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

第78章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第78章

小说: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快三十岁的闺女在郑氏眼里,依旧是需要她来操心的模样。
  “不然回头等二胖回来考县试,您跟爹同我们一道去府城住一段?”
  沈大沈二在城里有正式工作的,那是不好随意挪动,而郑氏和沈老爷子则是在城里打散工的,想歇随时能歇。
  府城的宅子那般大,沈翠计划把前院规划成书院,后院规划成休息的地方。这样卫家的下人出入,只要让他们不刻意拐进前院,而是绕路行走,也不会打破时间增益。
  郑氏和沈老爷子二老过去也绝对能住得下。
  “我这把年纪还没去过青州府呢。”郑氏眯眼笑了笑,但随即又摇头道:“还是不成,这家离了你爹还成,离了我可咋办?大丫二丫也不小了,这二年就该议亲了。等丫头们都成家了,小子们也大了,我才能得闲。”
  郑氏虽然偏疼穆二胖,但确实也对其他孙子孙女也十分疼爱。
  而她口中的大丫二丫,就是早前陈氏和李氏生下的两个闺女。如果说栓子和柱子是两只皮猴儿,那大丫和二丫就文静温顺得像两只小兔子。
  大人说话她俩从来不插嘴,每次见到沈翠,她们先后喊了人,帮着斟茶倒水的,就不会再多说什么,只会略有些羞怯得躲在一边。
  这样乖巧的女孩子,虽然平时存在感低一些,但沈翠对她们还是颇有好感的。
  她们年纪都比穆二胖大,一个十五,一个十四,前后脚出生的。
  搁村里不看重闺女的人家,可能已经嫁人了,并不会还留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在家里。
  沈家人虽然有着时下世人重男轻女的通病,但也没把闺女当成草。
  大丫二丫在沈家吃穿用度比男孩差一些,但又会比家里其他大人好一些,日常那些粗活重活也不会让他们做,只让她们在大人做活的时候打打下手。
  她们正说着话,大嫂陈氏在外头敲了门,问能不能进来?
  郑氏让她进来后,陈氏端着一个海碗跨进门槛,笑着说:“这是我娘家那边得来的藕粉,说是南方那边很时兴的吃食,咱们这边不常见,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夏天喝再合适不过。我就泡了一碗给翠花尝尝。”
  沈翠受宠若惊地接过,道了谢,然后静静等着陈氏说她的来意。
  但陈氏只是笑,却没再多说什么,送完东西就直接带门出去了,说不打扰他们母女谈心。
  那藕粉冲调得十分恰当,呈现粉色的糊状,上头还撒了一小把桂花,不论是看着还是闻着,都让人十分有食欲。
  但沈翠没急着喝,把海碗放到桌上没喝,转头用目光询问郑氏。
  郑氏好笑道:“放心喝你的,她难道还敢当着我的面给你下毒不成?”
