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为后 >

第177章

贵女为后-第177章

小说: 贵女为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匣子一旦打开,便不好再轻易收住了。楚令深此时也来了精神,看着何所依手中的托盘,一边示意何所依且先将手中的托盘放下来,一边笑着问道:“怎的会突然为本王熬莲子羹?”
  “臣妾知道殿下这些日子,操劳的很。”何所依有求于人,自然不会对楚令深冷脸,只是将托盘放在桌上之后,这才抬起头来,对着楚令深笑着回答道,“臣妾担忧殿下的身体,这才特意熬了莲子羹,还望殿下喜欢。”
  说着,何所依亲手将托盘中小盅上头的盖子拿了下来,一股子清香就飘了出来:“这莲子羹,是清热去火的。殿下且尝尝。”
  楚令深虽奇怪何所依为何会突然老寻他,还亲手为他熬莲子羹,可心中还是不由得划过几丝暖流,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好。”
  楚令深伸出手来,舀了一勺莲子羹,向着嘴边送去。乍一入口,清甜软糯的味道便弥漫了满口。
  何所依火候抓的很好,最后还细心的添了一勺蜂蜜,搅拌进去,不仅没有损耗莲子的清苦味道,还平添了几分甜蜜,两者奇异的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楚令深尝了一口之后,一时没有忍住,又尝了一口。这才微笑着点了点头,赞美何所依道:“不错。阿依这莲子羹,当真是喝起来唇齿留香。若是可以,本王真想多喝上一些。”
  何所依辛苦熬煮了两个时辰的粥,自然希望得到旁人的肯定。听得楚令深如此笃定的夸奖,何所依亦是大喜过望,面上流露出来几丝欣喜之色。
  “若是殿下欢喜的话,臣妾这些日子,就每日都煮一份送过来,可好?”何所依笑意盈盈的说道。
  楚令深本想点头同意,可瞧见何所依突然对自己如此温和的态度,不知怎的,心中总觉得有几分不太踏实,略有些犹豫的问何所依道:“阿依为何突然想起来为本王煮莲子羹?莫非是……有什么事情想要本王帮忙?”
  这最后一句话,可谓是说的万分艰涩。楚令深虽然欢喜何所依,可因着心知何所依对他态度冷淡,是以也不敢抱什么漫无目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三百一十八章 忍痛答应
  楚令深心中思索许久,想来也只剩下这一个答案了,这才有些艰涩的问何所依。当他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心都好似在滴血一般,只不过是强撑着,才把这句话说完。
  聪慧如何所依,自然看出了楚令深言语之中的特别意味,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无奈。她虽抱着些不正当的心思,可也不愿意在此时让楚令深失望。更加之楚令深同自己眼下的关系还算不得和睦。此时提及沈霍一事,只怕会惹怒楚令深。
  倒不如等到两人关系好些的时候,何所依再开口求楚令深,说不定会得到更为好上几分的结果。
  这样想着,何所依面上自然是做出来一副颇为无辜的样子,只是对着楚令深说道:“殿下为何会这么说?臣妾只不过是心疼殿下的身体,这才主动为殿下做莲子羹。”
  “再者说了。”何所依笑了笑,“臣妾每日在宫中,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殿下分忧。所以,殿下也不必再想那些个有的没的了,臣妾着实是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听着何所依这么说,楚令深不由得抬起头来,看着何所依。这么一看,两人的目光恰好对上了。
  这样的目光,纵使楚令深先前不信,此时也不由得信了。他心底划过一丝暖意,面上也不由得带了些微笑。
  “原来如此。”楚令深点了点头,“若是阿依有空的时候,能为本王熬煮些莲子羹,自然是再好不过。本王还当真是欢喜这莲子羹欢喜的紧。”
  听着楚令深如此说着,何所依心底一阵欣喜。楚令深既然同意让她每日送些吃食来,那她的成功之路,便已经迈出了第一个脚步。
  思及此处,何所依当即温温和和的对着楚令深笑了一下,回答道:“殿下喜欢臣妾做的莲子羹,自然是再好不过。往后臣妾但凡有时间,定会为殿下亲手做上一些。”
  之后,两人又闲闲谈了一会。何所依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没一会的功夫,便站起身来,对着楚令深笑道:“殿下,时辰已经不早了。臣妾再在此处 恐怕会影响您处理公务,这就离去了。”
  说罢,何所依转身,翩然离去。瞧见何所依离去的身影,心中自然诸多不舍,却苦于挽留不得,只好眼睁睁看着何所依翩然离去。
  经过此事之后,楚令深对于何所依的思念之情,又更深了一层。若说先前还能勉强压抑的话,今日不仅见了何所依的脸,还看到她如此温柔的模样,又怎能压抑?
