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亡国太子妃 >

第103章

穿成亡国太子妃-第103章

小说: 穿成亡国太子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外有侍者匆匆来报:“世子,不好了!安元青跟着楚军一起围攻坞城了!他们说沈嫔娘娘在他们手上,让咱们交出安元青家眷!”

    沈彦之背对侍者站着,久久没有发话。

    有一瞬间,侍者甚至从沈彦之的背影里看出了几分颓废和苍凉,侍者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忙低下了头去。

    从得知沈婵被抓,沈彦之就猜到会有眼前的局面了。

    如果是楚承稷直接命人带走的沈婵,他或许还可以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沈婵或许不知道为何会被抓。

    可秦筝亲自去接的沈婵,显然他对安家所做的一切,秦筝都已知晓,并且告诉沈婵了。

    他不怕在外人跟前卑劣、不折手段,毕竟那个清风朗月的沈世子,早在秦乡关一役的时候,就死了,苟活在这世间的,就是一个奸佞小人。

    但那是他拼上性命也想护着的两人,唯二想让他们永远不要看到自己这副模样的两人!

    如今却都在楚成基跟前,目睹自己这卑鄙下作的样子。

    “世……世子?”侍者见沈彦之迟迟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唤了他一声。

    桌上的高脚烛台被人用力掷了过来,重重摔在地上,铜铸的烛台生生摔凹进去了一块,可见摔东西的人怒气之盛。

    沈彦之眼底翻涌着骇人的血色,颈下的青筋都一条条凸了起来,歇斯底里吼道:“都滚出去!”

    侍者和报信的守卫不敢再待在房内,连滚带爬退出房门。

    房门合上的时候,沈彦之才失去所有支撑一般,颓废坐到了书案前的台阶上,痛苦捂住眼。

    ***

    一盏茶后,沈彦之再次出现在坞城城楼上时,已经换了一身靛蓝色织锦长袍,头发用玉冠束得一丝不苟,远远看去,除了身形清瘦了些,依旧丰神俊朗。

    安元青显然已和楚军统一了阵线,一见沈彦之出现在城楼上,立马大喝:“沈彦之!速速放了我妻小老母!”

    被绑上城楼的安家家眷似乎也意识到她们有救了,有的在哭,有的在大声唤安元青。

    沈彦之像是听不见这些声音,视线直直地落到了楚军阵前的那两名女子身上。

    沈婵并未被绑起来,相反,贴身伺候她的两名婢子都还跟在她身后。

    才下过一场秋雨,天气一下子凉了起来,沈婵穿着樱草色的折枝花纹襦裙,外罩一件鹅黄的毛绒大氅,露出巴掌大一张瘦削的小脸,见了他眼眶红通通的。

    身形虽瘦弱,但的确是没被苛待的样子。

    秦筝就站在沈婵边上,白裳红氅,眉眼清冷亦压不下那份绝色。

    她自始至终都没朝城楼上看一眼,会出现在这里,似乎只是为了让沈婵在万军阵前,不太过孤立无援。

    沈彦之远远看着她冷漠的容颜,将舌尖咬出淡淡的血腥味,才把所有的痛色都完美掩藏于眼底。

    城楼下,刚从孟郡调回来的林尧正在马背上摩拳擦掌,计划一会儿怎么攻打坞城,忽觉一道视线暗沉沉落到了自己身上。

    他忙抬起头,发现是楚承稷在看自己,赶紧挺直了腰背,心说太子殿下好好的,突然用这么阴沉的眼神看自己作甚?

