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

第28章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第28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道:“你觉得,你真能更改万千之人的性命吗?”
  楚楚一惊,她确实没有深想到这一层,但是她的行为,却也是一直避免去更改历史名人的命运的,若非现在与孙策交好,她亦有可能即便知道对方的父亲会死,也只是冷眼旁观。
  而且这老道士,竟然能知道这么多,这不是一般的有本事,而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她道:“不妨说说看,你要送我一句什么谶语。”
  此时天上阴云密布,打起了响雷,扬起了风沙,似乎是准备下大雨了。
  “送汝八个字。”老道士倒也没有拐弯抹角,微微一笑,“湖中水月,映影皆虚。”
  楚楚抿了抿嘴:“你是说到头来我做的所有努力,都只是无用功?”
  老道士:“也许是的。”
  她将手中的钱递给老道士:“多谢解答。”
  老道士见着楚楚出手大方,便又道:“我名张作,便是项城本地人,若是女郎今后有忧虑,可随时前来寻我,张某定能为女郎解惑。”
  楚楚点点头,却不想与对方牵扯过多:“若是有缘分,我们自会相见。”
  别过张作之后,楚楚便没有心情再逛市集了,匆匆去医馆拿了祛疤的药,便自己回去了住处。
  而刚回到住处,乌云遮天蔽日,下起瓢泼大雨。
  楚楚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感觉刚刚遇到的老道士竟然有些不真实,仿佛做梦。
  时间又过去了几日。
  已经在项城停留许久,楚楚的脚既然已经好了,小麦粮食产量和面食吃法传播之事也已经寻到周瑜帮忙,楚楚便想着先回寿春。
  入夜之后,她得知孙策忙完了军中的事务回到住处,便前去辞别,正巧见到孙策和周瑜正有闲心的在亭中对弈。
  孙策落下一子,转头见到楚楚没有往日的精神气,面上疑惑:“怎么垂头丧气的,你这是遇到了什么事了?”
  楚楚回神:“倒也不是什么事,是这样的,因我离家有些时日了,怕家中娘亲担忧,便来与两位兄长辞别,准备回先行回寿春了。”
  孙策点点头:“这倒是。”
  少女跪坐在身旁,穿着紫色薄衫,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烛光下,在脸上投射着淡淡的阴影,看上去是失落的样子。
  见状,他不由乐道,“怎么,你这是舍不得离开我和阿瑜?”
  楚楚闻言抬眸,见孙策又开她玩笑,没好气道:“才不是呢。”
  她看着对方带着笑意的眼睛,目光对视片刻,楚楚又骤然垂眸,鼻子轻哼一声。
  沉默了片刻,少女小声提醒道:“两位兄长,你们和孙伯父都要常年在外征战杀敌,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好自己啊。”
  孙策见她脸上严肃,便倾身上前揉了揉她的脑袋,正经道:“文死谏,武死战,既然要上战场,便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倒也是。
  初平二年,孙坚还有一场战役差点没了性命,是因为亲卫扮作了他,这才能保住了性命。
  同年,孙坚本在黄祖手下必死的局,因为有楚楚的干预,亦是生生逃过一场死劫。
  而只要还要上战场,便都有死亡的威胁,孙坚这样的主帅,不可能不上战场。
  此时的楚楚并不知道,她是否能更改孙坚的死局,如今历史上记载关于对方的部分,有了轻微的偏移,往后关于他的历史,于楚楚而言,便是未知了。
  她抿嘴,低落道:“我不想你们死。”
  孙策见状,笑道:“楚楚妹妹不想我死,那我可要多加谨慎,免得以后知道了我的死讯,你哭鼻子。”
