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为后-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所依不由得轻轻咳嗽一声,掩盖住了自己的羞怯,笑着同沈霍道:“好了,殿下您能这么想也是妾身的荣幸。眼下妾身还需快些同父亲修书一封,不然事情出些变故就不大好了。”
沈霍知道事态紧急,因此也不再眷恋于儿女情长,当即吩咐了宫女去拿笔墨,给何所依修书所用。
书信很快便写好了。何所依亲自封上口去,唤来亲近之人前去何府一趟,将这信传给了何徽。
得了何所依的命令,那人自是不敢怠慢,匆匆接过了书信,一路疾驰,来到了何府之上。没过了多少时间,何徽便拿到了何所依的书信。
这都什么时辰了,所依怎的会给我来信?莫非是宫中出了什么事情。何徽乍一收到此信,心中诧异的很,兀自思索不休。他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忙拆开了书信,细细看了起来。
时间匆忙,何所依一蹴而就,并没有写多长。加之何徽一目十行,没过了多长时间便看完了何所依的书信,心中自然也有了定夺。
何所依是他最疼宠的女儿,往日还没嫁出去的时候,何所依有什么要求,何徽一向是有求必应的。
只是何所依平日里头太过于懂事,从没向着何徽提出什么要求来,往往皆是自己努力完成。因此一直以来,何徽对何所依都有着一种难言的愧疚。
眼下见着女儿有求,何徽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只在心中想着不过是些钱财罢了,这些个身外之物或多或少都不打紧。可若是能帮上女儿的忙,自是美事一桩。
何徽在心中思索了片刻,便有了定夺,也就不再想此事,只兀自把信小心收好,想着明日要如何行事。
另一边,针对着明日之事,何所依和沈霍也在细细商议着。就在这商议之中,时间一点点消逝推移过去,又是一天结束。
次日,朝堂之上。百官肃然立着,皇上坐在高位,眼睛皆是专注盯着一人,这人自然就是沈霍了。百官和皇上之所以盯着沈霍,原因无他,沈霍今日所提之事着实和众多官员都有着联系。
只听得沈霍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昨日儿臣前去城中缴税,只见得百姓各个面黄肌瘦,神色憔悴。问及原因,原是今年庄稼欠收,百姓们连温饱都有些困难。”
他顿了顿,眸间流露出些心疼和悲悯的神色来,道:“瞧着百姓这般神色,儿臣心中着实是不忍的很。只觉着此次前去城中缴税,是对他们的一种折磨。因此儿臣恳请父皇,可否免了百姓此次税粮?”
听着沈霍的话,皇上面上照旧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叫人猜不出心中的喜怒:“照着太子这么说,不去向百姓缴税,兵士们的军饷又该从何二来?”
听着皇上的问话,沈霍照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道:“从小您便教导儿臣,君舟民水,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若因着此事丢了民心,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一百八十九章 捐献解急
沈霍接着不卑不亢说道:“与其这般,倒不如百官一同捐赠些钱财补了这军饷空缺,岂不是比要百姓缴税来的好些?”
