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绿萼落雪 >

第6章

绿萼落雪-第6章

小说: 绿萼落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绾绾手持书卷,暗暗抵住疼痛的小腹,一抬头,却看见侍女们站在风扑来的方向,像是努力为她挡住风雨。
  她不由发笑,还当她和从前一样羸弱么?何况,这样挡,用处也着实微弱。
  一行人正准备入内,百里嫊身边的侍女水山撑着一把油纸伞出来,看见苏绾绾,讶然道:“小娘子今日来得这么早么?”
  苏绾绾点头:“今日雨大,担心误了时辰,便早些出门,不想到早了。”
  水山连忙引她入内,笑道:“婢子正要去贵府呢。老夫人说,今日风大雨大,担心小娘子淋湿着凉,让婢子转告小娘子不必来了。不过,老夫人见到小娘子现如今来了,必会高兴。”
  这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苏绾绾的到来,百里嫊的兴致也一天天好起来,有时候还会侍弄牡丹——这是高宗生前最喜欢的花。
  水山有心哄她高兴,一路说些趣话,又道今日郁翰林也不顾大雨来了。
  走近月洞门时,苏绾绾一抬眼,果然看见郁行安带着两个小厮,正要经过此处。
  今日云迷雾锁,烟雨氤氲,郁行安穿一袭竹青色圆领衫,手上执一把山水画油纸伞,背影挺直,如松如竹。
  他听见动静,侧头望了一眼,便站住了,等苏绾绾走近,说道:“又遇见小娘子了,近来可安好?”
  这样的偶遇和问话,在最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郁行安似乎常常来肖家拜访,有时候两人碰见,他仍是那副姿态闲雅的模样,停下脚步,礼貌问一声“小娘子安好”,她答一声“安好”,行一个万福礼,两人便擦肩而过。
  今日她仍然行了个万福礼:“安好。郁翰林可好?”
  郁行安说他很好,请她先过。
  苏绾绾垂眸走过,听见侍女们撑着伞,一边为她挡住风雨,还要一边说道:“小娘子,仔细路滑。”
  苏绾绾嘴上应着,手中拿著书,忽然脚底一滑,身子瞬间失去平衡,整个人往后倒去。
  她下意识睁大眼睛,攥紧了手上的书卷。
  下一瞬,她被一只有力的臂膀扶住。
  苏绾绾猝然抬眸,看见郁行安右手撑一把油纸伞,左手扶住了她。
  他眉眼很美,睫影微垂,视线正落在她身上。
  见她望过来,他顿了顿,油纸伞向她倾斜,遮住了她,以及她珍重的书卷。


第12章 不同
  雨点急促地打在伞面上,发出“辟里啪啦”的声响,转瞬之间,郁行安露在外头的半边肩膀,就被雨珠打湿。
  竹青色沾水后变得更深,和伞面上的山水画相得益彰。他身上的味道很淡,像檀香木和雪松交织。
  苏绾绾站直垂眸,将手放在惊惶失色的侍女手上,往后退了一步,退到自家伞下:“多谢。”
  “无妨。”郁行安将自己的伞重新举好。
  两人擦身而过,一个去往百里嫊所在的内室,一个去往肖公的书房。
  小童子正站在书房门外的廊庑下,见他来,忙道:“主人在耳房煎茶呢。”
  郁行安让小童子带他去,入了耳房,见肖公正眯着眼睛筛茶。
  郁行安道:“肖公雅兴。”
  肖公请他坐:“随便煎着玩玩罢了。”
  说话间,小锅釜中的水开了,肖公一边加盐,一边和郁行安闲聊,说起了今日的骤雨。
  两人聊了许久,分好茶,郁行安望见耳房里摆着冰盆,问道:“今年这么早就摆上冰盆了么?”
  肖公拿着茶碗道:“可不是。今早还未下雨的时候,天气又闷又热。我和拙荆岁数大了,醒得早,闷热得受不了,想起今年陈节度使送了些冰,便命人取了一些出来。谁成想下雨了?嗐,白费了这些冰。”
  “这算什么白费。”郁行安道,“您若喜欢,我也命人送些过来。”
  肖公连连摆手:“难为你们都惦记着我和拙荆,不过不必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商人贩售的冰块和节度使,郁行安状似不经意道:“今日苏小娘子的脸色似乎不太好,许是不舒服。”
  “哦,是么?你们又遇见了?”