  楚楚拿开孙策的手,面上很是严肃,嘱咐道:“哼,我才不会哭鼻子,你们要是死了,我顶多……”要是两人都死了,她顶多就是再也找不到用得那么顺手的帮手了。


第48章 兴平元年
  与孙策和周瑜辞别之后,楚楚便又前去拜别了孙坚。
  孙坚得知她要离开项城回去寿春,对方便提议让孙策带人送她回去,但是楚楚拒绝了。
  如今她对于这个世道贼寇的武力水平有了较多的了解,加上现在她的骑射武艺比小时候好了很多,并不惧怕,只要借些人马给她,她自己也是能够应付得了的。
  孙坚见楚楚自己都这般说了,便也没有再强求。
  因为知道若非是楚楚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周瑜来救援,他现在可能就死了,便想着送些奇珍异宝给她带回去,以此来感激这小女娘。
  楚楚也拒绝了。
  她便跟孙坚说了小麦和面食之事:“孙伯父,粮食为民之本,我实是不忍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自作主张的请阿瑜兄长帮忙宣扬出去,你最是知道我舅父的为人,此举等我舅父知道了,我想来会引起他的不满,对我进行斥责。我不要什么奇珍异宝,只要孙伯父写一封信给我舅父,就多夸夸我,也好让我回去之后少受着惩罚。”
  孙坚没有想到楚楚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不仅有能力,还能看清自身的形势,倒是令他也是惊叹不已。
  面食的吃法就是在他的地盘上做出来,自然也是知道其中的吃法,比上麦饭和随意揉成面团放入锅中蒸煮,要好吃太多了。
  若是小麦真能代替黍成为主粮,以小麦的产量,定然能养活更多的人。
  孙坚见楚楚说得诚恳,便答应了楚楚的请求。
  等楚楚回去之后,他还与身边的随从感叹道:“桥蕤还真是生了一个好女儿,这楚楚年纪轻轻便以初见风华,心中亦能体恤百姓,又有能力救民于水火,再过几年,等她再大些,定然能在这天下搅弄风云。”
  说完,孙坚又感叹了一句:“也不知道我那傻儿子,能不能招架得住。”若是以前没见过这样子的女娘便罢了,如今有了年少的情谊,他可不信那小子不心动。
  就是他,也想要这样的儿媳妇啊。
  而楚楚辞别了孙坚之后,便收拾收拾行李,准备坐船回寿春。
  孙策和周瑜送楚楚到渡口坐船。
  周瑜知道少女喜欢偶尔小酌几杯,便将好几坛子的果酒送给她拿回去喝。
  楚楚谢过:“还是阿瑜兄长最懂我。”
  孙策见状,没好气问她:“真不用我和阿瑜送你回去?”
  楚楚摇头:“我自己可以的。”
  孙策便没说什么了,认识这几年,这小女娘说自己可以的时候,便还真没有出过什么意外。
  只是离别总是有些伤感的,楚楚知道,这一别可能又是很长时间见不到面了,在开船前,她难得有了些小女娘的情绪。
  她张开双手,抱了抱孙策,因为矮,只能抱着对方的腰,声音闷闷地道:“阿策兄长,我会想你的。”
  孙策感觉到腰间被环抱的触觉,脸上的笑意一愣,片刻后他轻拍少女的背:“天天在我们面前提男女之别,现在要走了,就不讲究了。”
  楚楚松开他,不满道:“一个大男人,抱一下怎么了?”
  说完,她又转身抱了抱周瑜:“阿瑜兄长,再会。”
  周瑜也是一愣,桃花眼低垂看她,轻笑一声:“再会。”
  船要开了,随从来提醒,楚楚这才老老实实的朝着孙策和周瑜见了一礼:“两位兄长,千万保重。”
  “保重。”
  从项城坐船到寿春,也是几日的路程,期间确实也有遇到贼匪,都不足为惧,楚楚就很顺利的回到了寿春。
  而原本留在舒县的部曲,因为周瑜让小黑传信,也与楚楚同一时间回到了寿春。
  刚进了桥府,楚楚便让人拦住,被带着去见了袁夫人。
  见到袁夫人,对方便将一封信递给了楚楚,柔声道:“三日前,你舅父便传信而来,斥责你不顾及家族利益,自作主张的让人将小麦之事宣扬出去。”
  楚楚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便抬头看袁夫人:“阿娘,你也认为我做错了吗?”
