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妲己逆袭封神 >

第55章

穿成妲己逆袭封神-第55章

小说: 穿成妲己逆袭封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因大商能人辈出。”
  所以不是他无能,也不是帝辛昏聩没眼光,只是商的能臣太多了,他姜子牙也就不突出了。
  “此言甚善。”
  妲己听了几句,笑着走过去扶起姜子牙。对帝辛道,
  “姜公是我为风希请的老师,大王得见贤能,何不授官?”
  “既然王后这么说——”
  帝辛冷鸷的目光看回来,
  “姜子牙,做大商之忠臣,好好教导王姬,可不要让孤失望了。”
  这话语说得意味深长,个中暗藏的深意让姜子牙背脊发凉。
  待妲己让姜子牙带风希哪吒离去,帝辛走到殿内坐下,挥退了宫人。蓦然开口,
  “王后以为,这世上可有天命?”
  妲己端详着烛光,淡淡道,“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大王即为人王,又问什么天命呢?”
  烛光明明晃晃,半明半暗,一如对坐二人心中不去言说的隐秘。
  “王后总能给孤王惊喜。”
  帝辛微笑着,一改方才见到姜子牙的冷厉,看上去非常愉悦。
  然后就保持着这般平淡的模样甩出一句惊雷。
  “东方和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有人劝孤杀了西伯侯姬昌和其长子伯邑考。”
  听得此话,妲己微微挑眉,并不意外。
  “我倒是听说,近年来,西伯侯次子姬发的贤名盖过了伯邑考。”
  她的话语好像只说了一半,但似在暗示着什么。
  帝辛看上去兴味盎然,“所以王后以为,孤应当杀了姬昌的次子姬发?”
  “我只知,西伯侯不能死在朝歌。”
  妲己摇摇头,叹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想来姬发的声明如此响亮,也是西伯侯未归西岐的缘故吧。”
  天庭那边,已经等急了……
  帝辛若有所思。
  三个月后,伯邑考入朝歌献宝,请求换回父亲。商王帝辛感念伯邑考的孝行,亲自带文武去释放姬昌。
  于是天下开始称赞帝辛的贤德。
  又一年,西伯侯姬昌病逝,伯邑考自请卸下世子之位。
  姬发成为新的西伯侯,言父亲是被帝辛暗害而亡,掀起反旗,改号为周。
  同年,商以姬发得位不正的理由,召天下诸侯,讨伐西岐。


第79章 
  “世子!现在商以武王得位不正为由征伐西岐;如今只有世子继位才能解除危难……世子难道要放任西岐不管吗——”
  伴着央求声,又传来青年平淡的回应。
  “我已经不是世子了,大臣请回吧。”
  竹门关闭,将臣子的声音关在外面。
  伯邑考透过窗棂;遥遥看向弟弟继位后被加封为周文王的墓冢。
  日光西斜;那松柏翠绿如盖;在风中轻轻摇曳。让伯邑考的思绪渐渐回到三个月前,父王姬昌病逝前的下午。
  也不知是触怒了哪位神灵;姬昌在囚禁之时身体还算康健;完善了六十四卦,回到西岐后反而缠绵病榻;一年来竟已病入膏肓,迷迷糊糊的不能理事。
  伯邑考奉父至孝,虽然是西岐的世子,却把事务交托给大臣跟兄弟,自己亲自在病榻前侍奉汤药。
  那个下午,姬昌精神好转了许多,笑呵呵地要教伯邑考卜算。
  谁料卦象方出,他却变了脸色。眼中发赤,连着卜了三次;竟吐出一口血。
  伯邑考大惊失色;连忙去扶。便听见父亲含糊不清的说着;
  “天命使我亡……天命为何……”
  姬昌虚弱地靠在伯邑考肩膀,用力握紧了他的手臂;嘶声喊道,“考,你得走!”
