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龙君只想休个假 >

第26章

龙君只想休个假-第26章

小说: 龙君只想休个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首的那些文武官员也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说完之后,太监总管郁赞就低头退了下去。
  短暂的沉默过后,元熙帝拿在手中的酒杯直接掉在了桌子上,酒水贱了他自己一身。
  众人瞬间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了,那些歌女伶人更是连忙跪了下去,匍匐在地。
  下一秒,元熙帝直接站起了身,然后转身向殿外走去。
  只留下满堂的官员面面相觑。
  看见这一幕,敖锐泽轻轻一笑,端起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一旁的大皇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咬牙切齿道:“老八,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到底是哪个杂种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的。”
  因为他现在就在刑部观政。
  听见这话,原本还正在心里洋洋得意的四皇子瞳仁一紧。
  因为大皇子这话的意思,分明是他们早就知道了安王废了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手里的酒杯也砰的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他脑中也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他中计了——
  一夜之间,原本门庭若市的安王府就变成了门可罗雀。
  看到这一幕,一众郓州士子和郓州籍官员的脸当下就更黑了。
  事实上,两天前他们就想来拜访安王了。
  但是当时元熙帝当朝夸赞安王是皇家的麒麟子,似乎是有意立安王为太子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所以当时他们直接就被堵在了几百米外的街口,根本进不来。
  ——因为那些个文武官员都想着搏一个从龙之功,所以争先恐后地跑过来给安王送礼。
  当时的场面那叫一个热闹,有给安王献田产的,有给安王投卷的……甚至还有想把女儿献给安王的,安王府的管家不让进,他们竟然直接把人扔在安王府门口就不管了。
  “结果现在一知道安王继承不了皇位了,他们就又都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伪君子。”
  “我大扬朝的官员如今都是这副德行吗?”
  直到有人说道:“算了,算了,先面见殿下要紧。”
  他们这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整了整衣冠之后,敲响了安王府的大门。
  得到他们前来拜访,敖锐泽当即命人把他们请了进来。
  一见到敖锐泽,他们就直接拜了下去:“下官等/学生等见过殿下。”
  敖锐泽虚扶了一把道:“诸位免礼。”
  “请坐。”
  很快,一众丫鬟小厮就将茶水送了上来。
  但是那些官员和士子却顾不上喝茶,看着敖锐泽,他们当即就哽咽了起来:“三个月不见,殿下好似……”清减了很多。
  但是话才刚刚说到一半,他们就说不出口了。
  因为他们发现,敖锐泽看起来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强健了不少。
  这……这……
  敖锐泽只说道:“劳烦你们担心,本王一切都好。”
  怎么可能一切都好?
  那些士子和官员的脸顿时就又黑了。
  因为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正在背后议论甚至是嘲讽敖锐泽再有权有势也是个断子绝孙的命。
  这些话都传到他们耳朵里了,敖锐泽还能没听到。
  他们尚且如此愤怒,更别说是敖锐泽了。
  但是他们很快就又沉默了下来。
  因为敖锐泽说了一句:“事实上,早在太医把诊断结果告诉本王的那一天,本王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了。”
  他们也更加心疼敖锐泽了。
  但他们也知道,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他们如果再提起这件事情,就不亚于是把敖锐泽好不容易愈合的伤口又撕开了一遍。
  所以他们只能握紧拳头,想着,别让他们知道到底是谁把这件事情宣扬出来的,否则他们一定会让他也尝尝千夫所指的滋味。
  敖锐泽又问道:“对了,如今郓州如何?”
  听见这话,那些官员和士子也只能顺着敖锐泽的话,往下说道:“托殿下的洪福,如今郓州一切都好,百姓手里有粮,心中自然也就不慌,我等出发之时,郓州刚下了一场大雪,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当是个丰年。”
  “对了,郓州过年时有吃年糕的习惯,所以我等来时,郓州的父老乡亲专门做了一些年糕让我们带来,送与殿下。”
  说着,他们将带来的年糕和其他的一些郓州特产推给了敖锐泽。
  敖锐泽自然没有拒绝,他又跟他们聊了一会儿,从京城的风土人情聊到那些士子的课业,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士子略有些单薄的衣服上,神情一顿。
  敖锐泽转头给太监屈伋使了个眼色。
  对方立时就反应了过来,然后退了下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托盘里放着十锭五十两的银子。
  “是我疏忽了。”
  敖锐泽只说道:“郓州刚刚遭了灾,你们就要赶来京城参加会试,手头难免会有些不宽裕。”
  “这些银子你们拿着,回去置办几件棉衣……”
  “万万不可!”
  那些人当即就激动地站了起来,推开了太监屈伋送过去的托盘:“学生等何德何能受安王如此馈赠?”
