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迫尚公主后 >

第59章

被迫尚公主后-第59章

小说: 被迫尚公主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鸿生微微拧着眉,便听见她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语气说道:“既然文德皇后以一介女子之身深受后人赞誉,那么我又为何不可?”
  “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安国公主,而是举世无双的文德皇后。”
  顾鸿生心头微微一震。倘若说先前他只觉得顾雪茵为了理想大义而偏执,那么这会儿便真正察觉到,她的野心从未止步于此。
  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的功绩,多少人望其项背,她却直言要做文德皇后。
  他望着眼神无比坚定的顾雪茵,头一次觉得,自己对她知之甚少。
  迎着顾鸿生的目光,顾雪茵坦白又直接。
  “只是,我从来不需要阿暖的退让。”她有自己的坚持骄傲,不屑施舍。即便那人是阿暖。
  或者说,正因为是阿暖,她便更加无法接受。“皇帝喜欢她,想要封她为妃,我可以与她争,但是唯独不需要她的退让。她明知我好胜心强,却仍旧不顾我的想法,强行为之,我是不会如她所愿,安然入宫的。”
  她的眼神坚定,眉目间刚毅决绝。“况且陛下也绝对不会准许此事发生。”


第69章 燕云
  靖南反叛之后; 地属靖南的燕云城彻底陷入两难境地。
  当年燕云城被北魏铁骑踏破,留在燕云城的大庆百姓受尽北魏人虐待,城中数万人惨死北魏铁骑之下。
  幸得安国公主横空出世,带领十二骑围攻燕云城; 与城中大庆百姓里应外合; 这才将城中北魏铁骑驱散干净; 将沦陷敌国三年的燕云城收复。
  然而燕云百姓的好日子还未过满几年; 靖南王赵臻派兵围攻平遥城,彻底反了大庆。
  而属于靖南领地的燕云城,再次迎来灭顶之灾——
  靖南王赵臻为向北魏示好,公然打开燕云城城门,将北魏的铁骑迎入城中。
  无数才从苦难中逃脱出来的城中百姓; 瞧着北魏将士趾高气扬入城的模样,暗地里咬碎一口银牙。
  有年幼不知世事的孩童,在一片压抑静默的氛围中蓦地哭出声来,随即被母亲死死捂住嘴巴。
  然而孩童响亮的哭声还是吸引了北魏魔鬼的注意。领头的北魏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鹰眼一扫静默的人群,一挥手; 便有士兵离队而出,将人群中尚在哭泣的孩童拉出人群。
  孩子的母亲死死抱着孩子; 也被一同拉到将军面前。
  那将军冷哼一声,看也不看,便有士兵举刀砍向那对母子。
  人群依旧静默; 却有人按捺不住,拨开前方人群就要冲出去。
  关键时刻却被身侧人一把按住,“小不忍则乱大谋。”
  被按住的那人望着血泊之中的母子,一双眼睛通红。
  而那马上的将军冷笑一声; 率队径自离去。
  回到住处,那人狠狠摔碎了桌上茶壶,望着继而进来的人,怒气滔天,“为何拦我?”
  声音清脆,犹如黄鹂,正是离开长安的阿暖。
  跟着进来的沈季文随手将兜帽放于桌上,淡声道:“燕云还未封城,你可以离开。”
  阿暖恶狠狠瞪着他,“你怎么能这般冷血?”
  沈季文穿着粗布衣裳,一改往日浪荡公子模样,做穷苦打扮,闻言微微苦笑,“这不过是开始罢了。”
  当年燕云城被北魏夺去,城中百姓死伤无数,那副修罗场景比今日更甚。
  阿暖也跟着沉默了。
  “阿暖,燕云城凶险,你真的不该随我一同前来。”半晌之后,沈季文到底还是说了这话。
  阿暖浑然不在意。这话他不是第一次说,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说。但阿暖既然跟着他历经艰险到了燕云城,又岂有无功而返的道理?