  “恰巧见过一面,打了声招呼。”
  肖公点点头,两人又说起一些旁的事,之后挪去书房。
  肖公惦记着郁行安说的话——他莫名提起一个小娘子,实在是一件很稀罕的事。
  两人互相交换最近的诗作之后,肖公在窗下,一边展开诗卷,一边对侍女道:“去看看老夫人在做什么,再看看苏小娘子如何。若苏小娘子不太舒服,你便多多用心。”
  侍女应是,转身去内室。
  肖公说完,瞥了一眼郁行安。
  他坐在榻上,垂眸看肖公新作的诗。他指尖修长,轻轻搭在书轴上,神色平静,对肖公刚才的话似乎没什么反应。
  肖公在心里“唔”了一声,也没有多说,转而对着窗外射进来的光,眯着眼睛读郁行安的新作。
  苏绾绾坐在西面一间厢房里,这是百里嫊为了教导她,而专门辟出的一间静室。
  百里嫊正有事走了,据说是一个姓卢的郎君长跪不起,想要求见百里嫊。百里嫊给了苏绾绾一卷书,让她细看,说是回来要考她。
  苏绾绾读著书上一列列字,感觉厢房角落的冰盆实在太凉,跪坐的姿势也不太舒服。
  她拿著书卷站了起来,站到门口,离冰盆最远的位置。
  守在外头的肖家侍女似乎听见了动静,撩起帘子看见她,笑问道:“小娘子有何事吩咐?”
  苏绾绾犹豫片刻后问:“老师惧热吗?”
  肖家侍女道:“老夫人是有些怕热,今早起身还说热呢,还好下了一场雨。”
  苏绾绾点点头,继续看书。
  肖家侍女见她读书,也不打扰了,将帘子放下。
  过一会儿,另一个侍女沿着廊庑走过来,苏绾绾听见两个侍女在外头说了几句话,心中并没有在意。
  谁知下一瞬,那新来的侍女就掀起帘子走进来。她看见苏绾绾站着,愣了愣,笑道:“小娘子怎站在此处?”
  苏绾绾道:“我无事,只随便走走。”
  那侍女点点头,似是在端详苏绾绾的神色,又问了几遍她可有事吩咐。
  苏绾绾说“无事”,那侍女方才走了。
  过了小半刻钟,进来几个面生的侍女,将冰盆挪走了。
  又有侍女给苏绾绾送来两盏饮品:“……这是姜糖水。这是新制的乌梅浆,加了些滚水,也不知小娘子吃不吃得惯。小娘子若还想喝别的,尽管对婢子们吩咐。”
  苏绾绾道了谢,那侍女方才走了。
  屋内逐渐变得温暖,苏绾绾重新坐回榻上,手持书卷,喝着略有些烫口的姜糖水,然后再喝乌梅浆。
  她的眉眼终于放松下来,心思得以完全放在书卷上。
  肖家的侍女怎会如此细致。卷起书轴的时候,苏绾绾这样想。
  ……
  “扶枝真是难得一见的好苗子,触类旁通,一点就透。”晚间,百里嫊坐在榻上,一边扇扇子,一边道,“我不必再担心后继无人了。”
  肖公在誊郁行安的新诗——他觉得有几句写得极好,可以引用进他的《阆都录》。
  这是他写了好几年的一本书,专门记载阆都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让他惊艳的诗作。
  肖公头也不抬,习以为常地继续誊写:“你一日要夸她八百回,我已晓得了,不必再夸。”
  百里嫊嗔他一眼,想了想又道:
  “水山告诉我,今日扶枝看起来不太舒服,我回去时细看她脸色,看上去倒还好,只屋里冰盆被人挪走了,听说是你命人挪的?”
  “嗯,我让侍女去办的。她当时脸色白得不行,连礼和都瞧出来了。”
  “礼和?”百里嫊怔住,“郁翰林?”
