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第101章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101章

小说: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以成大事。等我把他架空那日,就是他死到临头之时。”
  …
  过了几日,府衙那边对方大的调查结束了。
  最后判定,方大就是纵火之人,府衙先后找齐了人证和物证。
  “方记食铺”起火后,有人见方大从后门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去不回头。
  方大家附近的街坊则是有人看见他抱了一包东西回了家中,府衙对方大家进行了搜寻,找出来一包银子,足有十几两。
  方大的媳妇看见这包银子就愣了,她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甚至怀疑是府衙搜查的人往她家放的。
  至于物证,在方大的手上和袖子处都发现了桐油的残留。
  无论方大媳妇怎么哭喊,证据链已充足,方大是第一纵火人这件事是定性了的。
  至于幕后指使,就还得细细地查了,不过人已死了,确实是不大好查了。
  方念真的胳膊一日好过一日,现在行动已经没有任何异常了,只是皮肤表面还有着结痂掉了的痕迹。
  几个侍女每日轮流给方念真涂着“玉颜膏”,给方念真看得直心疼。
  “木槿,现在都一天两次了,这药这么金贵,不用这么频繁吧?之前太医说一天擦一次就行的。”
  木槿轻柔地给方念真涂着药,解释道:“我们王爷叮嘱了,定要把这一小罐药膏都用完,否则就是奴婢们失职了。”
  木槿这样说,方念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乖乖地任由她涂药。
  药膏抹完清清凉凉的,现在天头越发凉了,屋里也燃起了炭盆,方念真裸着半边臂膀也没觉得多冷。
  待药膏吸收差不多了,木槿帮方念真穿好衣裳。
  “姑娘好像长高了些,也……丰腴了些。”
  现在四个侍女与方念真都很是相熟了,也不喊“方姑娘”了,直接就叫姑娘,倒显得像是从小就侍奉的自家姑娘一般。
  方念真听了木槿的话,脸上就是一红。
  木槿比她还要大两岁,懂得自然也多。
  她口中的“丰腴”,可不是说方念真胖了,而是另有所指。
  方念真低头看了看胸口鼓鼓的两团,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受伤之后补得太过了,某处竟然又发育起来。
  不过她毕竟是个现代女子,对于这些变化也坦然接受,只要健康就好,身材怎么样无所谓。
  只是可惜,之前常穿的衣裳现在都感觉有些紧绷之感,只怕又得重新定一批了,又是一笔银子。
  方念真最近“抠门”极了,当然,她不是从员工身上抠钱的人,只是对自己很“抠门”。
  新衣服也不添了,新鞋子也不买了,零嘴就吃家里的,外面的街都不逛了。
  她盘算着手里的资产,食铺一烧,这一年就相当于白干,丁点没赚的感觉。
  得留一大笔银子出来重修屋舍,京城那边也投入不少,前一阵子又新置了牛羊,她看着越来越少的钱,感觉心都发慌。
  好在新云州的百姓听说‘方记食铺’的火灾是恶人纵火,都义愤填膺,也同情万分。
  这时候那些碎嘴子说方念真“赚钱多遭报应”的人也闭口不言了,多的是老主顾去“锅里捞”和“方记涮肉”捧场,倒是也多赚了些钱。
  天气冷了,莫大姐那边的牛肉干作坊也又重新开办,方念真与好几家商队都签订了契约,现在“念真食品”的名头在外面也不是查无此人了,颇有一些老饕吃货认准“方记念真”的牌子。
  知晓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还有其他两个账房分担,但是“方记”的范围太广了,她每一旬拢账都得耗上一整日。
  知晓正焦头烂额呢,偏偏方念真端着一碗甜羹过来了。
  “大主管,忙着呢,可真是辛苦了啊。”
  知晓看着一脸殷勤的方念真,就觉得事情似乎不对。
  “掌柜的,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方念真咬了咬嘴唇,“嗯……算是有那么一丁点儿小事吧。”
  知晓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头都没抬:“直说呗。”
  “我买了个庄子。”
  “啥?!昨日你不是还跟我哭穷说没钱,闹心吗?”
