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 >

第21章

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第21章

小说: 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到了刘家,林悠悠就上交了十两银子。
  郑氏惊喜又震惊,“悠悠,你……”
  你为何自己没有将钱留下来,毕竟这真的是靠林悠悠自己赚的钱。尤其是知道这些东西是对方已经过世的娘在梦中教的,那么依照这个赚来的钱,自己留下也无可厚非,毕竟说是嫁妆也不为过的。
  而且,就其他几房的人,也没有不藏私房钱的。对于此,只要大面上过得去,郑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所以,此刻看到林悠悠这般,她自然是非常震惊的。
  林悠悠则是笑道:“如今家里要做买卖,多备一些钱总是好的。而且夫君接着要考试,若是顺利,怕是还得去府城,这都需要花钱的。多备些总是好的,钱放在娘那里,我再放心不过的。”
  听到这话,郑氏心头自是动容的,心中暗叹,这可真是个傻孩子啊。
  这么傻这么好的孩子啊,倒是让老四占便宜了。
  “好,这钱娘收着。”
  郑氏眼里有晶莹的泪光闪过,然后指了指厨房,道:“娘知道你爱吃鱼,今儿个村子里有人抓了大鱼,娘就买了一条,有五六斤重,你去看看吧。”
  林悠悠顿时没眼弯弯,露出了个璀璨的笑容来。只要提到吃的,她的眼里像是有星光一般。
  “快去吧。”
  郑氏看着这样一个乖巧柔软的儿媳妇,也是忍不住心头一阵柔软,想着,她要是有女儿会不会也是这般。
  而林悠悠此刻已经去了厨房,果然看到木盆里养了一只大鱼,肥肥的身子在小木盆里翻腾着,看着就很可口。
  恩,这么大的一条鱼,她得好好想想要怎么吃。
  鱼肉这么多,可以做鱼丸。还做个酸菜鱼,上次自己腌制的酸菜酸萝卜也好吃。
  鱼头这次不做汤了,反正刘彦不在,她就做个剁椒鱼头。那个好吃又下饭,她都多久没吃过了,这次得好好尝尝。
  果然,鱼全身都是宝,没有一处浪费的,全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待晚饭做好,刘家上上下下都萦绕着诱人的香味的时候,刘老汉和刘三郎都回来了。
  看两人面上神色都还不错,看来今天都挺顺利的。
  刘老汉存了一肚子的话,一进门就准备要说的,谁知道被那浓郁的香味一冲,就啥也忘记了。
  脑子里面只剩下,老四媳妇今天又做啥好吃的了,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他觉得都还没吃,就光闻这个味道,身子抖软了。这可真是,吃老四媳妇一顿饭,神仙来了都不换。
  不止刘老汉如此,其他人也是,都没聊天说话的欲望,都是快速的洗好手,等着开饭呢。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有什么事情,等吃完饭了,再慢慢说,来得及。
  但饭菜的话,怕是晚一点就被抢过了。
  又是一顿味觉盛宴,刘家人一个个满足的不行。只觉得现在这个日子,真是神仙来了都不换。这样的日子,才有滋有味呀。
  众人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就在堂屋里坐着。
  李氏端了茶水上来,给每个人倒了茶。
  刘老汉喝了一口茶,这才说起了今天去码头的情况来。
  “上次去,因为只是我一个人,就觉得那里很热闹。今儿个去的人多,还有牛车,才知道那里当真是规矩,处处都有衙役在那里指挥呢。”
  “今儿个还遇到了你们舅舅,在那里卖枇杷呢,生意也是好。一个上午就给卖完了。卖完了,我说就我们这边吃点东西。反正自家就是卖吃食的,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但你们舅舅就是客气,拒绝了,非得赶回家去吃饭。”