  “是啊。”肖公蘸了一下墨,语气轻飘飘的,略有些得意,“他说苏小娘子不舒服,以为她着凉生病了。这种年轻的郎君,哪有我们这些过来人知道得多。”
  “是,你知道得多。”百里嫊道,“今日那卢郎君非要拜我为师,逼问我为何收下扶枝。他哪里知道,他用长跪不起来逼迫我,扶枝却怕我受热,不愿叫人挪冰盆。别说才智,光这份体恤都差远了……”
  肖公“啧”了一声:“若是她叫人挪冰盆,你又要说她灵活懂变通,是不是?”
  百里嫊略略一想,似乎还真是这个道理。她说:“扶枝……”
  肖公听见百里嫊又开始夸苏绾绾,连《阆都录》都要写不下去了。
  他放下笔,转过身问:“嫊娘,我怎么觉得,礼和似是……待扶枝有几分不同?”
  百里嫊拿扇子的手一停:“为何这样说?”
  肖公道:“你别看礼和一言一行似乎玉洁松贞,可有时也是清冷的。上回……”
  原来,自从郁行安每日造访,肖家门口路过的马车就多了起来,每天不知多少小娘子路过此处。上回一个小娘子故意在郁行安面前摔倒,他没有伸手去扶。
  百里嫊沉默,半晌后重新摇起扇子:“今日扶枝摔倒了?”
  “没摔,滑了一下,礼和扶住了她。”肖公道。
  “他们相距多远?”
  肖公回忆:“不远吧,我问了水山,她说两人相距一步。”
  “这不就结了?”百里嫊道,“他不认识上回那个小娘子,和扶枝却是点头之交;那个小娘子和他相距远,扶枝和他相距近。这有什么稀奇的?”
  肖公道:“可他还注意到扶枝脸色苍白,他从前可从未提过别的小娘子……”
  百里嫊道:“夫君,你笔上的墨汁都快晕出来了,快继续誊写吧。”
  肖公回头一看,墨汁果然在往外晕染,他连忙掭墨,在纸上又写了几个字,没有再多言。
  ……
  连着几日暴雨,这天终于放晴。月锦楼推出一种新制的糕点,据说比玉锦糕更美味。
  百里嫊听说了这件事,笑道:“好久未吃玉锦糕了,高宗当年最爱吃它呢。”
  月锦楼原叫明月楼,因玉锦糕做得好,据说用了宫廷宴会上的玉锦糕配方,生意才慢慢火起来,店家便借了“玉锦糕”中的锦字,改名月锦楼。
  苏绾绾已经上完今日的课,在收拾书卷:“老师也爱吃玉锦糕么?”
  “高宗是我大裕民心所向,她爱吃的糕点,我们何人不爱?”
  苏绾绾道:“既如此,明日我买一些玉锦糕带过来吧。我每日都要从月锦楼前面的那条街走过,正好买一些和老师一道吃。”
  百里嫊来了兴致,应好。
  翌日清晨,苏绾绾提早一些出门,先命车夫拐去月锦楼。
  月锦楼的博士——即店里的伙计——站在门口招徕客人:“新制的思苦糕,顶顶美味,堪比玉锦糕,都来尝一尝啊!”
  思苦糕?什么玩意儿?
  苏绾绾这样想着,下了马车。
  侍女们连忙扶住她,生怕她又摔倒。上了台阶,博士迎上来笑道:“小娘子要吃什么?可要尝尝咱们店的思苦糕?”
  “来两份玉锦糕。”苏绾绾迈进门店,她对思苦糕这种听起来很苦的东西不感兴趣。
  博士露出略有些沮丧的表情,苏绾绾很熟悉这种表情,她偶尔写不完课业,就会露出这种神情。
  她被请到雅间里坐。上楼梯时,她正侧头问思苦糕的事情,不知有一道目光从楼上望下来。
  郁行安的随从乌辰望着楼下,说道:“郎君,有一个很漂亮的小娘子来了,似乎是您的熟人。”
  郁行安平静地“嗯”了一声,坐在榻上,继续翻阅思苦糕的出售录,没有抬头看一眼。
  “是苏家小娘子。”乌辰道。
  郁行安执纸卷的手一顿,下一瞬,他的目光随着乌辰的示意,往楼下望去。


第13章 糕点
  今日是难得的晴天,清晨的日光从门窗外斜射进来,将月锦楼的厅堂照得亮堂堂的。
  苏绾绾就笼罩在这样美好的日光里,郁行安看见她一边和博士说话,一边拾阶而上,侧脸温柔,如同静谧日光。
  郁行安望了她许久,又瞥一眼乌辰,随后垂眸喝茶。
  随从乌辰站在窗边,被这一眼瞥得思绪万千。
  难道他提醒错了?可是——郎君不是往楼下看了吗?
