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
这次的船队当然不是由郑和率领,他不过是担任副手。
“尔等此次前去,一定要扬我大明国威……”宣完旨之
后,朱棣又温言交代了几句。使团众人不敢懈怠,恭敬的听着。
谁都知道,这位燕王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大明下一任皇帝了。使团成员登上船。
扬帆!随着一声大喊和号声,桅杆全部升了起来,船队开启了自己的航行,逐渐离金陵远去。
年轻的郑和看着越来越小的金陵城,心中壮志满怀。这辈子,他一定要立下比仙画中所说的更大的事业!
就在官方的舰队才刚从港口出发时,在海上早就已经飘荡着无数的商船。
如今这一片海上,西方人还没有开始耀武扬威。
大明的商队们将丝绸和瓷器带到倭国、占城、暹罗等地,然后又从那里带回来一些在大明很难见到的东西。
仙画的确没说错,这里到处都是宝藏呐!
虽然有时也会和本地的一些土著势力发生械斗什么的,但是总体来说,这些小国还是很欢迎商队们的到来的。
“也没什么意思。在岸上享乐了一阵之后,一位船东百无聊赖的感慨道, 要是收够了东西,咱们赶紧回去得了。在这待着,我老是觉得有些不踏实。
“东家别急,再过几天就收完了。”他的账房道, 等那批红宝到手,咱们就走。
这儿可真是好地方。提到自己收的那些宝石,船东喜笑颜开, 在大明这样成色的红宝可是少见,结果在这儿可好,就和不要钱似的。
要是能安全回去,他这趟就发了!多来几趟,几代人的养老钱都有了!
他想起一事,有些唏嘘: “也不知道林公子他们现在如何了?”
这位林公子,是泉州城中的一位巨富之子,读了些书,考了个秀才的功名。在看了仙画之后,兴致勃勃的想要去环游世界,最好是能成为发现美洲第一人。
他本就是海商世家出身,竟然真的纠集起了一支小船队,就这样从泉州出发了。
林秀才的船队和他们同行了一段时间,到了这里双方分道扬镳,一个停留在这儿出货然后收购宝石,一个继续航行,打算找到美洲,最不济能去到欧洲那也行。
船东想了想,从他们分道扬镳后到现在应该有了将近三个月了。也不知
道他们找到那美洲了没有?
此刻,在刮着风暴的大海上。
林秀才正在舱房里待着,死死的拽着船上固定好的家具,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起伏的浪给抛到空中。
他想过这深海的风浪会更大,但是没想到这么大而且还这么频繁。
他们原本有四艘船,现在已经只剩下三艘了,有一艘在之前的那一次风浪里沉入了海底,上面的水手死了一半。
林秀才嘴巴里喃喃的念着: 妈祖保佑,仙画保佑……
可能是他的祈祷生效了,又折腾了一阵之后,风浪终于渐渐地平息了,乌云散去,阳光也温柔的洒了下来。
林秀才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走上甲板。
风平浪静时的海,有着无可比拟的美,宁静、深邃,甚至是充满了让人想要纵身一跳的神性。林秀才刚想要赋诗一首,就听到身边的水手疑惑的问: 前面……是不是陆地?林秀才浑身一震,将手搭在眉毛上定睛一看。
在海与天交界的地方,真的有一线黑色出现。
“是陆地,真的是陆地!”
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在船上待了一两个月了,谁都不想再待了!不管这陆地是美洲还是欧洲,先让他们下去歇歇吧,也得补给一些物资。
只有林秀才看着那越来越近的陆地,心中鼓荡不已。
到底是不是美洲?
宋朝。
赵匡胤从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出来,对着相送的赵普轻咳一声: “爱卿记得把那块石碑尽快挪开。
赵普也轻声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它再出现在政事堂。”他们说的当然是“南人不能为相”的石碑。
赵匡胤满意的点点头,又道: “那治理黄河的章程尽快拿出来,需在月中的大朝会上尽快定下来。
现在的黄河虽然还没有改道,但是赵匡胤深恐自己的后代们又遇到“三易回河”的事,打算提前对河段中的泥沙进行一些疏通。
赵匡胤点点头,手背在身后,转身回了自己的御书房。
表面看上去淡然无比,心中却在嘀咕: 这都三个多月了,还不开始。这后世女子,够懒的。结果,当天晚上,仙画就亮了起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今天我们这期视频的主题是“要想富,先修路”!】
第129章 要想富,先修路(一)
明朝。
徐霞客正在蜀道上的一处山崖下生火,准备今晚就安顿在这里。
他在家陪了几个月父母,又整理了自己的一些资料之后,就又心痒难耐的开启了自己的下一趟旅程。
这次他打算去蜀地。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深受仙画的影响——他想尝试着去看看那些高耸入云的雪峰到底是何等的壮丽。
坐船到了奉节之后,徐霞客打算自己走一趟蜀道。体会一下当时诗仙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于是,当看到仙画这一期的主题出来后,徐霞客眼前一亮。这可实在是太应景了!
