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农家养儿记 >

第34章

穿越农家养儿记-第34章

小说: 穿越农家养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裕喜闻言,也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孙儿的颇多考量,他心里明白。
    穷文富武,这读书一事最是消钱。他们这样的农家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就仿若登天而行。
    交不起束修,请不起师傅,没钱买书买纸买笔,更没有资产与那些同窗同辈们出行。
    至于花了十多年时间,把四书五经通晓了遍后,准备去考取功名,……这又成了拦在各个读过书的农家子的几大拦路虎。
    县试,府试,会试,……反正只要是考试,那都得花一大笔的钱。
    首先就得联保和认保。联保还好一些,找几个同学凑够五个相互担保,倒是不用花钱。可认保就不一样了。麻烦的很。都需要找本县的廪生认保,证明自家孩儿有考试的资格。
    因为这五个学生之中,只有有那么一个出现问题,认保的廪生也要受处分。毕竟,互不相识还要担风险,人家凭什么给你作保?
    所以啊,凡是想要参加童生试,或者是要考取秀才功名的,这就需要花钱了。
    在他们这个地方,找廪生认保的价格偏高。一次就得花个二两银子。
    另外,考完任何一场考试之后,朝廷还规定了,每个参与的学生都需要给封卷钱。大概每人三分银子。
    但到了各个地方之后,实际情况又不同了。绝大多数的地方都会多收。
    基本上考完一次以后,一个以种田维生的农民之家,五六年里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银钱,就通通都没有了。
    至于考秀才,代价及其的大。因为按照朝廷的规定,考秀才的考试不止一次。
    他们这个地方,是得考三次。每一次考试都会考整整一天的时间。
    所以啊,但凡是家中有个读书人的,一般都知道,中一次考试的,只是“童生”。数次全中,都榜上有名的,才算正儿八经的有了秀才的功名。
    只要考取了秀才,天天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也算是改换了门庭。脚上的两条裤腿子,也甩脱了那些泥巴了。秀才一辈子不用亲身种田劳作,他们一般情况下,也绝不可能活生生的饿死。
    每天只需要捧着几本书,喝喝茶,悠哉悠哉的好日子就这么来了。
    想到自家的这个大孙子,读书比他有天赋的多,从小到大都有他自己的主意,现在也只差最后一场考试,就能考取秀才那样的功名,顾裕喜想了想,就对着他点头道,“好,我听你的。咱们现在就归家去。”
    知道孙儿这般,肯定是有很多心里话要跟自己说。只不过他们现在到外头,不大方便把那些利益攸关的话,都直接说出来。于是,顾裕喜这会儿跟顾言璋的老爹——顾裕安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回去了。
    顾家族长这一行人一离开,顾家的其他人这会儿,也赶紧的各自归家。
    他们这一天到晚的,其实也忙着呢。
    如今已经是深秋季节。
    寒冬马上就要来临了。
    他们各家各户都在抓紧时间,修整自家的屋顶,到处收集柴禾,尤其是要准备足够的过冬食物。
    在这深秋季节,山上还是有不少的野菜和果子的。他们都得去山上瞧瞧了。
    ……
    这些人一走,还是挺喜欢热闹的顾裕安和他媳妇儿于氏,心里头就有些不带劲。
    平日你对他们爱理不理的人,这几天里看见他们都是亲亲热热的,巴结的不行,好话也说了一箩筐,他们早就听得骨头都酥了。
    这听过了好话之后,顾裕安他就更想听了。
    他现在过的日子,让大家伙们都羡慕,那些人都说他有福。他心里如果说不高兴不快活,那都是假的啊。
    一想到自家这才年把的时间,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顾裕安就觉得,自家的财运来了。
    一想到明年开春,这十里八村的媒婆们,都会跑他这给他几个宝贝孙子,介绍一些好媳妇儿,顾裕安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了。
    他这边想得美,他堂兄也就是顾家族长——顾裕喜那头,这个时候却在开着一场紧急大会呢。
    在座的,全是顾裕喜家的已经成家的人。
    “爷爷,咱们家人多,我建议二叔还有三叔家的,都去学习做包子的手艺。这样一来,就算是以后分家了,咱们一大家子的人就都有了倚仗。”
    顾裕喜听了,忍不住的道,“送一个孩子过去就行了,干嘛送两个?”
    这不是活生生的糟蹋钱么?
    顾裕喜的大孙子顾崇左一听这话,就在心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爷爷虽然一把年纪了,可他对人性的把握,终究还是差了他一筹啊。
    一个大家庭,人口越多,里面的弯弯绕绕也就越多。
    因为可用的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大家伙们如果不去争不去抢,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穿越农家养儿记