    正努力正襟危坐,却发现城楼上那姓沈的,眼睛跟黏在太子妃身上了一样。

    林尧福临心至,瞬间明白了楚承稷为什么突然看他。

    林尧清了清嗓门,赶紧骂道:“姓沈的!你再不放了安将军家眷,别怪我们不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  林尧:我只是个无情的骂人机器罢了(摊手)

    感谢在2021…12…05 02:32:44~2021…12…06 03:04: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绯衣 2个;木木夕子666、一只貔貅、阿鲁酱、涟漪、4635257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最爱布朗尼 100瓶;冬眠君2 50瓶;养花本华、云山乱、花森萝白、charon 20瓶;颜儿 15瓶;晋神食粮、亞莉兒、番咘不是瓜、果酱09、向阳、lydiadiaaa、妖小熙、月清、临渊羡鱼、cky糖果、14984184、知心帅比淑女根、追光、保护我方开心小人、景沅、海晏河清、元老人物、我家包子白又胖 10瓶;流画清泷、别追连载!!! 9瓶;一加一等于几、是千纸鹤吖!、sela佩佩 6瓶;阿夏夏、huihui yang、粉团米诺、小小諸葛 5瓶;云纤、江予江 3瓶;水成文、英国校长与德国男友、顾寒璋、木木夕子666、苏浅歆 2瓶;青衿、是00喇、粉红猪猪、阿绯、蔚蔚小月、for、朱正廷的圈外女友、神仙、海绵、疯狂催更、萨摩耶耶耶耶、小笛秭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亡国第一百二十天

    沈彦之这才往林尧所在的方向瞥了一眼; 不期然同楚承稷的视线对上。

    男人之间的较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

    沈彦之生平,头一回知道一败涂地是个什么滋味。

    他哂笑道:“我胞妹身怀六甲; 都还能被掳来这战场,不愧是太子殿下的作风。”

    安元青当即就怒喝:“分明是你挟持我妻小老母在先……”

    “阿兄,是我自愿前来的; 没人胁迫我。”沈婵突然出声; 她满眼痛惜看着城楼上的沈彦之; 声泪俱下道:“阿兄今日之举,和当初李信和荣王拿我性命要挟于你; 有何区别?阿兄不要再错下去了!”

    安元青喝骂的声音都瞬间小了下去,城楼上下数万名将士的目光都落到了那身姿孱弱的女子身上。

    秦筝也没料到沈婵会直接在两军阵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有些诧异地朝她看去; 不意外地在沈婵脸上看到了一抹凄楚和决绝。

    沈彦之嘴角的讥诮稍凝; 他看着沈婵,黑漆漆的眸子显得有些空洞; 缓慢吩咐部下:“开城门; 放安元青家眷。”

    身旁的副将犹豫了一瞬,一看沈彦之的脸色; 又不敢提出异议,命人押着安元青的家眷下了城楼。

    坞城城门大开; 副将和几名陈军押着安元青家眷喊话:“我等放回安家家眷,尔等将沈嫔娘娘也全须全尾地送回来。”

    副将话落; 几名将士就推着安家家眷上前,好不容易得救的安家家眷忙往安元青那边跑; 安元青也红着眼忙上前相迎。

    秦筝对沈婵道:“你随你兄长去吧。”

    沈婵转过身; 对着秦筝盈盈一拜; 嘴角努力维持着笑意道:“今日一别,再同阿筝姐姐相见不知是何时了,且盼阿筝姐姐年年欢喜,长乐无忧。”

    言罢,便由两个婢子扶着往坞城城门而去。

    秦筝看着沈婵远去的背影,心中百味陈杂。

    两方都已交换了“人质”,陈军那边的副将在沈家入了城后,就赶紧关上了城门,安元青也和妻小老母团聚,楚承稷却还没下令攻城。

    秦筝偏过头看他,黑底金纹的楚旗在他身后招展,从这个角度看去,仿佛是与他身后玄色的披风粘连在了一起。

    楚承稷似有所感,一垂眸便和秦筝的视线对上,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沈婵当着上万将士的面,主动说自己是自愿前来劝说沈彦之的,算是帮楚承稷维护了声誉。

    毕竟他们知道沈婵是自愿前来的,底层的将士们不知道,此战传出去,世人也只会怀疑是他们以牙还牙,抓了沈彦之的妹妹逼迫他交出安元青家眷。

    沈婵卖她们这样一个人情,无外乎是想替沈彦之求一条生路。

    林尧驭马靠近,问楚承稷:“殿下,咱们何时攻城?”

    楚承稷看向一旁和妻小团聚的安元青:“安将军,一炷香后,由你带兵攻破坞城城门,可有异议?”