听着沈霍说到这里,何徽心知自己站出来的时机到了,当即从群臣之中出列,向着皇上先是恭敬行了一礼,继而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太子殿下此言着实是有理的很。为官者,当为国分忧,而不是一味依靠百姓。微臣愿做表率,先行捐赠出百两纹银,略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沈霍心中自然知道是昨日何所依的书信发挥了作用,心里头欣喜的很,面上照旧是一片恳切之意,看着皇上。
“父皇,百姓早已没了缴税余力,眼下百官捐赠已然的儿臣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儿臣愿随着丞相一起,捐赠五百两银子,权且尽几分绵薄之力,解了这军饷的燃眉之急。”沈霍看着皇上,神色极为诚恳。
有何徽和沈霍在此处做着表率,本安静站在群臣之中的楚太尉思及楚和,想着沈霍眼下是楚和的夫君,若能帮上忙,还是帮些的好。
楚太尉遂咬了咬牙,亦是站出身来,看着皇上道:“臣亦愿为国为民,捐献五百两银子,略尽绵薄之力。”
楚太尉的言语似是一个开始,随后,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身来,继而接连不断的“臣附议”的声音传来,渐渐充斥了整个大殿。
皇上坐在高位,瞧着群臣面上的神情,再想着方才沈霍所言,深以为然,面上遂露出来赞赏的神情,道:“此言甚好,皇儿果真是聪颖过人,朕心里头欢喜的很。此事就按皇儿所提议的做吧,朕不再过问。”
闻言,沈霍面上登时露出几分欣喜的神情,知道此事总算是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沈霍忙向皇上道了谢,眸间的欢喜是怎么也遮不住的。
沈霍道谢,皇上自是略略点头应了下来,也不再去说什么。今日除了军饷一事之外都没什么大事,待到群臣依次禀报完之后,皇上便宣布退朝,群臣纷纷四散开去,下了朝。
待到下了早朝之后,沈霍不欲耽搁时间,想着北邙山军饷万万拖不得,当即着手去办此事,唤了群臣来捐献钱财。
而捐献军饷一事,倒是比沈霍预料的还要顺利些。有何徽带头捐献,又有楚太尉和沈霍在一旁推动,朝中官员自是一应跟随捐献,且各个出手都格外阔绰。这样下来,也有了不少钱,足以解了眼下军饷亏空的燃眉之急。再加之民间百姓缴税的部分,北邙山的粮饷得到了解决。
沈霍拿到辛苦筹集来的军饷之后,尽数交予皇上,自又是得了皇上的一番赞赏,言语间的满意是藏也藏不住的。皇上还赏赐了沈霍不少东西,权当这些日子劳心劳力的补偿。
看着沈霍不仅顺利完成了这件事情,还得到了皇上的赞赏同赏赐,顾之衡心里头恨急。顾之衡有心想要再去阴沈霍一次,却没什么办法,只能是隐忍了下来。
此次经过沈霍辛苦谋划,军饷一事暂时得到了解决。皇上当即命了人去,将这些个军饷尽数送到北邙山上。
“这些个军饷,你且先送到北邙山上。”皇上下令道,“此次军饷得之不易,切记让北邙山兵士加强防守,万不可再有闪失。”
皇上略顿了顿,忽又想到了什么,继而又补充道:“不仅如此,朕要你带人彻查粮仓失火一事到底是意外过失,还是有人故意纵火。若有人故意纵火,这罪魁祸首一定要亲自押送到朕面前来,你可明白?”
事关军要,听着皇上的命令,再看着皇上严肃的神情,那人自是不敢耽搁,尽数应了下来。
见着那人应了下来,皇上这才满意点头,说道:“明白了就好,事不宜迟,且快些出发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是,小的明白了。”那人忙应了下来,匆匆带着军饷一路快马疾驰,直到了北邙山上,入了练兵密地之后,这才止息了脚步。
乍一入了练兵密地,那人也不去看别的方向,直向着密地长官的兵营之中去了。待到了兵营之后,那人轻轻敲了敲:“北邙山长官,此时可在帐中?”
“在的。”那人话音刚落,密地长官的声音便响了起来,旋即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了过来,渐渐到了门口的地方停息。
继而就听得一声“吱呀——”,门开了一条小缝,露出来密地长官半个脸来,面上是有些警惕和疑惑的神情:“你是何人,怎的找到这密地来的。”
“回长官的话,小的乃是皇宫中的暗卫,奉了皇上的命令,前来替皇上给你们送上军饷。”那人低声说着,略往后测了几步,露出来身后的军饷来。
长官定睛看去,见果真是军饷之后眼睛登时就亮了,连忙大开了帐门,急匆匆走了出来,看着军饷细细端详着。
密地长官端详了好一阵子,这才勉强冷静下来,深呼吸一口气,先是唤了几个人来:“你们几个,清点一下军饷数目,尽数放入粮仓之中。”
待看着一众兵士匆匆行动之后,密地长官这才回过头来,看着那暗卫的方向,欣喜而诧异的说道:“这军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今年又是欠收之年,何以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得来了这么些粮草?”
