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心说。】
【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王贞仪写了《地圆论》之后,有很多士子十分不服,前来与之论道。
有士子问道: “假如地真的如同你所说是圆的,那为什么我们放眼望过去却不能发现拱弧,而是一眼平川?
王贞仪回答道: “那自然是因为地体太过巨大。即使我们能瞭望到百里之外,也不能看清楚地球是圆的。这也正是我们的目光所局限的地方。
有士子冷笑一声: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为何我们站在其上的人并不是倾斜的?如果地球是圆的,那站在我们脚下那一面的人,为什么不会摔倒?
王贞仪不假思索的道: “对于这个宇宙空间来说,任何地方的人头顶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就像是我们脚下那一面的人,或许也觉得我们在他们的脚下那一面也会摔倒,但我们摔倒了没?没有。自然,他们也不会摔倒。
士子们的刁钻提问都被王贞仪——的驳回了。
最后有人甚至愤而摔袖离场: 伶牙俐齿,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错,妇人女子,当以操持家中酒食缝纫为重,而不应该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
而这些辩驳不过就气急败坏的士子,远远称不上英雄。
·… …
的确是这样啊,每个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凭什么你是正的,我就要是歪的?我还觉得你是歪的,我是正的呢。
天幕下的百姓们也探讨起了这个问题。有人却不能苟同:“这是诡辩!”
沈括凝神思考很久:“可是地球真的是圆的,既然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没有飘起来,那……或许是有一种力量让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安然的站立在地面上。
他无意识的在纸张上记录:那么,这种力量作何解释?
清朝。
“我记得!”王贞仪的母亲含笑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想起这一段来, “当时你可没少被那些男人骂。
那段时间她忧心忡忡,连觉都睡不好。
出去走亲访友,也常有人在旁边讥讽,觉得他们养出这个女儿来实在是丢人。
要不是实在撑着一口气,又有丈夫安慰,她都得急出病来。
现在想一想,实在是觉得扬眉吐气。我女儿写的诗真是好!
王母问女儿: “要不咱们家明日宴客?请些亲朋好友们来家里坐坐?”王贞仪啼笑皆非:您喜欢就好。
她娘为了她这些年也没过过几天舒心日子,若是能让她高兴高兴,随便她折腾好了。那些人的想法其实也不在她的关心范围之内。
王贞仪看向仙画,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到底是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但是人却不会跌倒或是浮在空中呢?
她自己的回答是用了逻辑上和空间上的概念,但客观上的原因,王贞仪觉得肯定另有玄妙,而且在后世这应该不再是一个高深的问题。
好想知道!
【当然了,浑天说也不是没有缺陷。它本质上还在地心说的范围,而且没有如盖天说的《周髀算经》一样的权威性著作。张衡虽然后来写了《浑仪图注》;但更多的偏向于浑天仪的使用经验之类。在理论指导上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或许,这也是浑天一直都没能全力压制盖天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提到了儒学对天文宇宙观的影响,那就顺便说一嘴在西方神学对天文的影响。】
【《圣经》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教会将其视为神之言,不容悖逆。】
【1327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切科·达斯科里被烧死,因为他试图论证地球是个球形,并且想通过查看星象来判定基督的诞生。】
【1519年,探险家麦哲伦开始率领自己的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麦哲伦对友人道: “如果地球不是圆的,为何当船只从远洋返港的时候,总是先冒出桅杆,随后才是船身?
友人无法解释这个现象,憋了半天只是说: “你这个只是猜测,完全没有证据。”
“证据?”麦哲伦沉思了一下,随即高兴的说:“我有方法,我要安排一场环球旅行。众所周知,现在去印度必须要往东走,那我决定往西走。
如果地球是圆的,那必然往西走也能达到印度。
麦哲伦的环球船队真的从港口出发了,他们的方向和地图上的印度截然相反。
但麦哲伦觉得他们最终还是会到达印度的。
当船队绕过南美洲的时候,船员们跪下来祈求上苍的保佑,他们觉得自己的船只即将驶向尽头的深渊。
但是航行了一段时间后,太平洋和遥远的大陆真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麦哲伦兴奋极了,他挥舞着自己的帽子: 你们看,我们果真到达了印度!地球真的是圆的!4
东汉。
邓绥问张衡: “太史令又写新书了?本宫怎么还没看到?”
