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为后 >

第158章

贵女为后-第158章

小说: 贵女为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下了早朝之后,沈霍便迫不及待的前去寻皇上,表现自己。昨日的信仿若是给沈霍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自己绝没有时间懈怠,必须一步步往前。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沈霍来到了御书房之中。
  御书房之中,皇上正拿着方才早朝之时留下来的一些个奏折,皱着眉头仔细翻阅着。忽然听到响声,皇上皱着眉头抬起头来,瞧见是沈霍之后,面上这才露出来几分笑意:“朕还当是谁,原来是皇儿来了。怎么,找朕有事情么?”
  “父皇。”沈霍走上前几步,先是向着皇上恭敬行了一礼,这才接着说道:“有关于今日治理肃州大水的事情,儿臣还有几分拙见……”
  肃州是大周东部的一个偏远小城,因着地势低平,一旦雨势略大一些,便容易引发洪水,肃州百姓苦不堪言。
  今年秋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不仅天气一天天冷了下去,秋雨也是连绵不断。虽说雨势并不大,可连绵几日之后,积水甚多,倒也成了灾害。这些日子的朝堂之上,众臣们边一直在商讨此事。
  只是这肃州水患来源已久,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治好的事情。往年也想了不少办法,朝廷也播了不少款项,可都是见效甚微,因此事情便一直胶着下来。
  皇上眼下正愁于此事,不知道如何是好,乍一听得沈霍似是有办法的样子,眼前便是一亮,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急切的问道:“究竟是什么法子?皇儿不必担忧,直说便是。若是有什么错处,朕也绝不会怪你。”
  得了皇上的承诺之后,沈霍,顿时如同吃了一个定心丸一般,安下心来,心中大石落下。他面上带了几分笑意,说道:“这,说起来倒也不算难。”
  略顿了顿,沈霍接着说道:“肃州水患虽非一日之害,可治理的时候,却往往都只是按着前人的法子,不懂变通。”
  “而前人的法子,讲究一个堵字。力求用泥沙铸成防洪的大坝,来阻挡水流的侵袭。这般的法子,却只是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大坝越筑越高,水越涌越多,水患绝无宁日。”
  “那皇儿以为,应当用什么方法呢?”瞧见沈霍说的信誓旦旦的模样,皇上也不由得生起了几分兴趣,索性直言问道。
  “自然也是讲究一个字——通。”沈霍胸有成竹的说道,“与其一味地修筑大坝,拼命堵塞洪水的来袭,倒不如去修筑排洪的渠道,让水可以顺畅流出,通达,反倒是比先前好上不少。”
  瞧见沈霍说的颇为在理,皇上心头不由得有些满意,面上的笑意愈发深厚,却并不急着开口,而是等着沈霍的下文。今日沈霍如此自信的前来御书房之中,定然是不止这一个法子,多半还留有后招。
  果然,沈霍几乎不加停顿的,接着说道:“这通的过程,还可把洪水流去的地方,引导在干旱的几个城池,例如襄州,柳州,皆是离着肃州不远的旱地。如此,旱涝相和,不仅事半功倍,还省去了许多功夫,也替朝廷省了银子。”
  “不错。”皇上赞赏的点了点头,“皇儿还有些什么别的法子吗?朕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有的。”沈霍点头,“在防洪之时,也可有意识的在河提两岸种上一些数目,有利于水土稳定。这样,次年雨势大起来的时候,想必洪水侵袭便没有了今年如此猛烈。”
  这些都说完后,沈霍才恭敬往后退了一步,眸子看着皇上的方向,轻声说道:“父皇,儿臣想说的便是这些了。此些建议不过只是儿臣的拙见,权请父皇一听。”说罢,沈霍安静的站立在一旁,缄默不言。


第二百八十五章 龙颜大悦
  自沈霍说完之后,皇上便一直安静坐在椅子上头,安静的很,不言不语。沈霍被皇上这般沉默的态度,弄得有些忐忑,偏又不敢说出来,只能将心底的忐忑压住,不说出来,安静等着。
  谁知道皇上安静了一阵子之后,竟然爆发出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站起身来,走到了沈霍旁边,拍了拍沈霍的肩膀。
  “后生可畏。”皇上一边拍着沈霍的肩膀,面上流露出来几分忐忑之色,问道:“这些法子都是皇儿一个人想出来的么?”
