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苏洵小声哼唧了一声,将头埋得更深了。
萧不闻一只手感受着软弹的触感,另一只手稍微将滑落至肩颈的被子向上拽了拽。
若说对于现在的萧公公而言最好的季节是什么,他绝对毫不犹豫地选择冬天。冬天的小皇帝就好像是只猫儿一样,懒洋洋地又贪热,连他上龙床的成功率都增加了不少。
萧公公毛手毛脚了一阵,小皇帝才再度睁开眼,帷帐挡住了太阳光,龙床里满是令人平静的味道和氛围,他动了动身子从萧不闻怀里钻了出来。
“不再睡一会儿?”萧不闻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光着上半身,看着正整理衣物的苏洵问道。
“朕要上早朝。”苏洵想了想,转过头给了萧不闻一个黏糊的亲亲,“你可以再休息一会儿。”
掀开帷帐走下龙床,门外早已准备好的宫女们鱼贯而入,送来了洗漱用的温水等物。萧不闻慢慢站起来,赤着脚走下床帮小皇帝穿衣服,伺候着苏洵一点点收拾好,褪下柔软的丝质里衣,换上威严的帝王之服。
萧不闻将烧好的手炉递给苏洵,对着一旁的宫人说道:“昨夜下了雪,你们记得叫轿子都行慢一点。”
苏洵接过手炉:“好了,你不用担心了,这都是宫里伺候的老人了,他们清楚的。你前两天晚上也没怎么睡好觉,今天趁着不忙,好好休息一下,不用送朕了。”
披上暖和的大氅,苏洵回头道:“那朕先走了?”
萧不闻觉得小皇帝这样每天出门都要说再见的举动真的是可爱极了,笑着点头:“陛下慢走。”
目送着小皇帝离开后,萧不闻原本面上温柔的笑意顿时消失,看到这一幕的宫人各个将头低下,身子忍不住轻颤。
这些都是苏洵宫里的人,一般而言萧不闻不会随意乱动,但萧公公积威已久,一个眼神就能吓得他们跟鹌鹑似的。
冰冷的仿佛不带一丝温度的声音响起:“我前两日的事,陛下怎么会知晓?”
萧不闻话音一落,一道身影顿时从角落中出现,单膝跪在他身后:“是陛下询问护龙卫得知的。”
您自己说的,凡事都不用满着陛下。
“陛下自己问的?”萧不闻皱皱眉,现在正是禹朝发展的关键期,和威朝的联盟,和古烁朝的商贸,甚至是对蒙朝的威慑都在关键期,小皇帝成天忙的不行,怎么突然想起来要问他的踪迹,“陛下这几日接触了什么人吗?”
“只是一些官员和士族……”那位护龙卫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陛下之前找过先帝的起居注,是不是陛下发现了什么?”