    第82章:顾裕安的愤怒
    顾裕喜家现在,其实就只有十多亩上官府名册的良田。还有二十多亩才开荒不久的贫地。
    田地里的那点出息有限,养活他们一家四十多口人,已经是特别不容易了。却还得节衣缩食,供养顾崇左每日开销,尤其是读书写字,以便让他出人头地。
    这十多年里,顾裕喜全家人勤勤恳恳,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在顾崇左一个人身上,至少花了将近30两的白银。
    随着顾崇左的年纪越发大了,他花钱也越来越猛了。
    二十来岁的人却只有童生的功名,连个秀才都捞不到,什么好处也没给家里挣,顾裕喜家里为了他读书的事儿,不知闹了多少回。矛盾已经是日益尖锐。
    尤其是二房三房的,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闹着要分家了。
    因为二房三房的孩子多,如今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按照这十里八乡的风俗,这农家的男娃子一旦超过二十岁还没娶到媳妇儿,那以后娶媳妇儿的代价,肯定就更加高。
    这里重女轻男,大家伙们都觉得,养闺女不划算。总认为闺女都是便宜货,赔钱货,都是给别人家养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户人家,都不愿意生养闺女。有了闺女后,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她们给弄死。
    极度的重女轻男,就造成了男多女少。
    男多女少后,就有很多的男娃娶不到媳妇儿,于是,各家各户为了娶媳妇儿,然后生它个十几个儿子,他们都会用尽一切办法给儿子攒彩礼钱,……
    如今,顾裕喜家的几个儿子们生的儿子,娶妻的事没得着落。他家根本就掏不起任何一笔彩礼钱,所以,跟顾崇左差不多年纪的男娃子都觉得,不公平。
    总认为,顾崇左天天读书不做事,是在吸吮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
    心里的不满实在是太久太久了,这个时候的顾裕喜家,已然成了火药桶。为了这挣钱的事,都争的不可开交。
    说话之间,都带着不少的火气。
    瞧见这二叔还要三叔,以及四叔五叔家,都想争一争去学做饭的名额,顾崇左这个时候也是感觉特别为难。
    ……
    为了让这他们继续给他供血,他现在只能让自己爷爷一碗水端平,卖个人情给他们。
    他心里暗想,只要以此为饵,用那位老太太刘氏闺女的手艺吊着他们,拖延时间,明年他一旦考取了秀才功名,那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到时候,爷爷就算是开口,叫他们分家,他们都不可能答的。
    于是,顾崇左就一脸认真的对着自家爷爷说道,“爷爷~,这挣钱的事,咱们也不能太急了,毕竟这事儿还是得看缘分的。因为那位老太太刘氏都说了,这能不能拜师学艺,不光是要交一笔钱,还得把孩子带过去,让那位好好的瞧一瞧……”
    “就如同当日咱们这些兄弟,要去读书一样。这读书做饭什么的,都是要讲究天赋的。有些人头脑灵活,心灵手巧,学本事的速度非常快。只要用心努力的学,兴许只需要几年就能出师做生意了。”
    “而有些人,就不一定了。怎么教都教不会。人家师傅看了,心里肯定烦……”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表情各不一。
    有些做父母的,自信异常。自家的儿子明明是个没本事又不聪明,耐心还不足,脾气还特暴躁的窝囊废。可在他们眼里,自己儿子就是天之骄子,绝世天才。就算是这会儿没多大成就,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以后了,自家的儿子们说不定就会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其实在顾裕喜家,但凡是生了儿子了的,基本上都是这样想的。以前有媒婆过来上门,说是给他家的几个小子介绍几个女娃子当媳妇儿,他们中午一大家子的人都不乐意。觉得那顾媒婆没眼力劲,竟然给他们介绍村姑。
    不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人家媒婆也不愿意上门自讨没趣了。如此一来,顾裕喜家孙子辈的,竟然都没有娶妻生子。
    眼见家里情况越来越不妙,他们这为人父母的,一个个的都急的上火。
    如今这么个好营生摆在面前,顾崇左的二叔三叔四叔五叔,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着顾裕喜说道,“爹~,叫我家三娃去学吧!”
    “他年纪小,最聪明。干啥都快。只要您愿意给他出学费,明年春天咱们就就可以上桐镇卖包子挣钱!”
    “爹~,还是选我家的孩儿吧!二哥他生的那几个儿子,都蠢的出奇。嘴巴子还笨。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东西。你让他们去做买卖,还不如让他们在街上捡大粪……”
    亲眼听见自己的三弟拆他台,顾崇左的二叔当时就拉长了脸,特别生气了。
    “三弟,你说话就好好说,用不着死劲踩我。就你这种嘴巴不积德的,走到外边得罪人都不知道。你这样得理不饶人的性子,哪是个能做生意的?”
    瞧见自家又开始吵吵闹闹起来,坐在一旁的顾崇左,就无声的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得,最近一段时间,家里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不管是哪个弟弟学本事,都损害不到他的利益。
    只希望爷爷能早点下决定,将这事儿办妥后,让全家人都行动起来,叫他们好好种田卖包子。到时候,他才有足够的钱去考试,和同学一起到外地游学。
    出门一趟,他得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伙食费,交通费,交际请客费,笔墨费,置办几身体面的新行头的费……
    对了,他还得给自己买把拿得出手的扇子。
    就在顾崇左琢磨着,顾家到底要给他准备多少钱的时候,顾裕安这边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因为老太太刘氏,还要顾家的那些族人一走,顾裕安就不高兴了起来。
    尤其是当陈萱萱和顾言璋回来之后,顾裕安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他俩发了好大一通邪火。
    “你们是怎么搞的?!人家拜师学艺就让他们学,反正咱们乡里乡亲,生活都不容易……,你们怎么就不能大方一点?”
    “学做个包子就要收人家五百文,你们怎么就这么黑心?!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我哪里还有脸面见人?”
    穿越农家养儿记