…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咱们国家简直是小学生都知道的谚语。】
【就拿海边举例。一个靠海的小渔村,可以养殖珍珠,并且捕获到好吃的鱼类。那在咱们的想法里,这个小渔村肯定是很富裕的。】
【但若是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方便的路,那它出产的这些东西就没法运输出去,那恐怕就和富裕这个词不想干。】
【这就是对要想富、先修路的最简单的理解。】
【恰恰,咱们这几十年的发展史也正好就是路网、基建疯狂扩张与提升的历史。】
【去年,交通运输部刚公布了咱们到2035年的规划,公路网的规模将达到46。1万公里,包括高速和普通国道。】
一张密密麻麻的公路网出现了。
上面红色的公路就好像遍布华夏的血管,主干道是动脉,而其余的支线则是主要血管和毛细血管。
它们负责将养分和营养物质在华夏的疆域内做着交换以及循环。其中更宽敞看上去也更先进的是高速公路。
上面的车呼啸而过,让人感受到速度的激情。各种大货大卡以及特殊车辆还有私家车,驰骋其上。
稍微窄一些的是国道,经过更多的山村与乡镇,多了很多三轮车、摩托车等。
“要想富,先修路……”百姓们重复了好几遍,这句话倒是琅琅上口。
他们一开始还没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从修路当中攫取钱财?但这和普通老百姓有啥关系?
有家在深山住着的激动的嚷起来: 谁说不是呢?除了渔村,俺们这种山村也是这样。俗话说,靠海吃海,靠山吃山。
这山里面和海里面一样,是有好东西的!
各种野兽皮毛,各种菌菇和野果、药材类,数不胜数。但为什么。渔民和山民一直都是过得最贫困的群体之—?山民,自然是因为和外界的路不好走啊!
“俺们村要去到山下的镇子里,那得走个一天,而且那路还陡峭得很。不是谁都能走的。”“俺们一天还算是好的,之前俺去采药,那深山里的村子可真是偏呐,走三天估计才能到。”
大家感慨: “俺们要是有了后世那种路,那下山可就方便多了。”
“那是!说不定俺还能和山下的那些村一样,早上去镇子上卖个菜什么的。他们赚老多钱了。”说话这人羡慕得不得了。
【其实回顾历史,修路也一直都是各任朝廷的紧要大事之一。】
【尤其是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修路这方面更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秦朝的驿道质量非常好,目前国内还有保留。】
如今的秦朝古驿道已经被当成了历史景点。
秦驿道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驿道从陡峭的山崖上开凿而出。
原本用来过马车的石板路被漂亮的木栏杆围了起来,路面残缺了不少,但是依然可以看到马车驶过时在路面形成的车辙痕迹。
【秦直道更是可以媲美万里长城的公共建筑工事。】
【它从咸阳一直到包头,横穿14个县,长700多公里,平均宽度有二十米,最宽的地方有六十米,而且还配备了大量的路基和垭口。】
【秦直道是作为军事要道修建的,因为它从长安一带直入草原以及阴山,惠及后续无数朝代。】秦直道的遗址在现在的内蒙古和陕西一带。
后人在起点放了一个高大的石碑用作纪念。它上去可比之前的驿道要宽阔多了。
不过它不是石板路,而是土路,方便战马以及运送辎重的推车通行。从咸阳到包头,700公里的路,急行军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达,可谓是秦朝的军事高速公路。
【秦朝律法严厉,修起东西来那真是不含糊。秦直道由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负责修筑,工程质量非常好,几乎沿用到清
朝才废弃。】
【2000年过去了,到现在都还有很多段路基是寸草不生的。】
【现代的专家们认为秦直道有一些路段是达到了今天二级公路的标准的,非常了不起!】【给蒙恬与扶苏还有当时的民夫们点赞!】
秦朝。
基建狂魔·嬴政脸上浮现起了淡淡的笑意: 之前负责修建驿道的,有赏!这驿道可是得到了后世的赞许,可见其质量的确是不错。负责的官员欣喜的出来谢恩领赏。大家的讨论点又转移到了秦直道上面来。现在还没开始修这个呢。
嬴政心情好,对在场的扶苏以及终于班师回朝的蒙恬道: “你们两人,也有赏赐!”
多谢陛下。
多谢父皇。
蒙恬看着仙画上秦直道的地图,道: “陛下,这条秦直道作用巨大,有了它,大秦可以将兵马迅速的送到阴山草原一带,拱卫关中的安危。
嬴政眯起眼,审视了地图一番: “朕近日的确在思索是不是要修一条如此之路,既然仙画都透露了未来,那就修吧。
他神色一整: 蒙恬!扶苏!着你二人负责修建此条秦直道,不得有误!蒙恬和扶苏立刻行礼: 遵旨。扶苏跃跃欲试,他这次得把秦直道修得比之前还要更好才行。
汉朝,
汉武帝刘彻虽然不喜秦朝,对始皇帝也有那么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但是此刻也颔首道:秦直道,的确是修得好!