萧不闻听此沉思了一下,自那次清河和他说过这宫内的疑点后,他便一边加大了对苏洵的护卫力度,另一边紧锣密鼓排查起这宫中的势力,拔掉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钉子后,竟真让他发现了一只大鱼。
那是一股即使是他这样自小长在皇宫里的人都未曾发现的势力,神秘的就好像是这个皇宫中的影子一样不引人注目。
萧不闻发觉这股势力对皇宫的了解,甚至是对他的了解都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又加上对方绝大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观察,并未有所行动,萧不闻一直没有抓住对方的尾巴。
但这两年的调查,虽没有让他抓住背后之人,但从一些蛛丝马迹上,他已经有了怀疑对象——苏牧,也就是禹朝的开国皇帝,陛下的亲生父亲。
很难想象一个人所创造的势力在他死后这么多年还能运行良好,但萧不闻是知道那位老皇帝的事迹的,这位可是凭借计谋一力粉碎了老狼王吞并中原的野心,让其军队困于边境不敢前进一步的可怕角色。
若那势力真是先帝所创,那么之前的很多疑点都迎刃而解了。
被焚烧的清明宫,失踪的资料以及神秘的势力,这一切也只有这座皇城曾经的主人才能做到,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做这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陛下在他的计谋中又有着怎样的角色?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先帝,萧不闻下意识地不想让苏洵知晓,虽然大抵来说先帝不会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子嗣做什么太过分的事,但有些事一旦牵扯了血缘,总是格外地麻烦。
想到这里,萧不闻揉了揉额角,随着年纪渐长,陛下也逐渐显露出其谋略上的天赋,他越来越像那个曾经帝王,政治手段也越来越高超。不过他本心上的善良,以及对弱者和百姓的怜悯从未改变过,这个国度,这片土地和他上面生存的人,是何其有幸拥有这样的统治者。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那场震惊中原的绒城之战洗刷了中原近百年地耻辱,让无数听闻此事的百姓痛苦,他听闻即使是威朝和蒙朝内部,都有士族争相写诗作赋,称赞陛下的英明和黑甲军的威武。陛下的威望再度上升,这个初升的太阳一经升起,就以惊人的态度闯入所有人的视线。
甚至民间有,禹朝的皇帝是太阳,威朝的皇帝是星星,蒙朝的皇帝是月亮的说法,俨然一副其余两朝天子不过是陛下的陪衬。
威朝势弱又需要禹朝帮他们遏制古烁朝,自然不敢反驳半句,古烁朝乐得见中原自相残杀,反而特意传播了流言,而威朝……威朝的皇帝除了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将朝臣痛骂一顿外,又有什么别的对策呢?
禹朝拥有科举,广纳天下贤才,不论蒙朝威朝,只要是有志之士皆可参选,两年时间内,吸纳了两朝大量的人才,更进一步壮大了禹朝的实力。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一面是腐朽落后的蒙朝,另一面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禹朝,所有人都能看出,这天下之争的胜者已经毫无悬念了,唯一的问题就是,陛下要花多久才能真正一统天下?
在将十八部痛揍一顿后,所有人都以为陛下会趁着士气正旺,利用他手中神秘的武器将蒙朝吞并,但陛下却一反常态地蛰伏了起来,两年间没有动任何兵,只是一味地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时至今日,禹朝内新修了两条运河,无数的治水工程,虽因天气多变耕种多艰,但至少禹朝的百姓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禹朝就像是这片满是伤疤的土地上唯一的一块绿洲,这片人间地狱中的仙境一样,各地府库谷物满仓,新增人口一年多过一年。
有时候萧不闻也挺同情曲濯的,这位皇帝不能说是昏庸,甚至可以说是不错的帝王了,可惜在苏洵面前就完全不够看了。他家陛下不单单继承了先帝军事上的天赋,在先帝所不擅长的民生方面更是频出高招,用了不到五年就将这块饱受战火所害的地方恢复一新。
实在是让人没法比啊。
萧不闻摇摇头:“陛下既然没有多问,你们也不要多和陛下说什么。要是陛下有一日细究的话……你们就让陛下来找我。”
先帝这件事扑朔迷离,纵使是他都有一种无力之感,苏洵此时需要头痛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添烦恼。
而另一边,正被萧不闻念叨的苏洵正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的汇报。
这些士族早朝上奏的时候总喜欢拽一些有的没的文采,苏洵本来就忙得很,还要仔细听这些人的一大通废话,然后再从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上一次实在是把他给惹急了,一个官员居然用了将近一万字来写奏折,前面全都是没用的废话,他看到最后才看出来这是想要给自己的城池边再修几座水力工厂!
实在是把他给气得要命,直接在奏折上用朱批画了一个大大的×,写了一句“狗屁不通”,骂了回去。
听说了这件事后,众朝臣在第二日上朝时看着陛下眼下的青黑,一反常态地用超级简洁的话完成了述职,苏洵一边为这效率吃惊,另一边更是气急,合着你们是会好好说话的啊,那以前给我在这里拽文是干什么,考较你们陛下我平日里读书多不多?