  沈翠讪笑道:“哪儿是怕大嫂下毒啊,是担心她又指望我办什么事儿。回头我吃人嘴短,拒绝起来也不利索。”
  “她早先听说咱家书院一口气出了三个童生老爷,而他娘家侄子在黄举人那边也没念出个动静,确实有了旁的想头。但让我压住了,她怕我,即便后来听说三个童生都考上了秀才,也不敢提了。今遭自然也是想在你身上捞好处,不过应不是为了旁的,就是为了大丫说亲。”
  沈家一直到现在还没给大丫二丫说亲,一方面是想留她们一留,不想让她们过早去别人家里讨生活,毕竟姑娘好做,媳妇难当,在家时的日子总是最好最舒服的。
  另一方面则是沈翠知会过郑氏,穆二胖明年会下场。
  郑氏对自家外孙格外相信,就觉得他一次就能考上童生。
  到时候家里出了个童生老爷,大丫和二丫也能往更好的人家去说说。
  这个她没瞒着两个儿媳妇,不然按着陈氏的性子,可能早就按捺不住,把大丫胡乱许给娘家什么亲戚。
  陈氏指望着这个,所以最近才对沈翠格外客气。而李氏对沈翠和穆二胖则一直都好,今遭也是这般,所以并不如陈氏这般显得怪异。
  沈翠会意过来,点头道:“她们大了是该说亲了,但也不必太早出嫁,十四五身子骨还没长开,回头怀孕生产都艰难的很。”
  同样是过来人,郑氏当然也知道这个,就说:“我留她们到现在才议亲,就没想着太早把她们嫁出去。你哥哥们都升了职位涨了工钱,家里境况如今越发好了,不缺她们一口饭吃。这二年先定下,等她们过了十六岁生辰再嫁人不迟。”
  时下朝廷规定,女子过了十七而未出嫁便要罚钱,沈家人愿意把姑娘留到十六岁再发嫁,也是尽可能地爱护他们了。
  沈翠点头,想了想后又道:“娘给她们相看人家,家境倒还是其次,最重要是人品得好。家里关系也要简单一些,大丫二丫性子都软和,怕是在婆家让人欺负了都不会回来诉苦。”
  郑氏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我看你是山长当久了,操心操习惯了。老娘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还不知道这些?你放心,给她们相看最注重的就是人品,家境嘛,当然是锦……锦啥来着?”
  “锦上添花。”
  “哎,对,锦上添花。”郑氏笑着,又压低声音道:“当然还有一条,和咱家结亲的人家必须全都老实、好拿捏。不然后头咱家二胖考上秀才、举人甚至当官了,这些姻亲抖起来了……没得带坏了我们二胖的名声。不过也是恰好说到我才提这一嘴,还是那句,我心里都有数,你安心陪着二胖读书科举就成,用不着你操心。”
  亲里亲戚之间的事,一直都是郑氏帮着沈翠打理,从来都让沈翠省心的很,所以她就不再多说什么。
  晚上穆二胖照例和表弟们睡,郑氏让沈老爷子也去和孩子们挤一挤,她和沈翠一道睡。
  母女俩许久没有睡一起了,掏心窝子的话说到后半夜,第二天沈翠还在睡着,郑氏就已经起来张罗着过节了。
  后头等沈翠起来,午饭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一桌子菜肴丰盛极了,又鸡又有鱼,比过年时都不差,显然沈家人都很看重这个中秋。
  沈翠略有些赧然,“娘怎么不喊我,我也能起来帮忙的。”
  不等郑氏开口,陈氏已经抢着道:“回了娘家哪还有让你做活的道理?我回娘家也是啥活都不干的。”
  连最和沈翠不对付的陈氏都这般说了,家里其他人就更没意见了。
  热闹的过完了中秋节,便到了翠微众人搬去府城的时间。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5 19:32:00~2022…05…06 13:02: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SS 30瓶;凉席 26瓶;你有个屁逻辑、企鹅 20瓶;思狂行狂 11瓶;不如吃茶去、、兔子尾巴长又长、54647394、狂吃狂辞、最远的距离 10瓶;余晖烁烁、有只处处长 5瓶;逃跑的红烧肉 3瓶;顺顺、Allen缘 2瓶;40552885、冷小露、枫雪天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发之前; 沈翠问过周氏,是在家等穆云川回来,然后随他直接上京城。还是去府城等着; 等穆云川过去了再从府城去往京城。
