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贾敏回来的时候正好错过了王熙凤与贾珍的婚礼。没办法,这年头书信传递就很慢,而且贾敏跟林如海也要商量一番,既然是想要在娘家长住,也得多做准备,林如海还打算趁着这个机会给京中传递一下消息。最重要的是,两个孩子年纪小,身体也不好,肯定是不能夏季出行的,夏季天热,船舱狭窄,水上行船湿气又重,一个不好染了病,对于本来体质就差的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因此,光是前期准备,就花费了许多时间,等到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初,到达京城的时候,王熙凤都是进门一段时间的新妇了!
王熙凤这会儿也就是豆蔻年华,但是已经能看得出来美貌动人,起码贾珍这个好色的家伙对此是非常满意的,婚礼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春风得意,但是在知道,得王熙凤及笄之后才能圆房,不免又有些沮丧。
好在贾珍其实也并不是那种幼态审美,而且他本身也有别的姬妾,倒不会因此就做和尚了!王熙凤对贾珍也比较了解,虽说这已经是她能够得到的最好婚事了,但贾珍那个性子,委实叫王熙凤有些嫌弃。
不过,相应的,王熙凤也自负美貌,觉得自己能够拿捏得住贾珍,因此,虽说不能圆房,王熙凤却也吊着贾珍,叫贾珍欲罢不能,夫妻二人之间竟是慢慢有些情投意合地架势。
而贾敏带着两个孩子回来,最高兴的就是贾史氏,几天前就叫人去通州码头那里接人,听说人进城了,就将两个儿媳妇还有孙子孙女都叫了过来,连同宁国府那边徐氏王熙凤婆媳都一块叫了过来,在荣庆堂等着女儿外孙外孙女的到来。
贾史氏别的也就罢了,对贾敏这个女儿的疼爱却是真心实意的。一听说贾敏他们母子三人已经进了二门,下头拦都拦不住,就硬要出门去迎,等到看到贾敏带着两个孩子近前行礼的时候,一个哽咽,泪水都流下来了。
她其实不知道之前外孙生病是有人暗害的事情,但是却也觉得女儿在扬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老实说,她其实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将女儿嫁给林如海。原本以为是强强联合,二十岁的探花郎,按理来说,仕途应该是扶摇而上,但是林如海那是真的运道不好,正处于上升期,就遇上了丁忧,虽说避过了宫变,却也因此错过了关键的那几年,以至于之后的升迁,就有些不尽如人意。
一个兰台寺大夫,虽说已经是四品,但对于贾敏来说算得了什么呢,当初要是贾代善和贾史氏两口子愿意,贾敏这样的身份,做王妃那是绰绰有余,如今放在地方上诰命还说得过去,放在京城,压根算不得什么。
想到贾敏周周转转这么多年,竟然只是个四品夫人,好容易有了孩子,还差点夭折了。
贾史氏只觉得是林家的种不好,自家女儿健健康康,结果生下一个外孙女先天有些不足也就算了,外孙竟然也是如此,这显然是林家的问题。再一想林家几代单传,贾史氏愈发觉得自家女儿嫁给林如海是亏了。
当然,当着贾敏的面,贾史氏再多的不满也不好说,她瞧着因为旅途劳累,看起来愈发显得精神不足的外孙外孙女,一边抱怨林家根子上体质不好,一边又心疼得很,忙不迭就叫人拿自己的帖子去太医院请个善于儿科的太医回来给两个孩子瞧病。
贾敏忙说道:“母亲,不必如此,黛玉和植哥儿就是路上劳累,休息一下就好了!”
贾史氏一听就不乐意了,板着脸说道:“我给两个孩子请太医,你拦着作甚!有病就看病,没病就当请个平安脉,你还是个当娘的呢,竟是这般不精心!”
