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殖业的风险就在这里。
老黄这次急匆匆进城; 也就是想问问方念真; 他们这边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可不敢擅作主张,还是由东家来拿主意吧。
方念真打算先寻个兽医问一问,同时,也从现在开始戒备,做好一切消毒工作。
她急忙追问老黄:“可看见朱财主那边是怎么处理的病牛了?还有,他们平常的粪便都是清理到何处?”
老黄摇头:“牛还没有死的,应该是还没有处理,至于粪便,之前见咱们家堆肥,他们也是堆肥的,现在牛病了,就不知道了。”
“你说,他们不会污染了那条小河吧?”
这个问题,老黄倒是很肯定:“那不会,小河里日日都有人洗菜、洗衣服,他们不敢祸害。”
如此,方念真倒稍稍放下心来。
可别把水源给祸害了,再说,万一这病还传人呢?
“近日放牧不要去他们那边的小河边了。”
从春天,草木长起来,方念真的牛便不再圈起来,白日里都会放它们出去吃草。
这样也节省饲料,还能让牛牛心情愉悦,毕竟现在可是有十几个揣了犊子的母牛呢。
在城里找兽医这件事,有点难做了,方念真根本没听说过城里有兽医。
她犹豫着要不要去请严氏帮忙,却又想到人家这几日都忙着陪娘家妹妹呢。
正在疯狂思考着,眼前就过来了一辆马车,从马车里探出一个脑袋。
“哎哟,方掌柜呀,怎么在这儿站着?”
这下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曾叔?!”
片刻后,曾管家就解决了此事。
“我们王爷手下也是有好几个庄子的,还有大批的田地,养了好几头耕牛呢,庄子里有兽医的。”
方念真惊喜万分!
与曾管家约定了,一会儿他就派人去庄子把兽医接来。
“这牲畜得病也是件大事,我还得上报王爷呢。”
方念真想到古代对于耕牛的重视,也恍然大悟,是了,府衙应该也很是重视此事才对。
是她养了一群肉牛,才忽略了这些,没想到这么多。
老黄媳妇也是个细心的,她已经提醒老黄拿了艾蒿熏牛棚,又拿了硫磺往牛身上抹,这在他们的观念里是能防止一些疫病的。
方念真对这个做法是否能抗菌防感染存疑,但是做了总比不做好。
方念真又仔细嘱咐了老黄一番,什么喂牛的近几日尽量不要出牧场啊,进出都用酒从头到脚喷一遍,再用酒泡一遍手这一类的。
之后就给老黄的车上“哐哐哐”装了半车高度的酒,给方念真心疼地直皱眉。
所有接触过老黄的店员,包括方念真自己都仔细拿酒喷过身子,一双手都快泡浮囊了。
老黄一看这阵势,也不敢提想顺便看一眼闺女的事,拉上瑞王府“借”来的兽医就回桃竹村去了,现在顶着日头赶路,天黑差不多能到村里了。
他还得留意着点,绕一段远路从村子东头回去,别路过朱财主的牧场。
方念真思考了好几番,还是没和老黄回去,一个是她去了桃竹村也没多大用,再一个是她的事业主要还是在城里的店里。
万一牧场那边出了什么事,那么多有关牛肉的菜品,这几个店都得半停摆。
自己还得安抚食客,还得安排员工,她得把大局坐稳。
次日,方念真等来了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府衙听闻此事,也派了兽医前往桃竹村了,治不治得好还两说,起码不用担心朱财主的牧场乱处理,惹出更大的乱子来。
坏消息是,派去的瑞王府兽医叹息着回来了,说是自己治不好这病,此病在牛之间传染性颇强。
不过这病倒是不传人,只要隔得远,也不传染别的牲畜。
方念真感觉自己的心都焦了,她在这些牛身上投入的不少,每个月店里都会用到几头牛,但基本都是从靳翰进购的劣质牛,用来吃牛肉。
她牧场里如今精养着的都是第一批牛,都是当时精挑细选的,又扛过了严寒,从靳翰半运半走到新云州的,体质强健得很,生下小牛犊来肯定也是健健康康。
若是出事了,这是一笔损失,再加上它们肚子里揣着的小牛犊子,再有两三个月都有可以下生的了,这加起来损失就能翻倍。
正当她打算自己亲去桃竹村一趟的时候,陆恒居然来了。
“你别急,我已经联络了靳翰那边的兽医,这牛毕竟是从他们那里买来的,他们对此应该更为了解。”
“真的?!”