  见阿暖无视,沈季文微微叹息。“罢了,你便在这里藏好,轻易不要外出。”当年安国公主便是与城中血性百姓联手,才攻破燕云城防御,将北魏军赶出城。如今燕云再次被赵臻拱手相让,只怕这次北魏不会再放过胆敢与他们为敌之人。
  也因此,城中百姓性命危在旦夕,决不可一时意气用事,引得北魏在城中大开杀戒。
  “事到如今,我们只有等待景之那边的消息,全力配合安国公主。”
  剑阁关。
  一月进来的时候,安国公主正聚精会神看着地形图,连他刻意加重的脚步声都未曾注意到。
  他微微皱着眉,重重咳了一声,安国公主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复又低垂目光继续看着。
  “剑阁关乃是军机要地,殿下如此放低戒心可不是什么好事。”
  安国公主看着地形图,依旧没有抬头,只随口道:“倘若在你的地盘我都得提心吊胆,那么你这个剑阁关守将还是趁早引咎辞职比较好。”
  话虽然说得不怎么好听,但是话里无声流露出的信任却让一月微微上扬了唇角。
  “驸马那边可曾有消息传来?”
  谁曾想,依旧看着地形图的安国公主头也未抬便问了这么一句话。
  一月微抿唇角,而后才笑着道:“方大人的人已经进入燕云城了。”只是眼底笑意微冷。
  安国公主应了一声,眼睛却仍旧未曾离开地形图。
  一月站在她身侧等了半晌,才问道:“殿下接下来打算如何做?”
  安国公主手指着地形图上紧邻燕云城的阳丹城道:“先行攻下阳丹城。”而后指向平荣道,“再取道平荣,最后直指燕云城。”
  一月眉心微微蹙着,“殿下此举过于凶险。”燕云城地处大庆最北,与北魏交界处,即便先行攻下阳丹城,不至于使燕云城孤立无援,可周边皆是靖南领地,届时只要赵瑧举兵反扑,燕云城与阳丹城依旧危险。
  “燕云城的重要性,不必我说你也该明白。”他想到的,安国公主也想到了。但是她比一月想的更多。“燕云城夹在北魏与靖南之间,如果能夺下燕云城,切断靖南与北魏的联系,赵瑧孤立无援,只怕也折腾不了多久。”
  “赵瑧与北魏密谋已久,殿下如何觉得能一举夺下燕云城?况且他们还要先围攻阳丹城,此举不管成功与失败,赵瑧必定会加强燕云城的守备。届时即便燕云城中有内应,想要与之联手也是难上加难。”
  他所言不无道理,但安国公主却并不在意,“再难也要去做。”她转过脸望着一月,“你跟在我身边的时间也不算短,也该明白,知难而退不是我的作风。况且燕云城百姓才刚刚过上安定生活,便又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倘若我也弃他们于不顾,他们还有何希望可言?”
  一月知晓她一旦决定的事,便再也无法相劝,况且燕云城中,敬仰安国公主的百姓不在少数,赵瑧一旦将燕云城拱手相让给北魏,那么等待燕云城百姓的,恐怕唯有“死”这一条路了。
  只是他望着低头继续琢磨战术的安国公主,担忧再次浮上心头,“只怕我们贸然出兵围攻阳丹城,小皇帝会不准。”请战的折子早已送往长安城,想来此时已经呈上小皇帝龙案之上。但请战之事能否被准奏,一月有章 拿不准。
  “陛下虽然亲近主和派,但是靖南本就是我大庆领土,赵瑧公然反叛大庆,还与北魏有所勾结,已经犯了陛下忌讳,想来陛下不会反对此事。”虽然主和派定会反对,但是靖南不同于北魏,这时候谁敢反对平叛之战,无异于与靖南有所勾结。
  自古皇帝都最为忌讳朝中重臣与藩王勾结,这时候不管谁站出来反对平叛之战,都会身惹嫌疑。朝中那帮主和派别的不行,躲避祸事的本事却是一顶一的好,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头脑发昏。
  有安国公主此言,一月稍稍安心。但旋即又问道:“围攻阳丹城,殿下可要亲往?”
