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49章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49章

小说: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氧化时那金碧辉煌的场景。
  路小柒放了一张网络上的青铜器原本色调的场景复原图。
  这些都是金子做的吗?老百姓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是,是铜。
  “可看着真的很像是金子。”
  谁会不喜欢这一看就很富贵很有钱的环境呢?
  有人生出幻想: “你们说,
  皇宫里是不是就是这样金光闪闪?”一个农妇笑呵呵的道: “那肯定是,我觉得皇后陛下用的锄头肯定都得是金子做的。”
  不然配不上皇后娘娘的身份!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和收藏金石的雅士们,看着那富丽堂皇的金色皱了皱眉: “还是青铜之色,更为古朴雅致。
  更是赞后世的博物馆有眼光: “那些瓷器之类的只能算是不入流的杂项,唯有金石,才是正道啊!
  瓷器不过是日常用的玩意儿,能比得上这些大气古朴的青铜礼器吗?汉朝。
  刘彻看着那长信宫灯,陷入了沉默: ……这不是曾经放在祖母宫中的那一盏灯吗?
  他的贴身太监春陀悄声道: 这盏灯,太后娘娘后来赐给了中山王妃。
  刘彻这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他的异母兄长刘胜娶妻的时候,祖母将其赐给了他这位嫂子
  结果,出现在了后世的博物馆里。
  刘彻必须承认,他是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的,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在群臣面前不笑出声来。然后,装腔作势的: 朕要劝慰中山王一番,来人,传旨。
  秦朝。
  秦始皇看着仙画上的青铜战车,这是他很喜欢的一辆战车,想来后面让工匠做了应该是要放置到自己的皇陵中的。
  然后现在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博物馆里。士卿臣子们群情激愤。
  挖坟盗墓,大逆不道,该处以极刑!
  他们其实也看了多少次仙画关于发掘考古的画面了,但这个时候放的可是自家皇帝陛下陵墓中的东西,必须要表现得非常气愤,义愤填膺才行。
  嬴政的嘴角微不可见的抽搐了一下。
  他倒是没有那么怒不可遏,那么多次了,心中早有预料,只是在想,到底有什么法子可以阻挡住这些后世小辈们的猖狂举动?
  想啊想,算了……日后再想吧。。。
  【不过,青铜器虽然灿烂精美,但是铜这东西贵,后来更是充当了古代的货币,当更加便宜且耐用的铁出现后,青铜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华夏古代不仅会炼铁,而且在汉朝的时候
  就有了钢。】【我们先来分清一下这几个名词——生铁、熟铁和钢铁。】
  【钢铁,实际上就是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这个含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少了,就成为了熟铁,偏软。多了,就成为了生铁,很硬很脆。】
  熟铁、钢铁、生铁。
  按照其中的碳含量,依次排列。
  这三者从外观就可以分辨,熟铁为平整的灰色,钢铁更光亮,颜色也更银白一些,生铁表面粗糙,颜色也更深一点点。
  【碳对铁器的影响,就像是铁对瓷器的影响一样,深远而巨大。】碳,元素符号C;同样被路小柒在元素周期表里圈了出来。
  【简单的用木炭将铁矿石冶炼成液态后再凝固,就能得到生铁。】
  【因为他们的炼炉很小,也没有强力的鼓风机,矿石没办法完全融化,里面有很多杂质。所以,生铁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法用的,它没有韧性,也没有塑性,很容易碎。】
  【古人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聪明,居然创造性的像炒菜一样去炒它,这个过程会祛除一些杂质,还会把它里面的含碳量降低,于是就得到了熟铁。】
  【当然了,可能也会直接得到钢,这个只看含碳量嘛,但是几率应该比较小。】【这个法子也被叫做“炒钢法”。】
  赤膊的工匠们在坩炉内用铁棍搅拌着刚被融化成液态的铁水。然后又洒了一些精矿粉进去。整个过程就像是炒菜一样。【炒钢法不好把控,大部分情况下,只会得到熟铁。】
  【工匠们又想了个法子,把它再放在炙热的木炭上大力锤打,在力的作用下,这些杂质就会慢慢融合,分子重新排布,质地更密,同时还会让碳一点点的渗透进去。】
  【最后,就成为了钢。】
  【精铁要加热后反复锻打一百多次,这也就是“百炼钢”的由来。】古代要做铁匠,一定要有壮硕的身体,不然根本抡不起那柄巨大的锤子。铁胚被放在通红的木炭上,时刻保持着高温的软化状态。伴随着号子声,一锤又一锤砸向了它。
  叮!一声声响起,然后淬水冷却,又开始捶打,再淬水冷却。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
  最后,杂质被熔合,碳含量达到微妙平衡,这才有了真正的钢铁。
  打
  铁居然也是科学?有书生忍不住道。
  他的同窗笑道, 既然种地、救人、修路、烧瓷都是科学,那打铁怎么就不是科学了?书生支吾了两声: 只是觉得………这科学的定义还挺广的。
  而且,只是打铁而已,他居然听不懂,简直岂有此理!