  方念真嘿嘿一笑,“这庄子买得可划算了,便宜了小一半,没看我都没用从你这儿支银子吗?”
  知晓警惕地看着她:“那你来与我说什么?”
  方念真上前给她锤锤肩膀:“庄子上还有好些出产,得核算了价钱,才能交接,这不是得辛苦知晓大账房了吗。”
  知晓看着面前还没算完的五六本账本都笑了,“行行行,只要掌柜的每日都能笑得这么开心,我就是当头牛我都乐意。”
  方念真这庄子来的巧,恰好就是自己葡萄园前面那个。
  牙人来说时,方念真就是一皱眉,因为她知道那是桂游手下的庄子。
  但是仔细听了才知道,这庄子早就卖出去了,甚至又转了两手。
  方念真狐疑地问道:“不会出了什么事吧?价格这么低,还这么短的时间内,两个人都转手不要了。”
  那牙人拍着胸脯保证:“方掌柜,咱俩都接触多少回了,我什么时候坑过您啊?真是赶巧了,都是需要钱。”
  方念真里外里地算下来,这庄子虽然便宜了些,但是明说了,庄子里的出产也得一起买了,主要是那些东西她都有,买回来也用不太上。
  不过,这价格还是十分划算的,基本上是打了六折了。
  为了和自己的葡萄园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庄子,方念真咬咬牙也还是买了。
  若是没有食铺失火这回事,方念真定然眼都不眨就能买下,这多大的漏啊,不赶紧捡着都怕被别人抢了先。
  现在却是一种勒紧裤腰带的感觉,尤其是掏完银子,方念真感觉自己的心都空了一块,没有想象中很开心的感觉。
  买好了庄子,方念真却还没想好庄子的田地用来干什么。
  今年种红薯算是赚到了钱,但是明年种红薯的肯定会多的,行情就不一样了,方念真还是打算另寻出路。
  这庄子的田地就围绕在庄子附近,也不需要走远。
  方念真心里隐约有了些主意,但是也得明年春天才能实施了,今年这庄子就先放着吧。
  现在这季节要是去庄子,那纯属是受罪去了,还不冻死。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桂游听着手下人的禀报,“卖给她了就好,算是我对她的歉意吧。做隐蔽点,别让那个疯婆子发现了。”
  方念真这边打算重整旗鼓,瑞王府,陆恒那边也有了新的消息。
  “你是说,方记失火的事是危家的人干的?”
  “属下不能完全保证,不过,□□成是这样。”
  “那刺杀方掌柜那次呢?”
  跪在地上的下属摇摇头:“属下无能,那起事确实查不出来。”
  陆恒放下手中的笔,看向窗外,“越是查不清楚的事,越是可疑。”
  他又转过来,淡淡地说道:“我看,危家抱着萧家大腿的日子是过得太安稳了,给他们找些事做吧。”
  “是!”
