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绿萼落雪 >

第36章

绿萼落雪-第36章

小说: 绿萼落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时摸着她头发,应好。同时反省自己是不是太粗鲁了,细细回忆,又觉得她应是舒泰的。
  既然如此,便暂且应下。岁月漫长,她总会习惯这样的相处,再慢慢靠近。
  郁行安和她挨得很近,不久之后,他听见旁边窸窸窣窣的动作,苏绾绾玩他的耳垂。
  郁行安眨了一下眼睛,翻过身,将她揽入怀中。
  “扶枝。”他喉结微滚,低声道。
  苏绾绾没有推开他,他又唤了一声,修长手指往下滑,灵巧温柔,如同点燃一簇簇火苗。
  夜色漫长,相爱之人彻夜难眠。
  过了半个月,西丹国使者和狄国使者来访,郁行安设宴招待。
  宴会上,西丹国使者赞颂苏绾绾的书卷——他们国中竟有人看懂了,并将其译作西丹语。根据苏绾绾的算式,十日前果然发生了日蚀,西丹国将其视为大夏的神迹。
  狄国则想进献公主,与郁行安和亲。
  郁行安拒绝了。
  工部尚书在一旁看见帝后时而对视的目光,嘀咕道:“圣人未免太珍爱皇后娘娘。”,
  户部尚书在旁瞟他一眼,静默无言。
  这么明显的事,众人早瞧出来了。也就这人不通世事,才一直在工部待着。
  宴席过半,郁行安寻了个借口离开,让众臣代为招待。
  苏绾绾跟在他身后,两人坐步辇到了御苑,郁行安上前,将苏绾绾扶下来。
  两人牵着手,苏绾绾问:“怎么就走了呀?”
  “晴日正好。”郁行安道。
  苏绾绾立即就懂了,攥住他的手,两人在御苑中散步,宫人们远远跟在后头。
  尚未进入盛夏,天气还算凉爽,御苑中飞花似梦,草木葱茏。不知叫什么名字的鸟儿,时不时从御苑上方飞过,偶尔发出娇啼。
  苏绾绾瞧着,也有一种可以随之飞翔的感觉。
  “那是什么鸟呀?”苏绾绾问。
  郁行安看了一眼,说道:“那是金画眉。我曾在一卷书上读过,有人形容它们的啾鸣像在喊‘鸡飞狗跳’。”
  苏绾绾听了片刻,笑出声。她道:“我喜欢同你一起听鸟鸣,无所事事,浪费光阴。”
  从前她觉得不可蹉跎时光,如今又觉得,偶尔蹉跎一次,也没有关系。毕竟,郁行安应该很喜欢这样吧。
  果然,郁行安道:“我也喜欢与你一同浪费光阴。”
  日光静谧洒下来,照在两人身上。
  命运的洪流奔涌向前,而他们终于在洪流中牵住彼此的手。
  至死不渝。


第58章 番外一:司马昪
  曾有一个娘子问他:“殿下,谈到宫廷,你会想到什么呢?”