  楚令深叹了一口气,暗道自己这辈子,多半便是载在了何所依手里头,却并不愿意挣脱。他摇了摇头,将这些莫须有的想法从自己心里头驱散而去,回过神来,继续着眼于眼前公务。
  却说自从那日何所依为楚令深送了些吃食之后,只觉着这方法着实是有用的很,便每日都前去御膳房中,做一些吃食给楚令深。不仅是莲子羹,还有些其他的吃食,皆是深得楚令深的欢心。
  不仅如此,在给楚令深送吃食的时候,何所依往往还会同他闲谈上几句。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关需求,自然是越发亲厚起来。
  瞧见两人间的关系一点点近了,何所依心知时机已经到来。此时距离那日颦儿同她言说沈霍被关入宗人府中,已经过了数日,何所依心中焦急的很,心里头清楚万万不可再耽搁,便不加犹豫,只是决意今日就同楚令深说清楚。
  这日,何所依如同往日一般,给楚令深送来了自己亲自做的吃食。今天做了桂花糕,好看又好吃,翘起来精致的很,楚令深自然是吃的不亦乐乎。
  就在楚令深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何所依状若无意的在旁说道:“殿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楚令深手上的动作,一下子就顿住了。他放下自己手中的桂花糕,看向了何所依的方向,问道:“阿依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若是本王能帮得上忙,就一定会做到。”
  虽然这么说着,可楚令深心中却有些莫名的情绪。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初时还没有觉得,眼下却是越来越觉得何所依同他相处的时候,颇有几分心不在焉。只是楚令深不舍得破坏两人眼下如此安宁祥和的氛围,这才一直隐忍不说。
  今日忽然听到何所依有事相求,楚令深心头突然就有了几分不好的预感,面上却并不显露出来去,只是勉强笑了一下。
  何所依却并未发觉楚令深神色的异常,只是按着自己的想法说道:“殿下。臣妾眼下虽然已经成为了楚国王后,可毕竟曾经是大周人。是以,自然不希望两国关系闹得如此僵硬。所以殿下,可否再慎重考虑一下议和一事?”
  说到此处,楚令深已经隐隐明白了几分何所依的意思,却有些不愿意相信。因此,只是勉强笑了笑,继续听着何所依独自言说。
  只听何所依略微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议和之事,若能成功的话,自然对两国都有好处。所以 臣妾这才斗胆提出,还望殿下不要责怪。”
  “无妨。阿依也是为了楚国和大周好,本王心中清楚,绝对不会怪罪。”楚令深的面容僵硬,笑容也格外的勉强,对着何所依的眸子之中,也隐隐有了几分苦意。
  何所依却并未发觉,只是以为楚令深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忙趁机提出自己的真正意图:“既然如此,那起先两国议和一事,便是大周太子亲自前来;不如再次议和,就仍旧指定太子殿下前来楚国议和,从最开始重新来过,殿下可觉得如何。”
  听着何所依这么说,楚令深却只觉着一阵阵的苦意翻涌上心头。直到这个时候,楚令深才明白了何所依的真实意图——她为何突然讨好自己,为何百般求全如此苦心经营,全然是为了沈霍。
  关于沈霍的事情,楚令深身为楚王,自然也略知一二。因此,他自然清楚沈霍已经因为议和失败一事,被大周皇上废除了太子之位,关入宗人府中。
  解铃还需系铃人,废除太子一事是因为议和而起,若要想让沈霍重回太子之位,自然也要从议和下手。
  之前隐隐约约,却又琢磨不透的感觉,事到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这解释,却只让楚令深觉着心里头苦涩的很,如同饮了一大口黄连水,苦涩直泛入胃里头。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何所依将目的摆的如此明确,反倒让楚令深不好拒绝。且对于何所依的欢喜,已经深入骨髓,再无法拔出。思及此处,楚令深虽有十分的不情愿,却也为了能让何所依开心,愿意答应她的请求。
  “议和一事,若能成功,自然是极好的。既然这样,那就按照阿依的意思,将太子殿下请来楚国之中,一同商议吧。”
  何所依听了这句话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得真切了许多,连声对着楚令深道谢道:“臣妾多谢殿下美意,若没有殿下如此深明大义,只怕两国之间,再无安宁之日了。”
  哪里是深明大义,听着何所依如此夸奖,楚令深却只是在心里头苦笑一声,默默思索着,不过是因为欢喜你欢喜的太过浓烈,就连明知道你这要求是为了何人,也要忍痛答应罢了。
  这样想着,楚令深心头的苦意愈发浓厚,面上却仍旧是一派镇定之色:“阿依且先回去吧,议和一事非同小可。本王还要细细考虑一番,才能寻出一个对于两国都有利的方式。”
  听着楚令深这么说,何所依心头倒也极为放心。楚令深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出尔反尔。这件事情他既然答应了,那就会说到做到。
  这么想着,何所依安定不少,只微微向着楚令深行了一礼:“这样,臣妾就先行告退了。”说罢,何所依翩然而去。
  而楚令深楞楞看着何所依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楚令深才回过神来,复又是苦笑了一声,转身对着小太监吩咐道:“且去叫右丞相前来,本王有些事情要同他商量。”
  在楚令深的传唤之下,没过一会的功夫,徐清鹤就来到了朝阳宫。两人针对于议和之事,自然又是好一番商讨,这才定下了初步的计划。定下计划之后,楚令深心中挂念着何所依,便也不再耽搁,只是按照这定下的计划行事。
  之后,楚令深派人传话到大周,指名点姓的请大周太子前来议和,给足了沈霍面子。不仅如此,这消息一语双关,也是在强调只有沈霍前来他才同意议和。
  消息传到大周之后,自然引起了一片哗然。距离沈霍被关入宗人府,已经过了数日。在这数日的时间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难免的事情。
  沈霍被废除太子之位,关入宗人府之中,自然势力衰微。另一边,顾之衡的势力,却是越发的发展,继而壮大起来,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如日中天。


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往楚国
  本以为沈霍已经失势,众臣都纷纷拥护顾之衡,却没想到,事情又出现了如此变化。
  楚国竟然要求重新议和,不仅如此,还要沈霍亲自前去。这其中莫非又有什么变故遮掩其中?一时之间,众臣又都有了犹豫,不知是否应该再扶持顾之衡。
  而皇上,沈霍,以及顾之衡三人,听到这消息之后,自然也是不同的反应。
  且先说皇上。皇上心头虽也颇为讶异,为何楚令深会点名道姓的让沈霍前来楚国议和,却也心中欣喜。不论如何,能够同意议和,这就是一个能让两国免于纷争的机会,还哪里顾得上人选是谁呢?
