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太妃要躺平 >

第129章

红楼太妃要躺平-第129章

小说: 红楼太妃要躺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贺都得穿着品级大妆,比寻常衣服要重,而且在宫里头,也不能肆意吃喝,免得需要出恭。而且还不能多走动,只能坐在自个的位置上,别人笑了跟着笑,就算累了,也不能表现出来。
  如今只要朝贺一下就能回去,大家简直是欢呼雀跃起来。
  顾晓同样如此,她欢喜地在宫门口与徒嘉钰汇合,才上了车,就叫人将头上的凤冠先摘下来。这玩意好看是好看,但委实重了些,大几斤的重量,压得脖子疼。
  要不是徒嘉钰也坐在车上,顾晓连衣服都想要一起换了!
  这个时候就显得男人比较轻松了,徒嘉钰身上的王袍虽说也是缂丝绣金的,但是比起顾晓身上的衣服,却也轻便多了。将斗篷一解,就能舒舒服服靠在软枕上,将脚搁在脚炉上暖脚。
  “今儿个瞧着皇祖父,似乎脸色不是很好!”脚上暖和起来之后,徒嘉钰又拉开马车里面的暗格,从里头抓了一把瓜子吃着,嘴里说道。
  “这也能看得出来?是大殿里头光线不好吧!”顾晓随口说道,这年头的房子普遍采光不怎么好,屋子里面都比较昏暗,因此,即便是白日里头,除非就在窗口,否则的话,都是要掌灯的。
  徒嘉钰摇了摇头,说道:“我就站在前面,应该不是烛光的问题!”
  “这朝廷里头的事情,一桩桩的,烦心的多着呢,你皇祖父神情不好也是有可能的!”顾晓才懒得去体谅圣上是个什么心情,人家一言九鼎,高高在上,自己琢磨个什么劲,不如想想回去吃什么。
  徒嘉钰也就是随口一说,听得顾晓这般说,便也不放在心上,他自小到大,见到圣上这个祖父的次数虽说不至于屈指可数,却也多不到哪儿去,甚至没能跟圣上单独说过几句话,叫他对圣上能有多少亲情,那就是笑话了!
  瓜子多吃了几个,嘴里有点干,春香见状,便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徒嘉钰接过喝了两口,笑道:“今年倒是轻松,往后也这样就好了!这么多年,竟是没在家里过个团圆年!”
  顾晓笑道:“你这话就在咱们身边说说便罢了,叫外头人知道了,还要说咱们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进宫朝贺领宴的事情,哪里是一般人家能有这个殊荣的,不管是内外命妇还是宗室臣子,起码都得三品以上才行。品级低一点的,宁可在外头吹风,也不肯告假不去,免得叫人以为自家失了圣眷。
  徒嘉钰听了,不由吐了吐舌头,又说道:“今年瑚哥儿准备去科考了,若是考中了,应该就要去国子监,那以后我要不要换个伴读?”
  顾晓直接说道:“你要是觉得需要,就找一个,要是觉得没必要,那就算了呗!这弘文馆里头,又不是一定要有个伴读才行!”
  徒嘉钰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那就不用了!我都这个岁数了,在弘文馆读书最多也就是再有个两三年的事情,何必再找个不熟的人,若是好的还好,若是个不好的,难道叫我迁就他不成!”
  顾晓听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如今大了,这些事情,你自个做主便是!”
  徒嘉钰顿时就有些高兴,他这么大的孩子,最不希望的就是别人将自己当孩子,顾晓这般尊重他的意见,自然叫他欢喜,不过嘴上还是说道:“我当然还是听妈的!”
  顾晓不由失笑:“你再有几年都袭爵了,到时候就是王府的主人,还说这种孩子话!”