方念真真是差点就跳起来了。
陆恒看着面前的小姑娘一下子开怀了,就觉得自己做的很值得。
想来,养了牲畜的百姓们都像方念真一样,期盼着能赶紧解决这件事。
“嗯,于理于情,我这个做王爷的都不能看着……百姓们有损失。”
方念真光顾着傻乐,对于陆恒后面说了什么根本就没在意。
这下她没了去桃竹村的理由,因为她的店里也忙了起来。
虽然府衙说已经控制住了此次的“牛疫”,但是新云州城里的百姓还是有恐慌,不敢吃牛肉。
捎带着连羊肉都不吃了。
方念真店里的生意直接就一落千丈。
现在“方记食铺”倒是显出来优点了,三家店,就它还屹立不倒,受影响很小。
“锅里捞”那边倒还好,把牛羊肉的制品拿掉,起码还有冷锅串串的素菜和猪肉、鸡肉撑着。
最大的“方记涮肉”则是完全不行了,烧烤拿掉了牛羊肉大家也不愿意来,准备好了肉还卖不出去多少,小五都急死了。
小五颠颠地跑过来问方念真:“掌柜的,咱们要不要搞个打折活动?或者是办一次什么比赛?”
方念真托着腮,“越降价越没人买,你想想,如果你是食客,明知道有‘牛疫’,这家店还降价,你会怎么想。”
小五垂头丧气地蹲到了地上:“我会觉得这家店的牛肉有猫腻,甚至会怀疑是不是特意低价收了病牛的肉来卖,要不然怎么回本。”
“看来你这店长也不是白当的嘛,比以前聪明多了。别慌,待风头过去自然就好了,这几日先卖点别的吧。”
“卖别的,卖什么?”
方念真先是临时调整了一下烧烤的菜品,牛羊肉卖不出去干脆就先不做了,免得还有食客怀疑自己的烤串是和牛羊肉一起烤的。
猪肉串先顶上来,再就是她之前嫌麻烦的一些菜品。
比如——烤豆角、烤蘑菇、烤鸡肉丸、烤辣椒、烤大蒜、烤红枣。
烤茄子、烤面筋、烤韭菜这些素菜则是去年就有的。
小五一脸的不可思议:“烤辣椒?烤大蒜?烤红枣?掌柜的,你确定这些能好吃?”
方念真摇摇头:“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但一定会有人喜欢,而且,这很猎奇你不觉得吗?”
“这倒是,我都想马上尝尝是个什么味道了。”
于是,“更新菜品”的试菜在当晚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烤蘑菇和烤鸡肉丸一听名字就知道味道差不了,大家试过菜后,确实也是如此。
烤蘑菇脆嫩多汁,刷上辣酱更是不得了;烤鸡肉丸则是专门配了一碟特调的液体料汁,蘸着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烤豆角,方念真则是特意嘱咐了负责烤串的师傅,一定要烤熟。
“宁愿烤焦了,都不能不熟,豆角半生不熟的,是会吃出事的。”
这烤豆角刷的是甜辣酱,而不是撒辣椒面,滋味儿很足。
接下来,就是大家又期待又嫌弃的“烤辣椒”和“烤大蒜”了。
如今,新云州的辣椒品种已经不止是只有一个手指大的朝天椒了,绿色的辣妹子辣椒,这里也有了,只是个头还是不大。
方念真拿来烤的就是这个品种,先把辣椒两面都烤软,然后刷上甜辣酱,再撒上烧烤料。
“嚯,掌柜的,您这是往辣椒上面撒‘辣椒面’啊?”