  他的同窗笑了一下,心中讥诮,知道他不过是觉得打铁之人空有蛮力,登不上大雅之堂罢了。至于铁匠们,嗯,说实话,很多人也没听懂。
  这说的是啥?含碳量?木炭我知道,是那个炭吗?
  不知道,不过这生铁、熟铁和钢铁我是懂了。钢铁应该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精铁。也有一些官营作坊的主理官员,心中颇有志向,已经让人都把这些记了下来。咱们现在听不懂,这全天下那么大,自然有听得懂的,到时候再去拜访求教。炼铁一事,关系重大。
  兵器、农具等等,都要有好铁才行。
  所以,这件事情,朝廷肯定会重视的,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找到能人,来破解仙画上说的这些玩意儿,然后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现在的炼铁技术。
  北宋。
  沈括在家中道: 这样锻打实在是太费人力,效率低下,只有壮年工匠才能做得到。
  他的一位属下也在,寻思了一下,忽然道: “属下倒是见过民间有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的。”
  沈括起了兴趣: “哦?说来听听。”
  他的属下娓娓道来: “我曾见匠人们将熟铁打成刀具,用生铁包裹在它的刀刃处,再用泥一起封上,放在炉火中再铸。生铁和熟铁全部融化之后,就会融合在一起,这时候再锻打,就轻松多了。②
  沈括听得很感兴趣: “可还记得那处?在哪儿?”
  他想去看!
  【古代的铸剑师们常常有以身殉剑,然后造出绝世好剑的传闻和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干将莫邪。】
  【他们觉得人是万物之灵,只有当人的精气进入到剑中时,这把剑才会有灵魂。】干将和莫邪正在铸造宝剑。但宝剑久久未成。
  莫邪最后道: “夫君,精铁是矿世之珍品,
  凡火不可淬,必须用生人血祭。我愿以自身为祭品,铸成此剑!
  说完,她想也不想就跳下去了。
  最后,果真练成了干将、莫邪两把绝世珍品。
  【这其实不是史实,只是东汉时期有人写的一则故事,后来明朝的冯梦龙又扩展了一下。】【而且,为什么偏偏要莫邪跳,干将不跳?难道这铁水还歧视男性?】
  【现在还有人正儿八经的分析了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大概是这样,木炭的温度根本不可能融化生铁,而人因为脂肪丰富,充当了助燃物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扔块肥猪肉就好了!】
  【或者是,用煤来作为燃烧的介质就好了!】
  一车车的煤被运到了钢铁厂,看上去黝黑发亮。当他们扔进炉中燃烧的时候,爆发出了灼灼烈焰,比木炭的火焰可旺盛多了。
  在某处官营的铁匠作坊内,有工匠惊呼起来。
  原来干将莫邪居然是假的吗?
  有人纳闷: “当然是假的………等等,你不会以为这是真的吧?这明明就是个神话传说啊!”他刚说完,这才发现身边不少的工匠都露出了便秘一般的神色。
  你们……?
  有工匠讷讷开口: “我真的以为是真的,还很佩服他们以身殉剑的勇气。是条汉子!”
  “那你怎么不去跳啊?”
  “我不敢。”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时候,有老工匠叹了一声: “你们以为没人跳吗?”
  他环视了一下周围,将没有旁人,压低声音: “我以前就听我师傅讲过,那时候世道还乱得很,无法无天,有些官员就相信要以人来炼剑,逼死了好几位工匠。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一阵悲凉莫名袭来。
  半晌后,有人轻咳了一声,轻快的道: “现在都知道了,扔块猪油进去就好了。”“扔什么猪油啊!用煤啊!仙画都说了。”
  也是……
  【现代实现大规模炼钢,第一靠的就是煤,第二,靠的就是贝塞麦在1855年发明的转炉炼钢法。】
  英国人贝塞麦正在研究如何能够更好的祛除生铁里的杂质。“我觉得是要让它们充分的氧化,氧化后自然就会消失。”工匠们似懂非懂: 那是要让温度变高,燃烧变得更加充分吗?贝塞麦: 原理上是这样,但我打算换一种方法。
  他和工匠开始做实验。
  他做了一个垂直的容器,有点像是个梨型的炉子,下面有六个风口。
  他们把生铁放在炉子中让其融化,这个时候,贝塞麦准备了一个粘土管,打算往其中注入空气。工匠忍不住道: “我们现在应该加焦炭,让温度更高。如果不加焦炭,这些铁水很快就会冷却凝固的。
  贝塞麦却坚持: “我们先试试。”
  当贝塞麦打开风口的盖子,开始将空气注入到炉子里之后,铁水的温度开始急剧的上升。1350度的铁水立刻沸腾到了1600度以上,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工匠和贝塞麦都感到了灼热,急忙后退。工匠的眼睛瞪得像是铜铃一样。
  天幕下面,所有的铁匠们的眼睛也都瞪得像是铜铃一样。


第138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三)
  所有的铁匠们都感到很不解。
  按照常理,如果想要它烧得更旺,那肯定得再加木炭啊。
  对啊,这样火力才更足。
  “可为什么只是注入了一些空气……”工匠们在努力消化这个字眼,“这铁水反倒更加沸腾了?”按照常理来说,不是应该慢慢的降温然后凝固的吗?
