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48章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48章

小说: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温的时候,青花料里面的铁元素会出现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结晶斑,深入到胎内。这也是鉴定元青花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元代青花瓷瓶的花纹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黑色的斑点。甚至无需放大镜。
  这些就是铁元素在高温下留下的痕迹。
  【如果能够熟悉这些元素,熟悉这些元素在不同温度不同环境的变化,那么就能随心所欲的烧出很多漂亮的瓷器。】
  【这就是化学在瓷器上的运用。】
  … …
  在景德镇,在龙泉,在禹州等等名密所在地。
  烧窑的老师傅们和工匠们从来不觉得仙画会和自己赖以为生的工作产生联系。从开始到现在,都看得极其的投入,甚至一开始还有些不敢相信。
  到了这时,有老师傅忽然跳了起来: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燃烧不充分,对,就是燃烧不充分!
  他想要立刻飞奔回家,去试验自己心中的想法,但想到仙画还没看完,又生生的停住了脚步。也有老师傅恍然道: 原来如此,这黑斑居然是因为这个。
  更有工匠们有些沮丧: “铁、元素……可是怎么知道哪些釉料和原料是含铁多或者含铁少呢?”感觉这知道了和没知道也没什么区别呀。
  倒是有人坚定了信念: 万物都有规律,其中自然也有规律,只是我们还没发现。他打定主意,如果仙画后续不提的话,那他就要自己研究!
  【既然说到了瓷器,那就索性多说一点。】
  【瓷器一直都是华夏对外出口的大项,可以说是纯纯的给国内赚钱。元明两朝在这一项上,最起码赚了数十亿的银两。】
  在当时的欧洲,王室和贵族们会专门在皇官以及城堡中开辟华夏瓷器收藏馆。
  华夏瓷器,被称为“白色的黄金”。
  最疯狂的当属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
  他召集了全国的炼金士: 用石头给我炼出金子来,我需要大量的金子,去买东方华夏的瓷器。
  他派外交使臣前往普鲁士: “尊敬的普鲁士国王陛下,我们陛下愿意以六百个全副武装的龙骑兵换您收藏的151件华夏瓷器。
  最后,他索性自己建造了一个瓷厂,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迈森瓷。【结果,到了顺治的时候,清廷实行禁海令,华夏的瓷器对外出口变得比较困难。】
  【但用惯了华夏瓷器的西方人不可能再由奢入俭,于是他们选择了两条路。】
  【一条是向日本进口。日本的瓷器业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大阪、横滨这些码头上,日本复刻了华夏的情景。一箱箱的瓷器被搬上了即将远航的船只。
  商人们在歌舞伎町饮酒,碰杯的时候感叹道: “要感谢大
  清的顺治皇帝啊,没有他哪有咱们现在的好生意。
  敬他。
  … …
  华夏各朝代的百姓们与有荣焉。
  没想到他们如此喜欢我们的瓷器。”有名士忍不住拿下博古架中的钧瓷,细细把玩, “也是,这么美的东西,有谁会不喜欢呢?
  宋朝的名士们正在用建窑的黑釉盏斗茶,笑道: “这倒是个瓷痴。”
  有品味,有眼光!
  当然,再想起清廷的顺治帝的禁海令,心中感慨就更加深重了。
  没想到,一条禁海令的影响居然是方方面面的。
  不错。
  商人们对此感触更深: “这样的市场,你不要,却随手给了别人,日后想要再抢回来,怕是难咯!
  哎!
  明朝。
  朱元璋和朱棣的心变得火热,没想到瓷器居然这么赚钱。两人对望一眼,竟然培养出了一点点默契。这东西,大明要好好做!而且最起码有一部分要牢牢的抓在朝廷手里,不能便宜了别人!