  袁夫人面色不变,端起茶抿了一小口,润了润嗓子,道:“你一心为民,何错之有?”
  楚楚闻言,上前跪坐在袁夫人面前,漂亮的脸上露出讨好一笑:“阿娘真如此想的?”
  “自然。”袁夫人声音依旧柔美,说起此时却有些微嗤,“这两年来诸侯相互攻伐,又天灾人祸不断,又有几个人真正在意百姓的死活了。”
  楚楚赶紧认同的点点头:“就是就是,没想到阿娘也是看得如此透彻。”
  袁夫人便拉着楚楚的手,道:“两年前,你拿出了解决蝗虫的办法,当时董卓刚刚进入洛阳,急需政绩稳固朝局,便听取了你舅父的意见,颁布诏令让诸侯拿着你说的办法来治理蝗虫,不少的诸侯和世家豪族都听取了意见,照做了。”
  说到此处,她话语顿了顿,看着楚楚的眼神更加的柔和:“此事如今已经颇具成效,这些日子有不少诸侯夫人写信给我,说起因为治理了蝗虫,害虫也跟着少了,庄子上的粮食产量每亩增加了足有四分之一,都在羡慕我有你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呢。”
  楚楚没想到治理蝗虫还有这种好事,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她腼腆一笑:“阿娘,那你可不要夸我了,我听了可是要嘚瑟的。”
  袁夫人无语道:“我可不敢夸你,怕你尾巴翘上天。”
  她见自己这个小女儿,生得软糯娇美,与男人眼中柔美娇弱不能自理的女娘没什么区别,极具欺骗性。
  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这孩子,能整理身边的资源为自己所用,可见其能力非凡,决不能将她当成普通女娘培养。
  袁夫人便又道:“有了蝗虫之事在前,这推广种植小麦之事,倒也比以前要容易了。”
  她将袁术写来的书信撕掉,并告诉楚楚:“虽然都是袁氏出身,你这个舅父作为嫡次子,却远没有你河北的那个舅父,在士林之中的面子大,此事你既然已经做了也是给他长脸,他也只能写信斥责你几句,你无需理会,便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楚楚点头:“喏。”
  她又上前蹭了蹭袁夫人的胳膊:“还是阿娘对我最好。”
  袁夫人道:“不过你舅父斥责的信到了,面上还是要做些样子的,这些日子你可要老实一些待在家中,不要到处乱跑了。”
  楚楚立即保证道:“没问题。”
  袁夫人道:“这一路奔波,你也辛苦,先回去洗梳,睡个好觉。”
  楚楚没有想到事情会办得如此顺利,心中很是感谢两位兄长的帮忙的。
  她有了好名声,百姓的田中粮食多了,便是双赢的事情。
  长安,亥时。
  夜凉如水,而在董卓府上正酒池肉林,歌舞升平,杯盏交错,一片靡靡之色。
  无论是蒸活人,还是随意砍杀官员,亦或者是奸。淫公主,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皆为天下人不耻。
  狂妄到了绝路,便是越加的暴戾。
  此时,他身边的随从将折子递交给董卓,小心翼翼道:“是那庐江郡的周瑜上交给陛下的折子,上面提议希望陛下能够发布诏令,让诸侯将小麦作为主粮进行纳税。”
  董卓推开正匍匐在他身上费心取悦他的姬妾,接过折子随意翻看两下,便冷笑道:“给陛下的?他倒是打的好主意,上次的教训,吾记忆犹新,现在还想让吾给他做嫁衣。”
  他将折子一把丢在地上,吩咐道:“烧了。”
  随从大气不敢出,生怕对方一个生气就把他给砍了,赶紧捡了折子准备拿去烧。
  刚走出去,他就被一个高大的男子给拦住了去路。
  男子二十上下,脸上没有蓄须,看上去十分的清俊秀美,身量比这随从足足高出一头,看上去气势十足。
  此人便是董卓的义子,吕布。
  吕布颔首:“将折子给我处理便是,你下去吧。”
  随从知道对方深得董卓信任,便放心的将折子交给了他,自行告退了。
  吕布接过折子后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面上露出一抹兴致:“桥姝,桥江楚么?”
