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没有,这才是正确的用新币来代替旧币的做法!】
【由国家出钱来收回旧币!】
【你想着自己空手套白狼,把损耗和亏损全都丢在人民的头上,指望着民众可以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没有任何怨言,想什么呢你?!】……
大明的皇城之内。
朱元璋嘟哝了几声,没有再说话了。
朱棣也没有再说话。
只有夏原吉,很快就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然后皱起了眉: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即使英国的人口数少,整个社会流通的钱不多,但这笔数字算下来依然让夏原吉觉得震动。
这样一大笔钱拿出来,国库
纵然再丰饶也会伤筋动骨一番。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佩服这英格兰的魄力。
经此一役,”他对皇家俩父子道,“英格兰朝廷的信用已然建立起来了。后续要做任何的币制改革都会要轻松很多。”
“朝廷国库就好比一家大的钱庄,”夏原吉道,“钱庄需要获得客人们的信任才能开门做生意……”
他忽然顿住,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模糊的想法。
朱棣见他还没说完就停住,刚想要问却被朱元璋以眼神叫住。
“随他去,定是想到了什么。”
朱元璋对自己看得顺眼的臣子还是颇为宽容的。
而此时,全天下一些颇具有怀疑精神的、反叛精神的人正在想:
“这英格兰朝廷,当真如此有担当如此无私?”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这里面必然不那么简单。”
果然,他们很快就听到仙画的语气变得有些戏谑,和几分嘲讽——
【当然了,英王朝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大公无私,一心为民。】
【实际上,这笔支出由当时的英格兰银行代付,等于是英格兰银行借了一笔贷款给英王朝,而英王朝用新出炉的房屋税来做抵押。】
【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唯一好一些的是,房屋税只针对拥有房屋的富裕家庭,那些贫苦的百姓被划在了免征范围内,他们只需要承担旧币换成新币的损耗。】
【两害取其轻,因此虽然有怨言,但大家还是很支持的。这个法案颁布后,全英格兰的民众都开始把自己藏在壁橱里的银币给取出来了,纷纷上交。】
【或许你们会有疑问,那这次就不会有人再把新币的角给剪了吗?】
各朝代的百姓们都跟随着路小柒的问话而点了点头。
“对啊,只是单纯的发行新币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照样可以剪吗?”
大家表示不懂。
但也有人很淡定:“咱们能想到的,他们肯定也能想到,自然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换成我的话……”
各方开始热烈的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我们的艾萨克·牛顿就出场了。】
【当时,他负责的就是铸币厂的工作。】
牛顿走马上任铸币厂,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向了账目,清点所有账目,这对于数学泰斗级的牛顿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处。
第二把火他决定将所有的新币都转为机器制造。
“手工制造,无论是工艺还是克重,都会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只有机器制造出来的,才能够做到标准化。”
这时候,他才知道其实在之前,就有一部分新币已经开始采用机器制造。
负责人有些为难的解释:“因为我们的机器效率远远不够,完全跟不上新币的需求量,所以最
后还是大部分采用手工制造。”
牛顿面不改色的道:“我知道了,这个问题交给我。”
他带领技术团队改进了铸币厂的机器,让它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第三把火,他决定改进新币的样式。
“既然他们喜欢剪,那就将所有边缘都加上花纹,只要被剪过就能看出来,一拿出来大家就知道这是一枚破损的银币,那它的价值自然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牛顿还改良了银币的精度和各种工艺,让造假者不能再这么轻易的模仿。
在这几种措施同步实行之后,新币大受欢迎。
每隔几天,就有大批大批的旧币从民间被收上来,然后运到铸币厂融化冶炼成为新币。
【新的货币明显比旧币更加精美,而这种边缘带花纹的样式,直到现在都依然被采用。】
【除此之外,牛顿还严打铸造□□以及故意损坏货币的人,他经常去刑场观看处决犯人,毫不手软。】
【就这样两方面夹击,英镑的币值在经历了阵痛之后终于稳定了下来。】
【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英镑、先令以及便士这些价值单位,不再只是单纯依靠白银的价值和含量,而是拥有了它专属的固定意义。】
【艾萨克·牛顿也因为他出色的工作,升职成为了铸币局局长,而且获得了爵士的称号,一举跨入到贵族阶级。】
……
西汉。
桑弘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观察了一下仙画里出现的那些用机器制成的银币和手工打制的银币之间的区别。
前者看上去每一个都几乎是一模一样,仿佛神灵的法术,摆在一起完全没有任何区别,精美至极。
而后者明显有手工的痕迹。
“用机器加大产量,而且也提高了仿冒者的壁垒。”桑弘羊感慨道,“这机器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东方朔也摇头:“这样的花纹,若是手工打制,必然会极耗时间。”
所以这一招,他们很难学。
汉武帝失望了一瞬,很快就振作了精神:“无妨,这也是未来的一条路。”
东方朔笑道:“陛下,这就是科学和工匠大师存在的意义啊。”
这不比那些贤良文学们要更有用?
