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太妃要躺平 >

第155章

红楼太妃要躺平-第155章

小说: 红楼太妃要躺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徒嘉钰可以说是跟徒嘉珩一起长大的,两人一起读书,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徒嘉泽和末儿还要多,加上两家大人本身也走得近,他们两人说是堂兄弟,其实跟亲兄弟没什么区别。如今徒嘉珩茫然无措,徒嘉钰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在弘文馆里,依旧一直跟他亲近。
  皇后将一切都看在眼里,自从丈夫做了皇帝之后,原本还算安分的一帮人如今也不安分了。
  雍王府里原本那位周侧妃,早就被圣上厌恶,只因原本还生了一个三姑娘,进宫之后不过就是得了个贵人的位份。但是除了周侧妃之外,府里还有个吴侧妃,这位倒是出身良家,父亲是个低级小官,母亲娘家是商户,因此,家里很讲实惠,觉得女儿长得好看,不能随便嫁个小官什么的,得往上送。然后就通过雍王一个乳母的路子,给送到雍王府了!
  这位也是争气,进门没多久就有了身孕,生的是如今的皇三子徒嘉茂。徒嘉茂比起徒嘉珩来说,是个机灵的,素来也挺得圣上喜欢,母以子贵,这位先做了侧妃,如今进宫就是贤妃。
  圣上的子女数量不如太上皇,如今活着的也就是四子三女,皇次子徒嘉茁是个小透明,他小时候受过一次惊吓,之后就落下个说话结巴的毛病,因此之后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他生母刘氏如今也就是被封了个嫔。
  皇四子徒嘉蕴如今年纪还小,虚岁也才四岁,看不出贤愚,生母潘氏也就是封了嫔罢了。
  如今贤妃就跳得挺欢,觉得自家儿子资质出众,她倒是没想着先给儿子争什么储君的位置,而是想要求了圣上给儿子改名。
  各家宗室都有规矩,从来嫡庶分明,像是这一代,嫡子都是从玉字,庶子嘛,平王府是从水,雍王府就是从草,如今雍王是圣上了,庶子也是皇子,总不能还从草,跟徒嘉珩区分得太明显吧!因此,贤妃就闹着想要给儿子同样换个玉字旁的字。
  圣上虽说没答应,毕竟孩子都十一二岁了,改名也没这个必要,但是之后却赏赐了徒嘉茂一套书。
  这无疑给了不少人一个暗示,那就是圣上其实更喜欢徒嘉茂。
  贤妃因此在宫中气焰颇盛,皇后如今也是无奈,她如今都是皇后了,但是娘家还没有平反,因为太上皇还在,不能推翻太上皇当年的决定,只能是先赦免了皇后的父兄,连个爵位都没给封,她自个底气也是不足,无非就是仗着少年夫妻的情谊罢了!
  只是皇帝这种生物,你跟他讲情谊?
  皇后如今能做的,无非就是谨守本分,最重要的是,不能出错。
  这让皇后身心俱疲,她在圣上那里要做一个贤内助,在儿子那里要做一个慈母,但她自己,实际上心里也没底。她娘家人身上也没官职诰命,不好召进宫来,想要找个人说几句体己话,都是不能,只能暗中叹气。
  孙嬷嬷心疼她,琢磨了一下,便说道:“平王太妃素来与娘娘亲近,娘娘为何不召平王太妃进宫说说话?”
  皇后犹豫一下,说道:“他们母子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何苦将他们也拖到这泥塘里头来!”
  孙嬷嬷叹道:“我的娘娘,您这怎么就是泥塘了?弘文馆里头,小王爷跟咱们殿下好着呢,可见他们是不在意这个的!您这边反倒是跟人家生分了,岂不是伤了人家的心!”
  皇后想了想,叹道:“说的也是!好在不管怎么说,也牵连不到他们母子头上!”
  顾晓得了话,却也干脆:“之前皇嫂一直忙碌,我却是不方便过去添乱,如今皇嫂闲下来了,只要她不嫌我烦,我自然乐意过去陪皇嫂说说话的!”
  送走了宫里来人,一边春香与有荣焉地说道:“皇后娘娘还记得咱们娘娘的情谊呢!”