  “你不是他们的对手……往东走可得生机……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走,你走了西岐,你弟弟……不该啊……”
  老西伯侯说话迷迷瞪瞪,颠三倒四,伯邑考听来不解,更不愿。
  只道,“父王重病,我怎能离去。”
  说话间,外头清空响起一道霹雳。
  这道雷声让姬昌恢复了清醒,又吐了口血,他枯瘦的手抓紧了长子,声音嘶哑但坚决。
  “考,答应为父。若西岐胜,你就走得越远越好。若西岐败了……届时你,你一定要回来,去朝歌求苏王后放过……”
  一番叮嘱过后,伯邑考忍痛辞别老父,慌忙逃出公府,骑马往东出。
  那虚空中风雷涌动。莫名的恶意让人脊背发寒。
  方才出了城,到郊野,伯邑考忽然听到悲凉的钟声,城墙拦住了声音的传播,城外听来格外沉闷。
  钟声入耳,伯邑考一阵心悸,勒住马,回身望去。猜想到这必然是因为父亲离世,不由得哀从心起,
  “父王——”
  天好像突然暗了。
  伯邑考泪眼滂沱地下了马,往城中跑。却不慎绊倒在地。
  雷鸣愈震。他欲起身,却看到紫色的雷霆霹雳而下,竟是直冲着他照面而来。无端的恶意也在瞬间到达极致。
  避无可避。
  就在那千钧一发,伯邑考险些以为自己要死于惊雷下之际,横空飞来一物挡住了雷霆,清光乍现。
  “大胆!天庭办事,谁敢阻拦!”
  乌云压顶,空中一道怒声,好似雷鸣。
  伯邑考被雷声惊得跌坐在地。
  然清光半分不受影响,稳稳当当,丝毫未减。反倒有一点灵光直冲天际。
  不过瞬息,一个银甲天将跟个葫芦似的从虚空中滚了下来。好不狼狈。
  见其被雷光环绕,哎哟哎哟地叫唤,声音跟之前的怒声神似。
  然后又一熟悉的清朗男声淡淡道,
  “伯邑考,本圣保了。”
  天上的乌云散了。红衣青年骑着夔牛踏空而来,他注视着伯邑考,含笑问,
  “姬考世子,还记得我吗?”
  “玉宸兄?”
  伯邑考恍恍惚惚,如在梦中。
  下一瞬,就看到夔牛的蹄子踏过神将,好不随意地踹了一脚,把神将踢飞出去。
  青年拍了拍坐骑的牛头,满不在乎追了一句,
  “尔回去只管让天帝去金鳌岛要人。”
  岂不是如梦境一般?
  谁能想到,他当初入朝歌的无意善举,结识的竟然是传说中的截教圣人呢?
  后来通天告诉他姬发是天庭选中覆灭商朝的君王,因为当初的恩情,可以助他登上王位。
  但伯邑考拒绝了。还是遵循父亲姬昌的安排。
  排开天庭神仙之争不提,历任商王与西岐的确是旧怨纷纷,姬昌未必就没有为先祖报仇之意。
  此次正好做个了断。
  若周能代商,他自会远远离去。若姬发失败了,念在伯邑考与妲己的旧情,保下西岐臣民的几率更大。
  至于妲己和玉宸,他早已放下了。
  于是伯邑考自请为父守墓,让位姬发。且观后效。通天并未劝阻。
  起先西岐的臣子还全能接受,但在帝辛打出伐周讨不义的旗号后,主和派的臣子就纷纷坐不住了,来竹屋请求他这个前世子拨乱反正。
  伯邑考早知有今日,自然是拒绝。
  哭喊的臣子叫不出他,失落离去。
  伯邑考仰望窗外的天空风起云涌,朦胧间,却见天上有祥云落下。走出三个并排的金甲天将。
  城中处处惊呼“仙人”,短短时间就传遍了仙人下凡助周伐商的“好消息”。
  一时再没有人来扰伯邑考的清净,请他归位了。
  这是好,也不好。
  伯邑考苦笑着,重重叹出一口气,神态也是无奈,也有一丝惶惶。
  即使姬昌并不是由姬发所害,却也是因他而死,因他背后的天庭而死。
  不义之战,如何能胜呢?
