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然大物灰飞烟灭。
就在神京这边震惊于殷洲那些“特产”时,针对漕帮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殷洲那边直接给了各地衙门赏格,多少人报名移民,就按人头给钱,青壮一个人一两银子,青年女子一个人一两半银子,其他的按照年龄的不同,从五十文到八百文不等,听起来不多,还得许多人分。但是,这年头,许多人想要卖身都未必卖得出一两银子,他们只要宣传登记一下,最后组织想要移民的人登上殷洲的船就行。只要能有个一百个人移民,衙门就能增加一百两的收益,便是大头要给上头,下头那些胥吏也能分个一两,何况,怎么可能只有一百人呢?
地方上头,多有那些娶不上媳妇,穷得叮当响的单身汉,还有许多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穷光蛋,甚至,一些衙门琢磨着,监狱里那些只会吃饭的废物点心,也是能直接丢出去的,都是钱啊!
运河两岸的衙门,就都盯上了那些漕丁,原本这些人跟漕帮关系其实不差,毕竟,漕帮也是要打点官府的,以前他们也没少拿过漕帮好的好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漕帮要倒霉了,不趁机将他们卖个好价钱,他们自个都觉得对不起自个!
至于说抓了漕帮的上层,以后漕运的事情会怎么样!呵呵,别说那些漕丁不是个个想走,就算是都走了,想要在地方上找到干苦力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肯出工钱就行。
神京这边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漕运的变化,但是,薛家这边,这次却是倒了大霉。
薛家虽说依旧保留着皇商的名额,但是如今他们能分到手的生意已经是每况愈下。如今还能保留的,就是为宫里提供宫花、纨扇之类的小东西,还不是进上给宫里那些妃嫔公主们用的,而是给宫人们的份例。就这都是薛家花了大价钱打点的那种,毕竟,这些质量就算差一点,宫人们只会觉得是上头的管事中饱私囊,故意克扣,不会想到是供货商的问题。
饶是如此,今年还出了岔子。
薛家如今不比从前,在地方上根本没多少影响力,眼看着天气渐热,又到了给宫里采买时新的宫花纨扇之类的时候。薛家哪怕将江南那边的铺子都处理掉了,却也有相熟的作坊,早早就采买好了,就等着装船运到神京来。
结果因为殷洲的船也在这个季节进京的缘故,运河上头如今真的有些拥堵,这也罢了,各地衙门都在鼓动漕丁移民殷洲,只要报了名,随时就可以跟着船南下泉州,一路上包吃包喝,不用费心。以至于码头上干活的人都少了不少。
原本薛家采买了宫里的订单之后,会沿途采买特产,一路一起进京,结果薛王氏薛宝钗母女都是悭吝的性子,还当如今码头上跟以前一样呢,不肯出高价请人装货,几番耽搁,都快到供货的时间了,薛家的船还没进京畿。
眼看着内务府那边都派了人来催了,薛家这边才意识到问题,当下就急了起来。
那边便是弃舟登岸,如今也是来不及了,薛王氏跟薛宝钗一番商量之后,知道不能放弃这个皇商的名额,只得先叫人在神京市面上想办法采买,好歹将这次的差事糊弄过去才行!