  前者更简单一些,省的周氏再舟车劳顿。但是周氏选择了后者; 她其实到现在对于跟着穆云川上京赴考这件事还心理没底。
  毕竟这中间还需要一个她和穆云川交流的过程。
  这是他们夫妻需要商谈的事儿; 她并没有指着让沈翠帮自己出面,只是觉得在她身边,自己会有底气一些。
  沈翠也由她,毕竟就她所知道的剧情; 穆云川考完之后还要在省会那边滞留一段时间。
  他滞留的时间; 也就是卫恕他们入府学的时间了。
  前头他们对府学一无所知,不好打听消息。
  等进去了则又两说,自然能打听清楚穆云川跟谁一起去考的,大概去哪里租了院子; 也就能使下人去给穆云川传信了。
  一行人到了府城后; 没再去卫恕租赁的小院了,直奔了那三进的宅子。
  卫家下人提前一步出发; 他们从沈翠这里拿了钥匙,不止把各种行李都运了过来,还把里外都洒扫了一遍; 修剪掉了格外繁茂的杂草。
  也得亏有他们在; 不然让沈翠他们自己动手收拾这么大一间宅院; 又要废不少工夫。
  而且托这里是‘凶宅’的福; 里头的家具或许也被前头住过的人忌讳; 基本都没带走。
  虽然不少都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儿了; 但因为前头的几任屋主都比沈翠富贵的多; 所以他们留下的家具,在沈翠看来都是非常好的,并不需要再花钱替换。
  时间增益已经许多天没派上用上了,沈翠立刻开始着手在系统内规制书院。
  前头村里旧宅就那么几间屋,她都能规制出来,眼下屋子多了就更简单了。
  把书院规制在中间成片的几间屋子里,而后把最后头连通后门的正房、东西耳房和后罩房划在书院外,用作日常起居和待客之类的,另外把最靠近的大门口的几间倒座房划给卫家几名下人使用。
  这样说是一整间宅子都是书院,其实就是中心那块地方算做系统承认的、不能有外人涉足的‘书院’。
  另外少年们还是想住一起,到底只是租来的宅子,也不可能在人家的宅子里砌土炕。
  沈翠就自己画了简单的图纸,找匠人定制了两张上下两层的架子床。
  木料她自然选的是最便宜的,所以只需要另外支付一点手工费,手工费不便宜,但沈翠并不在这上头俭省。
  一切都规制好后,就是挑选一天好日子挂上匾额,办个简单的书院落成礼。
  沈翠都敢住这‘凶宅’了,也不用看什么黄历,就把日子定在了八月末,也恰好是卫恕他们去府学报到的前夕。
  早先时候她说好邀请崔五娘过来观礼的,所以提前她就写了帖子送过去。
  沈翠的字练了这么些年,依旧说不上大好,但好歹下了不少苦工的,也不至于丢丑了。
  本来沈翠还想着崔五娘贵人事儿忙,前头可能是一时兴起,眼下新鲜劲儿该已经过了,或许并不会过来。
  但崔家门房一听说翠微书院这边下的帖子,就笑道:“我们家主早就吩咐过了,说这几日有书院下帖子,不论定在何时,她都是有空的。”
  得了这么句准话,沈翠这边也就放心准备了。虽然是小办,但既然有客人来,总得多添两个菜。
  另外早些时候在村里,就只有劳不语和孩子们用茶盏喝茶,那是她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购物点,从系统里买的,保温效果更好一些。
  其他人日常则都用的大海碗,到时候总不能用海碗给客人上茶。
  到了办酒那日一大早,卫家的下人又早早地起身开始郑重洒扫——沈翠交代过,他们日常活动范围就是二道垂花门之前的前院。
  虽说他们是卫家的下人,但卫恕私下叮嘱过,让他们万事以沈翠这山长为先。
  而且前头卫恕在青竹书院的时候,并不能带下人进去,他们都是在卫员外家。
  卫员外人很和气,但原配去后一直没有续娶,家中庶务无人管理,他们的住宿环境还不如这里。
  另外沈翠除了最简单的活计外,并不是一味无休止地趋使他们,偶尔使他们传个信、打听个消息的,也都客客气气的,并没有颐指气使。
  他们还挺乐得在这里的。
  到了上午十分,崔五娘就带着贺礼上门了。
  那会子沈翠他们都已经起了,做过了早操,吃过了早饭,少年们开始早读,沈翠也当了好一会儿的陪读。
