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 2006年第24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檐
包容、激情、权威、经典。
《诗刊·下半月刊》诞生五周年,已成为最具活力的计歌刊物之一!
郁葱
2006年11月21日
读《诗刊·下半月刊》的时候,常常获得意外的惊喜,总的感觉它是生机勃勃的,令人振奋的。
——郑玲
刊物的栏目我认为编选的都不错。诗歌的兴奋终究要作品本身的魅力来说话。
一群青年诗人的才华、奇想、哲理之思以及他们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令我感动,这是一支奔向下几届世界杯的奥林匹克队。
——杨匡满
我曾经是编辑,懂得为他人做嫁衣的艰辛和快慰。希望一泓山溪长流不息。感谢你们打造了一个如此美丽的诗歌新天地。我每期必读、再读。总有新颖的创意,我喜欢《诗刊·下半月刊》。
——查干
为和谐社会增添更多的诗意
记者:《诗刊》从1957年创刊至今已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您现在是《诗刊》主编,请您谈谈它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办刊方针和定位分别是什么? 《诗刊》现在发行量和以前相比少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诗刊》2002年改版为半月刊。改版的目的是什么,成效如何?
叶延滨:《诗刊》从1957年创刊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应该说是中国资格最才、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重要刊物,在臧克家、李平、严辰、邹荻帆、张志民、杨子敏、高洪波历届主编的主持下,《诗刊》一直把展示中国诗歌全貌,团结中国当代诗人为己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诗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初步形成,因此,刊物也面临着众口难调,众说纷纭的局面、记得一位作家协会领导要求我们的办刊态度要“如履薄冰”,就是说要作到全面展示中国诗坛成果,团结各种风格流派的诗人,我们在办刊中要百倍小心维护和爱护每一个诗人和每一件作品。
中国诗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比较单一的流派和风格,变得丰富多彩,这对广大作者是开放了创作的天地,刘广大读者是增加了多种多样的新作品。但作为一家反映和展示全貌的刊物,就有了编选上的难度。早些年,一首诗全国人民都传看,一条“古典诗歌和民歌相结合的道路”全体诗人都在走。虽然单一,但编刊物相对有较为共同认可的标准,同时在这种标准下有共同认可的好作品。从发行量看,当年《诗刊》发行几十万份,但那时,全国只有几百种报刊,电视和网络都没有。现在全国有八千多种刊物,还不算上万种的报纸,读者分流了。这是正常的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的刊物进行量化的科学的评比,近五年,《诗刊》先后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学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和“同家期刊奖提名奖”,也就是说在全国八千多种期刊中处于前一百名,在全国数百种文学期刊中处于前十名,在诗歌期刊中处于领军位置。
作者创作风格和流派多了,作品差别也大了,每一种样式甚至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读者群”,各个读者群之间的审美趣味大相径庭,这种态势,使诗坛从金字塔式变成平而花园式。因此,扩大版面,让更多样式的诗作得到发表,是与时俱进的要求。2002年《诗刊》在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的关心下改版以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扩大了《诗刊》的容量,从每月80而变成160面。最大的受益者是青年计人和诗歌爱好者,包括旧体诗的爱好者。下半月刊主要面对青年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诗刊》与青年诗界的关系,使《诗刊》把更多精力放在扶植青年诗人方面,同时也继续关注名家书作。
叶延滨:关注青年诗人的创作,推介新人新作,这是《诗刊》的传统,也是《诗刊》为中国诗坛做出的应有的贡献。我觉得“培养”二字,有时不完全准确。“发现”二字有时不一定合理。但大家这么说,也表明了对关注青年创作种种作法的肯定之意。从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我是个老三届的下乡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在学校期间,给《诗刊》投稿,有幸参加了第一届青春诗会,在这届青春诗会上发表的作品《干妈》获了全国奖,也是由《诗刊》的邵燕祥和吴家瑾两位前辈编辑介绍,1982年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没有这一段经历,我不会有今天的现状,也不会在以后,调到《诗刊》做编辑工作。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不仅能看出好稿子,还能看出好作者;一个优秀的编辑部不仅能编出一本好刊物,还能形成——个优秀的作家诗人群。
《诗刊》多年的经营形成了自己少开门办刊的特点,也就是说,除了编稿子。《诗刊》还要开展各种活动,使作者、读者和编者共同形成良好的生态。应该说《诗刊》是许人与诗歌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和联系的平台,而我们的这些活动,也是给这种联系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重的平台。“青春诗会”每年一届,有十多名当年优秀的青年诗人参加,带着作品,讨论、修改,最后出一本专刊发表。这实际成厂每年度的新诗人推介会,把有前途有潜力的青年诗人推介给读者。自1980年至今,“青春诗会”成了青年诗坛重要的品牌。现在活跃在诗坛的中青年诗人,有二百多位曾参加过“青春诗会”。