这临时采购,要么就得加钱,要么就得忍耐质量。薛家又不肯加太多钱,自然采买到的东西良莠不齐,原本也就罢了,但是这次殷洲进上了大量的好宝石,宫里的各个主位也跟着分到了不少,都叫造办处做了新的首饰,一些得脸的宫人也跟着得了好处。但有得脸的,就有没那么得脸的,同样是伺候人的,有的穿金戴银,头上镶金嵌宝,有的连拿到手的宫花都是褪了色,花样陈旧的,一番对比之下,便有人闹将起来。
第209章
原本这种小事; 跟皇后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皇后管着下头妃嫔的份例也就罢了,这等宫人的事情,自然有宫里的各处管事负责。
但闹事的是周贵人身边的人; 周贵人原本是府里的侧妃,结果因为当年的事情,到头来就封了个贵人; 哪怕因着皇后提携,圣上又念及旧情; 尽管位分低,在宫里却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但是; 随着徒嘉珩正式就藩,宫里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皇后一下子地位超然起来; 贤妃也老老实实伏低做小了,周贵人在皇后那里的价值一下子就缩了水。圣上本来也不是什么会耽于女色的性子; 周贵人便是有从前的情谊在; 姿色也大不如前,因此; 虽说偶尔还能承宠,但也是远不如前。
这次皇后给下头的妃嫔赏赐新的首饰,周贵人那边所得虽说比寻常贵人多,但也就是那样。她原本女儿夭折了,又没有别的孩子; 为了将来计,自然也手紧得很,只有之前潜邸里头就跟着她的一个宫人得了一根钗子做赏赐; 其他宫人自然是只能看着。
她如今不受宠,连着下头的宫人在宫里头也被人瞧不上; 因此,分到的宫花和纨扇虽说不是最次的,也强不到哪里去!宫花色泽不正,分明制作的材料就不好,是那种染得不够均匀的绢,纨扇就更别提了,分明就是陈年的次货,都能看得到上头被日晒乃至雨淋过的痕迹。
几个宫人拿到这个,都绷不住了,连这等小东西都这般敷衍她们,之后还不定怎么作践她们呢,因此,便闹到了周贵人面前。
周贵人也是不忿,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自己好歹当年也是潜邸里头的侧妃,如今落魄了,连下面的小鬼都不拿自己当回事。当即叫人将那些宫花纨扇找了个匣子一装,带着贴身的宫人就去凤仪宫哭诉。
凤仪宫这边自然没有类似的情况,苦了谁也不能苦了皇后身边的人啊!所以,皇后是真不知道这些。每年宫里的花销都是固定的,这笔钱就算不花出去,也落不到皇后手里,所以,内务府但凡有奏,皇后这边都是照常勾准的,没得为了这点子钱叫下头人觉得皇家寡恩。
如今瞧见内务府采买的东西都是这般模样,皇后不免动怒,她也懒得直接追责到负责这事得人,直接将内务府总管叫了过来,将东西往他面前一放,这位也就明白了。
又听皇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两年也不曾听说内务府有什么亏空,怎地竟至于此了?连着下面宫人的这点东西都要克扣?”
内务府总管只觉满头大汗,忙说道:“娘娘容禀,只怕是下头发错了,弄成了去年的也未可知,微臣这就回去吩咐重新发放!”
“去吧,都是好人家的女孩子,进了宫,不说别的,总不能让人家吃了亏!”皇后也没有疾言厉色,却叫内务府总管汗出如浆,心里将负责这事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内务府总管不痛快,自然会叫下头人更加不痛快!内务府里头猫腻很多,当初便是徒宏轩揭开了一点盖子,最后都倒了霉。太上皇那时候也只是清洗了内务府的营造司,其他的衙门并未如何大动。
等到当今登基,又太上皇掣肘,便是对内务府有些不满的地方,也不曾下手。只是,人家直接另起炉灶,先给自己搞了个钱袋子,叫内务府比较尴尬,生怕等着太上皇驾崩,当今就将他们扫地出门!
如今皇后抓住这么个把柄,内务府总管都开始疑心是不是圣上想要借着此事对内务府下手了。因此,回到值房之后,这位立马将内管领处的主事叫了过来,将带回来的宫花纨扇往桌子上一丢,冷声说道:“说吧,这事怎么回事?”
那主事也是冤枉,他管的事情多着呢,这点小事,哪里就会劳动到他头上,他看了一眼,期期艾艾说道:“只怕是下头的人不精心……”
“呵,下头人不精心,都是这般说辞,回头皇爷娘娘问起来,我也这般说吗?如今什么时候,上头两个主子,谁都不能得罪,本官每日里战战兢兢,生怕出了什么岔子!你们倒好,以为那些宫人可以随意糊弄!但是那些宫人都是有主子的!”内务府总管瞧着那主事懵逼的模样,忍不住呵斥了一番。
那主事听了,也是吓了一跳,忙说道:“下官这就去查……”
“蠢材,是查不查的事情吗?先将那些宫花纨扇什么的再发一次,这回不许糊弄!”内务府总管骂道,“要是再出了岔子,叫本官没法跟皇爷娘娘交代,本宫受罚之前,先处置了你们这帮不知道轻重的蠢货!”