  听得皇上问话,沈霍不敢隐瞒,忙恭敬的回答道:“时不相瞒,父皇。这些个法子除了儿臣自己的主意之外,也借鉴了几分前人书籍,算不得是儿臣自己的功劳。”
  瞧见沈霍如此谦虚的模样,皇上果然是更加满意,面上笑容又扩大了几分,接着问道:“这法子,方才早朝之上,皇儿怎的不说。”
  “这法子盘桓在儿臣脑中,已然有了一些时日。”沈霍面上不由得露出几分悲悯的光,“儿臣得知肃州百姓遭受洪涝之苦,心中不忍的很,这才想要寻些法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原来如此。”皇上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面上的笑意愈发浓厚,夸赞道:“皇儿这法子,倒当真是想的不错。一会朕便下个圣旨,叫下头的那些个官员,按着你这个法子行事。”
  眼见着皇上同意自己的法子,沈霍自然喜不自胜,面上的笑容也扩大几分,对着皇上谢恩道:“儿臣多谢父皇。”
  皇上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将沈霍从地上扶了起来:“不必道谢。皇儿的法子比起先前的那些个办法,自然是好上许多。若论谢谢,还应当是朕写你呢。”
  “为了让百姓过得再好上一些,这都是应当的。”沈霍微微摇了摇头,格外谦逊的说着。瞧见沈霍这般,皇上嘴上没说什么,心底的满意之色却是愈发的浓厚。
  皇上上下打量了沈霍一番,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不由得问道:“这么好的主意,方才皇儿为何不在朝堂之上提出来?”
  “回父皇的话。”沈霍恭敬答道,“儿臣仔细想了想,还是觉着这法子有许多不妥之处,才没有在朝堂之上言说,而是私底下来寻您。这也是为了想要让您在其中参考,看有没有什么纰漏。”
  原来是如此。皇上听着点了点头,眸间闪过几丝赞赏之意:“这些日子皇儿果真是成熟了不少,先前是朕小看了你。”
  这么说着,皇上的思绪便闪到了几日之前。那些日子何所依刚刚离开大周,前往楚国和亲。沈霍便每日借酒消愁,无心朝政,让原本对他满怀期待的皇上,也不由得失望许多。
  眼下看着沈霍如此大的转变,皇上面上没说,心底却是极为赞赏的。这般赞赏之情,几乎要溢于言表,沈霍自然也察觉了。
  皇上的意思,沈霍自然明白。回想起自己那些日子所做的荒唐事情,沈霍的面上不由得闪过几丝自嘲的笑意。
  那些日子,沈霍如同在噩梦之中一般。眼看着何所依远去,为了别的男人再度穿上凤冠霞帔,去到别的国家,自此山水不相逢,沈霍心头便痛极,只觉着一阵阵的后悔涌上心头。
  偏偏此时已然没有了挽回的机会,沈霍便也只能将对于何所依的思念寄托在酒中,过得浑浑噩噩。若不是皇后点醒了他,只怕眼下他还要活在梦里。
  想着之前的事情,沈霍面上不由得划过几丝苦笑,对着皇上说道:“父皇莫要再调笑儿臣了。之前是儿臣一时想不开,这才做出这等的荒唐事情,往后不会了。”
  瞧见沈霍这般真心认错的态度,皇上心里也满意的很。他先前确实因为沈霍借酒消愁,不问国事的事情生气不已。然而现在沈霍显而易见已经改了,皇上便也没有必要再去戳她的痛处。
  “无事。”只见皇上笑着摇了摇头,“那时太子妃刚刚离开大周,前去楚国,你一时心里想不开,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你二人伉俪情深,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也希望皇儿能记住一句话——自古无情帝王家。”皇上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去,拍了拍沈霍的肩膀。