  思及此处,皇上连对沈霍的愤怒之情都消散了许多。想着沈霍眼下还在宗人府之中,皇上当即下令,将沈霍从宗人府里头放出来,收拾一番,即日出发,前往楚国。
  消息传到宗人府之中,沈霍自然是万分讶异。然而他虽不明缘由,却也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宗人府之中的这些日子,沈霍虽受尽折磨,内心中的傲气和对未来的希冀却并没有消散。他并不愿意自己这一辈子都葬送在宗人府之中,若能有机会再次出使楚国,从而脱身出宗人府,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思及此处,沈霍对于此事绝对不会有半分拒绝之意。反倒是欣然同意,当即答应了皇上的要求,匆匆收拾起来,准备前往楚国。
  几家欢喜几家愁。沈霍对于这消息欢喜的很,顾之衡听了,却只觉得又是震惊又是愤怒。
  吴王府中。顾之衡独身一人站在正厅之中,下头是瑟瑟发抖的下属,和隐隐之中面带担忧的何暖凉。
  只见顾之衡狠狠一拍桌子,面上的懊恼和愤怒之色怎么也遮掩不住:“凭什么?莫非是大哥给楚国许了什么好处,为何楚国眼下又会同意议和,还要指名道姓的要求大哥前去楚国?”
  对于此事,何暖凉也是颇为疑惑不解:“他眼下不过是一个被废的太子,关入宗人府之中,原本是没有什么出头日子的。为何楚王会指名点姓的要他亲自前去?”
  两人面面相觑,苦苦思索了许久,也没寻出来一个合理的解释。顾之衡无奈之下,看到前来禀报消息的探子还站在原地,便说道:“你且先下去吧。”
  探子依言退下之后,顾之衡这才转过头来,看着何暖凉的方向,颇有几分忧虑的问道:“暖凉,眼下该如何是好?若是大哥入了楚国之后,归国得到了父皇的信任,父皇可会将大哥复立为太子?”
  “届时,本王距离太子之位,岂不是又远了一步?”顾之衡有些不甘心的说道。眼见着离太子之位只有咫尺之遥,没想到这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因为此事又要离自己远去。
  为了这太子之位,顾之衡付出了无数努力,自然不想要让这难得的机会灰飞烟灭。这般想着,顾之衡面上的不甘心之色,是越发浓重。
  何暖凉对于此时,也显然是没什么办法。毕竟让沈霍前去楚国的命令,是楚令深亲自下达,皇上又拟了圣旨,如何也是无力回天了。
  ——即便这样何暖凉也不愿看顾之衡如此难受的模样,不由得安慰道:“殿下不必焦急。事情如何发展,还未可知。您在大周也积攒了不少势力,对上大皇子,未必就没有胜算。”
  何暖凉略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眼下咱们最应当做的事情,还是静观其变。到时候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被何暖凉这么说着,顾之衡心中的怒意和不甘心,也奇迹般的消散了不少。他深深叹了一口气,露出有些无奈的神色:“眼下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只希望,事情能按照本王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流了过去,并不因为众人或期待或兴奋或不甘心的态度,而停止它的脚步。很快,就到了沈霍即将去往楚国的日子。
  算上先前的议和之旅,这已经算得上是大周第三次派人前往楚国议和了。经历了前两次失败的经历,皇上对于此次议和,不仅没什么欣喜,反而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担忧。
  “此次前往楚国,无论如何,皇儿都要压抑住自己的脾气,万万不能再同楚王起什么争端。”站在城门口的位置,皇上身后是众臣相送。而皇上则担忧看向沈霍,低声嘱托道。
  “放心吧。”沈霍对着皇上点了点头,“经过在宗人府的这些日子,儿臣已经学会了压抑自己的脾气,还请父皇放心。”
  “你知道便好。朕眼下也没什么要说的了,只希望皇儿能带着一个好的结果,凯旋归来。”皇上叹了一口气,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