然后又看着年纪虽小,已经看得出来是个美人胚子的黛玉还有有些瘦弱,显得脑袋大身体小的林植,愈发心疼起来,忙叫人给两个孩子拿果子吃,之前正好外头送了秋桃过来,又甜又脆,怕两个孩子不克化,还叫人做成桃子糖水端上来给他们吃。
贾敏拗不过贾史氏,只得答应下来。
一边张氏听着微微含笑,贾敏回来了,贾史氏肯定大部分精力都在贾敏他们母子三人身上,免得没事再找大房的麻烦,倒是王氏,忍不住暗地里头撇了撇嘴。
贾宝玉也算是乖巧,他刚刚也出来跟贾敏行了礼,这会儿好奇地看向了黛玉,然后就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贾敏也没多想,笑道:“想来是黛玉生得像我,话说侄女像姑,她跟家里几个姐妹也有几分想象,这才看起来眼熟!”
贾宝玉也就是一说,听得贾敏这般说,便觉得有道理,一边王熙凤也是笑道:“我刚刚才想要说呢,这林妹妹一身的气派,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原本老祖宗就总是惦记着姑母,再有这样一个妹妹,以后啊,咱们这些人愈发要不入老祖宗的眼了!”
“你个猴儿,我几曾不疼你了,要不然怎么千方百计要将你留在家里!”贾史氏笑呵呵说道。
贾敏瞧着王熙凤伶俐讨喜的模样,也是高兴,她也喜欢这样的女孩子,难怪虽说王家败落了,贾家也肯聘娶。
这边大家正高兴呢,贾宝玉又凑到林黛玉面前问道:“妹妹可有玉没有?”
林黛玉虽说听了贾敏说过的关于贾宝玉的话,但也不清楚他的秉性,她看了一眼贾宝玉面前挂着的那玉,便说道:“我没有这个,想来这玉是个罕有的东西,哪里是人人都有的!”
这话一说,知道贾宝玉性子的人都心道坏了,贾史氏还没来得及说话,贾宝玉就从项圈上摘下那块通灵宝玉,狠命往地上一摔,哭道:“什么劳什子,家里姐妹没有,好容易来了个钟灵毓秀的妹妹,也是没有,我还要这个做什么!”身边人连忙去捡通灵宝玉,对着贾宝玉又哄又骗。
贾敏都傻了,看着贾宝玉这般,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一边植哥儿被吓着了,竟是大哭起来,贾敏连忙去哄,一时间都开始怀疑自己回来到底是对是错了!
一边贾史氏也没想到会遇上这事,这会儿贾宝玉摔玉还没变成常态呢!一时间也顾不得女儿外孙那边,先搂着贾宝玉说道:“你妹妹原也有的,只是这次进京,只留了你姑父一个人在扬州,怕你姑父想念,便留在你姑父那里,权作个念想!”
一边贾敏已经火了,这贾宝玉也不算小了,竟是这般荒诞无理,这家里怎么教养的,母亲不说教训,竟还要撒谎哄骗,这是什么道理。
林黛玉也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瞧着外祖母哄贾宝玉,母亲哄弟弟,自己孤零零站在那里,一时间也有些忍不住要哭了。
王熙凤看见不好,忙拉着林黛玉,压低了声音说道:“宝兄弟就是家里的混世魔王,遇上哪个姐妹都要问两句,并非单单问你,你别跟他一块计较!”她没说的是,以前都是家里一起长大的女孩子,便是问了,也没到摔玉的地步。
黛玉心下略安,贾敏也哄好了植哥儿,看着黛玉这般,也赶紧过来安抚:“玉儿别怕,妈肯定给你个交代!”
黛玉看着贾敏,点了点头,握住了贾敏的手,贾敏感觉黛玉手心有些潮热,知道女儿是真被吓住了。
那边贾史氏等人也已经将贾宝玉哄好了,倒是王氏这会儿看着不声不响,心里已经在咬牙切齿,当初贾敏就跟自己这个嫂子作对,结果生了个女儿也是个讨债的,一来就闹得宝玉摔玉,简直是冤家对头。
也就是上面大的几个都不在,要不然,就贾宝玉这个样子,贾珠头一个都要教训一顿。
贾宝玉也是个伶俐人,在什么人面前可以撒泼,什么人面前只能装鹌鹑,那是清清楚楚,今儿个来个新妹妹,其实他也是在测试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呢!