  顾晓说道:“皇后娘娘自然是念旧情的!”只是这个旧情能念多久,就说不定了!
  顾晓从不将希望寄托在情谊上头,不管在什么时代,总归还是利益最重要!
  不管是目前,甚至是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顾晓觉得都能跟皇后保持一致的利益。顾晓不想后面子子孙孙都被困在神京,即便之后落魄了,也无路可走。甚至,顾晓琢磨着再有个百八十年,说不定帝制都要结束了,他们这些宗室,只怕到时候落魄凤凰不如鸡,许多时候还不如寻常百姓。
  而皇后其实也差不多,自古以来,嫡长子能顺利继位的,那真的是寥寥无几。尤其,徒嘉珩各方面都不出挑,若是换做是太平盛世,说不定还有希望,可顾晓琢磨着,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怕都不会很太平。如此,徒嘉珩想要顺利做太子,做皇帝,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一个做不了太子,做不了皇帝的嫡长子,日后又该如何自处呢?顾晓琢磨着,真到了那个时候,还不如也一块出海!圣上到时候自然要心疼这个儿子的退让,肯定得帮着出出力,自家跟在后面也能沾点光。
  虽说心里存了这样的心思,但是顾晓也不至于如今就跑到皇后面前敲边鼓,毕竟,徒嘉珩还小,如今太上皇还在养病,等太上皇好了,到时候双日高悬,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呢!
  因着只是皇后私人召见,顾晓自然也没穿得太正式。及到了宫门口,便有人抬着肩舆在门口等候,顾晓略推脱了一下,便也坐了,春香在一边伺候着,一路往凤仪宫而去。
  太上皇自从元后过世之后,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以至于凤仪宫常年封存,等到今上登基,才收拾了出来。好在这些年来,凤仪宫也没短了修缮,如今又重新换了铺宫摆设,看起来倒像是簇新的一般。
  到了凤仪宫门口,春香扶着顾晓下了肩舆,而孙嬷嬷已经领了几个宫女在门口等候。
  “太妃可算是来了,娘娘一早就盼着呢!”见得顾晓主仆,孙嬷嬷忙上前迎接,口中说道。
  顾晓忙说道:“怎么还劳烦嬷嬷在这边等着!”
  孙嬷嬷笑道:“这叫什么劳烦,本就是老奴应当做的!”说着,便引着顾晓二人往宫中而去。
  皇后果然已经在等待,顾晓上前行礼,皇后见了,忙说道:“嬷嬷快扶住弟妹,都是一家子骨肉,这般多礼作甚!”
  顾晓笑道:“上次见娘娘还是册封时候的事情呢,这才多久不见,娘娘愈发雍容了!”
  “你这嘴啊,就会说些讨巧的话!”皇后也是一笑,叫人搬了椅子过来让顾晓坐了,又问道,“下头刚进了些白露茶上来,我瞧着汤色虽说不如明前茶,入口却和淡,我喝着也好,弟妹不如也尝尝看?”
  顾晓笑道:“既然皇嫂说了,那我肯定要尝一尝的!到时候喝的好,少不得还要打一打秋风呢!”
  皇后就喜欢顾晓这个跟自己不见外的模样,笑道:“你要是喜欢,都拿了去又如何?”
  说话间,茶已经送上来了,顾晓端起定窑小茶盅,看了一眼,果然汤色寻常,闻起来也无太多茶香,不过,她本来也不喜欢喝浓茶,府里头更多的是喝红茶和普洱,甚至直接拿了上好的茶砖做奶茶果茶来喝,后来几个孩子瞧见外头茶汤的吃法,府里头也试过几个方子,吃着倒也不坏。顾晓略抿了一口,味轻得很,倒是颇为和淡。顾晓放下茶盅,笑道:“皇嫂果然是知道我的,今儿个少不得要厚着脸皮,讨两罐回去了!”
  皇后笑道:“就知道你也喜欢这个,回头你就带两罐回去,喝完了,尽管说,我这边多着呢!”
  “那我就不跟皇嫂你客气了!”顾晓笑吟吟说道。
  两人说了一会子茶,皇后这才说道:“前儿个珩儿过来问安,说如今在弘文馆里头,大家趋奉,竟是钰儿还是一如既往!”
