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作者有话说:
欢喜过年,我们念真又长了一岁,成年咯~
第65章 姜撞奶、烤羊排
放完烟花后; 大家又闹腾着“守岁”,磕着瓜子,从店里遇到最难缠的客人聊到大肃与靳翰的紧张关系。
直到都困的东倒西歪了; 方念真将他们挨个撵回了屋子。
第二日; 方念真是被院子里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吵醒的。
她打着哈欠,困得眼泪直流:“谁啊这么吵; 这才什么时辰啊,就起床了。”
懒洋洋地把门打开了一条缝; 方记的员工就看见头发和鸡窝一样的大掌柜。
“妈呀!”方念真“啪”地一下把门关上,却还是听见外面传来了低低的笑声。
手掌拍了一下额头,完,这下形象全毁了!
她换了身新衣裳,小秋敲门,给她预备好了洗脸水。
“师父; 洗漱一下; 大家等着给您拜年呢。”
方念真打了个哈欠:“这么早啊; 怎么就我一个人起不来啊,咱们不是一个时间睡的吗?”
小秋嘿嘿一笑,“大年初一早起; 这一年才勤快嘛,您是掌柜的,不用那么勤快,我们勤快就够了。”
快速地洗漱一番,整理好头发,方念真就带众人到了花厅里; 可不能让他们在卧房门口就拜年; 太尴尬了!
方念真端坐在椅子上; 手里捧了个大红布袋,五人一组上前拜年,他们要叩头,方念真拒绝了,说只鞠躬就好。
大家轮着番地说着各种吉祥话,方念真从布口袋里掏出红包挨个发。
如此一番,大家也就散了,各过各的假期去了,有人选择睡几日大觉,有人结伴逛街。
方念真的打算是每天吃吃喝喝撸撸猫,过几天惬意的小日子,待初五初六的时候去一趟桃竹村,看看她的满圈牛羊。
不过,她就是个闲不住的命,现在有小秋这个爱徒负责她的餐食,但自己还是手痒痒。
躺在摇椅上的方念真挨着炭炉,明明感觉浑身暖烘烘的,肚子却有那么一丝丝的凉意。
很想吃点能发热的食物。
“徒弟,你吃过姜撞奶不?”
“没有,是用姜和牛奶做吗?”
“行,今日就教你这个,其实很简单的。”
两人溜溜哒哒到了厨房,先找出几块老姜。
“先把姜皮削掉,然后切末。”
打下手的活让徒弟代劳,方念真去找了两个捣蒜泥的石臼子出来。
把小秋切好的姜末装到纱布里,两个人就隔着纱布开始锤,最后把纱布提起来,努力地挤压,榨干姜汁。
最后两人总共挤出来一小碗姜汁。
方念真觉得自己的手火辣辣的,问小秋的情况怎么样,小秋说估摸这些姜水能把她积年的冻疮都治好了。
去冰窖将冷藏的牛奶拿过来,方念真挺没信心能一次就“撞”成,就只煮了两小碗牛奶。
在锅中煮沸,冒大泡沸起来了就马上关火盛出来。
加入糖慢慢搅动,这一步既是为了让糖溶解,也是给牛奶降温,太高的温度也不行。
直到牛奶变得微微有点烫手的程度,在碗底加入一小勺姜汁,然后将牛奶抬高倒进去,这个步骤就是“撞”。
方念真做一份,让小秋跟着她做另一份。
“撞”好之后千万不要搅拌了,就静置在那里,过一会儿再再来看成果。
两人去仔仔细细洗了个手,又擦了护手油。
等到回到厨房也就差不多了,方念真拿勺子一探,成功了!