  【一个,那当然就是自己仿制瓷器。】
  【康熙年间,一个法国传教士佩里,中文名叫殷弘绪,将景德镇烧瓷的秘方带回了欧洲。】路易十五召见了佩里。
  “我需要派你去遥远的东方,拿到他们制造瓷器的秘方。法兰西的财富正在流向东方,我不允许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他爱不释手的放下自己手中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瓷器。佩里来到华夏,他给康熙帝献上了从法国带来的葡萄酒。康熙很高兴: “说吧,你要什么?”
  佩里连忙道: 尊敬的陛下,我想去昌南传教,望您允许。康熙大手一挥: “这有何难?自去便是。”
  佩里到了昌南,也就是景德镇,看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在围绕着瓷器而工作、生活。无数的窑炉立在景德镇的各处。无数精美的瓷器从这里被烧出来,不合格的直接敲碎填埋。
  佩里无偿的给这些贫穷的工匠们看病,从他们的手中骗取到了烧窑的技术。七年后,他将这些技术整理好,写信寄给了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大喜过望,直接将这些原本应该是秘密的技术刊登在了法兰西的报纸上。一朝之间,所有人都知道了。
  秘密不再是秘密。
  【从此,欧洲人也学会了烧瓷的方法。】几十年后,康熙换成了乾隆。
  英国人来了华夏: “尊敬的陛下,这是我大英帝国给您送上的礼物,由我们大英帝国的工匠们烧制。”
  箱子打开一看,赫然是一组漂亮的瓷器。
  …
  相关的瓷密工匠们刷白了脸。
  泄密一事可是真正影响到他们饭碗的事情。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想到,要是对方也能烧出瓷器来,那自家的瓷岂不是就难卖了?
  当下,有行会大佬就决定明日召开一些当家人,要建立个规矩,杜绝此事的发生。只有工匠们,黯然神伤。
  哎,谁让咱们过得这么难呢!
  所以,被人善待后就轻而易举的相信了他,给了他秘方。
  他们很能共情。
  其他人却想不到那么多——
  刚刚正在把玩着钧瓷的名士气得差点拿不稳,重重的把东西往桌上一磕。
  偷盗之举,无耻之尤!
  居然做出如此下流之事!
  一听这个,谁不气啊。
  更有人冷嘲热讽: “你自己的东西不珍惜,要是好好对待,别人怎么能偷得到?”不错,愚蠢之极,给人可乘之机。
  现在,天幕的所有人都等于拿到了上帝视角,自然对康熙的这一举动十分恼火。
  汉朝。
  汉武帝刘彻意味不明的评价了一句: 为了几瓶葡萄酒。。啧。还是眼光不够啊!
  这也提醒了他: “诸如涉及到丝绸、火药、冶铁、烧瓷等事务,都要好好提防外人的觊觎,凡有偷窥和刺探者,都抓起来。
  烧瓷嘛,这么赚钱的东西,当然得马上做啊!相关官员忙道:喏!