  而另一边,袁绍也收到传信,将内容拿给身边的谋士们看过之后,道:“前有治理蝗虫在前,如今我这外甥女又提出让小麦作为主粮来纳税。她既说小麦作为粮食是黍亩产的两倍,又拿出了适宜小麦的诸多吃法,不如诸位便查查各县的税收情况,若是小麦产量如她所言,那她的提议,便可借鉴一二,诸位以为如何?”
  小麦耐寒耐寒,生长周期短,又产量高,若非是被当成毒粮,也不会推行不开,如今有了更好吃的吃法,粮食产量又高,没有人不愿意种植的。
  因此其中传信内容中,面食的吃法,才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发生。
  粮食就是钱,诸侯们需要收税保证军队给养,因此他们查过账目后发现小麦确实比其他粮食产量更高,便也愿意在治下推广小麦的种植。
  毕竟,这楚楚不是普通人,是汝南袁氏的外甥女。
  将食谱传信给诸侯的,同样来自顶级世家的庐江周氏,既然袁周两家都说可行,那各地诸侯,也就不会轻易怠慢的。
  就这样,小麦的种植很快就在各地推行开了。
  将来的很多时候,随着小麦的成熟,粮食的增产,楚楚的声望在士林和百姓之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当然这都是后话。
  由于袁术的斥责,楚楚便确实没有其他的动作了,只是让庄子上的仆从,寻找不同品种的小麦和稻子,她像尝试看看能不能杂交出更优质的粮种,以此增加粮食的产量。
  其实楚楚也知道,想要粮食增产,最重要的便是钾肥,即便是杂交出了优良品种,没有钾肥,也难以达到现代的粮食产量。
  不过想想现代多少人口,这个时代多少人口,只要将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再番一倍,便能少饿死很多人了。
  因此,楚楚留在寿春,便继续开始种田习武的生活。
  历史的进程,没有因为楚楚这个变数,而产生太多的偏差。
  初平二年十月,太史令望气,言朝中有大臣将死,董卓惧怕是自己身死,因此构陷张温与袁术勾结,将人抓到长安鞭杀。
  初平三年四月,董卓在前往未央宫,被吕布刺杀身亡,暴尸街头,满门被夷,又被袁氏门生将其挫骨扬灰。
  吕布被董卓旧部打败,离开长安,先投袁术,后自离南阳。
  同年,曹操打败青州的黄巾军,得到降卒,实力大增。
  初平四年,袁绍和袁术内斗,争夺霸权。
  这一年与历史上记载些许有差异的是,由于楚楚的干预,孙坚没有在初平二年身死,他与曹操在青州干了一架,最后曹操赢了,孙坚重伤。
  同年,刘表截了袁术粮道,袁术便要去征讨,派去的刘详在匡亭被曹操围困,袁术前去营救,却被曹操打得败逃。
  于是这一年,袁术重新回到了寿春。
  而曹操打败袁术之后,又派兵去打吕布。
  原本曹操围困吕布,是因为青州起了蝗灾,双方都没了吃的这才没有继续开打。
  可是这时候蝗虫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由于青州地区多干旱,因此即便还是出现了小规模的蝗灾,可也只局限于很小的一块地方,倒是没有闹到人相食的地步。
  但是与历史无二的是,曹操围困吕布没有多久,他的大军经不起长时间消耗,于是只好又放过了吕布。
  楚楚在寿春,听到青州起了蝗灾,心中倒也没有惊奇,毕竟青州地大人少,自然有些地方是人力管控不到的。
  不过当她得知即便青州蝗灾并不严重,曹操依旧退兵没有继续围困吕布,才有些烦闷。
  这意味着当初她在项城遇到的那个老道士说的没错,百姓的命运可以更改,而这些王侯将相的命运,她改不了的。
  而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