    第83章:火药桶突然爆发
    听到自家亲爹吵吵闹闹,大发脾气,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顾言璋无奈的说道,“爹,既然您觉得咱们黑心,那我现在就去通知那些族人,我媳妇儿她不收徒弟了。”
    顾裕安一听这话,心里的火气更重了。“那怎么行?!”
    “男子汉大丈夫,说出来的话就得算数!你丈母娘都答应了,咱们又怎么可以随便反悔?!”
    顾言璋冷笑一声道,“爹,你也知道这个道理啊?”
    “刚才我那丈母娘说了好几条收徒弟的要求。这其中一条就是得交五百文大钱。要不就是用其他东西来抵。总之,他们要拿出诚意来。要不然,这无缘无故的,谁愿意教他们本事?”
    “你自个儿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在那些镇上还有县城里,想要学些活命的本事,谁家的学徒不得给师傅免费的打一二十年的长工?我媳妇儿传授做饭的手艺,收个五百文钱算什么?我倒是觉得,她收这点钱,还亏了呢!”
    顾裕安一听这话,心里就感觉很不对劲了。
    “五百文!那可是五百文啊!这么多钱你还嫌少?言哥儿,你是我儿子,我真没想到,原来你是这么一个钻到钱眼里的货色……”
    “你这么多年来,好歹也是受了族里恩惠了的。你要是忘本,不顾念咱们族长的恩情,你叫别人怎么看我?他们会不会在哪一天当着的我的面,指着我的鼻头说,说我顾裕安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却养了一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只要一想到,自家儿子自从做了生意,挣了不少的钱之后,竟然变成这么一个死要钱,却不顾他们顾家一族的自私自利的人,顾裕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后悔。
    他觉得自家的儿子真的是养歪了!!!
    就他这种不记族里恩情,一心一意只想着挣钱,巴结他媳妇儿,还忘了孝顺他这个爹,顾裕安在巨大的愤怒之下,就忍不住的抬起手,咬牙切齿的扇了顾言璋一个重重的耳光。
    这突然的一下子,让在场的陈萱萱都惊呆了。
    陈萱萱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家的这位公公还没跟她男人说几句话呢,他竟然就动起手来了。
    他,他这是有什么毛病啊?!
    一想到自家公公这几个月来,像是吃了什么炮仗一样,有事没事了,都喜欢找她的茬儿,挑她的刺儿,甚至还有三天两头的在顾言璋面前,挑拨离间,给她上眼药水。陈萱萱这一瞬之间,也忍不住的生出气来。
    她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了,他们家的日子好不容易才慢慢好起来,可她这个特别爱面子的公公,怎么就这么爱找事呢?
    他一天到晚的这么折腾,到底图什么啊?
    想到这些,陈萱萱就突然拉长个脸,一脸严肃的对着顾裕安说了,“公公,我知道你一直以来,都对我不满。可我做包子的手艺,确实是我娘传给我的。她以前就跟我说了,有些好东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不要拿出来。当初我要不是看见咱们这个家的人,都要被活生生的饿死了,我才不会打出去挣钱的主意。既然你觉得我们两口子不应该自私自利,不应该收那些族人的钱。那这个事儿,您可以亲自跟我那老娘说去!”
    “对了,你要是真心不待见我,看见我就烦,……我和当家的呢,也不会让你为难。更不想做那种无情无义的不孝子,白眼狼。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干脆就回娘家去吧。我如果不在这个屋里,公公你以后过得日子恐怕要轻松开怀的多……”
    这话刚刚一说完,不但是顾言璋脸色大变,就连顾裕安都恼羞成怒了起来。
    他蹭的一下子,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举着椅子就往陈萱萱身上重重的摔,若不是顾言璋的眼力快,手脚也快,这么个十来斤的实木椅子,就要砸在陈萱萱的身上了。
    注意到自家老爹对自己媳妇儿动粗,原本还有些耐心的顾言璋,也忍不住的发起脾气来。
    “爹!你这是要干嘛?!”
    “说话就说话,你打我媳妇儿干什么?”
    顾裕安亲眼见到儿子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帮着这该死的儿媳妇,他心里对陈萱萱的那股嫉恨,还有忌惮,就更加重了。
    早些年的时候,顾裕安和于氏生的子女,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十几个。
    这儿女生的多了,自然而然的不值钱了。毕竟,这世上的人生孩子,目的都特别直接。那就是养儿防老。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孩子就是一款养老产品。而且还是一种必须有高效益,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产品。
    这养儿防老在现代社会,兴许还不怎么管用。但是,在“以孝治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