  桑弘羊在一旁忙道: 陛下,还有一事,对工匠们也不能太苛刻,否则容易出问题。刘彻默了一瞬: &;
  #34;朕知晓了。仁嘛,他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既然这些工匠也是他的臣民,还能赚钱,那当然要对他们好一点。为了千秋大业和万世功名,他很愿意改一改,甚至开始有些逐渐的乐在其中。
  【并且,他们在一些科学家们的帮助下,烧出了很多精品瓷,从而又打造出来了一些高端瓷器品牌。】
  【法国代表性的瓷器品牌塞弗勒的崛起,就和一个化学家让·赫洛的帮助有关。】


第137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 (二)
  【那个时候,景德镇的技术秘密才刚被送到欧洲不久。而让·赫洛是当时法国皇家科学院的首席化学家。他被疯狂热爱瓷器的路易十五委派在塞弗勒瓷厂负责瓷浆、釉料、色彩等方面的配方及制造工作。】
  【让·赫洛不负路易十五所托,用青金石、钴粉还有氧化铜等不同的元素作为着色剂,成功的研制出一系列极为漂亮的颜色。】
  【这几大颜色也成为了塞弗勒的招牌系列。】
  让·赫洛率领着赛弗勒的技术人员们正在实验室里分析各种矿物的成分。青金石、孔雀石、铜,等等等等。最后他们调试出了好几种不同的颜色。
  深邃的青金石蓝、柔和明亮的天蓝、比金丝雀黄还要更柔和的浅黄、浓郁明丽的苹果绿、仿佛干枯玫瑰的粉色。
  一组组瓷器看上去富丽堂皇,带着精美浪漫的法兰西情调。
  【据说,赛弗勒除了让·赫洛之外,还有很多化学方面的人才。】
  【在迈森、塞弗勒、威治伍德等等国外品牌逐渐抢占世界市场的时候,华夏正逢清末的衰弱期,别说去海外竞争了,自己国内连饭都吃不饱。】
  【一两百年下来,等到咱们有余力了,整个世界的高端市场已经被国外的品牌给抢占完了。】一方面,华夏的古瓷在拍卖会上屡屡拍得高价。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59号买家出价250674092元,还有没有其他出价者?。。恭喜59号买家获得这件北宋的瓷器瑰宝。”①
  而另一方面。
  在各种高端商场里,只能看到类似威治伍德、塞弗勒、日本东陶这样的品牌,看上去奢华精致,售价也往往不斐。
  在这里,看不到华夏品牌的踪影。
  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出现在各种小店小摊上,简单的木箱装着。
  “多少钱一只?”有人看上了一组漂亮的杯子。“三百一套。”
  “太贵了,你们抢钱啊。”那人鄙夷的看一眼,转身就走了。连本国人都觉得,瓷器这东西是不值钱的。
  【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挤不进世界市场,这样的经历同样发生在茶叶上,不免让人唏嘘。】
  ……
  这些法兰西的塞弗勒瓷器带着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华丽繁复。
  和华夏喜欢的那种素雅古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有名士们皱起了眉头: “这颜色倒是挺好看的,但为什么图案和花纹如此的花里胡哨?充满了脂粉气。
  摇头,实在是看不明白。
  他们又看了看自己手中各大名窑出的精品,总算觉得自己的眼睛舒适了一些: “还是这些看着比较舒服。
  当然了,天底下肯定还是有人喜欢这种风格的。
  有人眼睛就一亮: 这个好,看着热闹,而且颜色也美。
  不错,其实那几个盘子碟子还是好看的。
  少女心比较重的人撑着下巴,陶醉在那些柔和甜美的颜色中: 颜色是真的美啊……而在各朝代的名窑所在地。
  相关的瓷器工匠们却从后世华夏瓷器的没落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凄凉。
  有人喃喃道: 怎么就这样了呢?
  明明,他们现在烧出来的瓷,供不应求,权贵们和海商们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可到了后世,华夏瓷器居然在世界上没有了一席之地?