只有平时爱吃辣的人尝了尝烤辣椒,他们都觉得不错,和炒辣椒味道相似,只不过更软一些。
至于烤大蒜,则是直接连皮烤的,待到烤熟的时候,皮都有了裂口了,用筷子一剥,蒜皮就掉了。
参加试菜的每个店员都被分到了一瓣。
小五皱着眉头咧着嘴,把烤熟的蒜送到口中。
结果他稍微一抿,这蒜就化了,化了?!
仔细一尝,几乎吃不出一点蒜的生辣味,反而软软糯糯的。
“还真不难吃哈!”
“蒜烤熟了居然是这个味儿?”
“真是想不到!”
作者有话说:
营养液,冲鸭!今晚0点前还有二更合一。
(宝子们来东北旅游的时候,记得尝一尝东北的烧烤呀,花样很多的,我文里受时代影响,花样很少啦。尤其是锦州市的烧烤!真的很有风味,超级好吃,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第95章 烤大枣和炼乳小馒头
至于烤红枣; 则是属于一道甜品了。
其实若是炸红枣会更好吃,但是现在是夏日,还是少做油炸的东西吧。
而且; 炸出来也不一定卖得好; 还不如就放在烤架上一起烤了。
不过,炸大枣倒是可以放在过年的时候卖; 反响一定很好。
这烤大枣是拿去年的干红枣做的,先在水里泡几遍; 洗去灰尘,同时也是让干枣水润一些些,否则烤出来硬的没法吃。
烤这道菜还得专门配上一个新刷子,边烤边往上刷糖水。
烤得差不多了,就刷上一层蜂蜜,撒上白芝麻。
这烤大枣; 方念真制定的规格是一串上面串三颗; 枣子也不小; 烤完红通通、亮晶晶的,好像一串冰糖葫芦。
大家本来对这道烤大枣不是很期待来着,但是没想到卖相还不错。
拿到手里; 烤大枣还呼呼冒着热气。
有嘴急的人,稍微吹了吹就开吃了。
“呼哧,呼——”,他被烫的一个劲儿的把咬下来的枣在嘴里翻腾。
方念真都无语了,“这大枣已经烤熟了,不用在你嘴里再炒一遍。”
“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被逗笑了。
这时候; 第一个吃大枣的人总算是过了那个“烫”劲儿了; 憋出来两个字——“好吃!”
大家齐齐地看向他——“切!”
这时候烤大枣也不至于那么烫了; 大家纷纷品尝起来。
最后,还是知晓有“美食评论家”的天分,“掌柜的,这个烤大枣真不错!这红枣肉很厚,甜甜的,软软的,好吃!”
知晓这么一带头,大家也开始畅所欲言。
小秋说道:“我觉得红枣的甜和蜂蜜的甜是两种甜味,但是融合到一起也不别扭,反而更佳了。”
“是,我也觉得,而且和这上面的芝麻粒一起吃,可香了!还真有吃糖葫芦的感觉,但是这个是热的,我感觉更胜一筹!”
方念真没想到这烤大枣这么受欢迎,看来大家还是喜欢吃甜食更多。
想到吃甜食,她怔了一下,记起了某个喜欢吃甜食的王爷。
人家都联系了靳翰的兽医,还特意快速办理了层层手续,接兽医过来治病了。
虽然他是为了新云州的百姓们着想,但是自己的牧场受益了呀,自己怎么也得有点表示。
她心里做好了打算,就挥散了思绪,关注点回到面前的“烤大枣”上面。
大枣在新云州算是比较常见的水果,但是去年的干枣保存到现在,就稍微贵了些。
再加上糖水、蜂蜜和芝麻,于是,“烤大枣”的价格一跃而起,飙升为全店最贵的烤串,比肉还贵!
