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为后-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儿臣以后一定好好的听您的话,绝对不再任性妄为了。您就原谅儿臣这一次吧。”说着,二皇子以一个依恋的态度,扑在了何所依身旁,头枕在何所依的腿上,一副孺慕的姿态。
何所依只感觉到一个小小的,温暖的躯体,依靠着她。二皇子的头枕着她的腿,双手顺势搂着,是难得一见的温馨。
方才听到二皇子那么一番剖析自我的话之后,何所依的气就已经消了七七八八。如今再被二皇子这么一搂,更是整个人都没了脾气,只觉着一颗心都柔软的不像话。
“本宫自然会原谅你。”何所依抚摸着二皇子的头,温柔道:“这件事情本宫也有错,你就原谅母后吧,如何?”
二皇子点了点头,母子二人搂在一起,一时之间,都感觉到了别样的欣喜和温暖。温存了好一阵子之后,二皇子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面上仍旧带着依恋的神色。
母子二人复又说了一会儿话,彼此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彻彻底底的解开,再也没有间隙。这一刻,血脉亲情,让二人格外的贴近。
过了好一阵子之后,二皇子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事情,抬起头来,对何所依道:“母后,儿臣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再也不让您担心了。往后,若是夏嫔再过来,儿臣只全当做没有看见,不理她就是了。”
“你长大了。”何所依听了这话之后,用欣慰的神色看着二皇子,道,“无妨,本宫日后就派瑾瑜过去,每日接你回来,你也不必再为了夏嫔苦恼。”
第七百八十六章 半信半疑
何所依说这话,正好是合了二皇子的意。二皇子刚刚还在担心,凭借着他一个人,终究是势单力薄。如果再碰上夏嫔,他招架不住,又要如何是好。
眼下有了瑾瑜,事情就迎刃而解了。瑾瑜也算是从小看着二皇子长大,二皇子同她的关系,自然不是和其他宫女能够同日而语的。
一想到让瑾瑜每日接送,二皇子心底又有了几分雀跃,当即笑着点了点头:“好。瑾瑜姐姐待儿臣可好了,每次看见儿臣都很温柔,儿臣高兴让瑾瑜姐姐接。”
“你开心就好。”闻言,何所依笑了笑,面上满是宠溺之色。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在二皇子前去上书房的日子里头,瑾瑜每日接送,避免二皇子再碰到夏嫔,平白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凤仪宫这边已经定好了计谋,而这一切,夏嫔还一无所知。她自以为,自己最近这些时候,当真是成功的很。眼看着二皇子每日同她玩耍,再也不顾学业,眼看着是要废了,夏嫔几乎是做梦都要笑醒。
但是很快,她就已经笑不出来了。这日,夏嫔如同以往一般,在上书房门口稍微远一些的地方,等待着二皇子。
过了一会儿之后,她看着二皇子从上书房里头出来,顿时双眼一亮,只想要迎上前去,却看见二皇子蹦蹦跳跳的,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奔了过去。
那个方向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何所依的贴身宫女,瑾瑜。夏嫔一看到瑾瑜,脸色就是一变。只见二皇子向着瑾瑜那边过去,瑾瑜温柔笑着,同二皇子不知道说了什么,二皇子面上便也带了笑容,两人一路开开心心的向着凤仪宫的方向走去。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夏嫔气的脸都青了,偏又无可奈何。她虽然存了要让二皇子彻底变成纨绔的心思,但她悄悄下手,和同何所依正面对上,终究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以她目前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和皇后娘娘正面,硬碰硬的对上。更何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她理亏,如果何所依不管不顾的闹到了皇上那边,她也落不着什么好。
思前想后,夏嫔仍旧是觉着风险太大。因此虽然很是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好是无奈离开了。
夏嫔不知道的是,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到了眼底。这人任凭夏嫔怎么想都想不到,竟然是夏嫔刚才一直在偷偷观察着的瑾瑜。
原来,就在夏嫔刚才悄悄的看着瑾瑜的时候,瑾瑜也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夏嫔,不放过夏嫔面上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直到夏嫔走了,瑾瑜这才收回了目光,继续若无其事的向前走去。
这个时候,二皇子忽然若有所感,抬起头来,问瑾瑜道:“瑾瑜姐姐,刚才你是不是在看什么东西?”