  他只怕这般安宁的景象,再也不见了啊……
  *
  另一边,朝歌城外,商王整兵待发,将要亲征讨伐西岐。
  王后妲己留守王都,在郊野三十里处设下祭坛,送帝辛出征。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①——”
  古老的唱诵悠扬动听,铺开一段历史绘卷。
  帝辛仰望着祭坛上的女人。玄色的巫袍勾勒出高挑婀娜的身形,纵然穿戴历任大巫层层厚重的金饰,她的体态依旧轻盈。如飘过山峰的云烟,清淡温和,从容而不可捉摸。
  大许是终于迎来这一日,帝辛心中澎湃,少有的跳出宿命的怪圈。带着些许异样的目光,望着妲己出神。
  妲己的美兼具了皮相和气度,温和却不可摧折,每一个有雄心的君王都想要征服这样的美人。
  可是这个女人是成汤的大巫,也是大商的王后,但从来不是帝辛的妻子。
  可惜吗?
  待走上祭坛,帝辛又看到了连绵的战车和甲士,看到了前列的姜子牙。还有跟在姜子牙身边的风希和哪吒。
  尔时距离姜子牙入朝歌成为风希的老师又过去了三年。
  前两年姜子牙都领着风希和哪吒在田地中打磨性情,姜子牙垂钓,让风希和哪吒种田。去年传闻后土娘娘庇护,由风希发现良种,并一套精耕细作的流程献上。
  丞相商容评价功在千秋,百姓无不称颂王姬。
  在妲己的推动和帝辛的默许下,允许风希入朝堂听讲。姜子牙作为老师,一并入朝,短短两个月便获得上下的认可。尤其以那出身截教,平定了北海之乱的太师闻仲,态度最为积极。
  于是这两年朝堂和睦,大商可谓人才济济,上下一心。
  情势大好,帝辛方才能安心亲征。
  这一切改变,旁人不知,帝辛却知道是因何而生。
  “妲己……姜子牙……”
  他念这两个名字,好像在磨牙,又忍不住露出一丝笑。
  跟延续成汤的使命比起来,是否拥有这么个美人做王后又显得无足轻重了。
  于是在登上战车,从妲己手中接过斧钺之时,帝辛突兀地开口道,
  “王后若能助我殷商国运再延百年,让风希继承王位也不无不可。”
  妲己微微挑眉,似是惊讶,却笑道,
  “大王此话,非中兴之主所言。”
  更像是亡国之君的感慨。
  帝辛注视着她,目光沉沉,忽而冷笑,傲慢中夹杂着两分阴鸷。
  “待孤得胜还朝,自是中兴之主,所言也是中兴之言。”
  说罢了,领兵而去,半点也无留恋。
  妲己目送军队远去,轻声感叹,
  “不想他竟能看得这般通透。”
  这几年她掌握地道轮回之力,加上多次试探,终于确定了帝辛的魂魄有所异常。
  帝辛的改变是从她入朝歌后,成为地道之主开始。性情没有太多改变,却添了不知由来的阅历和心计。
  朝堂上看不出多少,但凭他对后宫和前面的两个王子的态度,则可见一斑。
  最初妲己弱小,异世的魂魄也弱,等到妲己继承地府,打破原有的桎梏,帝辛也得以跳出,展现不同。
  妲己毫不夸大的猜想,帝辛的转变应当与她有关。
  有地道的遮掩,所以他能瞒过众圣的眼睛,谁也没有发现帝辛的异常。
  却是缘分不浅。
  脑海中冒出这个念头,耳畔便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为了风希,连神农都出动了。若是帝辛还看不透,岂非白来此世一遭?”
  红衣圣人从她身后搂住她,低眸抬手间自有洒脱,又流露出几许风流亲昵之态,眉宇的神采比日光更盛。
  妲己的目光落到通天身上,多留恋了两瞬,面上却装作是平常的温和与无奈,
  “两位圣人多次催你到昆仑,你再不走,怕二哥要亲自来拿你。”
  原是不久前太清玉晴二位圣人感天道有变,急唤通天去昆仑一起推演天机。奈何通天觉得推演天机耗时太久,舍不得妲己,迟迟不肯走。
  “我会怕吗!”
  通天表现的很硬气,转眸又握着她的手,无意识地捏捏。迟疑道,“只我也不知为何,总是感觉要发生点什么,放不下心。”
  妲己挑眉,调侃他,“约莫是被大哥二哥混着教训一顿?”