  安国公主还未拿回兵权,此次秘密前来剑阁关,除了为她遮掩的方镜辞外,朝中无一人知晓此事。
  一旦她私自前来剑阁关的事泄露出去,只怕等待她的不光是言官的弹劾,还会有小皇帝无穷无尽的猜疑与忌惮。
  安国公主动作微微一顿,而后才微拧着眉抬头,“我此次前来是瞒着小皇帝的,不能贸然露面。况且北魏迟迟未曾动手,只怕你刚一带兵离开剑阁关,北魏便会围攻而来。”
  一月点头,“我已传信给九月十月,想来再过两日,他们便会赶到剑阁关。”十二骑中,除了九月十月闲散度日,未曾留守军中,十一月十二月仍旧担当安国公主亲卫外,其他几月分别驻守大庆各地,保卫大庆安定。
  而剑阁关倘若有九月十月镇守,想来即便是北魏铁骑,也要掂量一番才行。
  一月做事向来稳妥,即便他离开剑阁关,前往阳丹城,想来剑阁关的戒备也不会松懈。更何况还有九月十月代为镇守,安国公主很是放心。她眼皮轻抬,望着一月微微而笑,“既然如此,加下来我们便等着小皇帝旨意。”
  只是不曾想,与朝中旨意一同前来的,还有小皇帝只身离开长安城的消息。
  安国公主听闻消息,眉心狠狠皱着,“陛下为何会突然离开长安?”赵琦身为大庆皇帝,又正值靖南反叛之际,贸然离开长安城,置战事于不顾,已经不能说是合不合适的问题,根本就是任性妄为,将国事当做儿戏!
  一月道:“方大人传来的消息说,小皇帝是追着那位叫阿暖的姑娘而去。”
  “阿暖?”安国公主眉心依旧皱着。她虽然离开长安城,但有方镜辞的相助,对长安城的消息几乎了如指掌。
  彼时小皇帝立妃的旨意一出,她便直觉不对。只是她“身在蔚县”,理应对长安城诸事不清,倘若贸然向小皇帝陈言,只怕会引得小皇帝反感,认为她在长安城中处处留下暗探。
  所以尽管觉得不对劲,她只能按下不表。
  谁曾想,封妃当日果真出了问题。
  安国公主抬手按了按眉心,觉着朝中称赞小皇帝稳重的言论都是屁话。“可知阿暖如今在何处?”
  “据说,是在燕云城。”
  安国公主直觉额角突突地疼,“为何会在燕云城?”
  一月并不认识阿暖,但见安国公主颇为烦心的模样,便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阿暖姑娘有了几分不满。“似乎是随着暗探一同前往的燕云城。”
  安国公主按着额角的手顿住,“燕云城的暗探是何人?”
  一月不明白她为何如此反应,却还是答道:“沈季文。”
  “难怪。”安国公主低语一声,而后吩咐道:“既然陛下有旨,你便立即出兵,尽早攻下阳丹城。”


第70章 兵符
  六月中旬; 骄阳如火,程蒙越率军围攻阳丹城,剑阁关百姓无不拍手相送。
  然围攻阳丹城的难度比预想更大,赵臻既然公然反叛; 便已做好对抗大庆军队的准备; 一面死守阳丹、定云、宣西三城; 以此护卫靖南王府所在的乐化城; 一面派兵继续围攻平遥城。
  只不过久攻不下,平遥城又迎来朝中支援军,赵瑧意欲放弃围攻平遥城,另寻突破。
  但安国公主早有预见,已做好周边各地军事布防; 无论赵瑧派兵攻打何处,其他各处均能相互支撑,互为依仗。
  如今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虎视眈眈的北魏。
  想当年,北魏南齐等诸国,便是趁着大庆六王之乱后; 国内战火四起,顾此失彼时; 趁火打劫。
  幸有安国公主横空出世,不但顺利平息大庆内乱,收复失地; 还将北魏南齐诸国赶出大庆,甚至闻其色变,不敢来犯。
  不曾想,北魏却仍旧贼心不死; 暗中支持靖南王赵瑧,想来为了就是让大庆再次陷入内乱之中,他们好再次趁火打劫。
  六月底,西南有消息传来,南齐在边关集结军队,有进攻大庆之嫌。
  方镜辞于长安城的公主府中收到消息,眉目微皱,而后提笔写信。
  稍稍晾干后,便将信纸折叠,塞进传信的机关鸟中,随后开窗放飞。
  他微仰着头望着栩栩如生的机关鸟展翅飞上高空,眉心折痕依旧。
  燕云城中,北魏军已经进驻城中,城守傅玉茺谄媚求荣,网罗城中美貌歌姬,讨好北魏将军魏眠。
  沈季文与手下暗探乔装扮成落魄乐坊乐师,也一同被选入城守府。
  谁曾想,在他进入城守府数日后,瞧见阿暖也被带入府中。
  寻了机会,沈季文来到阿暖身边,避开耳目,压抑着怒气问道:“你怎么会来这里?”