“没什么,只不过是看别人作茧自缚罢了。”瑾瑜微微一笑,并不打算同二皇子多加言说。二皇子年纪尚小,也并不明白瑾瑜话里头的深意,只是懵懂的点了点头,便也不再多问。
看着二皇子这么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瑾瑜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心底对于夏嫔的厌恶之情,又平白增添了几分。待到把二皇子平安送回凤仪宫之后,瑾瑜毫不犹豫,当即去寻了何所依。
“皇后娘娘。”瑾瑜见了何所依之后,先是对着何所依行了一礼,继而严肃说道,“您预料的不错,夏嫔今日果真在上书房门外,等着二皇子殿下。好在奴婢来得早,倒是没有让他二人说上话。”
听得瑾瑜这话,何所依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继而神色又严厉下来:“你做得对。无论如何,是不能再让皇儿同夏嫔接触了。这夏嫔当真是居心叵测,再让她同皇儿接触,本宫总担心会被她弄出来什么幺蛾子来。”
“还请娘娘放心。”瑾瑜显然是极其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看着何所依,回答的也格外的郑重,“奴婢定当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绝对不会再给夏嫔和二皇子殿下接触的机会。”
“好。”何所依赞许的微微颔首,“这件事情便全权交给你去办。你跟了本宫这么久,能力本宫也是放心的。若是给其他人来办,本宫只怕要提心吊胆了。”
瑾瑜明白,这是何所依对她的信任,因此并不多言,只把这件事情默默记在心底,时刻提防着。自从那日同何所依说过之后,瑾瑜对二皇子愈发上心,看的也很紧。
每日二皇子一离开上书房,就能看到瑾瑜的身影,自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同瑾瑜走了。而夏嫔那日吃了闭门羹,没能让二皇子看到她,两人没有接触之后,还不死心,又去了几次上书房外,等候二皇子。
她只一心想着“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她足够努力,终于一天二皇子是她的囊中之物。只是夏嫔想的虽好,现实却很是残酷。
她每日都在上书房门外等着,期待着能与二皇子碰面,无奈何所依派了瑾瑜,日日在上书房外接二皇子下学,从不让夏嫔与二皇子说话。
夏嫔尝试了数次,都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心中无奈极了。眼看着没有什么成果,夏嫔无奈,过了几日,也不再去上书房等候了。左右这件事情都没有结果,又何必浪费时间呢?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夏嫔在又一次的徒劳无功之后,叹了一口气,径自前去了揽月宫之中,打算告知杜秦月此事。
她心中又是无奈又是惊慌,唯恐因为这件事情,杜秦月觉着她能力不够,又怪罪于她,甚至于迁怒她的家族,步伐格外的快,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揽月宫之中,见到了杜秦月。
杜秦月抬眼一望,瞧见是夏嫔之后,微微一愣,面上露出来错愕的神色:“你怎么突然来了,本宫不是让你盯着二皇子吗?此时你不在上书房,来本宫这里做什么。”
“回娘娘的话。”夏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态,对着杜秦月说道,“臣妾在上书房那边吃了闭门羹,没有办法,只能是先来寻您,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解决的主意。”
说着,夏嫔便把这些日子,她每日都去上书房门口,等待着二皇子下学,但无奈瑾瑜也在门口,每日都接二皇子回去凤仪宫中,让她没有丝毫接近的机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对着杜秦月说了。
说到最后,夏嫔生怕杜秦月怪罪她,言语之中已经夹杂了几分不经意的惊恐:“娘娘,臣妾着实是拼尽全力了,但还是没有办法……臣妾着实是不敢同皇后娘娘硬碰硬。”
“正因为臣妾接连试了好几次,都寻不到和二皇子殿下说话的机会,这才别无他法,只好斗胆来寻您,想要您给出出主意。”夏嫔小心翼翼的说着,“希望您能够体谅臣妾。”
夏嫔原本以为杜秦月听了这话之后,定然是要生气的。却没有想到杜秦月听了之后,只是笑了一下,神色看起来很是无所谓的模样。
“这件事情,倒也没有什么关系。”杜秦月沉吟了片刻,对着夏嫔说道,“心智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总归是没有错的。且慢慢来吧,不着急。”
杜秦月是这么说的,确实也就是这么想的。她觉得不可心急,总归是要慢慢想办法,徐徐图之。
扳倒何所依这件事情,一定不能着急。何所依身为皇后,地位尊贵,再加上其父亲又是丞相之位,更是平添几分荣华。这样的荣华和尊贵,想要扳倒她,每一步都要走的格外的谨慎,不能有任何偏差。
听着杜秦月这么说,再仔细观察杜秦月神色,夏嫔发觉杜秦月并不是在哄着她玩,而是真真切切这么想的,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她神色略微松弛了一下,又连忙对杜秦月表开了衷心。
“臣妾感谢娘娘的大恩大德,此次娘娘没有怪罪臣妾,臣妾日后定当唯娘娘马首是瞻,绝对没有任何虚言。”夏嫔看着杜秦月,认真的说道。
而杜秦月听到这话之后,自然是微微露出来一个微笑,说道:“本宫并不需要你的忠心,只要你能记得这件事情,时时放在心上,寻求着一个机会,一举成功也就行了。至于其他的那些个虚言,本宫不需要。”
两人复又闲聊了一会儿,夏嫔反复确定,杜秦月确实是没有要怪罪她的意思,这才彻底安下心来,心满意足的告别了杜秦月,向外走去。
只是离开了揽月宫之后,夏嫔心中仍旧是压了些事情。虽然杜秦月明确言说,扳倒何所依这件事情不必着急,但那也要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如今何所依派了瑾瑜每日接送二皇子,二皇子这边这条路定然是行不通了。不仅如此,何所依明显是对她有了提防的模样,想要再次取得何所依的信任,只怕是难上加难。
这种种事情叠加在一起,夏嫔一时之间,竟是想不出来一个好的主意,能够让她寻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