  母子两个说笑了一阵子,马车便停到了王府门口,门外已经有暖轿在等候,两人各自上了一台暖轿,一起往正院而去。
  正院那边,一干人早早就等着了!往年没有机会,今年肯定是要亲自过来给顾晓和徒嘉钰母子两个拜年的。
  顾晓与徒嘉钰一前一后才进门,末儿就先冲了出来,给顾晓拜年。
  顾晓笑道:“今儿你倒是赶得早!压岁钱给你了!”说着,也叫人拿了早就准备好的荷包过来,送到末儿手里。
  徒嘉泽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只是还有些不好意思,只得看了一眼佳婉和佳姝,然后三个人一起上前给顾晓行礼。
  顾晓也是笑着受了,又是各自一个荷包。几个孩子的荷包没什么区别,里头都是四个金锞子,无非就是花样不同罢了。
  几个孩子也不扭捏,各自将荷包给收了起来。然后李氏便带着一干太姨娘过来行礼,顾晓照旧又是几个荷包赏下去,李氏的厚一些,其他人的薄一些,但是再不济里头也有两个金锞子,算是给她们做零花钱了!
  因着昨晚上顾晓与徒嘉钰都在宫里,及到子时才回来,这会儿也倦了,因此各自拜了年之后,顾晓便叫他们先回去歇息,等着晚上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宫中今年头一年没有设宴,但是御膳房那边该做的也做了。圣上干脆大手笔直接将席面赏到了各家府上。
  但是宗室也就罢了,对于朝臣,圣上的赏赐就颇有一些意思,文臣唯有几个阁臣才得了赏赐,反倒是各家勋贵,都得了彩头。
  圣上这般动作,自然叫许多人心中有所猜测,都觉得是江南的事情惹恼了圣上,圣上信不过那些士人文臣了,反倒是想要倚仗勋贵。
  勋贵们自然是欢欣鼓舞,一个个都颇有些跃跃欲试。勋贵人家,想要转型,谈何容易,只是如今四邻平静,并无什么战事,勋贵们如今就如同那温水里头的青蛙,看似富贵舒适,实际上压根没什么上进的余地,等着爵位到了头,也就跟寻常百姓无异。
  既是如今圣上有意叫勋贵挑大梁,那他们也就有了立功的机会。因着这个缘故,正月里头,各家勋贵往来愈发密切了不少。便是隆安侯府,竟是也热闹了许多,只叫隆安侯夫妇头痛不已。他们名义上是勋贵,实际上根本是站在文臣那一边的,这事扯上他们,那不是闹吗?
  顾晓回娘家的时候听得隆安侯夫人抱怨今年收到了一大堆之前根本没往来过的人家的帖子,还得斟酌着回复,即便不去,也不能叫人家挑出理来。
  顾晓有些好奇地问道:“难不成圣上真的有意对江南动手?”
  隆安侯在一边摇头说道:“圣心难测啊,这种事情谁说得准呢?”
  说到这里,隆安侯摇头道:“之前扬州民乱,扬州知府被罢职问罪,这次应该会派新的知府过去了,之前朝堂上许多人惦记着这个缺,也不知道会落到谁头上!”
  等到衙门开印的时候,吏部的任命也下来了!
  林如海调任扬州知府,即刻上任。
  虽说早就做了外放的准备,但临到出发,林如海贾敏夫妇两个依旧要四处辞别。荣国府那边,自然是第一站。
  贾史氏怕给贾敏太多的压力,也不问女儿子嗣的事情,只是嘱咐了她许多江南那边的事情,又叫她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去金陵贾家找族人帮忙,私底下又说了她跟甄家的交情,表示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尽管找甄家帮忙。
  贾敏嘴上应了,心里头却是不以为然。
  林如海这一支的确已经几代单传,但姑苏林家宗族又不是无人可用,哪里好不用林家的族人,反倒是找贾家族人的道理!至于说甄家,那就更别提了,甄家如今在士林里头名声可是比较糟糕,林如海可不想被甄家拖到泥里面去。
  只是贾史氏也是一番好意,贾敏也不好直接推脱,只得先应下来再说。
  而林如海跟两个舅兄告辞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贾政反正就是忠君报国之类的场面话,并无实质意义上的东西,贾赦却是直接跟林如海说,如今江南情势复杂,扬州更是重中之重,一个不慎,便有倾覆之忧,叫林如海务必小心谨慎。在那边与江南那些士人虚与委蛇可以,但可别真的上了他们的船,要不然的话,难免要被圣上惦记上。
  林如海以前觉得自个大舅兄就是个纨绔,如今听得贾赦这般叮嘱,顿时明白,自己这个大舅兄胸中自有丘壑,以前无非就是用不上他筹谋罢了。他心中暗叹一声,他何曾不知道江南如今是多事之秋,他最初也没想着要直接去江南腹地啊!他开始盯着的是寻常知州的位置,结果就赶上了这事,偏生还不能推拒,要不然的话,仕途就差不多可以划上句号了!