“华文青年诗人奖”目前已进行了四届的评定,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诗刊》加大对青年诗人的扶植引导的举措。每届评定三名获奖者,都是从当年创作活跃的青年诗人中产生。关注当下正在创作的青年诗人是这个奖与其他奖不同的特点之一。参评的诗人都以当年作品报名或被推荐,从数十名合格的候选诗人中,编辑部初选向评委推荐十名诗人的作品,然后评委根据自己的阅读排序和打分,排在第一的十分,依次为九分、八分、七分……评委独立阅审打分,最后根据所有评委的分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当年的获奖者。这充分体现了评委意志,同时也避免了平庸之作入选。比方说,有创意的不一定得到评委普通的认可,得到普遍认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这种评分法,七位评委中如果有三位评委把作者排列到每一名,他就得三十分。而另一个作者,有五个评委给他打了分,但都只排在第五名,这样他得二十五,分。按此比分,得三票的作者比得五票的更有可能获奖。这是华文青年诗人奖的第二个特点,评委独立审稿定出优与差的排序井打分,避免经相影响和权威施加影响:最后按分数多少决定获奖者,使虽有争议但也特色鲜明的新人能脱颖而出。
“青春诗会”是展示新人新作,“华文青年诗人奖”是奖励当下最有活力的诗人,这两个品牌活动都是面向杰出人才和诗坛精英,而“春天送你一首诗”就是贴近广大诗歌爱好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得到众多城市支持的公益性活动…我们从2002年开始这项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珠海、深圳、宁波等近百个城市开展了这个活动,近百万人参加了这个活动,现在“春天送你一首诗”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在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诗刊》社每年开展‘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迄今全国已有100多座城市参与。成为中国作协组织诗人深入群众生活的一个品牌。”这是对《诗刊》同志们的鼓励,也是鞭策我们继续坚持诗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记者:在诗歌不再有当年的红火场面的今天,《诗刊》还是主流媒体吗?目前中国诗坛十多家公开发行的期刊中,资历最久的是《诗刊》和《星星》,您曾在《星星》工作十二年并出任主编,如今在《诗刊》工作也有十二年,请您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同类刊物相比,《诗刊》有那些特色,优势在哪里?
叶延滨:《诗刊》与《星星》是两家有影响的诗刊,同年同月创刊。《星星》作为一家省作家协会旗下的刊物,更灵活、更有自主选择、更可能表现刊物的倾向性比方说,我在《星星》编刊物的时候,强调更多地推出新人,多发青年诗人作品:强调少在“理论上争论”,多发探索性的作品;强调百花齐放,鼓励作品中以精悍的短诗为主,因此,青春、灵活、打探索性,是《星星》的长处。《诗刊》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它应更大气、更包容、以更注意关注那些影响诗坛发展的作品。《诗刊》还应注意向《星星》《诗潮》《诗林》《诗歌月刊》《扬子江》《绿风》《华夏诗报》《中华诗词》及《诗选刊》等诗歌刊物学习,他们都有自己的办刊特点,《诗刊》愿与他们一道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刊》与这些诗歌刊物关系和谐。互相支持,我十分珍视兄弟诗刊诗报时《诗刊》的友情,和对找个人工作的支持。
在八千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诗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评比排名中,先后获得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奖’期刊,等荣誉,我个人近年也有幸获得出版总署委托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百佳优秀出版工作者”称号。这些荣誉,表明《诗刊》在八千种刊物中位居前一百名的首要主流位置,是国家重要的主流期刊。荣誉是全体编辑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诗歌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还有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出版集闭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我认为,这些荣誉除了肯定成绩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还有寄予希望的意味。中国有悠久而优秀的诗歌传统,李白和杜甫曾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片。再创耀眼的诗歌辉煌,是一种期待和梦想,从本质上讲,中国诗人都应该是梦想家才对。
记者:诗歌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光无限,目前的诗歌创作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前景如何?近年来,网络诗歌发展得比较快,这对纸质诗歌会不会造成冲击,您是如何看待纸质诗歌和网络诗歌这两种诗歌的载体?
