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落魄少爷的田园居 >

第67章

落魄少爷的田园居-第67章

小说: 落魄少爷的田园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所房子除了大门其余的房子都是朝里开门,若是他们想做生意的话就应再朝外开个门,还有便是这么好的房子让他们用来做小生意,赵天觉得有些浪费。
  季宣倒是没什么想法,他虽然喜欢这所房子但还是生活要紧,既然这边儿用得着那就找人把偏房开个门。
  最后他们找人在东房上开了个门,这样的话,他们虽然和小闹市隔着一条街但也还行,比在北面开门要热闹些。
  因为他们这边儿多是住的一些富裕人家,赵天在定价格的时候把价格定得就偏高了些,相应的吃食肯定就得比一般的要做的上心。
  早点比较容易解决,老豆腐(豆腐脑)、馄饨、油条、葱花饼,经墨迹要求又加了个玉米面和面粉混着烙的那种发面饼子,墨迹的意思香香脆脆的饼子配老豆腐才是绝配。
  赵天不打算把早点做的太花色,暂时就先定了这几样。毕竟大早上出来吃早点的人,大都是为了赶时间才不在家里吃,只要味道够正,品种上应该不太讲究。若是以后生意火了,到时候再弄些新鲜的也不迟。
  午饭定的都是石头比较拿手的几个肉菜,为了让人们吃着不觉得腻,菜单里也加了几个石头会做的素菜,他学过做菜也干过一阵子,现在再干起来应该也顺手。
  东房一共是两间还有个小耳房,在连着正房的地方为了让正房能够采光好一些是留了一个空地。
  两间屋子用来招待客人满够用,厨房就用家里的厨房就行,耳房能够当仓库,地方安排好了后就该是买东西了。
  因为他们的小铺定位要比一般的小铺高,所以桌椅什么的赵天都是挑的一些稍上些档次的,酒也多是进的好酒,当然也进了一些一般的。
  开铺做生意对赵天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开食肆他还是第一次干,别看表面上他一直都是气定神闲的安排一切,其实他的心里也在打鼓,若是赔了可要怎么办?
  虽然这次开铺投入的银子并不多,但是以前开铺都是有榨油和喂兔子什么的别的营生在后面顶着,若是干赔了他也不怕养不起这一大家子,但是这次不同,若是食肆干不好,他们这些人还真不知要去干什么?
  因为心里没底,所以这次开食肆事无巨细赵天都是亲自安排,也亏着有墨水在一旁帮着,不然墨迹都怕他魔怔了。
  赔就赔吸,大不了他们都去做零工就是了,有必要把自己弄的跟个陀螺一样吗?反正墨迹是想不明白赵天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开小铺乐呵乐呵就得了,何必太上心。
  在赵天忙着开铺的这些天,墨迹一直就是喂喂小鸡,晒晒太阳,太阳不好的时候就去找人扯皮,其实鸡也不算他喂的,因为风茗现在不用捡种子,他不忙的时候就会帮着墨迹喂喂鸡。
  就在墨迹悠哉的不行的时候,食肆准备开张了,这个时候李三和李五也从老家过来了,开张之前,赵天先给所有人都分配了各自的活儿。
  墨水在食肆盯着收钱、招呼客人,石头理所当然的就是大厨,厨房归他管,风茗和墨迹不方便见人就留在厨房给石头打下手,择菜洗菜、洗碗刷盆什么的就是他俩的活。
  赵天让李三跟着墨水学着怎么跟客人说话,平时就是擦桌子、撤盘子,尤其是忙的时候看看墨水怎么应付,李五就是哪里忙去哪,赵地是照看着家里和墨蹭,其余人一天三顿的忙活食肆,家里肯定就顾不上。
  这么分配活儿,墨迹怎么能乐意,“凭什么我就不能见人?我把自己画的老一点儿谁知道我是哪号儿啊!反正我不在厨房刷盘子洗菜。”
  赵天问他,“那你想干什么?’’