    沈彦之设计安家,安元青对他恨之入骨,当即就道:“末将领命!”

    谋划了半天怎么攻打坞城的林尧,眼巴巴看着楚承稷把这差事交给了别人,有点幽怨,但转念一想,也明白楚承稷的用意。

    安家在沈彦之这里吃了这么大个亏,可不得让安元青亲自去出了这口恶气。

    一炷香后攻城,只怕也是看在沈彦之胞妹的份上。

    **

    沈婵进城后,看着站在角楼下方的沈彦之,红着眼唤了声:“阿兄。”

    沈彦之没看她,只吩咐跟在自己身后的陈钦:“护送沈嫔娘娘离开。”

    言罢带直接着将士越过沈婵,又要上城楼。

    沈婵僵在原地,眼泪夺眶而出,她转过身大声喊沈彦之:“阿兄!”

    沈彦之脚步微顿,很快又带着将士继续往前走。

    沈婵哽咽着大声问:“阿兄这是不要我了吗?”

    已经步上几级台阶的沈彦之背脊僵得厉害,开口嗓音有些哑:“你先离开坞城,等坞城战事结束,我再去找你。”

    坞城加上残军,满打满算也才一万人,邑城粮仓又被烧了,城内多日没有补给,剩下的那点存粮又能撑多久?

    对上城外一心复仇的永州军和士气高昂的楚军,几乎没有胜算。

    沈婵哪怕不懂行军打仗,却也看得出坞城兵力明显不敌。

    她祈求道:“阿兄和我一起走,好不好?”

    沈彦之艰难闭了闭眼,没有回头,“陈钦,还不送沈嫔娘娘走?”

    留在城下的陈钦只得躬身对沈婵道:“娘娘,卑职先护送您去安全的地方。”

    沈婵望着沈彦之的背影,止不住地流泪,她拨开挡在自己跟前的陈钦,提着裙摆快步追上沈彦之,抓住他一片衣角,倔强开口:“阿兄不走,那我也不走。”

    攥着沈彦之衣角的那只手,苍白又瘦弱,一如当年荣王妃离世时,年仅五岁的沈婵在灵堂里怯怯抓着兄长一片衣角,似抓着此生唯一的倚靠。

    沈彦之哑声道:“婵儿,听话。”

    沈婵哭得狼狈,一双眼又红又肿:“阿兄,我在这世上只有你一个亲人了啊!你跟我一起走好不好?”

    沈彦之缓缓呼出一口浊气,看着沈婵,眼眶也泛着微红:“我同前楚太子之间,早晚都会有一个了断。”

    沈婵哭着摇头:“阿兄,你放下阿筝姐姐吧,阿筝姐姐现在过得很好,不要再去打扰她了……汴京易主,大楚倾颓,这场亡国之祸,你已报复了太子,你们之间还有什么要了断的?阿兄,李信才是我们最大的仇人啊!李家还稳稳地坐在汴京那把龙椅上,你在坞城同太子拼个你死我活,不是正顺了李信的意?”

    她抓着沈彦之衣角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情绪大起大落之下,脸色不知何故也有些苍白。

    城楼上传来副将惊惶的声音:“世子!永州军在准备攻城了!”

    沈彦之脸色一恨,正要扳开沈婵的手,沈婵却再也支撑不住了一般,手已经拽不住他衣角了,整个人都软软地倒了下去。

    “娘娘!”

    “婵儿!”

    贴身照顾沈婵的两个婢子忙上前想搀扶,沈彦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沈婵,才没让她从台阶上滚下去。

    其中一个扶着沈婵的婢子眼尖地瞧见地上有斑斑点点的血迹,尖叫一声:“血!地上有血!”

    另一个婢子忙看沈婵的裙摆,大惊失色道:“娘娘见红了!”

    沈彦之脸色骤变,再顾不得城楼上的战事,抱起沈婵就往回走:“军医!军医在哪里!”

    副将追上来问:“世子,这城门……”

    沈彦之头也不回地道:“撤兵!”