叶延滨: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如同黄河九曲十八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走出文化大革命,一种开放的前景展现中国人的跟前,国运人心,如火山喷射,也如巨流出山峡,展示了辉煌的景观。当然,除了国运人心,还有诸多因素让诗歌成为“风光无限”的原因,如当时刚提思想解放,许多新观念成为诗歌的内容,比方说反腐败、环保、科学是生产力、平反冤案……等都成为诗歌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诗歌曾担负的新闻、政策、民情表达等附带作用,都在正常渠道得到宜泄诗歌成为诗歌爱好者的对象而不再是“大众舆情”的聚焦点、换句活说,诗歌回到了文学本身。除了这个原因,读者的减少也有诗歌发展中带出的新问题,近二十年,中国诗歌在创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诗歌理论子与新的表现方式的探索,造成了创作与阅读的某些隔阂,一些诗人在关注诗歌本身创新的时候,忽视了诗者的感受与接受,但不能说这就是“衰落”而是发展中出现了—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回头看一下二十多年来的创作实践的成功与失误。
网络诗歌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是有冲击的。正如最早的诗歌是口口相传,我们说它是民歌。因此,朗朗上口,有音乐性,通俗易懂,是口头诗歌也叫民歌的特点。出现了文字,在纸上写作的诗歌,讲究文字语言的美,除了口头表达的音乐性,更加注重文字带来的新的艺术质索。作为纸质媒体的中国诗歌,应该说在美学意义上发展得比较完整,网络是新的载体,当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更自由、更杂芜,更难有共同的标准,也会将网络时代的新元素、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带进诗歌。
与时俱进,诗歌界就有—个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课题。
记者:当今诗歌被看作奢侈品,诗人被称为另类社会人,您认为诗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诗是顶天的东西,有人说诗是一门孤独的艺术,有人说诗是疯子的代名词,作为《诗刊》主编,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叶延滨:在作家圈子里,小说家和报告文学家该是什么样了?没有人去探究。散文家和批评家又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人去讨论?但—说到诗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长得帅气潇洒,举止风流倜傥,言语幽默生动,这是年轻姑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徐志摩大概是个例子。长是呆头呆脑,啥事都干不好,言语的伟人行动的矮子,除了写诗之外一无所长,这大概是个别官员心口中的诗人样子。长长的头发,迷茫的目光,永不成功的爱情再加上永远失败的婚姻,偶尔冒出的好句子再加上永远说不清的胡思乱语,这大概是文学圈某些人士对诗人的画像……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他是个诗人嘛。”这句话是个多义指向,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言者,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二、他是个率真的人。他是个多情的人。四、他是个说活不算数言过具实的人。五、他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六、他是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七、他是个不可靠的人。八、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九、他是个夸夸其谈的人。十、他是个不可重用的人。十一、他是个穷酸而又不会理财的人。十二、他是个虚情假义两而人格的伪君子—十三、他是个无用的好人……
我的发现与我也有时会被别人称为“诗人”无关,山许我的发现与我的职业有关、我当厂近三十年的诗歌编辑,从业余编辑、编辑当到主编,天天都在与诗人打交道,而我认识的诗人又是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两个诗人是一样的!我有一本诗集题目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从天使到魔鬼的各个阶梯上也都有诗人的影子。
诗歌是人灵魂的镜子,每一首诗都是灵魂一次X光底片。因此,有什么样的灵魂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和诗人角色。
其实,诗人不是一个社会职业,事实证明了,从皇帝到乞丐,从圣贤到流氓,从贵妇到妓女,都曾经出现过诗人,都有写诗写得优异者,也有写诗写得糟透了的!
是的,在会写诗歌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些人,因为逢遇机缘,诗歌得以传播,诗名得到承认,他的社会角色(公务员或教师等)被人忽略了。而这些写诗的人也以自己是“诗人”而骄傲,于是诗人成了人们常放在某些特定场面上的身份代表了。
有人说诗人重要,认为他们的作品左右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其实,事情往往山会有另一面,时习风尚会从不同创作倾向的诗人中,挑选出那些“适宜大众不同趣味”的诗人,从而使他们成为“著名诗人”、“新锐先锋”,以及“网络恶搞对象”
因此,多少年来,我谈到诗人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都不用一个模式去表达我的想法,因为任何“关于诗人是什么样的人”的表述,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悖。我只是提出一种希望,一种我欣赏的诗人品质。上世纪几十年代在《星星》当主编时,我提出过“向善、向美、向上”,这是—个指向性的标准,在不同追求的诗人群中,都可能有向善向美向上者。近两年《诗刊》的编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