牛奶已经凝结,像布丁一样。
小秋那碗就略有瑕疵,稍微有点不成形,应该还是温度的问题。
师徒二人也没拿回屋子里吃,就坐在灶台前,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方念真其实不大吃得惯姜的辛辣味,不过还好姜汁放得少,糖放得多。
姜撞奶入口丝滑,甜甜的味道里蕴含着姜汁的辣味,却感觉胃都被暖到了,她那丝丝凉凉的肚子也暖了起来。
小秋倒很是喜欢这道小甜品,方念真见她喜欢,便只吃了半碗,其余的半碗给了小秋。
就着这股热乎劲,方念真回了卧房钻进被窝,抱着大福昏昏地睡了过去。
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还在现代,喝了一肚子热水,冬天喝热水,谁喝谁知道,抱着肚子焦急地寻找厕所,就是找不见。
最后她感觉憋不住了,小肚子紧绷绷的,最后“哗 ”地一下释放的时候,她猛地醒了过来。
“我去,我都这么大的人了,不会尿床了吧?”
掀开被子看看,“还好还好,是血不是尿”。
等等,血?!
……
知晓恰好过来,坐在床边安慰她,“大年初一来月事怎么了,开门红啊!”
方念真瘫在床上,一想到自己以后每个月有那么两天都痛得要命,就觉得恐慌。
她锤了一下床:“这个郎中也太神了吧,我才吃了几天的药啊,就给我催出来了。”
她一直等着“痛经时刻”的到来,但是一下午过去了,小肚子虽然还是紧绷绷的坠着,但是并没有疼。
小秋坚定地把功劳归功到“姜撞奶”上,每一顿饭后都给方念真递上一碗姜撞奶。
大年初三,方念真下午就说什么都不肯喝了,“徒弟啊,我感觉我浑身都散发着姜味,再这样我要上火了。”
天知道,小秋一向擅长“创造”,她从姜撞奶得到启发,做的餐食里也都会有一道与姜相关的,姜丝白粥、姜炖鸡腿。
她还跑回店铺拿了一罐腌制的泡仔姜,切了丝和泡椒一起炒牛肉吃,这个方念真还勉强能接受。
辣丝丝的,很是下饭,吃完牛肉,把米饭扣到剩下的仔姜和泡椒里面,拌一拌,舀一勺送进嘴里,油乎乎的香得很。
还好到了初五,她就活力满满了,她早就与黄莺说过自己年后可能会过去桃竹村,所以她简单收拾了一下,打算只住一晚就回城。
左右也是无事,知晓和小秋两个跟屁虫也跟着一起去了。
大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黄家。
黄莺见了她们很是惊喜,“掌柜的,新年大吉!我日日都盼着你们来呢,总算是到了。”
先在黄家简单吃了口午饭,就走去了牧场巡查。
老黄几人把这里管理的很好,牛圈和羊圈也都很干净,异味也不重。
一进了院就有几只大狗狂吠,吓了方念真她们一跳,老黄赶紧厉声制止住吠叫的狗。
“这是新添的那几只狗,不认识您。”
方念真点了点头,“挺好,看着挺凶。村里最近可好,狼群又来了吗?”
老黄答道:“后来又来了两回,还去了朱财主那边的牧场一次,都被村民赶跑了,之后雪也化了,它们也没再来了。”
方念真转了大半的牧场,正觉得一切都好的时候,看向单独一个圈的小牛,皱起了眉头。
“那是发财吧?它没长胖就算了,怎么感觉还……变小了呢?”
老黄尴尬一笑:“掌柜的,这牛挺犟,喂它可费劲了,人得用手拿着草喂,掉地上就不吃了。”
方念真一脸的惊讶:“啊?”
她走近了去观察,发财是个黄底白花的小牛,方念真一行人看它,它也走过来观察最前面的方念真。
它似乎还认识方念真,努力地把头探出门外,方念真就顺势摸了摸它的头。
然后拿了草料和豆饼放在槽子里,这倔牛上前闻了闻,原地踏了踏蹄子,果然扭头就走。
方念真捡起来半捆草,“发财,来,我拿着你来吃。”
老黄又是一阵结结巴巴:“呃,掌柜的,这个已经放过槽子里了,它不吃了。”
“啥???”
这回方念真、知晓、小秋和黄莺四脸懵逼。
方念真喃喃自语:“这么金贵的吗……怪不得!”