他直接一拍板,以后早朝时都按今天这个风格来,谁再废话,就在大殿外面给我冻着,对着柱子把你那奏折念上一万遍,什么时候念完了,什么时候再走!
户部的人轻咳一声,率先走了出来。
第112章 僭越
==================
“今岁六月,各地运河码头及海运港口已全部整修完毕,应禹威二朝盟约,两朝之水运商路间不设关卡,可持任一国文牒通行。开通至十一月末河道冰封,日吞吐量已达到十万吨之数。”
“禹蒙二朝商路因蒙朝设限,关卡繁多,商人于码头被层层盘剥,苛税严重,虽有易氏商路共建,然至今仍只有布、棉、纸等商人使用,至目前所获利未能与初建费用相抵。”
禹蒙二朝之间的矛盾怕是连易安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恶化地如此之快,甚至连正常的商业交流都难以维系。两国之间已经数年未曾互派使者,官方相互之间的交流几乎断绝。去年蒙朝甚至公然叫嚣禹朝得国不正,污蔑他们早已与古烁朝暗中来往,甚至之前十八部劫掠中原的事情也是他们暗中支持,肆意辱骂他们是那些血仇的元凶,说他们应该直接将国家让给蒙朝,皇室成员甘愿自降为奴赎罪。
苏洵听后觉得简直匪夷所思,老皇帝以一己之力将十八部拒之于中原之外,他更是与古烁朝签订合约,奠定了边境至少数年的和平。可以说在中原和草原民族之争的事情上,他们绝对是抗战在第一线上的。
蒙朝这个躲在他们身后的国家哪来的脸说这种话?
禹朝这边的反驳也同样毫不留情,当场就把蒙朝逼迫百姓的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列了出来。百姓可能会被蒙蔽,但禹朝的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而他们却连生存都是问题的这个事实也是不可反驳的。他们直接干脆了断的说蒙朝残害百姓根本枉为人君,将他们称之为伪朝。
任谁都能看出来,蒙、禹就像是两堆干枯的草堆,但凡出一点火星,这战争之火就要熊熊燃烧起来了。
一场大战已经避无可避,对于苏洵而言,自然是有着统一天下的野望和雄心,对于蒙朝而言,虽然两朝如今实力差距肉眼可见,但绝对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小的时刻。
禹朝军队不适应南方气候且不擅水战,想要攻下蒙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禹蒙二国之间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越早开展反而对蒙朝越有利。
看透了这点的蒙朝也开始不断在边境煽风点火,疯了一样骚扰进攻各处城池,所有在蒙的禹朝商人的家产全被抄没,甚至于连士族都会被安上莫名奇妙的罪名投入狱中。
这下子虽然看似是坐实了曲濯残暴不仁的恶名,但也把苏洵给架了起来,他虽认为再过数年,等禹朝的水军发展更为完备后再一举攻下蒙朝是最好的选择,却也不得不考虑随时开战的可能。
他们禹朝不愿开战,但也绝不怕开战,他们愿意各地百姓都能和乐发展,却不代表他们真是任人欺辱的懦夫。
水运所获税收绝大多数都填了水军的这个窟窿,新式船只的研发,水军的招募和训练就像是个吞金兽,也无外乎很多人说打仗就是在烧钱了。
现如今禹朝境内的商人都由户部的人来管理,苏洵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默默计算一年的营收,并和户部在年前做的计划作对比。
“不错。”他满意地点点头,户部和工部(部分官员由格物馆的人担任)是吸纳由科举选拔的学子最多的两个部门,学习能力和效率也是远超其他部门,不说别的,就说这个做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并在计划末尾做总结的事情,他们是完成的最好的。
苏洵是个大方的老板,除了工作量有些大以外,在禹朝为官实际上待遇真的很不错。他知道这些人当官是为了什么,除了一小部分人真的有为民做贡献的觉悟之外,绝大多数人心里想的不就是钱权二字吗?