  那郑家的枇杷是不愁了,不然想起那日,郑家一家人无助凄凉的站在院落里面,林悠悠还是挺不落忍的。
  “果然把茶寮卖掉是对的,茶寮哪里有码头那里生意好。那里人是真多,来来往往的,生意也好做。我们在那里卖吃食,最好卖的还是韭菜盒子,然后是花卷,馒头比较一般,码头那里也还有其他家卖馒头的,所以没那么好卖一些。”
  “最后,算下来,一日能赚两百多文,这一个月下来就是七八两银子。”
  这可跟原来不一样,原来身上还背着债,赚的钱就想着要早日将债给还了。如今就不一样了,赚了钱,就能够攒下来了。一个月当真有六七两的话,一年得有多少银子。
  刘家人都有些算不过来了,反正很多很多就是了。
  接着就是刘三郎了,他今天出去收货,也是收获不菲。
  “这个买卖真可以做。那些山货干货,什么红豆黄豆花生的,去乡下收的,和去镇子上买的,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难怪,镇子上那些粮油铺子,杂货铺都那般赚钱。这可真是赚钱,没去过,当真是不会知道。”
  “以后自家的东西就从我这里拿,剩下的我再去镇子卖。”
  刘三郎本来就不爱干田地里的活,他嘴巴厉害,如今这活特别适合他。借个牛车,就到处去,到处收东西,然后倒卖出去,就能赚上差价。等到以后赚了钱,他就自己买个牛车,再稳定下来,就也在镇子上租个铺子。想想,都觉得很有干劲。
  他家里可是三个儿子啊,得为儿子好好干了。
  刘老汉听了,越发高兴了,当即就数了三十个铜板给林悠悠。
  “老四媳妇,这个你拿去,明日买点好吃的,让大家都补补。”
  林悠悠接过,然后目光扫了刘家众人一圈。她还记得她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是面黄肌瘦的。而如今,一个个脸上都有肉了,尤其是几个小的,都有些白白胖胖的影子了。
  她感觉,自己是不是带坏了这群淳朴的古人了。以前他们都是喝稀糊糊,干饼子的,都不讲究吃饱,只要能吃半饱就好。现在,却已经知道开心就要吃好吃的了。而且,还越来越大方了。
  不过,这也未必不是好事。人生,就应该及时行乐,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样的日子,才有意思,才是鲜活的。
  林悠悠接过刘老汉给的铜板,就开始计划着了。明日去镇子上,买些肥肉来熬油。到时候做个猪油拌饭,那叫一个香。油渣也好吃,到时候拿来炒菜,也好吃的。然后,她再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地理风土人情的书。
  她需要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这样对于未来才不会迷茫。
  ……
  次日,林悠悠去了镇子上,先去肉摊那里,买了肥肉,大骨头,五花肉。因为还要去书店,就将东西先寄放在肉摊那里。林悠悠经常来买肉,而且每次买的也不少,因此和肉摊老板都熟了。所以说东西先放这里,也很是放心的。
  这般,林悠悠找了问了路,然后找到了书肆。
  这书肆就开在镇子上唯一的书院旁边,林悠悠下意识的看了看旁边的书院。
  其实说是书院,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宅子改造的,上面挂了一个牌匾,写着青松书院。院子里面种了好几颗松鼠,此刻也是郁郁葱葱的。今日,书院很是冷清,门也关着。
  有人路过,见林悠悠看着,就解释道:“书院的夫子昨日就带着学生去了县城了,明日就是县试的日子吗,夫子带着他们去考试了。所以书院关门几日呢,这可是大事,不知道这次镇上能有几个人考中呢。去年的县试,我们镇子上一个都没考中,当时那陈夫子都气病了。哎,希望今年能好。”
  那人说完,也就走了。
  而林悠悠则是默默在心中补充,今年肯定不一样了,有刘彦在,自然是出类拔萃,拔得头筹的。
  怕是,很快,这书院外就要张贴红榜了。
  不过,这些和她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刘彦好不好,对她影响不大。当然,刘彦人还不错,若是过得好,她也是开心的。