  当时,司马昪的神情有一瞬间怔愣。
  宫廷啊,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他对宫廷几乎所有的记忆,无不围绕背叛、谎言和欺骗。
  那娘子见司马昪不说话,笑问道:“是红墙碧瓦吗?还是满园的牡丹、一望无际的琼楼?妾曾听闻,宫廷穷极世间美景,妾此生从未见过呢。”她的语气满是向往。
  不知为何,司马昪没了谈性。他望着这张和苏绾绾有几分相似的脸,随意敷衍几句,出了偏院,走向自己的庭院,那娘子挽留几句,见他不搭理,识趣地住了口。
  人么,就是如此。司马昪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戴着面具,每一句温情背后都潜藏锋利的刀剑。他很小就知道如何避开背叛、谎言和欺骗,那就是假定每一个人都要不利于他。
  从他悟透这个道理之后,他甚至总是把握先机,先人一步进行背叛、谎言和欺骗,于是他总是捷足先登,逐渐有了今日的地位尊荣。
  四周静悄悄的,宦者见他从院中出来,连忙提着灯笼上前,毕恭毕敬在前方引路。
  月亮高悬在天上,迈过月洞门时,司马昪听见风吹过枝叶的声响,他低下头,在朦胧的光影里,看见绿萼梅的影子在地砖上摇曳。
  暗香扑鼻。
  司马昪不期然地想到了郁行安的话,他说苏绾绾像绿萼梅,像滂沱的雨、急遽的风。
  真可笑,他分明那么早便认识了苏绾绾,到头来,郁行安却比他更了解她。更可笑的是,对于郁行安的这些比拟,他思量许久,终于不得不承认,恰如其分,无可辩驳。
  他不愿承认郁行安的才华,但他却愿意认可苏绾绾的美丽。这美丽不是指她引人瞩目的外表,而是一些他说不上来的,更动人温暖的东西。
  九岁那年的中秋宫宴,他还是宫廷里像狗一样低贱的四皇子,他不堪忍受身份高贵的兄弟们的折辱,宴席尚未过半时,他就悄悄溜出去,一个人在林中闲逛。
  那年苏绾绾只有五岁,小小一个人儿,大约也是从宴席上偷溜出来的。她身后立着两个侍女,侍女们催促道:“小娘子,快些回去吧,若是冲撞了哪个贵人,婢子们都要挨罚的。”
  苏绾绾蹲在地上喂一只黑狗,笑眯眯道:“你们不必担心,我会谨慎的。”
  司马昪特意绕开,想往别处去,不料一声犬吠忽然响起来,苏绾绾吓了一跳,循声望去,终于在黑黢黢的树林中瞥见司马昪。
  “你是谁?为何不提灯笼?”苏绾绾问道。
  司马昪一言不发,仍旧以之前的步速向前走去。
  那两个侍女弯下腰,轻声对她说话。
  下一瞬,他却听见苏绾绾再次开了口:“一个人离开宫宴,还不提灯笼,你……不开心?”
  稚嫩的、纯真无邪的嗓音,像一个人临死前的嘶吼那样有力,却不那么痛苦,反而充满着一种跳跃的情绪——通常而言,人们把它称作欢喜。
  司马昪停住脚步。
  苏绾绾说:“你若是不开心,便过来吧,我送你一样东西。”
  司马昪并不愿意过去,他知道这又是一场阴谋和算计。可是他的袍子湿漉漉的,这是方才在宴席上被三兄泼湿的,他离开宴席时,没有人朝它看过一眼。
  何况他从未见过这样拙劣直白的算计。
  他慢慢走过去。
  苏绾绾手上拿着半个秋梨——她方才在用这东西喂狗。见他过来,她笑眯眯地站起身,身后一个侍女连忙拿出一块牡丹纹帕子,弯下腰,仔细给她擦手。
  这样精致的帕子,皇宫自然也有,但轮不到他来用。司马昪时常想,内廷的宦者们是如何找到那些粗陋的物件的?仿佛从犄角旮旯里弄来那些东西,就只是为了侮辱他和他的生母。
  苏绾绾问:“你可喜欢吃秋梨?”
  司马昪垂眸看了一眼黑狗:“不喜欢。”
  苏绾绾小大人似的点头,从另一个侍女手中接过食盒,想揭开盖子。侍女怕她提不动,小心翼翼托着,连声道:“小娘子,让婢子来拿便可以了。”
  苏绾绾仰头对着侍女笑了一下,果真松开手。
  灯笼细碎的光影笼罩在她脸上,司马昪低下头,沉默地注视她。
  这是他第一回 看见有人因这样的小事,柔和地对着下人笑。这样的微笑面具之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阴谋?他心中暗自思忖。
  侍女揭开了食盒盖子,苏绾绾道:“里头有水晶龙凤糕、小天酥、金乳酥、婆罗门轻高面、玉锦糕……可有你爱吃的?”
  司马昪的视线从她的脸上移至食盒,再移回她的脸上。
  他一言不发,苏绾绾显然错解了他的意思。她犹犹豫豫地看了看食盒,分明是不舍的神色,却命侍女将整个食盒都递给他:“那便都送你吧,莫要不开心了。今日是秋节,月色好得很呢,你抬头看看月亮,吃些糕点,便开心了。”
  “月亮有何好看的?”他冷不丁地说。
  苏绾绾愣了片刻:“你不喜欢月亮?”
