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为后-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来问话的那个人听着于江杨的画,这话的语气和平时一样,冰冷没有任何起伏,但是要是仔细听的话,就能听到于江杨口气中的那一丝虚弱。
外面的人注意到了,但是也没说什么,反正这也不是他应该关心的。转身答了一声“是。”然后就往船舱外面走去。
站在船舱外面的那些人,看到问话的人回来了,走过去问道:“十六,怎么样,于先生他怎么说?”
被叫做十六的高手是这些人里年纪最小的,同时也是实力最弱的,所以一路上有什么跑腿的活都是他做,而他也习惯了,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当然他就算是有什么不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敢说什么。
“于先生说让我们现在就进城,找一间客栈住下,然后打探一下消息,在做布署。”
几人听言,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江杨的武功不高,但是他的易容术确使得出神入化,同时也是他们这一群人里最聪明的。对于他说的话,大家都没有什么不满。
不过以前打探消息的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他自己亲自出手的,这次怎么突然要交给他们几个了?
我这群高手里面的老大倒是没急着问话,但是脾气最为急躁的老五,急哄哄的朝十六问道:“以往打探消息的这些事情不都是于先生亲自去做吗?怎么这次要把这些事情交给我们了?”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最后这句话他没敢说出来,毕竟于江杨还在船舱里面坐着。其他几人虽然没问,但是眼睛都直勾勾的看着石榴,明显是在等他的回答。
十六看了一眼身后的船舱,然后走到众人中间,小声道:“并没有出什么意外,我刚刚听到余公子的话,发现他的声音中夹杂这一点虚弱,恐怕是坐船坐久了的缘故。”
这下子几人都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晕船了。
得知真相以后,既然没在起哄,而是安静的将于江杨吩咐下来的事情打点妥当。傍晚,于江杨坐在客栈里面,听着那些人从外面打探回来的消息。
军营驻扎的地方,离他们所在的客栈大概有的五里的路程,于江杨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些高手经过一中午的时间,绘出来的地图,手指微动,指着距离军营不到一千米的地方,对着桌子前围着的高手们道:“今晚休息过后,明早我们就在这处地方藏身。”
那些高手们都围绕到桌子前看了一下于江杨指的地方,发现他值得,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的好,不仅离军营近,而且在这里面隐藏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于是众人都点点头,“是,大人。”于江杨又仔细的看了一眼地图,确定没问题之后,对着房间里的众人道:“好了,现在都下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出发。”
说是明天一早,然而几人在凌晨时分,就出发前往于江杨指定的那个地方。安顿好后,于江杨下令紧紧监视着军营里的动静,众人道:“是。”
与他们这边已经安顿好了的情形不同,沈霍原本还在犹豫,但是这时候,随行的军医再次走上前来。“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沈霍这才从自己的思绪里面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军医,自然而然也看到了一只跪在马前的先锋。沈霍皱了皱眉,向军医开口道:“免礼,可是军中将士出了什么事情?”
说完之后,又对着跪在马前的先锋道:“你也起来吧!”
腿都跪麻了个先锋听言连忙起身,“多谢太子殿下。”他说完之后,就站在了一旁。
军医开口禀报:“启禀太子殿下,由于边境环境实在恶劣,军营后方大部分的士兵都染上了病,现在实在是无法前行,草民斗胆,恳请太子殿下停止行军,驻扎在这里休整一下。”
沈霍没想到,后方士兵竟然已经病到了这种严重的地步。当即下令:“传我命令,三军就地驻扎,整顿军容,恢复元气。”
军医听言,连忙道:“草民多谢太子殿下。”吃完之后就匆匆忙忙去给那些将士们诊治。
第四百零二章 整顿军容
这次得风寒虽然来势十分凶猛,但是在沈霍的命令下,军医控制得十分及时,因此并没有造成伤亡。
两天后,军营里面的士兵,基本上就已经全好了。但是,每个军队里面都会夹杂着一些老弱残兵,就算这支队伍是皇上亲自拨给沈霍这个太子的,也没有例外。
年轻的那些士兵们,身子骨健壮,喝了两幅药之后,基本上也就好了。但是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士兵,一路上风餐露宿,又感染上了风寒,稍稍棘手一点。
沈霍站在营地的高坡上,从这里向远处看,能够看到京城的方向。他想起自己走时站在城墙上面,温柔的望着自己的何所依。
一别数日,也不知道阿依在京城里面过得怎么样?何暖凉和吴王没有趁自己走了之后为难她,她和父皇母后相处的可还好,平日里,府中下人是否伺候的她顺心,最重要的她……是否和自己一样这般,思念着他。
想着想着,沈霍站在这里就笑了起来,什么时候他也变得如此的患得患失了。他想着这件事情不都是明摆着的吗?更何况前两天阿依还写了书信过来,让自己行军,打仗的时候万事小心,并且嘱咐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
这么想着,沈霍的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心道:阿依,我一定会加这场战争尽早结束,然后回到京城陪你。
副将站在沈霍的背后,犹豫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走啊。他早在一炷香之前就来了,走到沈霍身边之后,才发现沈霍满身都散发着温柔的味道。
这下子副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太子殿下肯定又是想起太子妃了。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他距离这么近的时候也没有发现他。
原本副将正在想着过去喊沈霍一声,但是,在他准备开口的时候,眼前站着的沈霍,身边的气息越发的柔和了。这下子副将也有些犹豫了起来,此时到底该不该去叫太子殿下?万一他这个时候去惊扰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怪他坏了自己好事怎么办?