  林悠悠进了书肆,书肆里面没有客人,只有一个伙计在柜台前面打瞌睡呢。
  林悠悠也没打扰,就自己再书肆里面先看着。
  这个书肆很小,只摆了三排书柜,上面放的书都是启蒙的,或者是和考试有关的。反正,林悠悠没有看到有杂书。
  像是诗歌集,话本,地理类的都没有。
  林悠悠不免有些失望,看来还是要去县城买才行。
  下次看下找个机会,和刘彦一起去县城走走看。一来,看下有没有合适的书买。二来,也看看县城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26 15:52:50~2021…03…28 17:17: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甜甜圈转圈圈。小小花 2瓶;冰淇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又过了一日; 林悠悠定做的烧饼炉子就做好了。
  做的基本和林悠悠预期的一样,只有一些细节处略微不同。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林悠悠与李铁匠沟通了一番; 又花费了一个时辰; 终于是完成了。
  这铁炉子还有点沉; 林悠悠要是直接就这般提回家,怕是得力竭而晕倒在路上。
  “这炉子挺重的; 你先回去; 待会我让我家小子给你送家里去。”
  “那就太感谢你们了。”
  林悠悠顿时笑着谢过; 然后就出了铁匠铺。
  不自觉的; 她又走到了青松书院门口。今日书院的门依旧关着; 冷冷清清的样子。
  今日就是县试的日子了; 不知道刘彦怎么样了。是也有点紧张; 还是胸有成竹。林悠悠站在那里想了一会,然后忙摇了摇脑袋; 自己真是奇怪了; 替他想那么多做什么。
  人家未来可是权倾朝野的阁老大人; 心里素质必然是过硬的; 否则怎么能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乡野小子; 最后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
  她真是杞人忧天,有这时间; 还是想想自己吧。
  林悠悠先是在街上逛了一两圈,然后就回了刘家。
  到家的时候,铁匠铺已经将她定做的炉子拿了过来。此时,三房家的三个儿子正围着看呢。
  “这个是什么东西?”
  “是洗脚的桶?”
  “不对,应该是车轮子。”
  “才不是; 应该是拿来练铁头功的。”
  林悠悠进来的时候,就听到三小只在讨论那个铁炉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童言稚语,听得林悠悠忍不住露出了放松的笑容来。
  她走过去,挨个的摸了摸三小只的脑袋,解释道:“这个是炉子,是用来做饼的。婶婶这就开始做,到时候请你们帮婶婶尝尝,看好不好吃,好不好?”
  “好!”
  三小只顿时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的回答。
  林悠悠这就洗了手,然后将铁炉子搬到了厨房里去。这就开始准备做烧饼了。
  先要揉面发面,林悠悠将揉好的面团放在灶台上,这里温度高,更容易发酵。做烧饼还得晚一些时候了,有时间就先做个午饭吧。
  反正都揉面了,中午就吃面吧。
  这次,林悠悠打算做个拉面,这个筋道好吃。
  做了拉面,然后凉拌下,再加点黄瓜丝,更有风味。
  午饭虽然简单,就一个拉面,一个丝瓜蛋汤。但味道好,大家吃得都很舒服,很满足。
  吃过午饭,林悠悠先去午睡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做烧饼了。
  昨天的油渣还有剩下一些,再加上酸菜,嫩嫩的葱花做馅料,然后将其压平,再用筷子压几个洞,最后放到定做的炉子里面烤。
  第一炉烧饼出炉的时候,林悠悠旁边已经围了好几个人了,大人小孩都有。
  好在一炉烧饼挺多的,一炉能有二十几个烧饼,每人分一个还能剩下好些呢。