这种事情,一查就知道,最后就查到了薛家头上!薛家原本采买的货物未能及时运送进京,薛家为了应付差事,不得不紧急在神京市面上采购了一批,因为时间太紧,神京这边本来也不以手工业见长,即便将各处绣坊银楼之类的地方跑了个遍,都没能凑够,只能又采买了一批去年的次品,然后又花钱打点了一番,然后负责分发的人就将这些东西仔细分了级,几个主位还有得宠的小妃嫔身边的宫人得到的自然都是好的,次品就分到了那些不得宠的低位妃嫔还有在其他无关紧要的宫室执役的宫人手里。
谁能想得到,这宫里还有个周贵人,这位如今不得宠了,还敢替下头的宫人出头,闹到皇后那里呢?
既然这些都要重发,这钱内务府这边自然是不肯出的,这事又落到了薛家头上,毕竟,你们惹的事情,凭什么叫我们跟着倒霉。
薛家这边,经历了不少周折,耽搁在路上的货物总算是运到了京中,原本薛王氏还想着将那些采买好的宫花纨扇卖出去,好填补一下这次紧急采购加上下填补的亏空,然后内务府的人就来兴师问罪了。
形势比人强,薛家本来就理亏,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东西还没焐热呢,就交了出去,又被勒索了一笔银子。毕竟,人家内务府说了,之前是以发错了去年的宫花纨扇的名头将这事了了的,连着内务府好几个主事官员乃至下头经手的小吏都跟着罚俸。大家要是知道背后是你们薛家搞的鬼,不生吞了你们才怪!所以,你们必须得补偿,要不然,不光皇商的位置保不住,薛家还得遭受内务府的报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薛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得认栽。
薛王氏回去几乎要跟薛宝钗抱头痛哭,她不反思自己给下头人的权限太小,下头人不敢做主花钱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反倒是觉得下头那些掌柜活计各有私心,只想着自己赚钱,不想着主家,甚至想要拿着这事要挟主家,这会儿不免哭道:“他们一个个就欺负咱们孤儿寡母的,但凡你哥哥立得起来,咱们家何尝要受这样的委屈!”
薛宝钗能有什么办法,她又不能出门行商,能在家里看账本就算是不错了,瞧着母亲哭得不能自抑的模样,不免也有些为难,她也就是那点见识,只得说道:“那不如叫哥哥先跟着家里那些老掌柜经历经历,回头看多了,也就明白了,到时候再有这样的事情,就叫哥哥一并出去,起码哥哥总能做主!”
薛王氏还有些担心,毕竟,她再溺爱自己的儿子,却也明白,以薛蟠的性格,吃喝玩乐的事情也就罢了,叫他做生意,不被人坑才奇怪!
见薛王氏这般,薛宝钗只得又劝道:“妈,不趁着现在家里还有些家底,叫哥哥历练一番,便是一开始亏了,也能有个教训,咱们家将来终究都得哥哥管着,他不支应起来,又能指望谁呢?”
这话算是说到薛王氏心坎里头了,做母亲的,往往都不会承认自家儿子是蠢人,而是会给他找各种借口,比如说他还小呢,以前就是不爱学习,等开窍了就好了,等结婚了就好了,等有孩子了就好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这样的男人,别说是结婚有孩子了,就算是有孙子了,该废物还是废物!浪子回头为什么金不换,不就是因为比例太小,太稀罕吗?
薛蟠一听要让自己打理家里铺子的生意,也是一喜,他也有着别人根本难以想象的自信心,恨不得对着薛王氏打包票,表示,自己一定能行,只要自己出马,立马转亏为盈,利润翻番!
