话,他道是院里是来了个邪祟,若有福泽深厚的人镇着,兴许能化解。再在联想到今日自己明明听见了异响,他们二位却一点事儿都没有,莫非就是能镇压那邪祟的人?
好吧,死马当做活马医,反正试一试也不会掉块肉。
安宁和沈泽秋都觉得这事还需和何慧芳商量着来,便没给钱掌柜最终答复,只说和家人再商量商量,不管答应不答应,都会给钱掌柜捎信。
钱掌柜点头道好,告诉了他们自己暂时借住的地址,付了摊主凉粉钱后道了别。
直到渡口坐上了马车,沈泽秋和安宁还在琢磨着这件事儿,不说裁剪衣裳和制作成衣的钱,单把布卖出去挣的钱就很可观,打一米布挣十文钱,一匹料子就是一百零三十文,三百匹都卖出去,那可就是三十多两银子,要是只靠安宁裁衣裳,沈泽秋在村子里卖布,可是一两年都挣不来的数儿。
只是这件事太难了,花街布行的人都知道钱掌柜家闹鬼,传言一传十十传百,顾客嫌晦气,根本就不敢上门。
“咱们还是回去问问娘怎么看吧。”
安宁和沈泽秋下了马车,走在进村前的那段树林间,沈泽秋扛着布也说好。安宁从怀里掏出帕子,给他擦着鬓角上的汗珠子。
沈泽秋忍不住勾了勾唇角,笑得有些憨。
“笑啥呢?”安宁擦完了汗,伸出小拇指刮了刮他的鼻子。
“瞅着你我就高兴。”沈泽秋扛着六匹布在背上非但不觉得累,还满脸轻松,“第一回 见你我就高兴。”
一阵山风吹来,安宁和沈泽秋都倍感舒爽。
何慧芳正抱着一只小黄狗往家里来,三人刚好在院门前撞见,何慧芳一喜,把门推开让扛着东西的沈泽秋先进院子里,担心又欢喜的问,“今日咋样?”
沈泽秋比了个七的手势,“赚了这个数。”
多少?总不可能是七百文吧,难道是七两,何慧芳有些不敢置信。
安宁进灶房里把鱼放下了,倒了两碗开水,一边喝一边往外走,把其中一碗递给沈泽秋后笑着答,“挣了七两,林府老太太觉得咱做的好,多给了赏银。”
呦,还有这么美的事儿呢,那床底下的陶罐,这回能吃个饱哩。
何慧芳笑的合不拢嘴,回屋找了根麻绳先把抱着的小黄狗给拴好放在树下,接着进灶房围上围裙,让他俩好好休息一会儿,今晚吃顿好的,要好好庆祝一下。
沈泽秋说好,安宁蹲在树下摸了摸小黄狗毛茸茸的脑袋瓜,小东西眼睛黑不溜秋,好奇的看着她,这就是从大伯家抱来的看门狗了,还真机灵,又可爱。
日头渐渐落了山,安宁和沈泽秋一人搬了张凳子坐在灶房门口,一个帮何慧芳摘着青菜小葱,一个剥着蒜,你一言我一语的把今日钱掌柜说的事儿和她讲了。
还没说到钱掌柜想和他们合作呢,何慧芳一听因为传言客人都不敢上门,从灶房里钻出来,眉毛一挑。
“没根没据的传言有甚可怕?编一个更吉利更稀罕的传出去不久妥了?”
安宁和沈泽秋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呢,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娘这个主意绝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下章就去镇上试试水
第26章
何慧芳挥了挥锅铲子; “你才晓得啊!”
回到灶房里头,何慧芳用刀背先把鱼给拍晕了,然后熟练的刮去鱼鳞; 除掉内脏,鱼头剁碎了加姜蒜放在锅里煮; 准备做成鱼头豆腐汤。
鱼身子用酱油和米酒等腌制一刻钟; 然后一块一块的放在热油中炸至两面金黄; 然后捞出来复炸一遍,这样外皮酥脆又外焦里嫩的,吃起来很可口。
安宁去菜地里摘了一些小白菜; 待会再清炒一个青菜。
从沈泽秋家里飘出来的香味顺着风飘了很远; 一家子摆好了两荤一素; 趁着高兴劲儿,何慧芳还拿出米酒; 一人倒了半杯。
“今儿咱们算吃香的喝辣的哩。”何慧芳举起杯子,一家人轻轻碰了杯; 安宁抿了一小口; 辣得蹙起了眉。
何慧芳笑眯眯的给她夹了块鱼肉; “喝不惯就抿一咪咪; 剩下的让泽秋帮你喝。”
这酒是自己家酿的; 度数并不高; 安宁抿了一些初入口觉得辣,咽下后倒是甘甜绵香; 觉得有滋味儿。
“没事儿,娘,我能喝。”
他们这家子正庆祝着,对门王汉田家的幺儿嗅见鱼香味馋虫都被勾了出来; 戳了戳碗里的白萝卜,瘪着嘴说,“娘,俺也想吃鱼。”
王汉田正在气头上,一筷子敲在幺儿的碗沿上,脸拉得老长,“你还想吃鱼?家里的钱都用来给你读书了,看看你,上了好几天学,自己的名都还不会写!”