  一人拿了一个去吃,林悠悠也拿了一个,和记忆之中的烧饼差不多。焦脆的外皮,筋道的口感,里面的馅也很香。这和如今市面上卖的烧饼不一样,市面上的烧饼是用煎的。
  这次的烧饼自然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林悠悠也对此烧饼感到很是满意。
  等到傍晚,刘老汉回来,也吃了烧饼的时候,双眼之间顿时大放异彩。他双眼发亮,满脸期待的看向林悠悠,“老四媳妇,你这烧饼…”
  尝到这烧饼的好味道,刘老汉还是动了心思的,如今码头的生意很是好做,这烧饼的味道他也尝了,又是这般的好。拿到码头上去,肯定也是好卖的。
  而且他还发现了这烧饼和其他吃食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就算有点凉,口味依旧很好。
  那么这个到时候就算没有当场吃,而是将其打包带走,路上吃也是极好的。所以刘老汉很自然是想问林悠悠这个烧饼能否拿去码头上卖。
  但是他很快想到了这个烧饼的手艺,怕也是在梦中由亲家母教的。只要想到此处,刘老汉就觉得有些难以开口了。
  林悠悠主动开口道:“爹,明日我跟你们一起去码头上,也将这烧饼加入我们的吃食买卖吧。到时候。让大嫂二嫂也跟着学一下。”
  刘老汉听到林悠悠这番话,心下大为震动。这个方子,林悠悠大可不必拿出来。但她就是拿了出来,帮助刘家赚钱。刘家这次能够从那些麻烦和困境中脱身出来,还渐渐有了红火之像,全都是因为林悠悠的帮助。
  刘老汉心中暗暗想着,这个儿媳妇当真是有情有义。以后若是老四敢做对不起这个儿媳妇的事,他就帮着打断老四的腿。
  如今刘家分工合作,倒是井井有条。目前基本规划是三房夫妻两个负责收货卖货。大房夫妻顾着码头,二房顾着家里和地头。而刘老汉和郑氏老夫妻两个,则是负责安排检查伙计了。
  这倒不是刘老汉偏心,让二房负责家里和地头。实在是因为老二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让他去码头或者是去收货,他都不成,每次都畏畏缩缩,话都不敢说,性子木讷,已经改不过来了。而且刘二郎自己也找了刘老汉,说他宁愿在家里种地。他种地厉害,力气也大,他就负责家里的田地。
  既这般,刘老汉也就不再勉强他了,让他负责家里的田地了。而李氏,也就跟着在家里操持家务了。
  目前,这样的安排还是可以的,大家都还挺满意。
  而刘老汉这样安排的时候,心里也是想得长远了,这样以后就算分家了,各房也都能过。
  因为烧饼的出现,大家自然是围着锅炉说了一会话。但是后面大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额,尤其是刘老汉和郑氏更是几次走神。
  林悠悠略微一想,就猜到大家应该是在担心刘彦。毕竟刘彦今日参加县试,她是知道书中剧情的,所以根本不担心刘彦的名词。那个家伙将来可是要连中六元,是名动天下的状元郎。如今的县试,于他而言,那就是小儿科。
  但刘家人不知道啊,自然是满心担忧的。大家各自在心里担忧着,谁也没说出来,就怕一个说不好,得被郑氏揍。
  郑氏急得嘴里都起了燎泡,晚上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偶尔还对着天空神神叨叨的。
  看那样子,怕是在求老天爷保佑呢。
  刘老汉看着好像比较淡定一些,但这两天眼睛里面却是多了好几条血丝。看这样子,晚上怕是也没睡好。
  其他人倒是还好一些,虽然心里也惦念着,记挂着,担忧着,但只眉间有些担忧。
  林悠悠觉得自己算是这群人里面最淡定的了,她该吃吃,该喝喝。上次做的小鱼干还有剩下一些,她拿出来慢慢的吃着,顺便纳凉。
  今儿晚上特别闷热,看这样子明日要下雨。
  结果,没等到明日,半夜就下起了雨。原本闷热的,林悠悠睡得有些不安稳,烦躁的翻来翻去。后半夜下了雨,天气凉爽下来,倒是睡得安稳了一些。
  然后,她还做梦了。
  ……
  林悠悠推开一扇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