  敖锐泽却说道:“本王赠予你们银两,也不全是为了你们自己。”
  “本王更多的是为了大扬。”
  “你们若是因此冻坏了,在会试上失利,耽搁的可不仅仅是你们的三年的大好时光,这三年里,大扬就少了几十位人才,所以耽搁的是大扬、是大扬朝那些亟待你们带领发家致富的的百姓。”
  “最主要的是。”
  说到这里,敖锐泽顿了顿:“你们也是这两天来,少数的一些来探望本王的人。”
  “所以这也是本王的一点心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些士子还能怎么办。
  他们面面相觑,最后只能说道:“那学生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送走这些士子和官员,敖锐泽拿起一包年糕,吩咐道:“备车,本王要进宫。”
  得知敖锐泽来了,正躺在床上发呆的元熙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想起大宴上发生的事情,他顿了顿,然后坐起了身:“叫进来吧。”
  他以为敖锐泽是过来诉苦的,毕竟以往大皇子和四皇子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来找他诉苦。
  只是没想到敖锐泽一进来就将带过来的年糕献了上来,然后将他赠予了五百两银子给那些郓州士子的事情告诉了元熙帝。
  然后他问道:“父皇,听说福州金矿出产的第一批黄金已经运达京城了,不知道父皇准备怎么利用这笔钱?”
  元熙帝又是一愣。
  因为没有想到敖锐泽竟然是来跟他说正事的,最主要的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敖锐泽竟然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敖锐泽:“父皇?”
  元熙帝这才反应过来,想起敖锐泽的问题,他只说道:“那笔钱,朕准备用来修缮太庙和孔庙。”
  太庙就是供奉大扬历代皇帝和功臣的地方。
  年前就有太监来报,说是太庙漏水了,只可惜国库无钱,他修不起,所以搁置到了现在。
  修缮孔庙当然是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这是朝廷维持统治的基本手段。
  听见这话,敖锐泽说道:“儿臣以为不妥。”
  元熙帝:“怎么说?”
  敖锐泽:“儿臣以为,与其修缮孔庙,不如先修贡院和府州县学,同时重修各地官道。”
  “修完这些之后,再修孔庙和太庙。”
  “皇宫越晚修越好。”
  元熙帝眉头一皱。
  所谓贡院就是士子科考的地方。
  而全国的府州县学加起来可是足有一千七百多座。
  要想把这些全都修缮一遍,就算福州金矿每年的出产翻上一倍,三年之内也修不完。
  更何况还要同时修缮各地官道。
  敖锐泽只说道:“父皇,孔庙修得再好,能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士子,我相信大扬绝大多数士子都是没有机会去孔庙祭拜圣人的。”
  “但是那些士子却是少不了要出入贡院和州府县学。”
  一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边是切身的好处,哪个更有利于笼络人心不言而喻。
  “而修缮各地官道,可以放到农忙过后,再招募力夫,并给予力夫一定的工钱,这样一来,百姓就又能多出一笔收入。”
  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而且道路修好了,也有利于大扬经济的发展。
  听到这里,元熙帝的眉头已经舒展开了大半。
  敖锐泽继续说道:“士子和百姓是最感性的人,他们得了好处,就会想着报答。”
  “郓州的百姓就是最好的例子。”
  “您猜,他们要是知道他们都能吃饱穿暖了,但是皇家的太庙却从未修缮过,而且一下雨就漏水的事情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元熙帝下意识地顺着他的话想去——
  士子和百姓一定会自发筹钱给朝廷修缮太庙!
  元熙帝瞬间就忘记了呼吸。
  ——这是何等的美谈!
  最主要的是,士子和百姓一起筹钱修缮的太庙,就算是大扬亡了,后朝的皇帝也不敢动它分毫,甚至一遇到天灾民乱,就得去祭拜一二,因为那是民心所向,那是众望所归。
  想到这里,元熙帝脸上已经忍不住升起了一抹激动之情了。
  敖锐泽却还在继续:“至于为什么要将皇宫放到最后才修缮,就是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勤俭爱民,先百姓之忧而忧。”
  如此,可尽收天下人之心。
  呼!
  元熙帝忍不住长吐了一口气。
  他承认,敖锐泽说到了他的心头上,
  他默了默,随后就做出了决定:“那就让老祖宗们再委屈几年吧。”
  毕竟这可是关乎到他们老赵家的统治。
  敖锐泽当即笑着说道:“儿臣也是这么想的。”
  说完,他就又躬下了身。
  “儿臣要说的都已经说了,就不打扰父皇休息了,儿臣告退。”
  元熙帝当下说道:“好好好。”
  然后他这才反应过来。
  再然后,他就又愣住了。
  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只以为敖锐泽是来诉苦的,结果敖锐泽居然真的是来跟他商量正事的。
  而是因为——
  元熙帝张了张嘴,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想起刚才敖锐泽说过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朕突然有种被安王手把手带着,上了一节帝王心术课的错觉。”
  而且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听见这话,太监总管郁赞:“……”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太监来报,说是大皇子求见。
  元熙帝没有多想,直接让人把他宣进来了。
  不曾想大皇子一进来,就直接喊道:“父皇,儿臣查到是谁把八弟废了的消息散播出去的了——”
  听见这话,元熙帝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


第34章 
  但是大皇子跪在地上,哪里看得到元熙帝的脸色。
  一想到四皇子马上就要被废了,他越发激动:“父皇,是老四,是老四把八弟废了的消息散播出去的。”
  “儿臣原本还以为这件事情是前朝余孽干的,毕竟除了他们,谁敢做出这样蔑视皇家的事情来?”
