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为后 >

第175章

贵女为后-第175章

小说: 贵女为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顾之衡又颇有几分愤愤不平了:“若不是因为太子在楚国的时候,随意行事,惹怒了楚王,本王又怎会议和不成功,怎会受到父皇的迁怒?”
  瞧见顾之衡发怒的样子,何暖凉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无可奈何。正在犹豫之时,何暖凉却忽然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
  “殿下。”何暖凉微微笑了一下,眼中闪过几次得意之色,“既然此事是因为太子而起,那我们为何不把错误,都归咎到太子身上呢?”
  顾之衡听着何暖凉所言,眼底闪过了几丝亮光:“暖凉的意思是……”
  “没错。”何暖凉打断了顾之衡的话,自信满满的说道:“殿下您且附耳过来,听妾身细细言说……”
  两人仔细商量一番之后,顾之衡心头也已经有了主意,不由得安定下来。他面上微微露出一丝微笑,想着等到明日,定要给沈霍一个好看。
  时间一点点推移过去,很快,便到了明日。顾之衡不负前日面对皇上的紧张与忐忑,几乎是胸有成竹一般,信步走到了朝堂之上,稳稳站定。
  待到顾之衡站在朝堂之上的时候,众位大臣的目光,一时之间都聚焦在了他身上。原因无他,此次顾之衡前去楚国议和,却照旧是失败了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众位耳朵里面。
  此时,想看顾之衡笑话的有之,为他担忧的有之,还有些坐观其变的,种种目光一时之间都聚焦在了顾之衡身上。顾之衡却好似没看见一般,统统置之不理。
  瞧见顾之衡如此淡定的模样,众臣心中惊疑不定,聚集在他身上的目光,也愈发的复杂起来。而顾之衡应该心中早有定数,反倒是安宁极了,只静等着皇上到来。
  没过一会儿的功夫,皇上龙行虎步的来到了众人面前,威严在龙椅之上坐下,看着眼前的诸位大臣。
  “众位爱卿。”皇上说道,“今日,朕想同你们说一个事情。想必众位爱卿也已得到了消息,此次吴王前去楚国议和,又是以失败告终。不知众位爱卿,对此有什么想法?”
  还没等其他大臣开口,顾之衡便先一步站出身来,恭敬对着皇上行了一礼说道:“父皇。此次同楚国议和失败,并非儿臣不努力,而是另有其他缘由。”
  昨日顾之衡在御书房拜见皇上的时候,便有过如此说辞。皇上本以为他是推脱之言,因此并没有听下去。
  没想到,今日顾之衡在朝堂上,又是旧事重提。皇上心里头不耐烦的极了,偏偏周围这么多大臣看着,又不好贸然让顾之衡缄默不言。
  一番思索过后,皇上颇为无奈的摆了摆手,吩咐道:“既然皇儿说另有缘由,那就好好的说道一番。若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朕可要拿你是问。”
  听着皇上这么说着,顾之衡却丝毫不露怯,面上照旧是一番镇定之色:“回父皇的话。儿臣来到楚国之后,自然是同楚王细细商议了一番。其间虽产生过一些轻微的矛盾,却都已经被儿臣完善解决。只是有一个矛盾,无论儿臣如何努力,都是解决不了的。”
  瞧见顾之衡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虽然皇上心中还是有诸多不满,此时也不由得提起了几分兴趣,饶有兴味地问道:“什么矛盾?”