  其实墨迹心里还真就有一个自己理想中的活儿,“我想在早摊儿上给客人盛老豆腐,然后喊‘来嘞’。”
  赵天回道,“刚才那是安排的中午的活儿,早上的还没说,既然你喜欢干那个就由着你。”
  早饭大都是提前做好的或是准备的差不多,就算客人多也不会太忙,倒是不用特意的吩咐谁干什么,只把几个主要的活分下去就行。
  这几天赵天专门找人学的炸油条和做老豆腐,其实这些他以前也做过,就是自己家里吃和出来卖的肯定会有些差别,他也是为了能把食肆好好地开起来才花的这份银子,不过这银子也不算白花,他也学了不少东西。
  赵天把在外面学的炸油条和老豆腐的做法和自己先前会的综合了一下,又做了几次成品,选着口味最好的做法交给了李三,没错,他打算让李三负责炸油条这一块儿。
  老豆腐,赵天若是不忙打算自己做,他若是忙的时候就是李三上手,赵天想的是挺好,只是李三毕竟不是墨水,学起东西来有些慢。
  需要赵天操心的事太多,他也没时间一遍又一遍的教李三,最后取了个折中的办法,他先把墨水教会了,让墨水教李三。
  做老豆腐是个麻烦事,给人盛老豆腐也是门学问,盛的豆腐多卤少挣不到银子,豆腐少了客人又不高兴,所以这个盛老豆腐还真不是墨迹这种人能干的。但是说出去的话他也不好往回收,于是赵天就拿着教李三时做的豆腐开始教墨迹怎么给客人盛老S■腐。
  墨迹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学的还挺上心,赵天说的他都记住了,用勺子盛豆腐的时候一定要下手轻,豆腐薄,四勺之后抿一下。别看他背的挺顺,手就没嘴利索了,墨迹干活向来不细心,干这个还真不行。
  实在没法,赵天给他安排了别的活,有人吃饱了走人,他就去收拾桌子。墨迹也是学累了,想着收拾桌子就收拾桌子吧。
  最后盛老豆腐的活交给了李五,李五常年习武用剑,那豆腐舀的就给蛋花儿一样,赵天看着李五盛的豆腐,四勺实在是有些少,六勺还差不多。
  玉米小麦面饼子是赵地提前准备,葱花饼是他现卖现做,下馄饨就交给石头,赵天把活儿安排的这么细也是为了人多的时候不会乱,只是若是客人少的话,他们的人就有些多了。
  总之就是自己干好自己的活,哪个不忙就去帮帮忙的人。卖早饭的时候,风茗就在家看着孩子,再熬些粥等着他们回去吃早饭。
  墨迹问赵天,“你干什么啊?你要是收钱的话,那我也收钱。”
  赵天还真就是收钱的,“我跟着你一起收拾桌子,顺便收钱。”
  这样还差不多,不过就算没有赵天帮着收拾,墨迹也相信他能撑住,他不觉得他有什么是不能干的,除了盛老豆腐。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


第一百八十四章 做生意难啊
  为了准备明天的开张,他们前一天就得准备明天的吃食,做老豆腐的黄豆需要提前泡上,做发面饼子的面和炸油条的面也需要提前和好,馄饨更需要提前包好了
  准备好这些,赵天就让大家先睡了,因为早上支摊卖早点,最少也得提前一个半时辰起来准备,不然哪里来的东西卖,就只做这个豆腐就需要一个时辰还多。
  转天寅时六刻(四点半)赵天就起床了,墨迹半睡半醒的看着赵天穿衣服,就是觉得这一幕好熟悉,好像他们开始在县府开肉铺子的时候赵天也是这样。
  墨迹觉得赵天好辛苦,这么早就要起床去做嫩豆腐,昨天晚上他明明是让大家卯时两刻醒的,墨迹的双手不自觉的就缠上了赵天的腰,“再睡会儿吧。”
  赵天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你再睡会儿,到时候我叫你。”
  墨迹听话的翻了个身就睡了过去,只是没一会儿他睡着觉又翻了个身,一下子没控制住脑袋就撞到了墙上,这下说什么他也睡不着了。
  睡不着了就起床呗,正好他可以看看赵天是怎么做豆腐的,前几天赵天教李三的时候他一直在跟李五扯皮,等他想看的时候就剩赵天教他怎么盛豆腐了。
  墨迹出去的时候赵天正在牵着牛拉磨,这个磨是新买的,他们家的大牛跟磨的感情还不太好,总是想跑偏。
  墨迹看着从石墨中流出的白色的汁子问道,“怎么是这个样子的,不是该成脑的吗?”