当然,他这也就是本能的举动,倒并非存心的,这会儿已经信了贾史氏的话,老老实实将通灵宝玉重新戴回项圈上,然后又去给贾敏和林黛玉道歉。
贾敏也不好真的跟孩子计较,也不好跟贾史氏抱怨,只是对着王氏说道:“我瞧宝玉也不小了,如今念的什么书,跟的什么先生?”
王氏顿时就有些尴尬,贾宝玉不喜欢读书,如今差不多也就是刚完成开蒙的程度,比当年的贾珠贾瑚差远了。贾史氏又护着,他自个也会撒娇卖痴,如今只是跟着个老秀才读书。
贾敏见王氏不说,便说道:“当日珠哥儿到我们那里,如海还说呢,珠哥儿是个读书种子,人也勤奋好学,后来听母亲写信说,宝玉论起资质,比起珠哥儿更胜一筹,如今怎么着都该读了《四书》了吧!”
王氏只得说道:“妹妹也知道我的,我也不识得几个字,宝玉读书的事情,也是老爷那边管着,再不济,还有老太太呢!”意思就是,贾宝玉不是养在她身边,便是他不成器,那也是贾史氏和贾政的锅。
贾敏便看向了贾史氏,贾史氏笑道:“家里瑚哥儿珠哥儿已经够上进了,宝玉这边人还小,生得也弱,我也是有些舍不得!”
贾敏叹道:“这惯子如杀子,宝玉是二哥的次子,更是应该读书上进才是!”可不是嘛,以后这府里爵位是贾瑚的,二房的财产,哪怕朝廷律令,家产不论嫡庶诸子均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嫡长子一个人就能占据五成甚至是七成,像是贾宝玉这样的次子,能分多少?如今府里头没有分家,他勉强算是国公府的小公子,等以后分家了,难不成还指望着哥哥嫂子锦衣玉食地养着他不成!
王氏嗫嚅了一下,没好意思说,宝玉是个有造化的,不读书也没什么。上个在他们嘴里有造化的是元春,如今还在瑜太妃宫里做女官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头!
贾史氏见贾敏不依不饶,忙说道:“宝玉的事情,我心里有数!”
贾敏一看,就知道贾宝玉这样混下去,迟早也是个坐吃山空的废物点心,当下也懒得再计较了,干脆说道:“母亲有数就好,我也就是一时多嘴,二哥最是看中子孙读书的人,哪里会不在意孩子读书的事情!”
这话一说,贾敏眼睛余光就看到贾宝玉哆嗦了两下,心里便明白贾宝玉命门在哪儿。只是自己还要在娘家住着,自个亲妈宠着孙子,自己要是跑到二哥那里说嘴,亲妈知道了,难免生气,但是,谁说这事要自己亲自出手的呢?
第188章
贾敏带着孩子回来省亲; 自然贾史氏不能连地方都不安排,王氏倒是想要拖着,但张氏那边早就跟贾史氏说了; 将贾敏还在娘家时候住着的樨露院给收拾了出来。这院子里种着两株丹桂,如今正是盛放的时候,还未进门; 就能闻到一股子甜香。
因此,说了一会子话; 眼看着太医都要来了,张氏忙说道:“妹妹和外甥外甥女一路而来; 也是疲惫,不如先去休息一下; 等一会儿再来老太太这里请安!”
贾史氏一看贾敏果然面上略有疲色,不免又心疼起来; 责怪道:“你这丫头; 在亲娘这里还要什么强,要不是你嫂子说; 我都没看出来!你们快去休息,正好一会儿太医也要来了,给你们都把个平安脉!”
贾敏笑道:“我都几年没见母亲了,想多跟母亲说会子话!”
“都做母亲的人了,还这么不知轻重!”贾史氏嗔道; “你回来省亲,以后日子长着呢,哪里还差这一时半刻的!”