  皇上同顾之衡两人说话的时候,沈霍自然是站在一旁,安静听着。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眼下,两人言语中都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可沈霍心中就是有几份不好的预感,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这预感不过是刚刚闪过,下一秒,沈霍边听得顾之衡说道:“若是说起这个矛盾的话,那就也要问问大哥了。”
  一边说着,顾之衡的目光一边默不作声的转向了沈霍的方向,隐隐之中掺杂的几分恶毒的意味。
  “在儿臣前去楚国的时候,得知楚王之所以不愿意议和,是因为……”顾之衡不急不忙,慢条斯理的说着,却是每一句都如同一根尖锐的刺一般,狠狠地插入沈霍的心里,“先前大哥出使楚国的时候,因着一些不应当做的事情,惹恼了楚王。因此,无论儿臣如何求情,楚王都是油盐不进。儿臣没了办法,无奈之下,这才回到了大周。”
  顾之衡这话说的,不可不谓是十分巧妙。其言语之中,不仅是从头到尾,丝毫未提自己的错,还默不作声的将矛盾全部转向了沈霍身上。让沈霍一时之间,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这个计谋,还是昨日何暖凉想出来的。顾之衡听了这计谋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这才在今日朝堂之上,姑且一试。
  果然如同两人预料的一样,顾之衡话音落下之后,众臣的目光,纷纷从顾之衡身上转移过去,聚焦在了沈霍身上。就连皇上,也转过头去看向了沈霍。
  不仅如此,此时那些个支持顾之衡的大臣,也纷纷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顺势将所有的错栽在了沈霍头上。
  只听的一个大臣也站出身来,对着皇上恭敬禀报:“皇上,依照臣下拙见,此次同楚国议和失败一事,着实是不能怪罪到吴王殿下身上。若不是因着先前太子殿下同楚王所起的矛盾,吴王殿下又怎会吃这么一个闭门羹。”
  有了这么一位大臣作为先例,其他支持顾之衡的大臣也纷纷站出身来,所说的内容皆是大同小异,无非是言说议和失败一事,着实是不能怪罪在顾之衡身上,追根溯源,还是要问罪沈霍。
  沈霍站在前方,听着身后诸位大臣的发言,只觉着一颗心如同坠入冰窖一般,百口莫辩。他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终究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沈霍微微张开的嘴,又紧闭上了。他垂下眸子,不再多言。
  而听了一众大臣,以及顾之衡的发言之后,皇上仔细思索了一番,也觉得这一切是沈霍的错,若没有沈霍先前做的错事,此时的大周和楚国也不会针锋相对,反倒有可能重归于好。
  这样思索着,皇上是越想越来气,索性看向了沈霍的方向:“皇儿。听着他们所言,你可有什么话想说?”
  “并无什么话想说。”沈霍微捶着眸子。长长的睫毛低垂下来,遮住了他的眼睛,叫旁人看不清楚他眼里的神情,“父皇若是想要责罚的话,就尽管责罚,儿臣绝无怨言。”
  若说皇上先前的怒气还只有三分,听到沈霍这么说之后,那三分的怒气,也就涨成了十分,狠狠一甩袖子,冷笑道:“好,既然这样,朕便满足你。”
  说完这句话后,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皇上就转过头去,不再去看着沈霍的方向,显然是对他极为厌烦的样子。


第三百一十五章 栽赃陷害
  皇上继续看着小太监,吩咐道:“传朕旨意,太子殿下品行不端,浪荡形骸,今日便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将其关入宗人府,好好思过。”
  这番话话音刚落,众臣便是一阵哗然。沈霍犯了如此大的过错,皇上会处罚他,是众臣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责罚,竟是如此的严厉。皇上竟如此干脆的除了沈霍的太子之位,还要将他关入宗人府思过。
  支持沈霍的大臣,此时自然是唉声一片。虽然当着皇上的面不敢发泄出来,脸上的忧愁和担忧之色,也是遮掩不住的。
  而另一边,支持顾之衡的大臣,自然欢欣鼓舞,彼此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浓浓的欣喜之情。