张衡忙道: 太后,那《浑仪图注》微臣还只是隐隐有个想法,还未付诸于行动。等日后写好一定送来给太后过目。
邓绥点头:本宫期待太史令的大作。张衡谦逊的笑了笑。
他其实不善交际,也不善钻营。若是换了个人,被太后叫到殿内一起看仙画,少不得要多奉迎几句,多讨几句欢心。但张衡就一直很专注的在看仙画,求知若渴,直接无视了在一旁的邓绥和班昭。
比如他现在就在想,自己目前思考的《浑仪图注》好像的确是偏浑天仪的使用,或许得要改一改更好,
不对!
还写
什么浑仪图注啊,当然是根据仙画所讲,直接全部推翻现在的理论啊!张衡一想到这里,立刻兴奋起来,只觉得要做的事情还好多。
这时候,邓绥又道:“太史令,若本宫的学宫建立后,或许太史令可以去给学子们讲一讲天文,说不得也教出几位像是那王贞仪一般的能干女子来。
邓绥有些遗憾。
她这辈子是不可能再成为这样的女天文学家了,但她希望东汉也能出几位这样的女子。
张衡一愣,天文可从来不是学堂内要教的东西。
那么这是?
他就算是再书呆,也能意识得到这是要重视天文学了,立刻应承下来。
领太后旨意,微臣必将竭尽全力。
明朝。
朱棣见朱元璋的情绪还是恹恹的,趁机挑起了新的话题:父皇,听闻南方的宝船已经铺了龙骨,再过两三年就可以下海,不若到时候让人也去做一次这环球航行?
正好也看看这世界到底有多大。
朱元璋精神振奋了一些: “这提议好。你手下那太监,叫郑和的可还在?”
朱棣愣了一下,苦笑:父皇,他现在还叫马和,才二十二岁。
朱元璋:……倒是没想到这一茬。
“那就只能另寻他人了。”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经历证明了地球就是圆的。】
【这个时候哥白尼其实已经提出了日心说,但他在教会的压迫下不敢发表。直到自己快死的时候,1543年,他才选择把《天体的运行》这本书出版。】
翻开《天体的运行》;在序言里可以看到哥白尼自己写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
能够看出他当时的纠结与忐忑之心。
当他察觉到了生命正在离自己而去的时候,他觉得或许是时候了。
哥白尼用颤颤巍巍的手摸了摸自己刚收到的样书封面,当天晚上就与世长辞。
【在《日心说》里面,哥白尼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转的,还计算出了恒星年的时间,计算出了月球到地球的半径,其结果都非常
精准。】
【在他之后,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
【UP主觉得如果不是麦哲伦死在了航行半路上,哥白尼熬到了人生最后一刻才出版《天体的运行》;这俩也肯定都是被烧死的命。】
【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东西方属于五十步笑百步,二哥也别笑大哥。】
儒生们的脸都黑了,竟然将他们与那烧死人的劳什子教会相提并论,简直欺人太甚!不过他们怎么想,其他人可不管。仙画的调侃自嘲,让人群中响起了一些轻微的笑声。
但天幕下观看的百姓中不乏有聪明的,立刻有人反应了过来:“可是他们后来的天文学很先进!比我们还要先进很多……
似乎都是从那几百年开始的。那几百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我们同属于一个叫太阳系的星系。而太阳系又属于银河星系。】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动。】
【哦对了,冥王星已经被无情的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降级成了矮行星。现在太阳系也就剩下八大行星了。】
所有人的视线都跟随着天幕向上升。
跳出了地球,来到了宇宙之中,看到了围绕着太阳而转的行星们。他们看到太阳占据永恒中心的位置。
它也是太阳系里面最大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水星离得最近,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木星巨大的环状结构也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海王星的轨道外侧,还漂浮着有着巨量小行星的柯伊伯带。
有小孩子天真的问: “阿耶,这么多星球,那是不是每一个星球上都有像我们一样的人?”
第99章 上可九天揽月 (五)
对啊,天上的星辰那么多,听仙画说甚至比地球还要更大,那也会有住人吗?
如果有的话,他们会长什么样子?
有人脑洞大开: 肯定有,说不定咱们《山海经》里的那些异兽就是生活在其他星球上。“说不定就像是传说中的神仙。”
也有人谨慎的摇摇头: “我希望没有。”
他身边的人好奇的问:“这是为何?”