贾敏带来的下人已经先带着行李去了樨露院; 又有贾家的下人帮忙,等着贾敏带着一双儿女过去的时候; 一切都已经铺陈妥当。
贾敏这会儿也有些累,尤其看着一双儿女心情都有些不好的模样,愈发不高兴起来。
果然这出嫁了跟在家就是不一样,沾了一个外字,就是不如亲孙子。
贾敏见女儿神情恹恹,还是安慰道:“此事你也没错,不必这般,母亲说了,回头定然给你出气,定然不会食言!”
黛玉有些郁郁:“外祖母是不喜欢我吗?”
贾敏摇了摇头:“怎么会,你出生,百日,周岁,你外祖母不知道给你送了多少好东西,真要是不喜欢你,哪里会这样!只是你那表哥一直养在她膝下,一时更亲近一些!你要是在这里住着不高兴,咱们林家在京城也有宅子,回头搬过去便是了!”
听到贾敏连这话都说出来了,黛玉顿时松了口气,便是一边还有些懵懂的植哥儿也露出了笑容。
说话间,太医来了。
来的是何太医,何太医因着当初给徒嘉泽调理,叫他从一个天生不足的病弱孩子变成如今与常人无异的模样,自然名声是越来越大,各家但凡有小儿需要调理身体的,就喜欢找他。
林如海在江南的事情圣上心知肚明,贾敏带着孩子回来的事情,贾赦也是跟圣上说了的。
因此,知道是给贾敏的孩子请平安脉,圣上就早早叮嘱了太医院,叫擅长调理小儿先天不足的何太医过去。
贾敏也是听说过何太医名声的,一听他的名字,当下便是心中一动,示意身边的丫头准备一等的银封,又恭维了何太医一回,然后便等着何太医给两个孩子请脉。
何太医来之前,还以为是多大的毛病,等到给黛玉和植哥儿分别把了脉之后,便松了口气。
贾敏见何太医神情,又忙叫人奉茶,口中问道:“不知我家这双儿女情况如何,还请何太医明言!”
何太医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林夫人不必心焦,女公子其实是天生心脉有些不足,之前又常吃药,败坏了脾胃,为了补益元气,又用了些大补之药,偏生女公子略有些虚不受补,以下官的意思,女公子先将之前的药都停了,下官这边,给女公子先开几个食补的方子吃着,另外,女公子肺气不足,心力也弱,却是不好总是待在屋里不动,也该多走动走动才是,下官这里有一卷八段锦,女公子先每日晨起打上一遍,等以后身体好些了,再多打个一两遍,渐渐也就好了!”
贾敏简直是喜出望外,儿子出生的时候还算康健,女儿明明没有早产,生下来却是一副先天不足的模样,之后吃药比吃饭都多,前两年还有个赖头和尚跑上门来,说什么她这个病是好不了的,要化了她出家,那会儿正是江南那边打拐子的时候,林如海疑心那和尚是拐子,便将人给赶走了,结果那和尚也不生气,还说什么既然舍不得她出家,那就得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这言语荒唐,林如海素来觉得子不语怪力乱神,自然是不信的。真要是不得见外姓亲友,难不成以后自家女儿只能在娘家枯守一生,连婚嫁都不能了吗?
只是黛玉真的是一直体质虚弱,遇上换季气温变化,就要病上一场,稍微有点受凉,便要咳嗽上好些时日,各种药吃了几箩筐,只吃得败了胃口,十顿饭都吃不到五顿,瘦得风吹就要倒的模样,叫林如海贾敏夫妇二人都是忧心不已。
不过,贾敏也没光顾着女儿,不顾儿子,儿子之前也是受过不少罪,虽说贾赦专门找了个大夫送过去,但是这几年也是小病不断,好好的孩子,如今也弄得跟他姐姐一样,弱不禁风,委实叫人忧心。
贾敏这边一开口,何太医也是说道:“至于小公子,却是因为之前饮食不洁,下泄不止,损了正气,以致体内阴阳不调,这也好办,下官先开一道扶正祛邪的方子,小公子略吃两剂,之后还是以食补为要,等过个两日,下官再来,也给小公子重新把脉,另外拟了食方!还有,如牛乳羊乳之类,小公子暂时也不要吃了,以免又引起溏泻。”
贾敏一愣,因为之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