第七百八十七章 无可奈何
夏嫔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扳倒何所依的办法。但想了半天也没有寻到合适的主意,无奈之下,夏嫔禁不住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罢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夏嫔叹着气,自言自语道,“左右眼下淑妃娘娘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我也不必太过着急,且慢慢想着吧。”
思及此处,夏嫔倒也不怎么紧张了,神色松弛了不少。她把这件事情暂且放在了脑后,缓缓的走回了宫中。
宫中如何暗潮汹涌,众位妃嫔心底都抱着怎样的主意,暂且不提。却说那朝堂之中,又自有一番风云变化。
今日朝堂的气氛,看起来格外的沉重。众位大臣,连带着朝堂之上的沈霍都安静沉默着,不发一辞。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沈霍这才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缓慢开口道:“方才,那探子所说的话,众位爱卿可都听清楚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众位大臣都沉重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没有人有开玩笑的心思,众人心情都很是不好。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天气不好,明明已经到了盛夏时节,却只有太阳晒着,雨的影子一丁点都看不见。这也就算了,偏偏并不是西京如此,几乎大周各地,都是这番景象。
况且西京是都城,可谓是天子脚下,不管怎么说都会比其他的地方要好上许多。是以虽然西京粮食的产量比起往年来要少上将近一半,但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余粮,再加上沈霍适当开了国库,倒也没什么事情。沈霍对此也并不忧心。真正让他忧心的,还是刚才那探子所说的事情——
方才一个探子进来,面上满是惊慌失措之色,焦急同沈霍道:“报告皇上,山西大旱,不少灾民沿着水路前行,已经有一批抵达西京,正在城门口呢,究竟要不要放进来?”
听了这之后,沈霍面上先是露出来几分错愕之色,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么一出。但很快,沈霍就冷静了下来,吩咐道:“且先让灾民进来,寻些军队,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地方。其他的安排,之后再说。”
探子点了点头,当即离去了。看见探子离去的身影,还没等沈霍松一口气,紧接着,又接连有几个探子进来,传来的几乎都是不好的消息。
原来,山西大旱,又闹了蝗灾,眼看着是待不下去了。偏偏山西算是粮食大省,百姓众多,因此闹了灾害之后,大批灾民沿着水路,一路涌进西京城内。刚才那探子禀报之后没多久,灾民们便冲破了城门,根本拦都拦不住。
这也就罢了,偏偏灾民们经过一路的逃荒,早就已经吓破了胆子,根本不听指挥,只是一味乱窜,在西京城内,只要一看见吃的,便不管不顾,先狼吞虎咽一顿才算完。甚至还有些灾民因为食物的问题大打出手。
这样一闹,原本平静安详的西京顿时就开始骚乱起来,众位西京原先的百姓都人心惶惶。而百官听着探子这么说之后,也束手无策。
历年来,赈灾都是一个艰苦的工程。更不用说这次的旱灾再加上蝗灾,十分严重,更是让赈灾变得十分艰难。百官们想了许久,都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坐在朝堂之上的沈霍,也感到很是头疼。她没有想到,自己不过只是登基了短短几年的功夫,就遇到这般事情,一时之间只觉着一个头有两个大,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到很好的主意。
过了一会儿之后,沈霍这才说道:“方才探子所说的,诸位爱卿也都听清楚了。只是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好的主意,能够解决眼前的这一困境。”
“想要解决困境,还是要从根本出发啊。”过了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大臣战战兢兢的开口,对着沈霍说道,“臣以为,就按照着您方才说的法子,先派出来军队,把灾民安置到合适的地方,其他的日后在想。”
“为今之计,也只有这样了。”沈霍叹了一口气,对着百官说道,“户部尚书,你且去清点一下国库,拿出来部分粮食给灾民,先让他们安顿下来。兵部尚书,你去派遣军队,这件事情想必不用朕多说了吧。”
被沈霍点到名字的两位官吏,听到吩咐之后都站出身来,点了点头,示意已经明白了沈霍的话。沈霍略一颔首,示意他们前去忙自己的,这一次早朝,也就宣告结束了。
待到早朝结束之后,沈霍回到了御书房中,开始看奏折。这么一看,更是让沈霍觉着心惊不已。只见奏折之中,十有八九都是在言说山西大旱一事。
而看完这些折子之后,对于山西大旱的严重性,沈霍也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瞧见那些个折子上所说的,这大旱分明是一场旷世之灾,百姓们民不聊生,国家也几乎陷入了危难之中。
“这要怎么办才好呢……”沈霍喃喃自语道。在外面,他是威严的君王,不能有任何迟疑,做什么事情都要一等一的果断。但抛却这身份之后,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三头六臂,也会因为天灾人祸而焦虑不安。
也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沈霍才能不经意的流露出来些许脆弱。他喃喃自语了一会儿之后,脆弱的神色便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不容忽视的坚定。
“不行。不管过程有多么艰辛,朕都不能轻言放弃。这件事情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