    副将也知道这一仗他们同楚军实力悬殊,邑城粮仓被烧后,靠着安元青的永州军在城外抵挡楚军这些日子,城内物资已消耗殆尽,这一仗若是硬打,同送死无异。

    因此在沈彦之说出“撤兵”二字后,副将心中大松一口气,赶紧传令三军:“撤离坞城!”

    陈军主动撤军后,安元青率永州军,很快就攻陷了城门。

    城内百姓有如惊弓之鸟,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不敢外出。

    楚承稷留林尧在坞城驻军,帮着秦筝重新颁布法令,方便管治,自己则带着安元青继续往邑城去。

    先前他们烧了邑城粮仓便直接撤了,同陈军的正面战局还没分出胜负,打下邑城无非是又分散一部分兵力在那边,削弱了他们主力军的力量。

    如今陈军都退回株洲了,再取邑城,便有如探囊取物。

    宋鹤卿之前镇守青州,连日操劳病倒了,秦筝不忍心看他一把年纪还跟着自己到处跑,关于安抚坞、邑两城的百姓,接手官府的盐、茶生意这些大小事宜,都是秦筝自己处理的。

    因为有过治理青州的经验,在徐州时又看了不少关于坊市经营的书籍,她如今再做起这些,已称得上得心应手。

    有前楚的根基在,她们现在每收复一处失地,最重要的是收揽民心,必须施行仁政。

    李信当初从祁县一路烧杀抢掠打上汴京,其一是军队缺钱粮,其二是为了让一帮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他打天下的泥腿子们尝到甜头。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那些经年累月生活在底层被压迫的穷苦庄稼汉尝到了甜头,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势,才会更卖命的帮着李信一起打天下。

    所以当初李信的军队,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欲望的大集合体,如山洪暴流一般,强势冲击了腐朽的前楚王朝。

    现在跟着李信的那些人,都瓜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利益,骤然从最底层跃到最高层,他们贪图享乐的程度只会远胜从前大楚的那些贪官污吏。

    从攻下汴京的那一刻起,李信的军队其实就已经失去了锋芒,恶犬只有在最饿的时候才是最凶狠的,一旦吃饱了,就失去了最开始的那股疯劲儿。

    李信也是坐上龙椅后,看到当初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那批人,一个个都变得贪得无厌,才意识到打下了这江山,还得想法子守住,所以他竭力启用大楚旧臣,想方设法为自己营造声望,以图巩固统治。

    底层的百姓,一开始或许也是期待李信推翻前楚王朝的,但在见识过李信那支未加管束过的军队烧杀抢掠后,有了对比就有了选择,显然李信建立起来的政权,是一窝比前楚更令人发指的强盗。

    这时候楚承稷打着前楚太子复国的旗号出现,施行仁政,爱民如子,百姓自然会倒戈向他们。

    每攻下一城后,楚承稷都会三令五申让底下将士恪守军规,不得欺压抢掠当地百姓,秦筝则和底下大臣们商量制定一系列惠民的政策。

    坞城和青州一样,都地处平原地带,又有元江过境,适合大力发展农桑。

    在治理坞城上,秦筝几乎是把青州的一些政令直接照搬过来,再结合坞城的实际情况稍加改动后实施。

    但不同于之前打下的青州、徐州等城池,坞城和邑城在这数月战事中被消耗得厉害,官府的银库是空的,粮库也是空的。

    经济基础太差,还得靠下游的青州来拉一把。

    为了鼓励百姓耕种,除了减免田赋,还包分配种子和耕地、屋舍。

    秦筝这头正在愁怎么让坞城和邑城快速致富,株洲那边就又出幺蛾子了。

    据一名从株洲逃难去邑城的百姓说,沈彦之在株洲发动上百名苦役,妄图挖毁鱼嘴堰大坝,水淹下游的坞城和青州。

    虽然早就挖好了泄洪的河渠,但骤然听到这个消息,秦筝还是有些心惊肉跳。

    而且……有沈婵同行,秦筝总觉得沈彦之发疯挖大坝不太可能。

    *

    株洲。

    因为沈婵险些小产,沈彦之率领万余残军撤离坞城后,为了让沈婵看大夫调养身体,在路上耽搁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