可是想起刚才军医禀报给自己的内容,副将咬咬牙正要开口,站在山坡顶上沈霍就发现了他的存在,一瞬间身上柔和的气息散尽,又恢复了以往冷漠淡然的样子。
他转身看了一眼站在自己不远处的副将,薄唇轻启道:“何事?”副将一惊。连忙收敛了自己脸上的情绪,先是沈霍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启禀太子殿下,刚才军医来报,
说是染上疾病的年轻士兵们都有所好转,但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士兵,病情略有些棘手,这里并不如并不如京城一般物产丰富,药物也是急缺,因此我们可能还要在这里停顿一段时间,军医让属下特来向太子殿下请示。”
沈霍看着眼前的副将,让他话里面的内容全部都过滤了一遍,然后再次开口道:“命理军医全力救治那些老兵,药材不够就派人回京城运,要是实在不够就去附近的山上挖,总之无论如何,五天后大军要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走起来。”
那副将一喜,连忙向沈霍谢恩道:“属下代军营里面的老兵们多谢太子殿下恩典,属下这就去传令。”吃完之后,就兴高采烈的跑了下去。
这次他听着老军医的话来像沈霍求情,原本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以前也跟过许多将领,自然也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那些将领在遇到受伤或者是染病的老兵之后,二话不说就将其丢弃。
这还是那些人是一点的残暴一点的值将那些老兵们杀死。因为在战场上这些人起的作用实在不打,各个将军手下的队伍里面都有不少这样的兵士,平日里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然而还要一直发放粮草供养着他们,那些将士们对于这些老弱残兵们都多有不满,
因此在这种时候总是会将他们抛弃,他原本以为太子殿下会和那些将领一样,却不曾想太子殿下如此的仁心仁意。不仅没有抛弃这些士兵,反而命令军医们好好救治他们。
然而副将不明白的是,沈霍他自己也在军营里面混过,别人不知道那些老兵们的用处,他心里面可是一清二楚。
年轻的兵士虽然年轻体壮,善于厮杀。可是上了年纪的兵士,大多都参加过战争,因此在战场上的经验十分丰富,有他们带着那群年轻的士兵,可以大大减少那些年轻士兵在战场上的死亡率。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老兵们,不管年龄再怎么大,他们也是为大周做过奉献的人。要是此时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就将他们弃之于不顾,那要寒了多少将士的心?
沈霍把这些话给副将嘱咐完了之后,原本还想在在这个破顶上站一会儿,但是又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心里的思念越发的浓。
他想了想,还是算了。此时正是行军打仗的紧要时刻,儿女私情只会扰乱他的心绪,更何况现在他就是一直望着京城的方向何所依也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不过是徒增思念罢了。这么想着,沈霍朝着山下的军营里走去。
副将将沈霍的命令带回军营之后,军营里面爆发出了一阵欢闹的声音。众人皆赞太子殿下仁心仁义,有大将之风。这令沈霍在军营里面的地位也比从前高了不少。
如果说从前那些士兵们都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而去服从他,那么现在就是全心全意的臣服于他。
正在军营里面欢声笑语之时,于江杨身边的那些高手也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他。沈霍命士兵驻扎的地方也就是变成十里外,大军行军的话需要一日,但是要是快马加鞭前去,只是半日就能跑一个来回。
于江杨听道十六报告的消息,脸上还是一副淡淡的表情。十六见状,只好乖乖的站在一旁。过了一会儿后,于江杨才开口道:“你说沈霍在十里外驻扎,并且有长期驻扎在那里的意思,可有打探出来是为了什么?”
十六连忙回答道:“启禀公子,好像是因为这次沈霍行军太过焦急,于是,经理的士兵们大多都染上了风寒,沈霍无法只得暂停在那里。”
“原来如此!”于江杨听言淡淡的赞了一声。周围的一堆高手不明所以。原来如此什么?