  还被人嫌弃价格高?有些年轻人甚至觉得自己眼眶发热。
  德高望重的老工匠顿了顿拐杖: “怕什么!如今仙画已经给出了预兆,咱们避过就是。只要把手艺给传下去,总有一天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行会的几个巨头们也都咬牙切齿: 不就是化学吗?我们从现在开始研究!总不会晚了吧?其他的朝廷政策什么的,他们管不了。
  唯一能管的,也就是自己手上的真功夫而已。
  …
  【对了,除了丝绸、茶叶、瓷器之外,当年海运的主要出口之一还有铜铁器。】
  【宋朝时,泉州港运出去的金、银、铜、铁、锡器输入到了将近五十多个国家。因为在同期,古华夏的金属冶炼技术也是领先世界的。】
  泉州的码头上,船舶云集。
  各种不同装束的异域人士往来其中。
  一箱箱原生态的金属从船上被抬下来,然后送到泉州城外的“打铁街” “打锡街”;成为精美的锡器、铜器甚至是一锭锭洁白的银元宝,然
  后又或公开或偷偷摸摸的被送回了船上。
  船只离港,开启了自己的海上财富之旅。
  赵匡胤一拍桌子: 不是说了铜钱不能运往海外吗?!这些海商,阳奉阴违,还真以为治不住他们了。
  泉州的海商们也在心中叫苦,连忙吩咐下人: “这些时日,铜别再往外运了,先避避风头再说。
  【冶金,即使是现在也是化学应用中重要的一支。】
  【华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就发现了铜的锻造物品。然后,或许是在机缘巧合下,又从铜发展到了青铜。】
  穿着古朴的华夏部落工匠正在冶炼铜。
  这时候,有人匆匆来召: 大王叫你,速速去回话。却是君王觉得他上次呈上来的一把剑非常好用,问他是如何获得。
  工匠一看到那把剑就想起来了: “大王,这是因为小的在冶铜的时候又尝试着加入了一点其他的东西。
  他去工坊中找到那块石头,看上去银白闪光,原本只是一次误打误撞的尝试,却没想到真的能给让他制造出利器!
  【这种加入到红铜中的金属就是锡。红铜的熔点是1083度,而锡的熔点只有两百多度。所以冶炼红铜的时候加一点锡,它的熔点可以降到900多度,更好把控,而且成品的硬度也会更高。】
  路小柒照例放出了元素周期表。
  锡,Sn;从周期表中被提到了前端,然后放大。
  葛洪和孙思邈等人紧张的搓着小手。“来了,来了。”
  这个神秘的表又来了。
  孙思邈的弟子道: 这好像是所有的金属的集合。不过有好多字,我都不认识……他有些汗颜。
  孙思邈微微的摇摇头: “不单单是金属,还有什么氧、氮……从字义来看,似乎应该是某种气
  体。
  氧气在仙画中出现不止一次了,可以确定为是某种气体,那么和它同样字形结构的氮等字,自然可能也代表着其他的气体。
  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规律来排列的。但会是什么规律呢?
  如果路小柒知道了这番讨论,肯定会惊呼,上过历
  史课本的人果然都不简单啊!仅仅凭着这样,就能猜出元素周期表的一些信息。牛人就是牛人。
  而继刚才的陶瓷工匠们之后,现在调动了全部精神,集中精力在听的,那自然是各朝代各时空的铁匠们!
  ……
  【至今最早的青铜器是4800年前的一把铜刀。】
  【再后来,人们又尝试着往铜里面再增加一点铅,增加了青铜的韧度。】铅和锡一比就显得有些不打眼,看上去灰不溜秋的。它同样从元素周期表中被调了出来。
  铅,Pb。
  工匠们在冶炼铜的时候,又投入了一小块锡和一小块铅,让他们在高温下成为液态,熔合在一起。
  【这种合金的冶炼,本质上就是矿石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新物质的过程。】
  【无论是东西方都有点石成金的故事,西方的方士们更是自称为炼金师,或许,这个名字就和青铜有关系。】
  【因为当青铜刚刚诞生的时候,它是金光闪闪的,古人叫它为吉金。】
  【但,青铜毕竟不是金,当它的表面与空气接触,就会慢慢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生出一层青灰色的锈迹,才被咱们称为“青铜”。】
  青铜器已经被列为不能交易的文物。
  即使在博物馆里,一些镇馆之宝也往往都是青铜器。
  商朝的司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至少需要一千公斤以上的原料才能铸造出来,可见其冶炼技术和规模之庞大。
  秦始皇陵的青铜车马,也是最大的青铜器,大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大小,做工非常的细致。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宫女执灯,神态恬静优雅,栩栩如生。
  它们有的已经完全是青灰色,但有的依然还能看出表面斑驳灿烂的金色,能让人想象得到当它未
  氧化时那金碧辉煌的场景。
  路小柒放了一张网络上的青铜器原本色调的场景复原图。
  这些都是金子做的吗?老百姓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