关于这一点,方念真也是有点“无奸不商”了。
烤大枣再好吃,也就是个“调剂”,不可能有人点个十串八串的烤大枣闷头吃。
肯定都是买来尝个稀奇的,还不如干脆就定价贵一点。
除此之外,方念真店里原来是有烤馒头片的,这馒头片是刷了辣酱烤的。
方念真这次又不嫌麻烦,推出了“炼乳小馒头”。
她派了家里的马车,日日清晨去养奶牛的那家带新鲜牛奶回来,这样就不担心会变质了。
待牛奶拿回来,方念真就赶紧倒入锅中熬制,先大火熬制,然后加入糖,再调成小火慢慢熬。
直到牛奶中的水分都蒸发,锅里的牛奶变得浓稠,不断地搅着,防止糊锅。
这样简易的炼乳也就成了,只不过一大锅牛奶才能熬出来一小碗炼乳。
方念真把这个活计交给了每日在家看家的黄莺,她办事稳妥又细心,倒是也完成的很好。
至于“小馒头”,则是找胡家的馒头铺特意定制了。
至此,烧烤店的菜品更新也就完成了。
其实,有时候酒香也怕巷子深,方念真还是实行老策略——免费品尝。
就用烤大枣和炼乳小馒头作为试吃。
之前大家对于“烧烤”的印象都停留在大串的肉、鲜香麻辣,没想到烧烤店还能推出甜食。
这烤大枣肯定是不能一串三个的赠送,那得亏死,都是拿了小签子,只串了一个大枣的。
“方记涮肉”的门口,支着一个小烤架用来烤红枣,旁边还有一口小锅,用来炸馒头。
这“炼乳小馒头”就得配炸的金黄的小馒头才好吃啊。
白天太热,没什么人爱出来,就晚上开始“免费赠送”的活动。
为了防止有人循环排队,方记提前说明了,这次的“免费赠送”活动是有规定数量的,赠完了就没了。
“大家自觉点啊,也观察着自己前后的人是不是领过,看紧一点儿,总共就这么多,活动也只有这一天,明日就没有了!”
店里的伙计卖力地吆喝着,组织着排队秩序。
排队的百姓们有一部分是方记的老食客,但是大多数都是没来过方记的。
因为伙计已经说了,这些在方记的店里都有卖,不差钱的一般就不排了,直接进去单点一盘来品尝了。
不过,就得是没吃过的百姓,对这方记新品的传播度才广呢!
这是方念真屡次办试吃总结出来的经验。
因为他们难得吃到一回,每每一吃上方记的美食,回家不跟街坊邻居说个三天都不罢休,这宣传效果也就达到了。
炼乳小馒头也是一人一个,拿长竹签串了,有专门的小二拿个小刷子,往馒头上刷一次炼乳。
这样刷上去的炼乳其实稀薄了些,但是也没办法,炼乳确实不易得,成本在那摆着呢。
排到的人都美滋滋的,他们都得了小二的叮嘱,先吃烤大枣,再吃炼乳小馒头。
烤大枣的甜度比不上炼乳小馒头,若是二者吃混了,定然觉得烤大枣不够甜。
这炼乳小馒头可受欢迎了,馒头虽小,也是主食啊。
有的人全家老小都来排着。
“爹爹,这大枣好甜啊!”
“我倒是觉得这馒头甚是好吃,油香油香的,外皮还酥酥的,配上这什么乳?”
“爹爹,是炼乳。”
“诶,对,配上这炼乳,好吃的紧。”
经此一宣传,方念真的烧烤店总算又有了点人气,虽然比不上鼎盛时期吧,但是也不至于亏损了,起码每日挣的,付得起员工的工钱了。
方念真则是收拾了一点新鲜的小馒头,还有大枣,准备拿到瑞王府现炸。
既是对陆恒和曾管家表达一下感谢,也是顺便投喂一下两位太医。
方念真来到瑞王府的角门,寻了曾管家,表面了来意。
“哟,方掌柜,你还这么客气,今日王爷在,我问一下王爷的意思?你先坐这儿喝盏茶。”
“诶,劳烦您了。”
这话也就是走个过场,曾管家知道的,王爷今日的心情不错,正在书房练字呢,他定然会同意的。
只不过王爷在府里,他不好直接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