  “天下何处无芳草?你是朕一手定下的太子,朕不希望你再因着此事颓废下去。望皇儿能记得朕今日所说的话。”皇上真心实意的同沈霍说着。
  而沈霍听了皇上的话,却只是沉默。也不知道沉默了多长时间,沈霍这才找回来自己的声音,颇为艰涩的同皇上说道:“多谢父皇。儿臣……记住了。”
  沈霍言语之中的勉强,皇上却并没有听出来,只是满意笑了笑,说道:“记住便好。皇儿今日的表现着实不错,朕希望你再接再厉。”
  皇上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是对沈霍极为欣喜满意的模样,然而沈霍却并感不到几分欣喜雀跃,只是觉得苦涩的很。他强忍住了心中悲痛,默默安慰自己,终有一日何所依能够再回到他身边,这才稍感安慰,面色也缓和不少。
  随后,沈霍便同皇上告辞,回到了自己房间之中。而次日皇上的圣旨也已然下达,正是按照着那日沈霍同皇上所说的法子,稍加修饰整理而成。
  这般不同于往常防洪救洪的措施,一开始引起了朝中的轩然大波。皇上却并不管群臣的反应,只顾着把命令下达到肃州等地。
  起先,对着这件事情,众臣都不报什么期望。然而没过了几天,肃州便传来捷报,言说,按照皇上下达的圣旨里头的法子,肃州的洪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不仅如此,其他各个肃州周边干旱地方的旱情,也有了缓解。
  皇上听得这些个消息之后,心中自然是满意的紧,对于沈霍又添了几分看重。而沈霍借着皇上的这几分看重,在朝堂之上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朝中风头大盛,隐隐有几分盖过了顾之衡的意思。
  前朝之中诸多风起云涌,而后宫里头,也是诸多变换,不得安宁。因着这些日子皇上常常留宿在宁辛夷宫中,因此宫中诸多后妃都是极为嫉妒,虽然不敢明面上使坏,可暗地里面也总要下些小绊子。
  对于这些情景,宁辛夷一一看在眼里,却只是不屑一顾。她本就无心于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更是厌倦极了这些纷争。只是为了林轻远,这才苦苦留在宫中,拼命坚持着罢了。
  只是庄主他……还会回来吗?这样想着,宁辛夷不由得觉着几分心如刀绞。
  距离林轻远随着何所依的队伍一同离开大周,已然约莫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之中,林轻远对于宁辛夷,不仅没有消散,反而是愈演愈烈。
  仿若一闭上眼,那身着玄衣,眸间几番冷意,叱咤风云的林轻远就在身边一般。可睁开眼,面前空无一人的情景却总是打破宁辛夷的幻想,叫她从梦中醒过来。
  宁辛夷深深叹了一口气,面上的忧愁不由得更浓厚一般。一旁的欣儿看的有些着急,不由得轻声呼唤道:“贵人,您还好么?奴婢瞧见您脸色不大好的样子。”
  “无事。”宁辛夷不想让欣儿担心,便只是摇了摇头,勉强笑了一下,“不过是在宫中憋闷的久了,有些疲累罢了,不碍事。”
  瞧见宁辛夷这样,欣儿却仍旧是不大放心,只提议道:“既然贵人在宫中待的烦闷,那不如奴婢同您前去出宫走走,到御花园之中散散心,您看可好?”