高薪养廉,再加上商税的一部分直接被划分到年底的分红里面,按区域划分,你管理的这块发展的好,自然一年的收入就多。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是过了明路的合法的那种,真想要压榨百姓肥了你自己的口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绝对是和你同在官场上的人!
那位户部官员听到这二字后松了一口气,看来陛下并没有因为和南边的商路不通而怪罪到他们的头上,今年的奖金分红肯定不少。
户部官员一脸紧张地站出来,又一脸开心地回去,其余官员也根据顺序将一年的总结一一道出。
总的来说,除了兵部水军的训练没有达到预期,今年因受灾部分地区粮食减产之外,禹朝的整个发展势头还是很猛的。
吩咐完今年大朝会需要的事情后,苏洵就大手一挥让大家下班了,自己也坐着轿子开开心心地回宫去了。
“陛下心情不错?”
苏洵一进门,萧不闻就看到了小皇帝脸上那未消的笑容,牵着手把他拽到屋子里让他赶紧暖和暖和。
小皇帝抖了抖身子,肩膀处在进门时沾了点雪,只好转到屏风后面换衣服。
萧不闻不请自来,也相当自然地走到屏风后面,挥退了其他宫女。他走到小皇帝身边,将手按在腰封上,手指勾住腰封上的细绳轻轻抽拽。
将解下来的腰封放到一边,萧不闻有用手顺着苏洵纤细的腰、部慢慢上滑,停在了小皇帝的胸、口处。
漂亮的手指顺着领口钻、了进、去,萧不闻低头看着小皇帝红红的耳朵,朝那里轻轻吹了一口气。
“唔……”苏洵被刺激的抖了一下,立马抬起手按住自己的耳朵,“不要,”
“陛下。”萧不闻一点点褪去小皇帝的外衣,看着那慢慢露出的肌、肤,只觉得小、腹内有一团火在燃烧,“陛下,奴才喜欢陛下。”
唔……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告白啊!
苏洵觉得自己快要溺亡了。
察觉到小皇帝加快的呼吸声,萧不闻更进一步拉开那轻薄的衣衫,低下头轻轻舔了一口雪白的脖颈。
若苏洵此时能看到萧不闻的神色,必然要被他眼中此时的欲、望和危险所吓倒。
他不停用舌头揉、弄这这片香甜的气息,直到鲜红地梅花绽开在这片雪白的土地上。
“真的,真的喜欢。”萧不闻的呼吸滚烫,“奴才的身,奴才的心,全都是属于陛下的。”
“陛下,怎么办?”萧不闻拉起小皇帝的一只手,让他按在自己的胸口上,“它好像不是奴才的了,每分每秒都在想着陛下,那么缠绵,那么痛苦。”
“它为陛下而跳动,陛下却不肯看它一眼。”
“朕……”
苏洵被萧不闻这一通深情告白直接击倒,昏了头地看向萧不闻,先被他那晦涩的眼神吓到,然后又深吸一口气,主动抱住萧不闻:“朕也在想你。”
他抬起头,看着萧不闻的眼睛,在他的注视下主动地吻向对方:“每时每刻,朕也都在想你。”
苏洵觉得原本在自己腰上的手臂突然收紧了,他看向萧不闻,却发现对方竟死死地咬着牙,一副在忍耐着什么似的表情。
“你不舒服?”苏洵看着萧不闻额头上的汗珠,立马慌了,“没事吧。”
“陛下不要动。”
“什么不要动,你是生病了吗,快传御医来。”苏洵心道怪不得刚刚一反常态地粘人,原来是生病了,哎,虽然理解人生病了总是会变得脆弱,但也不能强忍着不叫御医啊。
他拍拍萧不闻的被给他顺顺毛:“听话,是哪里不舒服,胸口发闷吗?”
看着小皇帝一副毫无所查的样子在他胸口四处点火,萧不闻的话里都能听出来一点咬牙切齿的感觉了:“陛下不要乱……”
“朕怎么感觉有什么东西硌着朕,你藏着匕首呢?”苏洵还没意识到危险正在临近,小白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