她忽然激动起来,“果然无奸不商啊,怪不得那朱财主要主动相赠,这哪是牛啊,这不是活祖宗吗!”
老黄也一拍大腿:“是啊!掌柜的,每日喂它一头牛的功夫,都够喂完其他所有的牛了。”
知晓插嘴:“没试着饿一饿它吗?”
说到这个,老黄就更一言难尽了:“试过了,下狠心饿了它两天两夜,都饿得趴下不起来了,食槽里的草料它是一口也不动啊,所以它比之前还瘦了,要不我说它犟呢。”
小秋提出:“那……许是食槽不对劲?”
“这个也试了,石头的、木头的,前后换了五六个了,都不行。”
终于,老黄大着胆子直接说了:“掌柜的,要不然,咱把它卖了吧?”
方念真明白老黄的意思,这头小牛太影响工作效率了,又不会带来什么额外的收获。
她叹了口气,又新拿了把草用手喂着去:“发财啊,那我也没法了,只能把你卖给别人家了。”
正在嚼草的发财停止了进食,仰着脖子“哞哞哞”地叫了起来,大大清澈的眼睛还流下一行泪。
知晓大惊:“它,它好像听懂了!”
方念真问老黄:“牛这么小就能听懂话了吗?”
老黄显然也很懵,“这,只听说过养了多少年的老牛能听懂人话,这么小,我真是没见过。”
方念真却觉得很是神奇,不免也有些怜惜。
“这么聪明,运回城里吧,跟我的马一起养着,以后就让它拉东西。”
她想好了,让小钱每日喂这头牛,小姑娘一定很愿意。
听说方念真从城里来了,里正家下午也来请她们去吃晚饭。
主要是,方念真安排黄莺给里正家也送了一份年礼,估摸着里正家是想还这个人情。
恭敬不如从命,方念真几人与黄家人一起过去,大家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了一顿。
因为是过年,里正家的饭菜比之前丰富了很多,鸡、鱼、肉都是大份的。
但是桌上最受欢迎的还属蒜苗炒鸡蛋、清炒豆芽和小白菜冻豆腐汤。
这两样都是黄莺从家里带来的,冬日里吃水灵灵的新鲜蔬菜感觉太好了。
“行啊,黄莺,小白菜都种出来了。”
黄莺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之前在家种了,让我小弟帮我照料的,一个多月了,正好赶上过年长成了。”
众人又不断地夸赞她,把黄莺羞的脸都红红的。
这次来桃竹村,方念真已经听黄莺的娘说了,之前黄莺被那浪荡子强行追求,名声有些受影响。
但如今她去了城里做工,每月拿着工钱,还有方念真给她种豆芽的提成钱,过年回村带了大包小裹的年货,有的是店里发的,有的是黄莺自己买的。
她穿的衣服料子也好,在城里吃得好,人都圆润了些,更漂亮了。
她爹老黄现在又管着那么大一个牧场,四邻八村的就有人动了心思,相中了黄莺。
黄莺爹娘经过之前的事,倒是看得明白,“这都不是诚心求娶的,他们都是看中了我家的日子,真是怕莺儿嫁到这样的人家,不享福啊,再说吧。”
见牧场运转一切正常,方念真也就放下了心,临走前又杀了头羊,准备带回城里。
至于发财,肯定是没法跟她们一路回去的,老黄说他等过了正月十五,再想办法把它送到城里。
黄莺也要跟着回城,方念真没让,反正她也不在店里干活,多放几日假也不影响什么,就说让她过了十五之后,跟发财一道来城里。
这次除了带了一头杀好的羊,方念真又从里正家儿媳妇那买了十罐烧椒酱。
里正家和黄家又给她车里塞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冻豆腐、干蘑菇、咸菜、蔬果干,硬是装了大半车,方念真和知晓、小秋回城路上都是挤着坐的。
回了城里,方念真料理这头羊就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该冷冻的冷冻,该煮熟的就煮熟,然后再冷藏起来。
最主要的是做了很多“羊肉墩子”,将羊肉分部位切好,捆起来,紧紧裹成一个个的圆柱体,没有保鲜膜就用油纸,然后拿绳子扎起来。
方念真要试验一下这样出来的羊肉卷好不好吃。
不能不品尝这么新鲜的羊肉,她还留了几大块肉,准备做手切羊肉。
之前刘忠他们几个搭塌的面包窑,后来又请教了人,重新搭了一下,方念真试了两次,火候很难掌控,还是烤不成面包。
不过,用来烤肉效果倒是不错,干脆就当成了“焖烤炉”使用。
方念真回城的那天傍晚就拆了半扇羊排下来,将羊排的骨缝割开,加了调料,已经腌了一晚上又半个白天了。
送到焖炉里烤半个时辰,又拿出来翻面,再送进去烤。
第二次拿出来的时候就撒上夏天烧烤的烧烤料,再送进去烤,顺便还送了几个土豆一起烤。
再出炉的时候,香味飘了满院子,方念真美滋滋地再撒上一层粗粒的孜然。
香疯了,开啃!