  司马昪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苏绾绾沉吟须臾,说道:“那你去做一些会让你开心的事吧。不开心只是暂时的,如同这玉锦糕,阿娘说,它起初本是麦,后来成了面团,经过九九八十一次摺叠翻转和蒸熬,才变得香甜绵软。我想人也是如此吧,迈过重重困苦,则会……”
  “则会被人吃掉。”司马昪道。
  “什么?”
  “我说,人便如同这玉锦糕,经过一次次的作弄和煎熬,终于变得香甜绵软,随后则会被其他人吃掉。”他慢慢地、用一种堪称残忍的语气说。
  他满意地看见苏绾绾变了神色——她的双眸和嘴巴先是不可置信地张大,随后视线惊恐地射向他。
  她被吓到了。
  司马昪露出了连日来的第一个微笑,他提着食盒离开,没有听见苏绾绾再说一句话。
  那盒糕点他当然也没有吃,他只是把它放在书案上,直到糕点长出了绿色的毛,他才把它们丢到地上,逼黑狗吃下去。
  在苏绾绾喂食这只狗的时候,他就认出来了,这是张婕妤生前养的狗。她住在她生母后头的宫院里,死于一次背叛,之后这只狗便成了无主之物,它通常避着人走,宦者们也懒得去捉它。
  黑狗被迫吃完这些糕点,却并没有死。这不是毒药。
  那么,那个小娘子一定是有意接近他,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次年的秋节,他偶然看见天上的月亮,忽然想起了她。三皇子已经落水死了,宫人们都说这是一场可怕的意外,但他们望向他的目光中总是暗藏恐惧。
  他的境况像玉锦糕一般好起来,可是他再也没有见过她。
  于是他找藉口出了宫,在马球比赛中,他看见了她。
  由官府主持举办的马球赛,向来是大裕王朝的一件盛事。她被她的阿娘抱着,坐在北面的看台上。她的阿娘脸上有一种美丽的苍白,正微笑着和周围的命妇交谈。命妇们有时和她的阿娘说完话,会突然逗她,她就朝着人甜甜地笑一笑。
  他忍不住嗤笑,觉得她未免太好哄。
  然而,这么好哄的她,却在看见他之后,默默挪开了视线。之后马球赛结束,她张开双臂,催促道:“阿娘,我要回家!”
  她的阿娘无奈笑一笑,将她抱起来,和众人告别,又命令小厮将马车赶过来。
  司马昪在远处望了一会儿,心想真奇怪。他从来没有见过被母亲抱这么久的孩子,哪怕是大公主,也只会被皇后抱上片刻,便递给乳娘。
  眼看着马车要开走了,他才缓步上前,微笑着表明身份。她的阿娘并不见慌乱,但仍然放下苏绾绾,恭敬地行了礼。
  他说道:“不必多礼,我是三娘的朋友。”
  他已经打听到她的姓名,他讨厌“三”这个排行,但她既然行三,他愿意暂时压制一下自己的厌恶。
  她的阿娘疑惑地看向苏绾绾,苏绾绾低着头不愿说话。
  “扶枝?”她阿娘轻唤了一声。
  苏绾绾抬起头,看了看阿娘,又对上他的视线。
  司马昪始终觉得自己像一只狐狸,机警、狡诈,在这个瞬间,他出于狐狸本性,领悟到了苏绾绾即将出口的话,于是他立即开口:“糕点很美味。”
  苏绾绾停了一下。
  他摆出此生最温和的面孔,微笑道:“这是我第一回 吃到如此美味的糕点,多谢。”
  苏绾绾慢慢地眨了一下眼睛,犹豫须臾,说道:“不必客气。”
  她顿了顿,仰头对她阿娘说:“阿娘,去岁中秋宫宴,我结识了四皇子。”
  她阿娘似乎放了心,却作势轻拍她一下,嗔道:“不可乱了尊卑。”
  “是。”苏绾绾轻声道。
  此后,司马昪便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她的周围。他实在太想弄明白,她为何叫住他,又赠予他一盒糕点。
  这份来意不明的好意,让他备感困惑,几乎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
  直到他逐渐见到了她的阿姊、阿兄,环绕在她周围的闺中密友、如云侍女。
  他终于弄明白原因。
  原来世上竟真的有这样的人。
  她生长在日光和雨露的浇灌之下,每一个人都在关心她、爱护她,于是在她眼中,世间美好广阔,天地任她翱翔。她的面前似乎是无数条康庄大道,她可以选择任意一种人生的轨迹,而在她身后,永远有许多人温柔注视她。