  …
  【这其实是因为空气中含氧,当氧气与融化的生铁相遇的时候,瞬间释放了大量的热量,而氧气燃烧后的温度可以达到1800多度,那可比什么木炭燃烧和普通的煤燃烧的温度要高多了。】
  【铁水中的碳立刻被氧化成为了二氧化碳。】
  贝塞麦和身边的工匠看到褐色的烟雾升腾而起,迅速的从炉子中逸出。
  大概二三十分钟之后,烟雾逐渐散去,贝塞麦估摸差不多了,迅速盖上空气管道。当这一炉钢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时,工匠们立刻做了各种测试。
  硬度、韧度、延展度等等。
  最后,他们不敢置信的对贝塞麦道: 先生,这的确是一炉上好的钢。贝塞麦微笑起来。
  【后来,贝塞麦又建造了一个可以转动的炉子,让它在结束后可以往一侧倾倒将钢水给倒出来。】
  这个大炉子大概有两三层楼高。
  贝塞麦用稳固的钢铁支架和齿轮轴承等支撑起了它,当所有的化学反应结束后。炉子在齿轮的运转下开始向一旁倾倒。金红色炽热的铁水从炉子中倒入了一旁的凹槽内,缓缓的向前流动着。
  【用这个法子,他一次性可以将350公斤的铁炼成钢,炼钢开始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可以充分满足当时火车铁轨、大炮炮管等各种新的需求,解决了工业革命急需钢材的问题。】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
  三十分钟,350斤钢铁!
  百姓们虽然不懂得仙画刚才所说的关于炼铁的原理,但是他们也知道铁匠打铁是多么辛苦和困难的一件事。
  每天抡着锤子,一下又一下。
  打个几天下来,可能也就捶打出那么一点点钢。
  可是仙画
  中的这个法子,才半个小时就能炼出那么一大堆钢来,这对比也未免太强烈了!在某处官营的冶铁作坊里。
  “350公斤!”原本看得还挺淡定的主官倏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相比于百姓,他更明白这个效率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制造出更多的兵器,而且还能更节省成本,说不定每个士兵都能获得一把精钢的长枪再也不是梦想。
  代表了可以在满足军用之后,更多的制造农具——托仙画的福,现在大江南北都在更换农具,他们现在的单子都忙不过来了!
  他抽出几张纸,打算写一封信回工部,让自己的上司好好重视一下这个东西。还没落笔,又放了下来。
  来人,他吩咐仆人, 给我备马!我要亲自去面见大人!明天就出发!其实也不用他提醒,稍微有点远见的君主都能看到这个方法中的价值。
  心急的,譬如汉武帝刘彻已经开始在拟旨了,看了半天,点名了桑弘羊: “既然盐铁官营是你提出来的,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可有问题?
  朕要看到大汉的士兵,都备上绝佳武器!
  桑弘羊连忙接旨。
  这事虽然难,但做好了绝对是大功一件!
  而且,真的可以给他节省很多成本,甚至获利无数。到时候,卖卖农具什么的,军费还不是手到擒来?其他的朝代也是如此。
  没有帝王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唯有秦朝,目前还在青铜器和铁器混用,铁器虽然已经可以营造,但效率着实不高。赢政问蒙恬: 爱卿可有信心研造出这个转炉炼钢法?
  蒙恬正准备要出发去协助扶苏修秦直道,但嬴政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是委托给他,自己才放心。
  蒙恬说话向来坦诚: “陛下,那转炉看似简单,但以大秦现今的技术可能要耗费很长一番时间才能做到。
  那么高的转炉,还有那些齿轮和轴承,看着简单,做起来还不知道有多难。
  不过,我们可以双管齐下。”蒙恬道, 先把仙画刚刚所说的锻铁和后面的灌钢之法学会,同样也是不小的提升。
  嬴
  政最喜欢他的一点就是他从不夸口,但答应了的事情就会做到,当下欣然道: “可,就按照爱卿的想法去办。至于秦直道。…
  他的视线看向李斯: 丞相,你去协助扶苏吧。
  李斯躬身领命,低垂下的眼内神色闪烁:蒙恬这厮,还是深得陛下信任啊!
  【现在对于金属的冶炼还有电解法、水煤气法等,但在古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唯一的方法就是高温燃烧。】
  【对于远古时候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应该是很神秘的。于是就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职业。】
  【方士!】
  【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金化学家,只是道路走得似乎偏了点儿。】
  【方士在西方,主攻炼金,因此也被叫做炼金士。而在东方,主攻炼丹,也可以叫炼丹师。】西方的炼金士们在坩埚里神秘的搅动着什么,一边在羊皮纸上写写画画,记录着各种实验数据。而东方的炼丹师们面对着丹炉,念念有词,往往是一幅道士打扮,看上去仙风道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
  【这很可能是因为宗教的不同。】
  【在咱们的宗教里,人是可以修仙的,那自然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但在西方的宗教里,认为死了之后就可以上天堂,活多久那是上帝决定的,没必要去炼丹,那就去追求财富吧。】
  …
  农耕文明和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