  “所以儿臣一开始只是将关注点放在了那些前朝余孽身上,只是没想到,儿臣查着查着,竟然查到了老四的门人陈钊身上。”
  “儿臣一开始也不相信老四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毕竟不管怎么说,八弟也是他的亲弟弟啊!”
  “但是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真的是老四指使陈钊做的——”
  说着,他将手中的那一沓供状举到了头顶上。
  “父皇,这些都是陈钊的口供,他亲口承认了是老四指使他把八弟废了的消息宣扬出去的。”
  “父皇,八弟一心为国为民,而且再三为朝廷立下大功,现在他却因为这件事情成为了平头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父皇,您可一定要为八弟做主啊!”
  到这里,大皇子才终于吼完了。
  然后他大力吸了两口气,静待元熙帝的怒火。
  ——当然了,事情的真相是,他命人将安王已经废了的消息传给四皇子之后,就一直派人盯着四皇子,直到四皇子将任务交给了陈钊之后,他就直接派人拿下了陈钊的妻儿老母,等到事情一爆发,他就第一时间将陈钊抓了起来,然后利用他的妻儿老母威胁他,逼迫他把四皇子招了出来。
  四皇子完了!
  想到这里,他的头瞬间就压得更低了。
  因为担心他的头抬得太高,会被上面的元熙帝发现他脸上的狂喜。
  哪知道良久的沉默之后,元熙帝却只说了一句:“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说话间,他手上的供状就被太监总管郁赞拿走了。
  大皇子这才反应过来,他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元熙帝。
  他不明白,元熙帝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平静,他难道不是应该大发雷霆吗?
  但是不等他开口,将供状送到了元熙帝手中的太监总管郁赞又折了回来:“大殿下,请吧!”
  大皇子不甘心地喊道:“父皇!”
  元熙帝却已经拿着那份供状回了旁边的寝宫了。
  大皇子见状,只能咬咬牙,先回去了。
  送走大皇子,太监总管郁赞随后也回了元熙帝的寝宫。
  一进门,就看见元熙帝躺在榻上,鞋都没有脱,而在他的身旁,正放着那份供状。
  看那份供状的样子,显然元熙帝根本就没有翻开过它。
  太监总管郁赞默默地站到了旁边。
  几分钟后,元熙帝自己打破了沉默。
  他说:“只怕老大还以为自己的表演很精彩吧?”
  他一脸嘲讽道:“去年镇安侯暴毙一案,他查了半年都没查出个子卯寅丑出来,甚至还亲手扶持杀人凶手继任了镇安侯一位,要不是那个杀人凶手得意忘形,喝大了之后,把他做过的事情都招了,否则整个朝廷现在都还被蒙他在鼓里呢。”
  “结果他现在跑过来告诉朕,前天才发生的事情,他今天就查了个水落石出了,哈,他能有这本事吗?”
  太监总管郁赞:“……”
  大皇子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会输在自己的蠢上,关键是他还自以为自己很聪明。
  元熙帝:“最主要的是,当他一口一个‘八弟废了’的时候,他那张人脸之下掩藏着的狼心狗肺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毕竟哪个真心关心兄弟的人,能在兄弟出事的时候,将其他人嘲讽兄弟的话随随便便挂在嘴边。
  所以整件事情的真相,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
  元熙帝用力拍打着床边:“朕怎么就生了这么两个畜生。”
  最主要的是——
  “郁赞你说,都是一个爹生的,老大和老四怎么就能那么蠢?”
  听见这话,太监总管郁赞:“……”
  可能是因为您也不太像您的八儿子吧。
  他想,这已经是最委婉的说法了。
  不过他也没有将这话说出来就是了,因为这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最主要的是,他知道元熙帝只是在自说自话,根本不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果不其然,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之后,他就又听到元熙帝说道:“老天爷,你为什么就不能再优待朕两分呢?”
  他只是又想到了安王。
  想到他以一己之力摆平了郓州水患,想到他三两下就解决了朝廷的心头大患刘朝英,想到他三个月之内为大扬连开两条财路,想到他刚才提出的那些足以让大扬皇室流芳百世的建议……
  关键是,这是他入朝才不到半年,就做出的事情。
  安王很优秀,优秀到令人忍不住心生嫉妒,包括他!
  所以这几天每到深夜的时候,他都在想,要是能立安王为太子该多好。
  可是偏偏安王的身体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