  赵天说道,“这才到哪啊,慢慢才能成。”
  墨迹就看着赵天一边转动石墨一边添水,觉得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你自己在这儿转吧,我去看看别的东西。”
  “老实在这儿待着,不然就回屋睡觉。”赵天说的口气有些硬,他就怕说的轻了墨迹不当回事他给添乱。
  赵天的脸色不好,墨迹也不好到处翻看,就这么一直看着赵天牵着牛拉磨,哎,没劲死了。
  又过了一小会儿李三出来了,墨迹看到李三就像看到乐子,“这么早啊,炸油条的。”
  李三头一次担重任心情着实不错,“我来看看赵哥是怎么点豆腐的,我那块儿学的还不太好。”
  墨迹听着这话心里格外的不舒服,现在连李三都这么上进,就他还在原地踏步,这么过日子可什么时候才能混出个模样?
  这时赵天已经把豆子都磨好了,把豆子磨成汁之后就开始放在锅里熬,等豆汁熬开了就成了豆浆,这个墨迹知道,他小时候经常喝豆浆。
  接下来墨迹就见赵天和李三拿着一块两米左右的大纱布兜起来过滤豆浆,墨迹看着他俩摆弄大纱布的样子滑稽极了,一时没忍住还笑了出来。
  过滤好的熟豆浆再加上卤水就是豆腐了,这就是卤水点豆腐。虽然墨迹从小就知道这句话,但他还没见过到底怎么点呢。
  就见赵天把过滤好的熟豆浆倒在一个小瓮里,接着把卤水盛在碗里,然后就是把卤水往小瓮里倒一点,用勺子在豆浆里搅一搅,再倒一点,再搅一搅,眼睛始终盯着豆浆的变化。点了这么几次就把小瓮的盖子盖上了,等了一会儿再打开豆浆就成脑了。
  墨迹看着豆腐脑不屑的哼了一声,这个谁不会啊,先是牛拉磨,再是煮豆浆,最后倒卤水,他还以为多难呢!就这三步墨迹相信傻子都会,姓赵的还成天弄得挺神秘的,搞得就像除了他其他人都不行一样!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起来了,虽然墨迹对赵天很不屑,但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没表达出来,人太多什么的吹牛,不是聪明人该办的事,虽然做豆腐脑很容易,万一他吹得太牛,偏偏操作太不顺,就又该丢人了。
  这主要还是墨迹在这方面的人生经验太丰富了,每次他看着挺轻松的事做起来都不太顺利,所以对于做豆腐脑的事,他还是决定保留意见,他自己在心里鄙视赵天就行了。
  赵天准备好豆腐就去做老豆腐的卤子了,这个墨迹感觉自己也会,就是往水里放个料包,再放上几块骨头,然后熬汤,熬开了就是卤子。不过他怎么也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赵天熬得汤偏偏就是香而不腻?墨水说是火候的问题。
  对于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墨迹从不深究,他想不明白的多着呢!
  到了卯时四刻的时候,天就已经挺亮得了,墨迹把院里点的灯笼都灭掉收进了
  杂货屋,天天的这么早起来干活,只点蜡烛也该费不少钱吧!
  现在李五没活,他便帮着李三把炸油条用的火炉和油锅搬到食肆门外,又把赵地烙葱花饼用的案板和石头用的火炉和锅也都搬出去。他之所以这么干可是有原因的,因为赵天说了,把东西摆到外面能吸引生意。
  别看他们还没开张,但是赵天想的长远,他安排的是吃早饭的人都在外面买了东西,然后自己拿着东西去屋里找地方吃,这么干虽然会让有些人不习惯先付帐,但是这样安排,在人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它的优势。
  东西都摆好了,他们也就该开张了,李五的老豆腐挨着烙饼,这也归他管,他旁边是炸油条的李三,接着是烙葱花饼的赵地,另一个边儿上是煮馄饨的石头。赵天站在一旁拿着个钱袋,墨迹知道他的钱袋里都是碎银子和铜板。
  他们这么一溜人站成一排还挺壮观,往他们这边儿看得人也不少,就是没人过来吃饭,墨迹瞅着他们家食肆的招牌,这字应该没错吧?他当时就说不让季宣写的太乱,现在好了,这破字多影响生意!