  作者有话说:
  陆恒:天凉了,危家该破产了
  (哈哈哈,开玩笑哒~二合一了哟,家人们,这一大章涵盖一千营养液的加更啦!日万实在是万不动了)


第129章 以牙还牙
  京城; 危家。
  危家其实不是传统的世家大族,因为人口少,甚至整个危氏一族都没有几个当官的。
  危家是靠水运起家的。
  先帝没什么做皇帝的天分; 资质平庸; 流连后宫。
  唯一能被拎出来算作政绩的就是开通了运河。
  那是先帝刚刚登基时,还是少年; 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时; 定下的规划。
  经过三十年的修建,在先帝暮年之时终于通航了。
  而危家,原本就是游走在货运与水匪之间的人家,黑白通吃,倒是借着运河的通航起了家,赚得盆满钵满。
  上一代的危家家主去世前没有留下儿子; 旁支兴奋不已; 觉得总算是有机会了。
  却不想; 一直养在家庙中,名不见经传的危家长女——危诗霜横空出世。
  借着父亲留下的一支忠心小队,硬是力排众议; 登上了家主的宝座。
  至于是怎么“排”的众议,现在想起来还毛骨悚然。
  反对声音最厉害的那一家旁支,一夜之间被杀的不留一人,莫说是人了,家里能喘气的牲畜也全都被放了血。
  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据说血腥气飘得一条街都是,偏偏报官之后; 什么都查不出来。
  官府查不出的事; 危家倒是都能看出门道; 看着那熟悉的杀人手法,分明就是危家秘卫所为。
  危家盘踞几十年,才养出来这样一支大杀器,不知危诗霜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完全掌握。
  自此,明面上没有人再敢反对危诗霜成为家主一事。
  但是背地里的暗斗却没有停歇,直到前两年,危家与京城桂家议亲。
  虽然人选是桂家的私生子,但是那私生子,势头也很猛,大有一争桂家家主之意。
  一个是勉强压住家族的新上位家主,一个是野心勃勃想要成为家主的私生子。
  两个各有缺陷的人,结合到了一起,效果却翻了倍。
  桂家缺少雄厚的财力支撑,危家则是急需官场有人撑腰助力。
  两相结合,都找了最佳的答案。
  不过,近日来,危家却频频出事。
  这是危诗霜第三次接到危家的来信了。
  她一脸的烦躁:“一群废物,我之前不在的时候,也不见危家出事,我来新云州办事,偏就接二连三地出事。”
  危诗霜接到的信件里先后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危家水运的生意被抢,按说,危家也算是地头蛇了。
  京城这边豪商大族众多,他们危家称不了霸,但是也有一席之地,能挣口饭吃。
  危家主要的据点是在江南一带,那边的水运生意,只要价钱好,他们黑白都接,保你安全。
  最近江南老家的大本营却被人挑了幡子,这是他们的行里话,意思就是被人抢了生意。
  最古怪的是,时隔这么久了,还没能打探出对方是何方势力,究竟靠的是哪座大山。
  第二件事,危家一直给萧家供应江浙一带的太湖石,萧家拿去做生意。这“太湖石”是造园林景观的好材料,大肃的富贵人家造假山一般都会选用“太湖石”。
  结果他们开采“太湖石”的石矿也出了问题,先是被人匿名告到官府,说他们用黑工,虐待采石矿的苦命人。
  即便危家背后有官府的势力,但是恰好赶上巡查的钦差在此,钦差软硬不吃,嘴没能堵住,说是要报上去,上达天听。
  这第三件事,就是危诗霜刚刚收到的那封信了,信里面说——危家的船着火了!
  危诗霜看完了这封信就摔了杯子,吓得她的侍女大气都不敢喘。
  “愚蠢,船停在码头,怎么会着火呢?怎么会把船给烧到救不了呢?”
  危诗霜百思不得其解,即便是船舱起了火,周边都是水,还能救不了火?!