  顾晓忙说道:“钰儿跟大殿下都是一块长大的,这么多年来,都是同进同出,情分自然也不同寻常!”
  皇后沉默一下,最后摇了摇头,叹道:“我只是有些担心罢了!”
  顾晓劝道:“大殿下敦厚仁孝,皇嫂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皇后也没指望顾晓这会儿就跟她推心置腹,这宫里头,一块石头都会说话,周围还这么多伺候的人,也不都是她从雍王府带进来的,这等要紧的事情,哪里是能随便说的,她只是叹道:“珩儿的确是个好孩子!”只是,仅仅是好孩子,可当不了太子。
  顾晓想了想,说道:“太上皇那里如今还在将养,不如请大殿下过去,代替圣上和娘娘去尽孝侍疾?”
  皇后眼睛一亮,历朝历代,莫不以孝治天下,尤其在皇家,孝其实就相当于忠,因为你孝的是君父,忠的还是君父。徒嘉珩要是在心机手段上头跟别人去拼,显然是拼不过人家的,那不如换个赛道,先搏出个孝的名头来。
  一个孝顺的孩子,就算是愚钝了点,却也没犯过什么错误,那么,你凭什么不选他呢?
  至于侍疾会不会累着儿子,皇后是不会这么想的。你以为皇家或者是贵族人家侍疾,是跟寻常人家一样,要给人喂饭喂药,把屎把尿吗?这些都有下人做,做主子的,只需要意思意思,亲尝汤药,然后说几句孝顺话就可以了!普通人家孝心外包,只能外包给家里的女眷,而权贵人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孝心就可以直接外包给下人,他们反正就是干这差事的,你多赏几个钱就是了。
  如此,表达孝心就很简单了,不用出多少力气,天天去问候一下,多陪伴一会儿,意思意思尝尝汤药,然后差不多就能拿到一半的功劳,至于另一半,你把你亲爹放哪儿去了?你就算是来尽孝,也是来替父母尽孝的!
  “果然还是弟妹心思灵敏,我竟是没想到这个!”皇后听得一笑,很快下定了决心,至于说会不会耽误弘文馆的学业,呵呵,弘文馆那边能教什么,说一万句只怕都抵不上太上皇一句话,所以,不去就不去了!等徒嘉珩做了太子,想要读书的话,愿意教他的人能打破了头。
  顾晓抿嘴一笑:“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到时候还得皇嫂和大殿下劳心劳力!”
  皇后这边有了主意,整个人也松弛下来,瞧着时候不早,又留顾晓一起用饭。
  等着用过午膳,顾晓陪着又坐了一会儿,瞧着皇后露出了一点困倦的神色,便起身告辞。
  皇后也不虚留,解释道:“这宫里不比别处,原本在府里头的时候还能多睡一会儿,但如今,皇爷每日里五更就要去上朝,咱们自然也不能懈怠,因此上都得早起!我原不大睡午觉的,如今中午也不得不小憩一会儿,要不然,一下午都没什么精神!”
  顾晓忙说道:“圣上勤政,乃是万民之福,皇嫂作为一国之母,同样身系万民之望,自该好好保养身体,免得叫天下子民心中难安!”她嘴里说的是子民,实际上说的是徒嘉珩,没了娘的孩子,便是当年义忠亲王那么受宠,最后也落得个举火自焚的下场,徒嘉珩还远不如义忠亲王那般得宠呢,皇后更该保重自己才是。
  皇后听出了顾晓的言外之意,她握着顾晓的手,略用了用力,口中说道:“弟妹说的是,弟妹也早些回去吧,回头多进宫来,跟我说说话!”