说起来王汉田就又气又后悔,他婆娘非要幺儿去私塾读书,这才搞出前几天李元上门追债的丑事,在村里人面前丢尽了脸面,还差点被那狼心狗肺的东西讹去二两银子。
他就说嘛,老王家没有出读书人的风水,可刘春华不依不饶,硬要把幺儿往文童生那里送,说等幺儿出息了,什么面子里子都能挣回来!
可结果呢,幺儿在私塾里又睡觉又打仗,文童生差点被他气出个好歹,今天还没散学就把幺儿赶了回来,说他不是这块料。
“你个没出息的东西!”王汉田瞪了幺儿一眼。
幺儿瘪着嘴,把碗筷一丢,索性不吃了,拉开院门就跑出去玩儿。
刘春华嗅着勾人流口水的鱼香味,啃了口白萝卜,“俺想好了,文童生不教幺儿,俺就送他去桃花镇的徐秀才那里。”
“我看你是失心疯哩!”王汉田差点把舌头给咬到,在文童生那里读书束脩便宜,还能回家吃住,要是去桃花镇,那花的钱可是如今的两倍不止。
刘春华却犟得很,他们家幺儿聪明,生下来脑门就大,古话说了,脑门大的人就聪明,聪明人当然适合读书考功名了,她无论如何都要供幺儿读书,谁拦都不好使!
再说沈泽秋这边,边吃饭边把和钱掌柜的事说了,沈泽秋和安宁都担心何慧芳不同意,不料她挑着鱼刺儿满口答应了,为啥不答应咧,这除了花些时间又不要本钱!她才不担心!
“泽秋,你明儿就去给那钱掌柜递消息,咱们试试,死马当做活马医呗!”她才不怕啥牛鬼蛇神,只要能挣钱就万事大吉。
安宁给何慧芳夹了块鱼肉,抿唇笑了笑,其实她也不怕神神鬼鬼,以前走到阴气重的地方时,别人都说脊背发凉,她就啥事儿也没有。
沈泽秋是个常走夜路的人,村前那块树林子里有不少的坟,他每回夜晚路过,也是不怵的。
“行,娘,那我明儿就去告诉钱掌柜一声。”
既然要接下这单子生意,那对策肯定是要提前想好,吃罢了饭,沈泽秋从堂屋里搬出两张长凳,就着高悬的明月,吹着徐徐的夜风,商量起办法来。
想要打破钱掌柜家闹鬼,上门的顾客都倒霉这么这说法,就要想一个更吉利的,安宁忽然想起从前听过的故事,每当大事要发生,民间流传许多谶语,真假难辨。
“娘,泽秋哥,不如咱们编个顺口溜吧,就说钱掌柜家不是闹鬼,是来了看家护院,招财进宝的家仙?”
“然后再请镇上的花子讨米时帮咱们传一传。”
何慧芳和沈泽秋眼睛一亮,都觉得这个主意特别好,难为安宁能想出这般妥当的法子。
安宁柔柔一笑,道,“那顺口溜就这么唱好了。”
“嗯,花街布行风水妙,钱家掌柜最是好,前日家仙来筑庙,先扫霉运后福报……”
“哟,安宁的文采真好!”何慧芳听了直赞叹,这几句编的有水平!不过光靠顺口溜还不行,还要编一些真真假假的小故事才更可信呢!要知道现在外面还传钱掌柜家住着骷髅,水井里有浮尸哩。
正说着话儿,对门忽然有了动静,吵吵嚷嚷的,不少没睡的村民们都围过来瞧。何慧芳皱着眉埋怨了一句,“一天到晚吵吵个啥,不叫人有个清净。”
说着她就拉开了院门,便见刘春华哭天抢地的在院子里骂幺儿。
“你个憨货!霍霍家里的瓜苗干啥!全被你给扯烂了。”
“你瞅瞅,这些瓜苗长的多好,你这个败家玩意儿……”
幺儿边哭边嚷嚷。“谁叫爹骂俺的,俺就是要吃肉!”
嗬,何慧芳听明白了,这是幺儿挨了王汉田的骂拿家里的瓜苗撒气咧,好一个宝贝儿子,又是个窝里横的胚子。
王汉田一听,顿时气得直哆嗦,顺手抽了把笤帚就从屋里出来要揍幺儿。
“今儿不打死你,你是我爹!”
“嗷——娘,俺爹要打我。”幺儿撒腿就往刘春华背后躲,反正他爹再凶,都有他娘护着他,一点都不怕。
果然,刘春华拦住了王汉田,带幺儿躲到了房里,“你要是打幺儿,就先把我给打死吧!”接着又拍了拍幺儿的手,“你要撒气,霍霍咱自己家干啥?做人要会往家争利,你懂不?”
幺儿眨眨眼,似懂非懂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