  停在水里的船被火烧得剩个壳子了,听起来都好笑。
  信里说,希望危诗霜回去主持大局。
  水运是危家的根基,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危诗霜确实不能再平稳地待在新云州了。
  她立即让下人去收拾行囊,“先去江南,再上京城,我倒要看看,是谁敢这么为难危家。”
  危诗霜丝毫没有体会到,一报还一报的道理。
  桂游也听说了危家的事,虽然他最近与危诗霜相处的不甚愉快,但是危家的事也与他息息相关,现在他们也算是荣辱与共。
  “诗霜,回去后切莫冲动,人外有人……”,还不等桂游说完,危诗霜的美目就瞪了他一眼。
  “没骨气,我危诗霜就信奉一个道理——只要打不死我,我就往死里打。”
  桂游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
  先前他与危诗霜定亲时,也不是没有被这个女子吸引的,她那份强悍的心性,还有那股对自己的狠劲儿,都让桂游着迷,也心疼。
  却不想,两年过去,她现在越发的不着调了,顺风顺水的境遇让危诗霜变得越发跋扈,不可理喻。
  即便对危诗霜的做法不苟同,桂游也还是派了得力的护卫护送危诗霜去江南。
  “此去路远,保重。”
  危诗霜一身便装,平日里纤细的腰身此时笔直地端坐在马背上。
  她居高临下地看向桂游:“我的未婚夫,希望你安分守己,我不希望听到任何风言风语再传到我耳朵里,危家,和桂家,都是要脸面的。”
  桂游没再言语,危诗霜也没再纠结,策马向出城的方向奔去。
  她路过“方记食铺”的店门口,看着黑漆漆的废墟,心里忽然生了一股凉意。
  她前两日刚让下人买通了“方记”店里的人,放了把火。
  转头她的船就被烧了,该不会……?
  危诗霜突然又嗤笑了一声,笑自己的多疑,笑这荒唐的想法。
  “一个烧火做饭的厨娘罢了,哪儿来那么大的本事,我真是在这安稳度日,糊涂了。”
  …… ……
  危诗霜这边刚走,陆恒那边就得了消息。
  “王爷,危家的人已经离开新云州了。”
  陆恒把玩着手里刚刻好的印章,轻轻地“嗯”了一声。
  “路上的‘惊喜’,给她准备好了吗?”
  “回王爷,都已妥当。”
  下属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王爷,为何不直接把她杀掉?”
  陆恒做事一向爽快,杀人也都是给个痛快的,除了对付探子和惩罚奸细,他甚少下这样的命令一点点儿地磨人。
  虽然他们只要执行命令就好,但是无关大局的提问,王爷也会给他们解答。
  陆恒开口说道:“现在她还不能死,否则她早就身首异处了,而且,她做的孽,最好是自己一桩桩一件件地承受了,以牙还牙,才死得比较明白。去吧,再继续把桂家查查,若是与此事也有牵连,再来报我。”
  陆恒说完这句话,眼中闪动着精光,竟像是上了战场似的,透出些杀意来。
  下属不敢再问,直接就告退了。
  好可怕,上一次他见王爷有这样的眼神,还是屠了他母族的男丁之后,拎着滴血的刀回府,府中人应该都记得那一幕。
  现在,王爷为了那个小厨娘……不,得尊称方姑娘,竟然做到如此地步,想来那方姑娘在王爷心中的位置很是特殊。
  这都不是他能细想的事,还是先把自己的嘴巴管好吧。
  …
  方家,方念真是丝毫体会不到外界的“腥风血雨”的。
  她辛勤地照顾两个徒弟好几日,终于小秋和安子表面上看起来都没什么大碍了。
  只是小秋的嗓音还没恢复到从前的清亮,方念真不放心地又仔细问了郎中,确定没有伤了嗓子,后面会恢复好的,这才放下心来。
  趁着瑞王府送来的四个侍女都在,方念真决定给“内部人”先来个防身术练习。
  陆恒送来的四个侍女,平日在府里也不大显露她们会武艺这件事,属于“隐藏大佬”那一类的。
  自从来到方家,也就芒种在救火那日显出了功夫,所以方念真就拜托了芒种来教大家武艺。
  因为还没想好群体的武艺要怎么教学,所以此次学习防身术的就只有方念真、黄莺、知晓、小秋、安子。
  时间就放在朝食之前和晚上下工之后,每次两刻钟,时间也不算长。
  当然,还是要先从扎马步开始。
  芒种对于教学还比较生疏,也不敢训人,但是她得了方念真的嘱咐。
  方念真原话是这样说的:“芒种,你只要看紧我就好了,想一想,训练严格些是为了我好,别不敢说我。”
  至于其他人,则是由方念真教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