还记得上一期仙画讲的故事吗?”那人微微冷笑一声,“西班牙人发现了印加帝国,结果转手就给人送了一张有天花病毒的毯子给他们。若是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人也是这样的恶人……
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不寒而栗。
这时候,有人挥挥手: 不用担心,既然这路小柒还生活得好好的,那就无需我们担心此事。再说了,担心也没用。
但这个话题给无数的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们提供了灵感和素材,下笔有如神助,酝酿出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
【而我们早在战国中期的时候,就有天文学家发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并且总结了其出没的规律。】
【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魏国人石申和齐国人甘德。】
【他们不仅测定了121颗恒星方位,还发现了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周期。另外,甘德对木星的研究最深,甚至还写了一本关于木星的著作,叫《岁星经》。】
春秋的夜空下。
甘德正在高山上观测星空。
为了看星星,他每隔几天都要不辞辛劳的爬一次山,因为这里看得最清楚。通过这些年的观测,他成功的确定了不少的星宿。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木星——他称为岁星的旁边有一颗光辉呈现淡淡红色的小星星。
甘德不以为意。
但是当天快亮的时候,木星运行到了偏西的方位,它旁边的这颗小星星依然还在,甘德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偶然。
这颗小星星是跟着木星在转动的。
它们俩或许是同盟的关系。
第二天,他又来了,意料之中的,这颗小星星依然伴在木星的左右。
甘德
回家后,在纸上记下来:“单于之岁,岁星在子。与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木卫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被肉眼所观测到的。因此这条记载的真实性非常的高。而木卫三在天文学上真正被发现并命名还要等到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来观测木星。】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甘德的这一发现也比伽利略要早了将近两千年!】天文望远镜立在地上,如同大大的炮管。最先进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更是结构复杂,占地巨大。
【石申和甘德并不认识,也不算是一个时代的人,石申比甘德的年代略晚。只是后世有人把他俩写的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秦朝。
扶苏有些惭愧的对在场的太史令胡毋敬说道: “我竟不知道石申甘德。也未曾听过《甘石星经》。
胡毋敬宽容的一笑: 公子无需介怀,《甘石星经》不过是观星之作,并非治国之理。臣也是接任了太史令一职后才接触到的这些。
胡毋敬自己擅长的是儒学,但他对天文也感兴趣。上任太史令后也很是研究了一番相关的知识。
让他有所感慨的是,从历史上来看,石申和甘德不过是小人物罢了,并未建下什么基业,也从不曾在一些风云变幻的大事中出现,死了也掀不起任何浪花。
所以像扶苏这样可以说是博览群书的人都不曾听过他们的名字。
但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却登上了仙画,即使几千年后,后世之人也未忘却他们做出来的成就。人的际遇,真是奇妙。
历史的评说,也真是奇妙。
唐朝。
国子监中有人一拍桌子,懊恼的道: “我也发现过呀,有的时候可以看到岁星旁边有一颗小星一直亮着。原来这也算是了不得的发现吗?
他是不是差一点点也能登上仙画了?
“看到并不代表能有所认知。”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走进来, 就像你每天都看到天与地,看到昼夜更替,但你能从中领悟和发现道理吗?
普通人和天才,也只是一线之隔而已。
而在将作监,工匠们的眼神亮了。
这是不是和显微镜类似的东西,只是用来望远?
已经有人忍不住畅想,上次做出显微镜来得了一大笔赏赐,如果这次能做出望远镜来,不知道是不是也能有赏赐进账?
【石申甘德之后的天文学家们对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了解得更深了。】
【最强大脑祖冲之不仅算交月点,还计算出了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的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他算出木星运转一周的时间为11。858年,而现代科学家们得出的结果是11。862年。】
【两者仅相差0。04年!】
【水星的运转周索性就和现代一模一样了。金星也只相差0。01年。】【就很想问问,祖冲之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仙画唰唰唰的将祖冲之和现代科学家各自推算出来的数据放了上来。
一左一右,对比非常的明显。
小数点之前完全一致,小数点之后,往往也只在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不一致。而他们之间的距离相差了千年!一个是纯手算,一个却能借助无数的观测和计算工具。
……
天幕下的人又一次听到了祖冲之的名字,同样发出感叹: 对啊,他的脑子怎么长的啊?正在艰难学着《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的学子们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大家都是人,为什么就他如此不同?
现在知道弟弟靠不住,致力于培养儿子的赵匡胤忽然来了兴趣: “按照之前讲的生物遗传来说,是不是这祖冲之的父母或者祖父母都特别的聪明?
他打算让史官去查一查史料里有没有相关的记载。
赵匡胤却不知道,天才的基因往往是突变的,和遗传的关系还真不大。南北朝。
戴法兴在家中摔碎了自己喜欢的一套陶器。
祖冲之!
没想到这个私改祖宗历法的人竟然能得到仙画那么高的评价,更没想到他拿出来的那些东西竟然都是真的!
戴法兴心中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