今天有口福的是知晓和小秋,还有安子,其他人都出去了。
准备好了蒜瓣,方念真拿刀一根根把羊排切下来,几人也顾不得烫手,就用牙撕扯着往下咬。
没办法,这东西就得趁热吃最美味!
这羊排肥瘦相间,肥的部分已经被烤出了羊油,一口下去香得很,要是纯瘦的肉,口感会柴不说,可能还没这个香味了呢。
吃腻了就咬一口蒜,感觉滋味又得到了升华,再腻就喝一口热茶。
最后这半扇羊排都被啃干净了,土豆抹上辣椒面也吃光了。
方念真感慨:“这羊肉是好吃,不膻,还有香味。夏天的烧烤该加菜品了。”
几个人吃得一片狼藉,嘴上、手上都是油乎乎的。
各自去清理了一番,又回来坐到一起喝茶。
在场的都是女孩子,安子还装上深沉了,只听着,不说话。
知晓和方念真就找到了新乐趣,逗着他说话。
结果安子来了一句:“这都过了年了,我都长了一岁了,不能再话那么密了。”
几个女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的,“看你能憋到什么时候。”
…… ……
对于餐饮人来说,春节假期就这么快地过去了,百姓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气氛里,他们就要开门营业了。
其实方念真已经挺宽容的了,主街上的饭馆多数都是初六就开门营业了,她选择初八才开工,多了两天假期呢!
开门这天图吉利,方念真还是给每人都发了个小红包,里面塞了十几文钱。
“初八了,有些人家吃自己家的饭也腻了,可能会上街来打打牙祭,大过年的,大家都服务到位些,别跟人发生什么冲突。”
叮嘱了一番,方记食铺和方记锅里捞就都开门迎客了。
果然如方念真所料,锅子店那边客人又爆满了。
今天是新年开业第一日,方念真也很有诚意,给每桌客人都送上了一小碟手切鲜羊肉,虽然没几片,但是也是个心意。
同时也是关注大家对羊肉涮火锅的反应,还真有那“懂行”的。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在那说着:“我当年去过靳翰那边做生意,吃了不少他们那边的羊肉,那味道,可真好嘿,他们也不会好好做,就清水一煮,加点盐,但是味道就是好!”
“这店里没有清水锅子,都尝不出这羊肉的原味了,不过涮辣锅也别有一番风味。”
见食客们对羊肉接受度不错,方念真想做铜锅涮肉的那颗心就又蠢蠢欲动了。
作者有话说:
(啊,咽着口水写完了烤羊排,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尝尝内蒙古和新疆的羊肉!真得很绝!)
十二点前还有一更~不过明天工作日啦,大家不要等咯,早点睡觉,明天再看!
第66章 手打牛肉丸
方记食铺这边生意还是一般; 即便有客人,也多是来吃麻辣烫的,就连吃牛肉面的人都少了。
真是看出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