他们还想在问的时候,于江杨再次开口说道:“此时我会报告给你主子知晓,你们继续探查沈霍军营里面的消息,不可松懈。”那几个高手还想再说什么,又突然想起来薛公子在他们走时告诉他们的话。
一个个都心有不甘,但是还是恭敬的答道:“是。”但那些高手全部都走出于江杨的房间之后,他才走到书桌前铺纸磨墨将刚才十六报告给他的内容一字不漏的写下来,然后又走到窗边将信绑在鸽子腿上,送往京城。
薛公子收到于江杨的信之后,第一时间就叫来顾之衡与其商议,顾之衡看到信件的内容之后,当下大喜,道:“这可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说完之后,又一脸兴奋的看着薛公子,“薛公子认为呢?”薛公子看着一脸兴奋的顾之衡,眼睛里面闪过一抹
顾之衡察觉的厌恶,随即淡淡开口道:“薛某也是如此认为的。”虽然薛公子兵没有说是如何认为的,但是顾之衡有岂能不明白?
眼下沈霍因为这件事情停顿在边境是十里外。这个时候不正是他们让于江杨假扮成沈霍的大好时机吗?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尽了,要是此时再不出手的话,更待何时?
顾之衡和薛公子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相同的信息。两人同时笑出了声,顾之衡向薛公子拱手道:“那这件事情就有劳薛公子了!”
薛公子早在顾之衡拱手之时就起身避开了他的礼,随即淡淡的开口道:“吴王不必如此多礼,我这就写信让江杨去办好这件事。”
顾之衡见薛公子主动避开了他的礼,心中十分的满意。在他看来,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吴王殿下,实在是没有必要向一个草民行礼,刚刚手里也只不过是客套一下而已,薛公子自己避开了也正合他意。
说完事情之后顾之衡就告辞了,“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拜托公子了,我王府之中还有许多杂事需要处理,就不打扰公子了。”
薛公子起身道:“哪里,我送殿下出门。”顾之衡听也没有拒绝,薛公子一路将顾之衡送到了大门外,直到看着他上了马车,才回府向自己书房走去。
薛公子写信给于江杨,让他易容成沈霍的模样,用太子印玺下强攻的命令。
于江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执行了起来。他派十六假装成沈霍身边的副将,传令给前方的将士,让他们强攻突厥,不惜任何代价。
前方士兵接到军令,看着上面盖着太子印玺,没有丝毫的怀疑。这些兵士还尚未恢复好的状态,但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从,于是只得强攻突厥,结果损伤惨重。
第四百零三章 损失惨重
不得已,只得退到城中守着。但是前方的将士心中对沈霍憋着一股怨气。太子殿下明明知道他们还会恢复到最好的状态,却强行下令让他们攻打突厥。以至于一时间伤亡惨重。
这些士兵们碍着沈霍太子的身份不敢妄加议论,然而私底下的流言蜚语确实不少。
而且这边的大营之中,一名探子飞快从前方的来到大营门外,嘴里大喊着:“报!!!”沈霍的副将听到之后,连忙从军营里面出来,发现这个探子就是他们安插在前方大营中的,而此时探子面色惨白,风尘仆仆。想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副将连忙迎了上去,向探子问道:“如此惊慌,可是前方大营出了什么事?”那探子看到沈霍身边的副将,正要开口,但是又看到军营里面站着的士兵们,连忙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开口向沈霍的副将道:“前方大营出了状况,属下有要事禀报,还请大人将此事禀告给太子殿下!”探子说完之后,就要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信件,但是副将一把拉着他就走:“既然是要事,那么信件里面三言两语肯定说不清楚,你随着我一起去找太子殿下,将此事禀报清楚。”
那探子原本也想拒绝,但是又想到前方情况实在是太混乱了,书信上的三元两语确实说不清楚,于是也就没反抗,跟着副驾一起走到了沈霍所居住的大营门口。
门外的士兵看到来的人是沈霍身边的副将,自然没有多加阻拦。而副驾走到沈霍的营帐门口后,弯腰行礼道:“启禀太子殿下,莫将有要事禀告。”
营帐里面的沈霍正在看着边境的布防图,听到自己副将的声音,头也没抬的道:“进来吧!”副驾也没有再多话,站在门外行了一礼,就拉着探子,匆匆进了营帐内。
沈霍看着副驾满脸惊慌的神色,问道:“何事如此慌张?”副驾还没开口,身旁的探子就先跪下来请罪道:“太子殿下恕罪,
因为您之前下令强攻突厥,此时前方战士伤亡惨重,前方的探子已经将消息传回京城,此时前方将士心中对您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并且军心涣散,属下特来请示殿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沈霍听到探子说的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胡说,本太子什么时候下令给前方的士兵,让他们去强攻突厥?”那探子一愣,连忙开口道:“殿下,这确实是您下的命令啊,属下当时就在一旁看着,那军令上明明就有着您的印玺,要不然的话前方的士兵也不会去强攻突厥。”
探子这么说,沈霍就更加的不明所以。他这几天一直都呆在营帐里面研究边境的布防图,连营帐门都没有出一步,又何来的传令给前方战士,让他们去强攻突厥。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