现在,这条路也是汉朝去西域去北方的交通要道。汉朝的历代公主们和亲匈奴,走的都是秦直道。想到这里,刘彻觉得如鲠在喉。他哼一声,在心中想:以后,大汉绝无和亲一事。
【始皇帝建立的秦朝虽二世而亡,但是他的很多东西都被传承得很好,其中就包括官道。】
【比如,唐朝时候修建的唐蕃古道,从长安一直修到了拉萨,成为大唐和吐蕃、印度、尼泊尔之间的交通要道。】
【大唐长安城内的朱雀大街宽有150米!】
文成公主端坐在马车中,带着她浩浩荡荡的陪嫁队伍,从长安出发。
经过唐蕃古道,到达了拉萨。
开启了她青史留名但是很难说是幸福的一生。
王玄策也正是通过唐蕃古道,从长安到吐蕃再到天竺,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而在他们出生并成长的长安,朱雀大街如同天上的大道,横跨长安南北,成为这座当时全球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的中轴线。
鲜衣怒马的少年少女们、来来往往的客商们以及出门谋生的大唐百姓们,在朱雀大街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但是,朱雀大街并不是一条石板路,而是黄土路。这让它变得稍微逊色了一点。下雨的天气,它就会泥泞不堪。如果遇到唐皇出巡,相关的部门需要及时的撒上细沙,以免扬起灰尘。
【历史上出名的几大古道还有京西古道、徽杭古道、太行八陉、茶马古道等等,这些当时连接起一个个地区的军事要道和商贸要道,有的依然还存在于崇山峻岭之间,成为了驴友们挑战的对象。】
古代的时候。
商队的马匹以及驴身上都驮着沉重的货物,行走在这些古道上,翻山越岭。镜头一转,到了现代。
全副武装的驴友们背着登山包,手里拿着登山杖,开始了自己的休闲探险之旅。【到了明朝的时候,全国的官路驿路总长已经有十四万多公里,并且直通边疆。】
【所以,我们能看到当时很多前来华夏的传教士和旅游家都对华夏的路大加赞赏。毕竟,中世纪时的欧洲,贵族割据,零零散散,大家都不修路,除了封地里可能有一两条像样的路,一出城堡那简
直就是一片泥泞。】
【将先进的罗马古道毁得乱七八糟。】
一队来自于欧洲的传教士和商人赶着马车与骆驼来到了东方帝国的都城。所有的人都为这座城市的雄伟壮丽以及高耸的城楼而倾倒。当他们进入到城中的时候,更是感慨万分。
上帝,他们外面的官道修得那么好,干净便利,但城中的路居然也如此广阔。
“而且还如此干净!”
“是的,一路走过来,我居然没有发现一坨大便,而且也没有让人难闻的作呕的气味。”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着光。
这个遥远的只存在于故事之中的东方帝国,第一次出现在这些西方人眼中的时候,是如此闪耀。镜头一
转,来到同时期的中世纪。
大大小小的城堡把领土割得一块一块,有的城堡外严格来说并没有精心修建的路,只有因为走的人多了而自然而成的小路。
一些村镇内部更是尘土飞扬,并且脏污满地,排泄物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倾倒在公共空间。就连巴黎这样的大城市,都难以幸免,可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的公共厕所。
之前仙画讲秦直道,虽然大部分的帝王也都承认,秦直道的确是修得好,现在还都在用。但是,他们也都觉得自家的路也修得蛮好的嘛,也是可以拿出来讲一讲的。
因此,听到唐蕃古道和朱雀大街,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他轻咳一声: “瑕不掩瑜,朱雀大街这一遇到雨天就全是泥水的确不利于出行,阎卿,你们工部看看是不是能掌出一个章程来,再改一下嘛。
后续还可以免了扬沙子的功夫。
阎立本道: “臣观仙画中后世的道路,不知是用何等材质建造,看上去既整洁又坚固。”
若是能搞到配方就好了。
魏征在一旁思索道: 后世几十万公里的道路,这材质必然不贵重,而且应该可以轻易取得。不然这修路的成本也太高了!
阎立本点头称是: “工部也会先摸索着看。”
明朝。
朱元璋很高兴: 大明的道路可比什么大唐大宋要好多了。
他可是把修路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的。
对地方官的考核中,驿路修得好不好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所以,大明的驿路四通八达,而且都维护得极好。
也难怪这些西方人如此大惊小怪。
朱楠在一旁露出不忍睹卒的神色: 没想到欧洲这时候居然是这个样子!他之前在仙画中看到的可都是精致漂亮先进的欧洲啊。不仅仅是他这个皇族,就连平民百姓们都很受不了。
为什么那边的人那么脏!
天啊,屎尿居然就这样往下倒吗?倒街上?他们的官府也不管一管?“他们没有掏粪工和收夜香的人吗?”
这边的百姓们可不敢就这样把自家的排泄物往街上一倒,先别说
和邻里起纠纷的事情,这是铁定要被抓去县衙里面罚款和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