  城守府看似太平,但是处处危机四伏,尤其北魏将军魏眠也暂住于此,一旦他们身份败露,结局便是死无全尸。
  阿暖知他心中担忧之事,遂宽慰道:“表哥放心好了,我不会拖你后腿的。”
  沈季文更怒,“这是拖后腿的事吗?”带她到燕云城本就不是他的意愿,是阿暖非要跟随。他曾数次将阿暖送走,但阿暖却依旧避开他的人,偷偷跟了上来。沈季文头疼不已,但阿暖却始终坚定如一,他这才没有办法,带着阿暖混进了燕云城。
  原本想着让阿暖乔装藏在城中,只待大庆军队到来,驱除北魏军便可,但谁知,执拗的阿暖居然也跟着混进了城守府。
  望着一脸无辜的阿暖,沈季文更是怒不可遏,强行克制着怒气低吼,“你到底想做什么?”
  阿暖抓着他衣袖,不答反问,“表哥,你们进入城守府,是想要偷调动燕云城守军的兵符是不是?”
  自燕云城收复以来,军事防御便与靖南其他地方不同,驻扎城外的守军并非掌握在靖南王赵臻手上,而是在燕云城城守手中——为的便是防止再次出现赵臻将燕云城弃之不顾的局面。
  但谁曾想,本是朝廷任命的燕云城城守,执掌能调动护卫燕云城守军的令牌,如今却投靠了赵臻,与之狼狈为奸。
  沈季文潜入城守府,为的就是偷取能调动燕云城守军的兵符。
  原本刚刚收复的燕云城,乃是安国公主自军中挑选出来的小将镇守,但是因为安国公主在燕云城声望太高,小皇帝与主和派担忧她将偌大城池变为私有领地,这才变着法得将她的人赶出了燕云城。
  为此,朝中主战与主和两派争斗不休,却始终未能确定一个合适人选。
  最终,反而是最先丢下燕云城的赵臻上书自陈十大罪状,自言愧对大庆,并且言辞恳切,请求小皇帝再给他一个机会,他必定好好打理燕云城。
  无论赵瑧先前行为让多少人不耻,如今他能上书自陈罪状,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他的决心。
  被主战与主和两派争到头疼的小皇帝在与曹国舅、顾鸿生等人商议后,还是决定将燕云城继续交由赵瑧治理。
  只是为了防止北魏铁骑来袭时,燕云城能有自保之力,便在燕云城设立城守一职,掌握燕云城守军调动,以兵符为令。即便是安国公主亲临,没有兵符,也无法调动驻扎城外的守军。
  而沈季文此行,除了传递燕云城的消息,更是为了找到兵符,调动燕云城守军,与之共同对抗北魏军。
  但是他望着双眸晶亮的阿暖,薄唇微微抿成一条线。
  阿暖却不依不饶,眼眸中藏着几分得意与骄傲,“表哥,你告诉我实话,说不定我能帮你。”
  尽管不愿阿暖涉险,但如今她已经进入城守府,并且听着她话里的意思,她似乎还见过兵符,沈季文有章 动摇。
  “表哥,你不是教导我,要以大局为重么?如今燕云城形势紧张,能多一个人帮你,难道不是好事么?”
  瞧着她微微抬高下巴、一副极力表现自己的模样,沈季文到底还是心软几分,“是。”
  阿暖的眼眸好似瞬间落满辰星,蓦然亮了起来。“我就知道!”
  沈季文却微微皱着眉,“这里不比长安,你不要胡来。”
  阿暖扬眉道:“我哪有胡来?”而后踮起脚尖,凑近沈季文,附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听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