“此事小的也不大清楚。”暗卫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只知道此事皇上是交给太子殿下全权负责的,其他的一概不知了。”
听着这话,密地长官却是显露出来恍然大悟的神情,继而又露出来几分感激:“既然这样,想必是太子殿下神通广大,这才能造出来如此局面。我等该好生感谢一番太子殿下的。”
不仅是密地长官这么说着,其他的一众兵士得了正是有着太子殿下的帮助,此次军饷才能如此顺利便收集到,心中皆是对沈霍感激的很,一时之间沈霍的声望在北邙山之中,风头无两。
大周这边忙于军饷一事,另一边,齐楚两国的实力却是大大得到了增强,几乎要赶上了大周的实力。
这些日子,齐国攻打吞并周边小国,楚国便暗中出兵相助。两厢配合之下,已然是卓有成效。
眼下两国联手,已是将周边小国尽数吞并,只剩下了两国各自占据霸主地位,兵力和疆土皆是得到了很大的扩增,实力亦是达到了顶峰时期。
得了如此成就之后,两国也并未骄傲,反而是想着谨慎为上,遂命人封锁了消息,不许传入他国,只能在齐楚两国之间流传。
因着这般命令,大周丝毫不得知此事,只自以为齐楚两国尚在矛盾之中,等着他们争一个鱼死网破,大周好渔翁得利。
“眼下大周多半还仍旧觉着齐楚两国尚在争斗之中,不会对我们心生警惕。”御书房之中,楚令深斜斜靠着椅背,另一只手漫无目的敲着黄花梨木的桌子,发出来笃笃的响声。
在他正对面的位置,正是林太尉。听着这话,林太尉眸间闪过几丝锐利之色:“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趁着大周还未对我们心生警惕,索性直接攻打了去才是。”
说到这里,林太尉又想起了什么,眸间闪过了几丝志在必得之色:“不仅如此,昨日那些个高手,不是已然复命了么?北邙山粮仓被烧,眼下已然陷入无军饷可用的局面。届时战火掀起,大周连军饷都没有,还怎么迎战?”
“再等等。”听着林太尉志在必得的样子,楚令深只皱了眉头,出声打断了去,“眼下右丞相那边还没传来消息,我们还是等上些时间的好。”
说罢,他看着林太尉似是露出来几分不悦的神情,忙补充道:“眼下右丞相人在大周,传来的消息自然都是最为准确的。上次若不是有右丞相,我们也不知道大周的练兵密地,眼下的优势更是无从谈起。是以我们且先等等,等右丞相消息传回再做打算。”
楚令深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林太尉本还嫌他有些优柔寡断,待听完楚令深的分析之后,这才明白了楚令深的意思,面上带出来几分恍然大悟的笑容来。
“原来是这样。还是楚王殿下想的周到,我着急了。”林太尉一手扶着头摸了摸,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事情就按着楚王殿下所言,待收到右丞相传来的消息之后再说吧。”
“林太尉能这般想,本王心里头着实是欣慰的很啊。”楚令深爽朗的笑了一下,“那我们且先再等等吧。刚好管将军那里有些兵操练的还不大成熟,趁着这些时间也好认真磨合一番。”
“齐国的军队也有些没大操练好的。那趁着这些个时间,我们先好好准备一番,待到右丞相消息传回来,再去出兵也不迟。”林太尉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于是两人当即也商议好了,先暂且按兵不动,待到徐清鹤消息传过来,再做行动却不迟。
而被楚令深和林太尉两人苦苦期盼着的徐清鹤,此时正在观星台中,仔细思索着。
第一百九十章 发觉端倪
徐清鹤想着,现如今北邙山军饷已被烧尽,大周国库为了填补这个空缺自会亏空,是出兵攻打的好机会。
思及此处,徐清鹤心中不由得激动几何,只想着眼下这么好的时机万万不可浪费,还要快些修书送往楚国,叫齐楚两国快些出兵才是。
徐清鹤连连深呼吸几口,这才按捺下来自己心中激动,于是趁着夜间无人发觉,悄悄写了一封书信将此间情况言明,飞鸽传书给了楚令深。
俗话说得好,天算不如人算。徐清鹤心中想的极好,却没有想到今晚沈霍夜间来了兴致,和何所依一同在御花园散步。
为着军饷一事,两人已然是疲累许久,眼下终于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怎能不心中激动万分?