  “你……别瞎说。”
  想到二哥元始那张含怒的冷脸还有老子话不多手却狠的作风,通天还是打了个寒颤。轻咳一声给自己找点颜面,
  “咳咳,我是怕我不在,昊天那童子又要算计你可怎么是好。”
  妲己闻言失笑,“三哥莫非不相信我么?”
  指了指天空,她笑道,“昊天占天时,我得地利。昊天居九天,我有四海。这地上的事,可由不得天做主。”
  通天目不转睛地看她。
  转世后的后土妹妹自来是从容不迫,跟过去单纯善良的后土不同,却更为让他心动。
  忍不住又黏腻了一会儿,通天总算是依依不舍地走了。
  待通天离去片刻后,一尾由太清道韵所化的阴阳鱼游过无际虚空,轻巧地落到妲己肩头。
  “通天已至,昆仑设下结界。道友尽可安心。”
  老子沉稳的意念传达完毕,妲己无声长叹,缓缓舒了一口气。
  他被老子元始引走,她也就可以放心去见道祖鸿钧了……


第80章 
  紫霄宫;开辟于三十三天外的无尽混沌,是最接近天道的地方。
  妲己站定在紫霄宫巍峨的宫门外,将眼前之景与后土记忆中独一次来到此处的印象对比。
  那境中没有白天或黑夜,也无春夏秋冬亭台楼阁朱栏玉砌;仙草琅環;皆浴在紫色光影的烟霞里。
  门户还是那样的门户,却是冷冷清清;少了那些来听道的修士。
  历经两次量劫;曾经不可一世的妖皇尚且陨落;除了稳稳当当的几位圣人,当初的紫霄宫中客还剩下多少呢?
  仿佛是殿内主人的催促;一种玄之又玄的道韵铺开来;她轻轻抬手,却是若即若离;不可捉摸。
  “你来了。”
  道祖……
  妲己收回了思绪;目光循着道韵的方位而去。
  大许只是脑海中跟着动了一念,她的身形未移,周遭的景便已不同了。
  宫外的亭台楼阁消失不见,也不是记忆中道祖讲道的大殿。她身处一片半暗不明的混沌空间中;两个空置的风火蒲团对着摆开,中间放了个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圆形几案。
  有三道微光于案上闪烁。光芒柔和;不算刺眼。三道光的颜色显然不同;却又不能用世俗常规的颜色去界定。
  强行要去定义,大概是一紫、一玄、一黄。
  妲己知道她是一时大意,被鸿钧拉进了类似于六道轮回后面的虚无空间里。进出与举止,恐怕都得人家做主。
  对此,妲己也不意外。
  她清楚自己跟鸿钧的差距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磨平的。既然决定了支开通天前来赴约;对于这种情况自是早有预料。
  妲己的嘴角微抿,无声坐到脚边的蒲团上。面朝那对坐的空置蒲团微微稽首,
  “我来了。”
  玄之又玄的道韵始终充斥在整个空间中。
  妲己闭上眼,对面的蒲团上便有一个人影清晰了起来。
  那个人影颔首笑道,“后土道友,久违了。”
  *
  昆仑山,玉虚宫。
  主殿中布下了几百道无形的禁制,太极图定下地水火风,诛仙四剑分列四方。盘古幡在最外重禁制悬绕,引动紫色的天道长河虚影。
  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圣人端坐蒲团,正在合力以各自圣道影响天道长河。
  上一次道祖鸿钧引天道沉睡,本来能持续有许多年。然而恰逢封神大劫,人间战火一起,难保天道不会有感,提前醒来。
  人间的王权之争对圣人来说不算什么,怕只怕会阻碍了地道和人道的计划。
  所以通天才会回到昆仑,希望合三圣之力,混淆天机,以求给妲己的计划留下更多的时间。
  三圣将要进入这行动的关键时刻,通天却莫名地有些静不下心,乃至坐立不安。
  老子瞥过去一个眼神,淡漠中暗藏警告,“通天。”
  通天接收到大哥的警告,安静了片刻,又小声道,“我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