他自信心爆棚,薛王氏和薛宝钗虽说没多少信心,但还是鼓励了他一番,毕竟,作为薛家如今的家主,这些事情他迟早是要面对的,与其将来吃个大亏,不如现在先把该吃的亏都吃了!
薛家这事藏得严实,并不曾对外宣称。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薛家又不是没有竞争对手,虽说他们家占的只是内务府皇商中一个不怎么重要的份额,但是作为商家,一个皇商的名额能带来多少好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薛家这般废物,这点小事都能办砸,自然许多人家都觉得,彼可取而代之!
尤其是京畿之地,豪商巨贾不知凡几,一般背后也有权贵支撑,但谁会嫌自己靠山多呢,靠山山倒,有个皇商的名额,将来便是有什么事情,也有转圜的余地。
因此,一些影影绰绰的消息就这么传了出去,没多久,连着贾家内宅都知道薛家供应内务府的差事出了纰漏。
当着薛家母女的面,没人会没事去揭人家的疮疤,但是私底下难免有些言语,对薛家愈发低看了不少。
尤其是贾史氏,从知道薛家鼓捣出一个金玉良缘来,就恶心得不行!你们当初拖家带口跑到京城,连自家宅子都不去,拉着行李就上门了,俨然就是要在自己家里长住的架势。这也就罢了,贾家也不是腾不出几间屋子来招待亲戚。但你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住着咱们家的房子,还打咱们家孩子的主意?这像话吗?
贾史氏原本想着自己不言不语,薛家就会知难而退,哪知道,薛家那是蹬鼻子上脸了!宝钗一个大姑娘,出入宝玉的屋子全无半点顾忌,比起玫姐儿探春她们几个正经的姐妹,还要不把自己当外人!另外,还私底下挤兑起自家外孙女来了!
也就是贾敏瞧着薛家孤儿寡母的可怜,要不然,就之前她们踩着林黛玉抬高薛宝钗的架势,贾敏都能叫薛家下不来台。
当然,实际上不是贾敏不想动手,只是她心里也有顾忌,毕竟,真要是抓着这事不放,回头将自家女儿跟宝玉牵扯到一起,那就不好了!这男女之事,一旦被人拿住话柄,那就是黄泥巴掉在□□里,说不清楚了!
薛家是滚刀肉,不怕这个,甚至他们巴不得外头都这么说呢,贾家是要面子的人,坏了人家姑娘的清白,怎么着都得给出个交代!但是林家不一样,黛玉的名声清清白白,是万万不能牵扯到这种争风吃醋,二女争夫的事情里头来的。
因此,贾敏只是先找了一下张氏,将那些私底下嚼舌的下人直接清退了出去,之后也就没人敢吭声了。然后薛家那边薛蟠就被打了一顿,贾敏只得暂时作罢,要不然薛家接连出事,难免要怀疑到自己头上,自己虽然不怕,但难免又要牵扯到前事,以至于伤了黛玉的名声。
这其实也叫贾敏觉得挺恶心,在她看来,薛家就是瓦砾,自家女儿是珠玉,不能为了薛家的那点子上不得台面的想法,坏了自家女儿的清白。
黛玉倒是没想这么多,她还是个虚岁才十岁的小姑娘呢,距离情窦初开还差一点。甚至,贾宝玉这个年纪,也极为懵懂,不知道男女之情,哪怕喜欢跟黛玉一起玩,也不掺杂什么情愫。
可以说,之前闹出来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是宝钗一厢情愿。
当然,宝钗不会这么想,她跟袭人一样,满肚子都是争荣夸耀之心,婚姻对她来说就是终南捷径,她哪里肯就此作罢。便是有人当着她的面取笑,她也得面不改色地撑住了,何况,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便是心里猜到了薛家的小心思,面上都是一副好亲戚,好姐妹的模样。
只是,这荣国府里头,其他人要给宝钗这个明面上的亲戚面子,像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