不仅如此,今晚恰逢十五,月色着实是美的很。圆圆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之上,端的几分娇美,几分明艳。
“今晚月色很美,所依可愿同本宫一同去看?”沈霍推开窗户望了望月色,是越看越喜欢,心头起了兴致,便转过头来看向了何所依,问道。
“太子殿下若有兴致,妾身自是愿意相陪。”听着沈霍所言,何所依只温柔的笑了笑,回答他道。
于是两人当即出了东宫,一路沿着小路走到了御花园中,一边散步一边观赏美景。
只见天上是月轮圆满,繁星点缀,银白色的清辉尽数洒了下来,映照着人间。
被月光照抚的御花园,更是显出来几分不同于白日的美感来。百花皆是披上了一身银白的衣裳,各个随着清风缓缓摆动,争奇斗艳。
望着这样的景色,两人心里头兴致更高,接着往前走去,眸间的欢喜丝毫不加遮掩。
正当此时,沈霍忽的皱了皱眉头,低声对着何所依说道:“所依,你看那是什么?”说罢,沈霍便伸出手去给何所依指引。
听着沈霍所言,何所依抬起头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眉头登时就皱了起来。
从这个角度何所依看不大清楚,只能望见隐隐有个什么东西,自观星台方向过来,直向着御花园的方向飞去。
“似乎是有个什么东西从观星台的方向前来了。太子殿下,我们可要前去看看?”何所依轻轻皱着眉头,用征询的眼光看着沈霍。
“不必。”沈霍自小练武,眼睛自是比寻常人灵敏许多,“那东西本宫已看清楚了,正是一只信鸽。”
说罢,沈霍俯下身去,信手从地上捡起来几块石子,捏在手中把玩。
就在沈霍把玩石子的时候,那东西也渐渐近了。此时何所依也终于看清楚了,确实如同沈霍所言,是一只雪白的信鸽,正向着此处飞来。
信鸽一路翻飞着,此时的距离离着两人已然是很近,沈霍便微微眯起眼睛,瞄准了视线,骤然一石子飞了过去,打落了信鸽。
“倏忽——”一阵破空的响声传了出来,在寂静的夜空之中显得格外显眼。继而那信鸽便应声落地,躺在地上没了动静,也不知究竟是死了还是昏迷了。
瞧见信鸽落地,两人登时往前走了几步,在花草掩盖之中寻到了信鸽的身影。
望着眼前这本不该出现在宫中的小生命,再想着信鸽前来的方向,何所依轻轻皱了眉头:“这信鸽怎的会从观星台来?”
“想必是徐清鹤想要给楚国传什么消息,却不巧被本宫和你发觉了。”沈霍轻轻笑了一下,也不犹豫,当即伸出手去,往信鸽腿上摸去。
这么一摸,果然是摸到了一个细细的字条。沈霍亲手把那信条展开,仔细看了过去,自然得知了信上的内容。
“果然。这信和本宫预料的一般,正是徐清鹤想要传给楚国的证据。”沈霍轻蔑的笑了一声,对着何所依说道:“在这御花园中终究是有些不安全,你我二人且先回到东宫,细细商议一番再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