  两相比较,更是显得几家欢喜几家愁。顾之衡站在前方,面上虽然是一派不动声色,可心底却早已乐开了花。他隐藏在袖子之中的手,紧紧的攥了起来。仿佛通过这样 就能压抑住他的欣喜之情。
  太子的位置,是顾之衡苦苦求了多年,却一直是求之不得的东西。本以为此次前去楚国之后,议和失败,皇上自然会对他失望万分,那太子的位置,也就越来越远了。
  没想到,事情竟会发生如此的转折。眼下皇上虽没有立顾之衡为太子,可废除沈霍的太子之位,一时之间,太子之位空虚,自然给顾之衡创造了极大的机会。
  更别说皇上只有这两个儿子。沈霍失势,那太子的位置,不出意料的话,当然会落在顾之衡身上,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这样想着,顾之衡是愈发欣喜起来,在心里暗暗感激何暖凉的计谋。当然,顾之衡面上仍旧是强行做出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安静站着,更是显得城府颇深。
  而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沈霍相对于顾之衡的欣喜来说,虽没有露出什么表情来,却也没有崩溃和失落,只是神色淡淡,安静在原地站着,仿佛此事同他无关一样。
  而沈霍的心中,此时,也就是这么想的。于他而言,自从何所依离开大周之后,沈霍便觉得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失去了灵魂。
  先前对于何所依的怨愤之情,早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懊悔和思念。即便在楚国见了何所依一面之后,这懊悔和思念也丝毫没有消除,反倒是愈发浓重。爱恨交织,几乎要让沈霍疯魔。
  眼下本宫同阿依,想必是再没有可能了。既然如此,登上大宝之位,又有什么意思?同关入宗人府中,又有什么区别?
  这样想着,沈霍面面上的神色,是越发的冷淡起来,只静默站着,权当这些事情与他无关一样。
  一旁的陆徽却是有几分沉不住气。于陆徽而言,眼下何所依虽然已经不是太子妃,可她同沈霍的那一段姻缘,已经让陆徽认定了沈霍便是自己的姑爷,因此,陆徽情不自禁的,就想要护着些沈霍。
  眼看着皇上圣旨以下,沈霍就要被关入宗人府之中,陆徽只觉得急的不行,当即就要挺身而出,为沈霍说请。
  而沈霍心中思念何所依,目光也就不自觉地落到何所依的父亲——陆徽身上。这么一看,恰好看到了陆徽想要挺身而出的样子。沈霍忙摇了摇头,示意陆徽,不必如此。
  对于沈霍来说,这件事情,只牵扯自己一个人便够了,无需再影响到其他人。况且陆徽身为何所依的父亲,同何所依关系亲密,沈霍也不想要他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一同被皇上厌恶。
  这么想着,沈霍面上的神色是愈发的坚决,只一味对着陆徽摇着头,示意他不必如此。看着沈霍如此坚决的模样,陆徽一时之间也没了办法,刚刚迈出去的脚步,也退缩了回去。
  看着陆徽退了回去,沈霍放下心来,面上神色更是淡定。此时在皇上的授意之下,一众侍卫已经欺身上前,当即就想要押送着沈霍前去宗人府之中。
  看着这么一众侍卫,沈霍正面色非然没有半点惊慌,反倒很是淡定,任由着侍卫动作,不言不语。
  就在沈霍淡然的神色之下,一众侍卫押送着他,向着宗人府的方向而去了。今日除了这一桩事情之后,便也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了。可这件事情所掀起的轩然大波,比起其他事情来说,也是不成多让。
  待到看着沈霍被押送至宗人府之后,皇上便宣布下朝。而种种争端到了这时,才是刚刚开始。
  下朝并不预示着风平浪静。与之相反的是,这正如同一颗石子落入大海一般,不过片刻的功夫,便掀起轩然大波,风起云涌。
  在沈霍被押入宗人府之后,顾之衡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众臣都不是傻子,顾之衡能想明白的事情,他们心中也知晓几分,自然明白沈霍失势之后,下一位太子,恐怕就是眼前这吴王殿下了。
  进了宗人府之后,多半就没有了出头之日。因此,顾之衡这太子之位,只是早晚的事。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众臣对于顾之衡,愈发是阿谀奉承起来。