  还看了这么久。
  苏绾绾一边上楼梯,一边听博士讲述思苦糕的来历。
  原来今年年初,蜜州发生了地动。不知多少百姓塌了屋室,流离失所。圣人在宫中用膳,想到蜜州百姓,竟怆然泪下,说万民尚且荡析离居,他又怎么吃得下饭呢?
  圣人吃不下,御厨也是日夜钻研,终于制出这味糕点,取名‘思苦糕’,圣人方才略进了一些。
  博士笑道:“小娘子不知,本店的思苦糕,乃是用了宫廷配方……”
  苏绾绾懂了,这是宣扬圣人功德的糕点。
  二楼一个小博士正探头探脑,见苏绾绾一行人上来,面露难色,走上前,踮起脚尖,在博士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博士皱眉:“怎会没有雅间?此乃贵客……”
  小博士嗫嚅了几句什么。
  博士似乎不大相信,领着苏绾绾走过二楼长廊,最后不得不顿下脚步,强笑道:“小娘子,今日不巧,没了雅间,只好请小娘子去楼下大堂稍坐……”
  苏绾绾不欲为难博士们,点点头,正打算往下走,旁边一处雅间的帘子忽而掀开。
  “小娘子。”乌辰笑道,“我家郎君请您进去稍坐。”
  苏绾绾转头望去,认出乌辰,又见郁行安坐在雅间的局脚榻上。
  窗外天光射进来,落在郁行安身上,将他镀上柔和光泽,仿佛芝兰玉树,皎皎圣山雪。
  苏绾绾迟疑片刻,迈步入内。
  总比坐在大堂好吧。
  她和郁行安见礼,在他对面坐下,两人相隔一张桌案。郁行安对博士道:“再煎一釜茶,或是小娘子想饮些蔗浆?”
  他望向苏绾绾。
  “不必了。”苏绾绾道,“我买了糕点便走。”
  郁行安颔首,仍然让博士上了清茶和各色浆饮,摆在案上。
  苏绾绾心想,原来郁翰林平日待人都这样热情吗?
  她瞥了一眼郁行安的小厮们,见他们鼻观口口观心立在一旁,便只道寻常,随手拿了一盏蔗浆来饮。
  还挺好喝的,苏绾绾喝完一盏,正欲再叫,郁行安已经对博士道:“再给这位小娘子送一盏蔗浆。”
  博士应是,转身去办。月锦楼的蔗浆皆是最新鲜的,得现制才行。
  苏绾绾很快得到了第二盏蔗浆,她一边喝,一边看向郁行安。
  他正在喝茶,白瓷茶碗衬得他手指修长,袖袍清泽。垂下的眼睫纤长浓密,遮住那双仿佛洞知万物的双眸。
  苏绾绾一时有些怔神,心想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手指和眼睫,难怪庶妹们那样议论他。
  正胡思乱想着,郁行安仿佛有所察觉,抬起双眸。
  苏绾绾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假装喝腻了蔗浆,在选案上的其它浆饮。
  不知为何,她总感觉郁行安在望她的发顶。
  她想起郁行安的眼睛,连贵为太保的父亲都说,郁家二郎有一双洞悉万事的眼睛,真是后生可畏。
  苏绾绾掌心略微发烫,生怕被他看出方才她在偷瞧。
  她将蔗浆放下,随手拿一盏乌梅浆。也许是心境微乱,她的手指碰到一盏江陵乳柑浆,眼见它要倒,苏绾绾连忙伸出手去扶。
  郁行安也恰好伸出手。
  两人指尖相触,碰着冰凉的杯盏,苏绾绾感觉他指尖温热,像一簇火,猝然燃烧。
  她不自觉往回缩,郁行安的指尖不知为何也停顿了一下,那盏江陵乳柑浆就这样倒下来,倾倒在两人手指上。
  一片潮湿。
  苏绾绾愣住,侍女们连忙拿着帕子上前,郁行安的小厮们看上去也有些惊讶,唤博士去拿净手的盆匜。
  博士很快入内,苏绾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