汉武帝轻声哼笑:“确实。”
唐朝。
和刘晏一起观看的仙画的下属有些摸不着头脑:“何为专属的固定意义?”
这句话听上去实在有些不好理解。
他们看向刘晏。
每每自己心中的一些疑问得不到解答的时候,他们的这位顶头上司都能给到极为合理的解释。
这次,也不例外。
但显然,刘晏也是刚刚才想明白,他的眼睛里泛起惊人的光亮,似乎明白了什么天下至理:
“我明白了!”
他看向疑惑不解的下属,有些兴奋的解释道:
“意思是,英镑、先令和便士,这些词语对于天下人来说,已经成为了钱财的代名词。”
“而且,它们的价值如何,在所有人心里已经是固定的。”
他见下属似乎还有些疑惑,索性举例说明:“当这样得观念变得逐渐更加深入人心的时候,即使所谓的先令里面不再含有白银,它在大家心里面依然还值那么多钱。”
“就像是交子一样!”下属冲口而出。
刘晏点点头:“比交子的体系还要更加的清晰和稳定。”
“且,时日一久,英王朝即使将其换成交子一样的纸币,恐怕同样也会获得成功。”
百姓会信任它,只要它不作死胡乱增发。
明朝。
夏原吉同样想通了这一点。
“归根到底,还是信用啊!”他对朱元璋、朱棣意味深长的道,“想要摆脱金银之物本身的价值,那能依托的就只有朝廷的信用而已!”
正为大明宝钞一事而焦头烂额,逐渐有些控制不住场面的朱元璋长叹一声:
“朕明白了!”
只是这信用,建立起来何其的艰难,摧毁却不过只是在一瞬间而已!
……
【升职后的牛顿得以参与到英国货币的政策制定中来。】
【然后,他立刻又立下一项对英国来说至关重要的决策——将英镑和黄金挂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金本位”制度!】!
第190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三)
【银本位、金本位是现在经济学上赋予的名词;那时候其实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深的认知,大家也不懂这些东西。】
【但牛顿很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区别,以及未来的趋势;并且据此重新制定了英国的金银比价。】
牛顿彻夜伏案工作。
只是;这次他书桌上的各种科学书籍和数字变成了一堆堆其他人统计过来的英国与欧洲各国的金价以及银价。
以他的数学功底,很快就计算出了这些年英国流出的白银和黄金。
“情况很不乐观。”他对蒙塔古以及英国国王道,“我们的金银比价是1:15。5;而欧洲大陆的金银比价是1:14。5。”
蒙塔古还在算,英国国王显然有些懵。
牛顿顿了一下;解释得更清楚:“也就是说;在英国;15。5盎司的白银可以兑换一盎司的黄金,但是在欧洲;只需要14。5盎司。”
蒙塔古脱口而出:“投机者们会将英国的白银带到欧洲去,这样就可以兑换更多的黄金。”
“然后他们将黄金带回来;兑换更多的白银;周而复始。”牛顿点头。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英国的白银正在流失。而且;全球范围内,白银都在减产;反倒黄金更稀缺;价值更高。而且作为金属来说;它的特性要更为稳定;损耗也更小。”
国王深以为然:“白银经常因为保存不善而变得乌黑;让人不喜。”
蒙塔古对英国国王道:“艾萨克说得对,欧洲大陆的黄金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是国内;也有很多人现在更愿意用黄金。”
牛顿抛出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英国需要开始重视和贮备黄金,它将会取白银而代之。”
【1717年,在牛顿的建议下,英国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一盎司的黄金可以兑换16。2盎司的白银。】
【这样就造成了英国的白银相较于欧洲大陆更加的便宜,很多投机分子就把英国的白银运到欧洲去换取黄金,再把黄金带回英国去收购白银。】
【这样,英国所积累的黄金越来越多,流通的货币也开始更多的采用黄金,形成了事实上的“金本位”。】①
【后来,依赖于逐渐变高的黄金价值,英格兰这些巨额的黄金储备在全球争霸的战场上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不仅是金融还有军事,都让英格兰站在了巅峰,成为威名赫赫的日不落帝国。】
【牛顿,一位当之无愧的跨越了时代的天才。】
【而将天才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是多么的重要!】……
唐朝。
李淳风依然在钦天监高高的天象台上和同僚们一起观看仙画。
“是数学!”他脱口而出。
旁边的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看过来。
李淳风解释道:“牛顿是数学家,而我发现,那些惯于使用数字和对数字有天赋的人总是能很
快的发现一些隐藏在其中的规律。”
就像是牛顿发现金银比价中的猫腻一样。
同僚们也深以为然:“确实,算术出色者,十分擅长于分析事物规律。或许这就是仙画所说的逻辑思维吧。”
这几位钦天监的官员都是天下知名的算家,在长安大学成立之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数学系的老师,这两年经常接触到一些算术出色的学生。
李淳风抚须笑道:“各位,或许数学系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不一定非要进钦天监。”
户部才是他们更好的去处。
别说,户部尚书和侍郎们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或许该提前把数学系的那些学生们给定下来,一个个都是好苗子啊。
李淳风的思维跳跃,很快又飘到了另一个点:“黄金的特性的确是要比银子稳定。”
除了数学家之外,他可还是一位道教的炼丹师,平时没少接触这些金属。只不过,对之前仙画所提到的危险金属,他还是敬而远之的。
唔,听说孙思邈孙仙长对此颇感兴趣,不过被陛下严令禁止他做各种危险实验。
星官们七嘴八舌的:
“咱们大唐,一直都是更喜欢黄金的。”
“何止大唐,从商周开始就喜欢金光闪闪的了,吉金就是如此。”
“谁会不喜欢金光闪闪的呢?”