  听说客人来了,沈翠没惊动少年们,起身亲自去迎。
  两人见了面先寒暄了几句,沈翠的目光落在崔五娘侍女捧着的匣子上,笑道:“都说了您人来就成,不用准备什么贺礼,太过客气了。”
  崔五娘笑着摆手:“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就是一些书而已。你知道的,我家开书局的,最不缺的就是书。”
  说着话,她们相携着进了二道门,崔五娘立刻听到了郎朗的读书声。
  她也没提要去看看课室,压低声音道:“别打扰他们,咱俩进屋去说话。”
  沈翠就把她迎进了主屋,周氏沏好了茶水端过来——她们婆媳俩日常起居肯定是不会去用卫家的下人的,而且那些人到底是外男,多有不便,所以她们还跟从前一样,事事都亲力亲为。
  崔五娘还未见过周氏,沈翠就给她介绍道:“这是我大儿媳。”
  周氏虽还是有些腼腆,但在场合上并不会再缩手缩脚的,给客人上了茶,她抿唇一笑,半福了福身,行了个晚辈礼。
  崔五娘笑道:“沈山长真是好福气,不止小儿子孝顺长进,这大儿媳妇看着也招人疼的很。”
  其实谈论这个话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崔五娘看着二十五六了,而沈翠虽然比她大几岁,但因为原身在容貌上乘,她穿过来后一直用着后世的护肤品,保养得宜,所以两人看着差不多大。
  看着差不多大的两人,沈翠已经有了穆二胖那么大的儿子,更有周氏这么大的儿媳妇,而崔五娘还梳着姑娘家的发髻,并未嫁人。
  但崔五娘这样的人物显然不会在意这种细枝末节,说完又打听道:“那您家大儿子现下也在书院?”
  沈翠说不是的,“他入学早,我开办书院的时候,他已经考上了秀才,入了府学。现下正在省会参加乡试还未回来。”
  “这不是巧了嘛!”崔五娘搁下茶盏,继续笑着道:“我家弟弟今遭也去了参加乡试,前头也是在府学的,他俩大概是认识的。我能冒昧地问一下你家大儿子的名讳吗?”
  崔五娘前头提到家中调皮的弟弟,都会特地点出是堂弟。
  这次提到的却只称为‘弟弟’,想来就应当是她的亲弟弟了。
  这个本没有什么好瞒的,而且后头穆云川还会过来,所以沈翠坦白道:“我夫家姓穆。”
  穆这个姓并不算常见,刚还笑着的崔五娘正色道:“是连中‘小三元’的穆云川?”
  沈翠依旧不卑不亢地点了点头,崔五娘又笑道:“这真是缘分,穆公子和我弟弟交好!他从前不怎么愿意在府学待的,早先甚至还不想科考了。多亏了穆公子来了,他整个人都开朗多了,今遭去临南府参加乡试秋闱,就是他俩一道去的。早知道这样……”
  说着话,崔五娘又开始打量宅子了,显然她又觉得不该把这‘凶宅’租给沈翠了。不同的是,前头她是不忍心‘坑’沈翠,现下是觉着没得坏了两家的情谊。
  沈翠并不想沾穆云川的光,今遭要不是崔五娘问起,她也压根不会提起穆云川,便道:“买卖是买卖,人情是人情。这里真挺好的,您不用想那些。”
  一边说,沈翠一边也在努力回忆原书剧情——剧情里穆云川一路青云直上,当然是少不了各种贵人扶持和帮衬的。
  可是在原书剧情里,穆云川是和卫奚同年下场后,一道进的府学,卫恕不放心弟弟,后头经常请假往府城跑。
  所以在这期间,穆云川走的最近的还是卫家兄弟,一个负责帮衬他,一个负责和他较劲。
  穆云川也知道卫奚天赋上佳,怕他发起狠来,真打乱了自己要连中六元、青史留名的计划,便也不敢懈怠,朝干夕惕,和府学里其他同窗来往自然少了,都是泛泛之交而已。
  这崔家公子,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6 13:02:24~2022…05…06 19:33: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企鹅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晨 15瓶;放空思绪的沁之、DDdd 10瓶;春雨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