  林家其实也是江南士族的一员,他如今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到底是跟着江南士族与皇权对抗,还是做个忠臣,将江南那边的情况给梳理清楚,他其实到现在还没完全想好。只是这会儿被贾赦这么一说,他忽然意识到,江南那些士族再有本事,他们手里头只有笔杆子,口诛笔伐要是有用,还要军队做什么!
  林如海心中很快下定了决心,去了扬州,还是老老实实听圣上的吧!别看江南士族嘴上说得狠,其实互相之间也不是一条心。他们能真的成事才叫怪了!要不然的话,怎地开国勋贵里头,就没几个是出身江南的士人?林如海的先祖为了这事,差点就直接被林家逐出宗族,这也可以看出江南那些士族的本性!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们绝不吝于锦上添花,但要是让他们自个去冒险,那是万万不能的!
  这样瞻前顾后的人,哪里办的成什么大事!虽说如此,林家很有可能自绝于江南士林,但要是事情成了,江南士林本身就要洗牌了,到时候林家还有什么可怕的。
  想到这里,林如海甚至有些踌躇满志起来。
  贾赦莫名看着这个妹夫从之前的温文尔雅变得气势昂扬,不免有些莫名其妙。他是叫这个妹夫在江南那边小心谨慎一些,不要胡乱掺和到不该掺和的事情里头,太太平平熬过了一个任期,就是一个不浅的资历,回头调任个安全的地方再混个几年,也就能回京了!哪知道这个妹夫心里面竟是打着那样危险的主意。
  贾赦若是知道林如海这会儿的想法,只怕能先将林如海的腿打断,免得自家妹子哪一天就守了寡。
  贾赦太知道圣上的性子了,看似赏罚分明,实际上也就是那样,无非就是将刻薄寡恩的本性隐藏了起来而已。林如海给圣上卖命,圣上或许不会吝啬赏赐,但是一旦发现林如海这把刀很好用,那肯定就是往死里用,至于将刀子用折了怎么办?折了就折了呗?义忠亲王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死了也就死了,何况是一个外臣!
  可惜的是,贾赦不知道。他叮嘱了林如海几句,琢磨了一下,又说道:“江南那边不太平,说不定之前剿灭的那些盐商还有余党在外,这些都是亡命之徒,妹夫身边可有合适的护卫?”
  林如海一愣,忙说道:“这倒是没有,回头我便延请几个回来!”
  “糊涂!”贾赦喝道,“这等事情,哪能交给外头那些不知道底细的人!你既然是咱们荣国府的女婿,那这事还要在外头找不成!老爷子当年留了不少亲兵,如今我在京中也是用不上,回头给你挑几个,连他们的家人跟着你一块走!他们都是军中的老人了,行事也都老道,叫他们跟着你,我也能放心!”
  说到这里,贾赦忍不住念叨道:“你也别光想着前程,你们两口子成婚也有一阵子了,我们贾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家,妹妹之前伤了身子,得多调理几年,你们先找几个好生养的姬妾,生下来的孩子,那也是咱们贾家的外甥!”
  听得贾赦这般说,林如海不由有些狼狈,忙说道:“大舅兄说的是,妹夫知道了!”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有些发苦,他是不想要孩子吗?只是一直没有好消息啊!
  贾政也在一边说道:“儿女之事自有缘分,大哥跟妹夫说这些做什么!”
  贾赦听到贾政说话就烦,只是当着林如海的面不好多说,只得转移了话题,问道:“妹夫什么时候赴任?可已经准备好了行装?准备走运河,还是走官道?”