大明宫内。
李世民也在问一个问题:“朕记得,仙画曾提起过海外的金矿?”
旁边的笔吏们立刻翻到之前的记录:“是一个叫菲律宾的国家,应该在东南亚。不仅有金矿,而且白银储量也很丰富。”
李世民想到南美那极大的白银矿,心里火热,又问:“船只还未造好?”
从下旨到现在,已经两年了!
负责此事的阎立本回道:“陛下,造船用的大龙骨就需要自然风干至少一年,这的确是快不得啊!且此船比前往东瀛的船还要更大,更不能急。”
造船本就是很耗时间的事情,尤其这样大型的船还是首次,更需要摸索。
不过他知道,民间有些船队甘冒着风险已经往南边走了,只是目前都还没有什么音讯传回来,也不知道生死。
李世民自然明白,只是想要尽快见到而已。
他叹一声:“朕知道了。”
又浮起念头:这要是后世那种钢铁巨船,就好了。
算了算了,先想想,只要方向对了,以后总是会有的……
【说到英镑,它的纸币化其实和咱们国家的交子差不多,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作为金银的存款凭证。】
【后来,它演变成为了债券。】
【十七世纪末的时候,法国扩张,英国加入到了欧洲大陆的反法同盟军,开始了“九年战争”。1694年,是九年战争的第五年,英国已经无力支撑这样的用度。】
【简单来说,国库没钱了。】
【但在五年
前,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又限制了英国政府征税的权力,也就是说,王室不能再随随便便的给老百姓想加税就加税了。】
威廉三世在议会大发雷霆:
“如果再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我的海军将全军覆没!
“英国对法国的战争将失败,而我将逃亡到印度。②
“新教将会覆灭。
“你们,则将成为亡国之臣!”
【为了募集军费,英国在资产阶级新贵族们的牵头下,成立了英格兰银行。】
【当时,英国国王带头认股,但贵族们却更热衷于传统的投资方式,对此并不太感兴趣。】
【反倒是一些商界新贵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出钱认购。】
代表着王室利益的一派与代表着其他各方利益,比如议会、比如商界的贵族和议员们在议院里吵翻了天。
王室和政府,简称甲:“英格兰银行募集到的资金必须借贷给政府。”
牵头成立银行的贵族以及商界代表,简称乙:“可以,但是需要政府每年支付12%的利息,以及四千英镑的手续费。”
甲:“那这笔贷款必须要长期。另外12%的利息太高了。”
乙:“利息可以商量,但为了确保你们有能力支付利息,需要划定一部分现有税收作为担保。”
乙:“另外,为了确保你们有能力支付本金,我要求取得发行相应数目银行券的权益。”
甲忍气吞声,最终点头:“可以。”
【最终,它成功的募集到了120万英镑的资金,然后英格兰银行将这笔资金以8%的利率借给了王室。而作为回报,它可以发行120万英镑的银行券。】
【这些银行券,也就是英镑的初始形态。】
【之前说英王朝回收旧币,所出的资金也是用这样的方式从英格兰银行借出来的。所以,英格兰银行一开始呢走的就是给国家放贷款的路线。】
【后来,到1759年,英格兰银行又发布了10元面值的英镑,1793年,又发布了五元面值的英镑,英镑的纸币之路逐渐成型。】……
民间的百姓们啧啧称奇:“原来西洋也会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