  秋天的早上还是挺冷的,他们这些人为了干活方便穿的都不厚,这会儿没活干都在冻得搓手。
  赵天想着这样不行,省府的风土人情毕竟跟州府不一样,他们只这么干站着估计站一早上也够呛能卖一文钱。
  “李五你去那边街上喊一嗓子,就说咱们这里开个早点铺,东西美味、价格公道,记着喊的时候给人们指着点儿道。”赵天之所以敢让李五去喊,还是因为这附近没有早点摊,毕竞一些富裕的人家吃早点都喜欢去食肆街的茶楼,再说他们的早点也确实是物美价廉。
  赵天虽然准备工作做得足,但还是忽略了这边儿人们的惯性,李五在那边儿喊了一阵子后倒也不是没有成效,他们的早饭摊儿总算迎来了他们的第一笔生意。
  这人穿的还算体面,但也不是上等,看着也像是个做生意的,这人要了一份豆腐脑、一个饼子和一个葱花饼,听到赵天说他们这儿小铺为了方便先收钱,那人愣了一下倒也没说什么,痛快的给了银子。
  看着那人听到先收银子时的表情,赵天心里有了想法,其实客人们应该不会在意先付帐还是后付账,毕竟不管什么时候付账都是要掏那些钱,吃饭的人应该是在意他们提先付账时的态度。
  赵天知道自己面色偏冷并不适合做这件事,但是如果是墨水的话,就算遇到一些难搞的人,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既然外面有墨水张罗人和收钱,赵天就去了屋里,墨迹一个人在屋里盯着,他还真有些不放心。
  其实这回赵天是白担心了,墨迹和人家处的好着呢,反正现在屋里也就一个人,墨迹干脆就给自己和那人都来了一杯茶,俩人开始侃大山。
  别看墨迹以前没来过省府,对哪里都不熟悉,但是即使这样也不会妨碍他跟人家闲扯,开始就说些你是哪里人啊?成亲没啊?几个孩子了啊?后来就是人家讲名胜,墨迹插上几句,人家讲省府有名的大户,墨迹扯上几句。
  最后那人不得不夸了墨迹几句,“小兄弟这阅历可不浅。”
  墨迹还想接着扯,可人家吃饱喝足该走人了,墨迹惋惜的说道,“明儿再来我们家吃饭,咱俩接着说。”
  那人痛快的答应了,走的时候还又捎了两个葱花饼,说是给家里人带回去尝尝味儿。
  可能是到了早饭时间的原因,也可能是李五喊的起了效果,反正自那人走了后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上人了。
  因为吃饭的人不是太多,墨迹收拾起来也不累,他闲着没事就开始跟大家闲扯,他别的本事没有,扯皮什么的那是从一出生就会的。别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是闲人,墨迹就能跟人家扯到一块儿去。
  因为早上早起出来吃早点的多是有活的人,所以也没人跟墨迹长时间的扯,每走一个人墨迹的口头禅就是‘明儿早再过来吃饭啊,咱们接着说。’
  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闲扯,但好似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好事的因子,即使不喜欢说话的人,见到他们闲扯一些比较热门的事也都会在一旁听着。
  他们的早饭准备的并不多,但即使这样还是没卖完,也就亏着他们自家的人多,再加上李五的大胃,倒也没剩下什么东西。
  收拾完早上这一摊子就该准备中午的东西了,盘碗什么的全都洗好了码在厨房,赵天亲自去买的菜和肉,然后又跟着石头一起处理。
  食肆的桌子被李三擦的亮亮的,墨水和李五在门口贴对联,风茗在院里用火炉烧水,来了客人喝杯热水什么的还是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