  林如海一一答了,又说已经定好了官船,直接从运河一路南下,也免得陆路颠簸。
  贾赦听着松了口气,官船总归要安全一些,而且远比陆路舒适得多,正想要再说些什么,就听贾政说道:“大哥,时候不早了,母亲那边还等着呢!”
  贾赦气急,忍不住横了贾政一眼,不过还是忍着气说道:“老二说得没错,走吧,咱们先去荣庆堂,老太太应该也有吩咐!”
  林如海瞧着两个舅兄的神态,心中便知道,这两位如今也就是表面上的和气,不过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先跟着一块往荣庆堂去了。


第134章 
  江南那边官场很是被洗了一次牌; 甄应嘉做着盐政,结果圣上又从御史台挑了一个出身北地的巡盐御史过去。之前那个巡盐御史早就跟甄家沆瀣一气,之前就被圣上给撤下来了; 去年那个也是个糊涂鬼,只看着甄家把盐税收上来了便以为万事大吉,结果摊上灶户生变; 担心朝廷问罪,竟是直接自尽了!
  至于其他官员; 多半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这些吏部做主就行; 圣上并不多问。若是出了岔子,那就追究吏部的责任便是。
  好在吏部也知道江南那边如今就是个坑; 因此,选官的时候也颇为谨慎; 很是查了一番履历; 免得叫一些与江南那边士族纠缠太深的人掺和其中。
  京中那些勋贵之前得了圣上的暗示,他们直系子弟倒是看不上这些小官之位; 但是族里的一些族人却是不在乎这个,因此,不少勋贵直接给家里人捐了官,正好给分派过去了!
  平王府上还有两个侍卫,这次趁着机会捐了个江南那边的武职; 顾晓也没有阻人前程的意思,还额外拿了一份程仪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日后能混出个前程来吧!
  及到二月; 便是县试开始的时候。在京中寄籍参考有好几样好处,别的不说; 不用东奔西走,别说是县试府试院试了,便是乡试会试,都是在一个地方。这边贡院条件算是比较好的,主要是有一年贡院大火,烧死了十几个士子,之后朝廷就花了大价钱将贡院整修了一番,起码刮风下雨的时候不会漏雨,早春这会儿也没那么寒冷。
  贾家大房那边谁也没惊动,贾赦亲自将贾瑚寄籍的事情办了下来,又花钱找了廪生给贾瑚作保,叫身边亲卫送贾瑚去了贡院。
  贾瑚底子很好,这京中的县试也不像是江南那边,卷得不行。一般情况下,县试只要能够将四书五经都背诵下来,知道其中的含义就行,还不涉及时文诗词。放在江南那边,因着读书人太多,县试都开始写八股,作应制诗了!
  因此,县试揭榜的时候,贾瑚理所当然榜上有名,还名列前茅。
  主要是县试府试是不糊名的,贾瑚这样的身份,便是学问好到能拿榜首,县令也不会这么做,免得被人说成是阿附权贵。因此,在权衡一番之后,贾瑚就排在了第三。
  县试虽说只是科考第一步,得府试过了才算得上童生,但也有人上门道喜,这下子,大家就都知道了!
  贾史氏头一个跳了起来:“老大,你还把不把我老婆子放在眼里,这么大的事情,要不然人家过来报喜,我竟是半点也不知道!”
  贾赦按照之前夫妻两个商议的那样,直接说道:“瑚儿才读了几年书,我哪知道他能考上,今年就是让他下场试一下手,免得回头考不上叫人笑话!”
  贾史氏哪里相信这个,大房就是不想将这寄籍的名额让出来,但是这话又不好直接说,因为这名额不是因为贾代善,而是因为贾赦。贾代善作为祖父,可以随便给哪个孙子,而贾赦作为父亲,自然更倾向于自己儿子。
  因此,贾史氏也不提二房,只是说道:“你们就光想着瑚儿,竟是半点不想着琏儿?琏儿早产,身体不好,他要是参加科考,哪里经得住这长途跋涉,瑚儿素来身体强健,以后还能承袭家里的爵位,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