  趋炎附势,原本就是人之常情。不仅仅是先前拥护顾之衡的大臣,对他更为拥护,就连先前的不少中立派,甚至是原本拥护沈霍的大臣,也纷纷倒戈,转而支持起顾之衡来。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顾之衡越发强势起来,众臣也拥护他。眼看着,顾之衡的太子之位就唾手可得了。
  如此大的动静,其他国家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因此,颦儿虽然身在楚国,可大周的消息,也可以源源不断地传到她的耳中。
  其实,颦儿心中原本就有着几丝不好的预感的。这预感,自从颦儿眼看着沈霍同楚令深议和失败,无奈归国,就有了几分预兆。没想到,眼下这预兆,竟然是成为了现实。
  颦儿已经有数日没有收到沈霍的消息了。不仅如此,她寄回大周的信,也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没了回复。颦儿心中焦急的很,却是毫无办法,只能安静等待消息。
  这日,颦儿如同往日一般,扮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的样子,安静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实则,她的耳朵竖起,正小心翼翼地探听着外来的消息。
  颦儿练武出身,耳力自然极好。远处有两个宫女正在低声交谈着,声音极为细微。可在颦儿听来,却如同这两个宫女正附在他耳边说话一般,清晰极了。
  只听得其中一个宫女说道:“你可听说大周的事情了吗?”
  有关大周的事情?原本颦儿只是抱着随意一试的心态听着,可当听到此处之后,顿时就来了兴趣,更是聚精会神地听着两人对话。
  “听说了。”另一个宫女回答道,“这件事情,这些日子可是掀起了不少波澜,我又怎能不知道。”
  “是啊。”先前问话的宫女附和道,“要我说,那大周皇帝也当真是狠绝的很。不过因为一些小事,就要废除太子之位,还要将原先的的太子关入宗人府之中。”
  “听说,这其中还有楚国的因素?好像是因为那太子同咱们殿下议和失败,这才迎来了如此灾难——被废除了太子之位,关入宗人府之中。”
  “或许吧。”另外一位宫女,对此事却是不太关心的样子,只随意附和了一声,接着就说道,“这件事情说到底,与你我小小的宫女也没有什么关系。咱们还是专心于眼前的事情,不要多想。”
  剩下的声音,因着太过细微,颦儿也听不清楚了。似乎是一个宫女点了点头,两人便忙于其他的事情,再不提起这个话题。
  可即便如此,最为关键的消息,也传到了颦儿那里。颦儿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之间的一次窥探,竟会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有了几分呆楞。
  他努力地想要平静下来,可无论颦儿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脑海之中不断翻涌的,都是方才那两个宫女所说的话。一时之间,只是将他心中搅的如同乱麻一般,理不出来一个头绪。
  沈霍对颦儿来说,可谓是有着莫大的恩情。这恩情同衷心交织在一起,更是让颦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沈霍救出来。
  可颦儿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探子,此时又身在异国他乡之中,又应该如何做呢?危急关头之下,颦儿反倒是冷静下来,心中有了主意。
  沈霍为何会同楚令深之间闹出矛盾,颦儿心知,同何所依有着莫大的关系。
  解铃还须系铃人,思及此处,颦儿心知此事,只有何所依亲自出马,才可能让楚令深改变决定,或许能和大周议和。
  而等到议和成功,皇上欣喜之下,或许会不再怪罪于沈霍,将他从宗人府中放出来。到时候将功抵过,沈霍也许就可以脱身而出,不再陷于危险之中。
  此事虽有几分冒险,也有几分不确定性,可已经算得上是眼下最为靠谱的主意了。只有姑且试试这个想法,才能救沈霍。


第三百一十六章 设法营救
  抱着这样的心思,颦儿索性豁了出去。她心中已经隐隐有了决定:眼下已经没时间再去遮掩自己的身份,到了和何所依坦白的时候了。
  思及此处,颦儿几乎是抱着如同壮士断腕一样的壮烈,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