  她得到的温柔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对她而言,温柔和善意,也是可以随手施舍出去的东西。
  他的辗转反侧、彻夜思索,和她的随手施舍比起来,显得多么可笑和沉重。
  他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如此惹人悲悯,于是打算离开她。
  那时苏绾绾已经七岁了。宫宴上,一个宫女端错茶,挨了罚,脸上都是巴掌印和血丝。
  没人在意这样的小事,他因为看见她,打算提早离开宫宴,却在寂静无人之处,看见她悄悄给宫女递膏药。
  “消肿止痛的。”她这样说。
  宫女问她的名讳,她并未回答,挥了挥手便离开了。
  司马昪停住脚步。
  她的气质天真而明亮,廊庑悬挂的宫灯柔和洒下光线,笼罩在她身上。
  他望着她的背影,随后盯着她襦裙上红绫金线的织绣发呆。
  真是奇怪。四岁那年,他被三皇子打得浑身都是淤青,去寻生母,生母却只是担心他遮不住伤口,会遭致父皇的厌弃。
  “听闻圣人最不喜无力反抗的皇子了。”身为宫女的生母,这样絮絮道。
  九岁那年,他被大皇子和三皇子推进池塘,十几个宦者宫娥在岸边冷漠凝睇。他仰视着十几道漠然的视线,一个人从水中慢慢爬出来。
  无数个这样的时刻,构成了他对于过往人生的全部记忆。在那些时刻,他眼眶干干的,只觉得浑身上下冰冷无比,心中有尖利的怨恨冒出来。
  此时他却在原地驻足,为这份他毕生不可期待的、随手给予的善意。
  尽管只是给予一个无人在意的宫女。
  隔几天,司马昪去苏府找她,看见她在读书。他停了片刻,说道:“你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你的阿娘快要死了。”
  苏绾绾皱起眉,抬脸看他。
  “我第一回 见到她时,她的面色就很苍白。上一回我去苏府,她的声气明显孱弱许多。她在喝药对吗?你或许已习惯了她屋中的药香,她大约对你说过这些都是小疾。但是,扶枝,在宫中,只有快要死去的妃嫔才会频繁喝药。”
  这是他对她说过最残忍的话,也是他们相识两年多以来,他最真诚的话。
  他们两人最终不欢而散,司马昪牵了牵唇角,在心中嘲笑自己。
  就连施以关爱和善意,都是需要天分的。他分明只是想要像她一样和善,为何话说出口,却变得如此难堪?
  关爱和善良,似乎比恶意更让他不自在和难以忍受。
  不过,她的父亲显然对她并不上心。她将失去最强有力的保护者,她很快就要变得和他一样了。
  他冷眼旁观,看见她磕破了额头、流尽了眼泪,看见她沉默地伫立、孤独地发怔,看见她遇上了一些永远不可能喜欢她的人,一些不明不白的恶意、突如其来的背叛、精心编造的谎言。
  她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
  她更冷漠,会衡量出手的必要性,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她总是会向他人伸出援手。
  她的才华开始崭露头角,她的智慧帮所有人过得更好。
  司马昪知道他们在哪里不一样了。
  他预设每个人都即将背叛他,而她则预设每个人都如同她一般美好。
  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忽然不知道了。
  她一年一年长大,那张脸笑起来时,仍旧让他感到温柔;不笑的时候,竟然让他觉得清雅。
  他喜欢她的模样,无论她笑还是不笑。然而,当她总是对着林家小娘子微笑的时候,他心生不喜,让林家小娘子跌入池塘。
  苏绾绾跳入水中,将人救出来,很快查到是他做的事。她问:“殿下何故如此?”
  “我只想看见你对我笑。”司马昪说,“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