  顾晓口中答应了下来,这才又与皇后辞别。孙嬷嬷又亲自将顾晓主仆二人送出凤仪宫外,看着顾晓上了肩舆,一路往宫门外去了,这才回去复命。


第157章 
  皇后果然跟圣上说了让徒嘉珩去大明宫侍疾的事情; 只说如今贵太妃还不肯消停,外头纯王似乎也有些怨言,南边如今平乱; 甄家那边也不知道会是何等光景,圣上日理万机,难以在太上皇病榻前尽孝; 徒嘉珩作为嫡长子,自然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圣上虽说知道皇后这个主意也是想要让徒嘉珩地位稳固; 他虽说如今也没有立储之心,对徒嘉珩也不是很满意; 但是给太上皇尽孝,却也是符合他的利益的; 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徒嘉珩跟太上皇这个祖父其实并不熟,但他是个老实孩子; 皇后既然说了; 叫他去大明宫替父母尽孝,他就老老实实过去; 还跟着太医学了点推拿按摩的手段,给太上皇麻木的身体按摩捶打。
  徒嘉珩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为了哄太上皇开心,就专门找了几本类似于《笑林广记》之类的书,给太上皇讲笑话。有的时候太上皇还没有笑呢; 他就先忍不住乐起来了。
  太上皇以前就喜欢那种聪明伶俐的,如今瞧见个有些憨厚的孙子,倒更觉得安心一些。毕竟; 聪明伶俐的,便是孝顺; 多半也是装出来的,而徒嘉珩这般,一看就是老实人,这孝顺便是真心的。
  徒嘉珩也喜欢待在太上皇这里,太上皇不会像是圣上那样,总是用一种“崽,我对你很失望”的眼神看着他,这让他有着沉重的压力。而太上皇这里就不一样了,太上皇在儿子们面前那是一座足以将他们压得粉身碎骨的大山,而在孙子这里,就是个慈爱的小老头。
  他现在已经能够含含糊糊说几句话了,最喜欢的就是叫御膳房做了点心哄孙子吃。徒嘉珩也实诚,叫他吃就吃,还要点评几句。他吃平王府的糕点次数比较多,平王府的许多糕点都是顾晓借了后世的方子搞出来的。饮食方面,其实很没必要厚古薄今,后世物质丰富,又引入了西方的饮食文化,最重要的是,餐饮点心行业也内卷得厉害,那些老字号为什么越来越卖不动,不就是抱着原来的老配方不肯变吗?偏生时代变了,大家口味也不一样了,那等重油重盐重糖的菜肴点心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味觉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厨子,都是把着菜谱秘方不放,生怕什么绝招被别人学了去,不像是后世,各种公开的菜谱,放在网上,生怕你学不会一样。除非真的是那等需要花大功夫,需要极高厨艺的菜式,否则的话,你在网上都能找到详细的做法。
  顾晓上辈子没那个闲心自己做,常年处在间歇性踌躇满志的阶段,各种材料模具买回来了,等到自己做的时候,就各种苦手犯懒,然后材料便束之高阁,等过了保质期,就是被丢到垃圾桶的下场。但如今她只需要开口,就有下头的人帮着做,那自然可以任意发挥。
  许多点心里头糖不多不好吃,又怕吃太多发胖,没关系,不是有罗汉果吗?就像以前很多香料都是药材,罗汉果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被当做止咳平喘的药材在使用。顾晓叫人买了一些回来,直接泡水作为代糖,吃起来口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平王府的厨子这些年来,光是新的点心方子就琢磨出了好几本,徒嘉钰又喜欢往弘文馆带,徒嘉珩跟着吃了许多,嘴都跟着养刁了,这会儿就跟太上皇讨论,这个点心太甜,那个点心太油,有的又太硬,反正各种起酥油炸的,吃一两个没问题,吃多了就腻得慌,而且还老是掉渣。
  太上皇这边的点心之所以这般,完全是因为太上皇如今不能吃,他现在各种需要忌口的东西,因此,御膳房送过来的那些点心,反正不是吃的,而是用来看的,一个个造型都很精美,但是口味嘛,就不好说了。
  太上皇被徒嘉珩说得馋了,一听是平王府的手艺,立马就叫人去平王府那边借两个点心厨子进宫,他一定要尝到那种清爽软糯的点心才行。
  顾晓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都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叫府里两个点心师傅先进宫,他们要是想要留在宫里伺候,那就留在宫里,要是不想,就叫他们将点心方子献上去,御膳房那些厨子只要有了方子,以他们的手艺,做出来的东西只有更好吃的。
  徒嘉珩可以给自家祖父推荐自己喜欢吃的点心,戴权可不敢什么东西都让太上皇入口。太上皇如今还病着呢,御医列出来的饮食禁忌一大堆,以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