  宁辛夷听了之后,只略略沉吟片刻,旋即点了点头:“也好。在宫中待着也是烦闷,索性出了宫去,说不定会好上许多。”
  这样说着,宁辛夷便同欣儿换好了轻便的服装,略略收拾一番,向着翠意宫之外走去。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褪去了夏天的燥热去,偏偏还没有冬日的凄寒肃萧,正是最为舒适的季节。宁辛夷同欣儿静静走着,沿途呼吸些新鲜空气,倒也觉着心境开阔不少,不似先前烦闷。
  只是鬼使神差之间,宁辛夷竟然又走到了竹贤宫的地方。此时恰好一阵风吹来,吹动了期间的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宁辛夷的脚步不由得顿住了。
  他略略偏了偏头,向着竹贤宫里头的方向望了过去。这时的竹贤宫之中,林轻远所留下的一切印记,早就已经消散无形。只有那竹林,还隐隐有几分那人在的风骨。
  宁辛夷目光转向了竹林,痴痴看着。一时之间,不由得落下了两行清泪。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本以为只有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没想到竟是字字契合自己眼下的心境,只叫人越想,越是难过的紧。
  偏偏自己同诗人还有几番差别。从始至终,自己便不过是一个配角罢了。思及此处,宁辛夷便更是觉着心酸,面上不由得带了几分自嘲笑意。
  林轻远一直喜欢的是何所依,而她,不过是一个欢喜都不敢说出来的,瑟缩在角落的可怜人罢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察觉端倪
  此事已然是深秋时节。天气一天天的冷了下去,身上穿的衣服已经要加棉了。这般天气之下,何所依越发懒得动弹,只是缩在凤仪宫之中。
  “娘娘。”子衿一边替何所依添着身旁的火炉,一边有些忧心的看着她说道,“您已经两三天没有出门了,今日可要到御花园之中走走?”
  何所依侧躺在贵妃塌上,手里头捧着个汤婆子,腰上还虚虚搭着一个小褥。听得子衿的话,何所依略微沉吟片刻,却只是笑着摇摇头:“今日便不必了。”
  没等子衿再说什么,何所依便接着说道:“这些日子外头天气愈发冷了,本宫也不愿出去。索性懒在屋中,还暖和一些。”
  听得何所依这话,子衿也不敢再坚持着说什么,只是有些忧心,劝道:“可您这么老闷在屋中也不算事情。不如这样,明日午后,天气稍暖和些,奴婢陪您出去走走,可好?”
  “也好。”何所依垂下眸子,略微思索一会,这才轻声回答道:“这些天闷在屋中,本宫也确实觉得几分闷躁。明日就出宫吧。”
  主仆两人这厢正在闲闲谈着,另一边,却传来清脆的声响。仔细听了过去,原来是叩门的声音。“咚,咚。”接连不断。
  “是谁?”何所依一边出声问着门外,一边转过头去,看着子衿吩咐道:“子衿,你且前去开门,瞧瞧来的究竟是谁。”
  “是。”子衿恭敬应了,旋即步履匆匆的走到了门口的方向,拉开了门。乍一打开门,看到了门外的人,子衿先是露出几分讶异之色,旋即微微笑了,行礼道:“庄主。”
  原来,来的这人正是林轻远。得知是林轻远来了,何所依面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喜色,笑着说道:“本宫当是谁,原来是庄主,外头风大,庄主快进里屋来。”
  林轻远拂去身上的一身寒气,进了屋中。一抬眼,瞧见何所依极为畏寒的模样,身边还围着火炉,缩在贵妃塌之上,眉头不由得一皱,露出显而易见的关心来:“阿依的风寒还没好吗?”
  何所依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心底不由得滑过几次暖意,笑着说道:“那日的风寒早已好的七七八八,身子骨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也已没有大碍,还请庄主放心。”
  “至于这暖炉么,”何所依道,“不过是前来楚国之后,有些不适应此地气候,这才特意多点了些炉子,让庄主担心了。”
  说罢,何所依便站起身来,意欲迎接林轻远。林轻远慌忙阻止了她,只是笑道:“你我二人的关系,便不必客气了。阿依畏寒,就安静在塌上躺着是了。在下另寻一个椅子坐阿依旁边说话,也是一样的。”
  这时,子衿忙恰到好处的寻了一个椅子,递给林轻远。林轻远顺势将那椅子放到了何所依身旁,坐下。
  瞧见这两人行云流水的配合,何所依有些心底无奈,却也不再去同林轻远推拒,只是安静斜靠在贵妃塌上,半坐起身子,和林轻远交谈。
  望着何所依的模样,林轻远有些深有感触:“阿依不说,在下还未曾发觉——这楚国的天气,似乎是要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