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成了权臣的最佳辅助-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啊,我家哥哥居然主动拉我的手,这还是第一次!”林弱弱这时候也没忘了犯花痴。
作为有妇之夫,有外男找到家来,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是非常不合纲常的,不管对方是谁。
端王这么明目张胆地找上门来就不怕遭人诟病吗?
就算没把陈国公府当回事,那他就不怕被太子党以此为说辞,弹劾他有损皇家颜面吗?
这对于一个有野心的王爷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儿,陈国公也随着林弱弱和陈乾一出去了,紧接着是陈文彦。
陈乾来也想跟着,被他爹一个眼刀给杀回来了,跟其他女眷一起留下大眼瞪小眼。
……
窦姨娘从家宴中羞愤而走,她本想回房痛哭一场。
她和陈乾来住一个院子,院门朝着会客厅的侧面。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有人说话,“……贵府的少夫人”,就听了半句话。
抬头一看,竟然是一个俊俏青年,衣冠华带,贵气难掩,带着两个低眉顺眼的随从,连祥正把人往会客厅里让。
是谁没听见,找谁也没太听清,难道是……大少奶奶?
她在心里大胆猜测,随后又否了,一个是外男上门找有妇之夫?
不可能,除非他是衙门的人,不像啊!
难道是亲戚?也不能,她一个丫鬟出身能有什么像样儿的亲戚?
这一打岔,刚才的气消了大半。
要不听见那半句话也就算了,可偏偏听见了,实在是迈不动腿往回走。
得!先看看!
最近她把自己一生的委屈和痛苦都转嫁到这个为冲喜而来的大少奶奶身上了,相比之下,对大房其他人都没这么恨。
她从不想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看到一个出身比她还低的女孩子却过上了远比她幸福的生活,心里说什么也接受不了。
在她的印象里,那种出身的女孩就应该过得凄惨无比,尤其要比她凄惨万倍才附和心理预期。
看到有人夸林弱弱才貌出众,她恨她;
看到老夫人夫人都喜欢她宠她,她恨她;
看到陈乾一的病明显好转,她恨她;
看到人家小两口恩爱,她更恨,而且恨的不仅是她,她恨他们俩乃至所有人!
她每天都在盼着林弱弱能出点事儿,或者把她赶出府去,再或者让她痛苦不堪,方能一解心头之恨。
现在好不容易有与林弱弱有关的瓜出现了,就算不确定也要先看看,万一呢?
她先藏在了院门里的影壁后面,听着动静。
每隔一会儿就探出头来看一下。
时间不常,林弱弱出来了。
当看见小两口是拉着手一起出来的,她再次无名火起:“胡闹,成何体统?青天白日地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
紧跟着后面还跟着老太爷和老爷,她更气了,“没规矩,长辈还在后面呢!”
林弱弱心里一直在揣测端王来此的主要目的,尽管她再自信,也还是不相信堂堂王爷能看上她一个有妇之夫。
最担心的是,弄不好,只此一事就足以让她身败名裂,其后面的结局可想而知。
可没办法,她躲起来不见并不能避免这件事的发生,反而还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让府里的人生出疑虑,会怀疑她背地里有不轨的嫌疑,其结果只能更加的不堪。
事已至此,只能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会客厅就在花厅前院,中间隔着一个小花园和一方小院子,不算太远,转眼就到了门口。
陈乾一一直抓着林弱弱的手,一直到进入会客厅也没撒开,相继陈文彦和陈国公也都到了。
端王一见林弱弱进来,就在要起身时,又看见了陈乾一,和他俩之间拉着的手,笑容有些凝固,犹豫了片刻,方才起身,脸上带着尊贵而平和的笑意。
爷几个同时给端王行礼:“臣草民妾身见过端王殿下!”
陈乾一第一次自称“草民”,说完自己也自嘲地笑了一下。
旁边正偷看她的林弱弱晃了晃神儿,满眼都是星星。
好在下一秒,在端王说“免礼”的时候,又恢复了一本正经。
陈乾一见状有点想笑,心道:这丫头变脸也太快了吧,她是怎么做到的。
双方一时都没有说话,少倾,陈国公上前一步,道:“老臣请问,端王爷今日光临寒舍,可是有什么要事?”
端王眼睛一直若有若无地落在林弱弱身上,闻言先是一愣。
本来她是跟连祥说“他是来找贵府少夫人的”,说完也有点儿后悔,他何尝不知这不合规矩,不管怎么样,林弱弱此时还是陈家的媳妇。
现在陈国公这么问,无疑也是想给他一个台阶下,端王也识趣,笑笑,起身道:
“老国公不必客气,论起来本王还是晚辈。早听六弟说贵府大少爷身体不适,一直想来探望,奈何总是有事脱不开身,今日恰好到附近办事,得空顺便来府上看看。”
说完特意走到陈乾一身边,仔细端详了他半天,道:“本王看着,陈大公子这是大好了?”
陈文彦接过话茬来,道:“承蒙王爷厚爱,犬子的病时好时坏,近日可能是药方终于对症了,所以情况才有所好转。”
端王围着陈乾一和林弱弱两人转了两圈,顿了顿之后,又转了一圈。
就在林弱弱在心里吐槽“你再转我就晕了”的时候,停在了两人面前。
端王一手拿着并拢起来的折扇,轻轻敲到这另一只手的手掌心,半晌,才缓缓说道:
“少夫人的伤看来好的差不多了,那日本王向你请教的曲谱,不知可记好了?”
林弱弱暗道“果然是这个由头”,但依旧不动声色道:
“多亏端王殿下那日送妾身前去就医,才能及时得到了医治,谢殿下。”说完郑重地行了一礼。
接着说道:“不过殿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记得当日妾身就跟您说过,不识谱,更没有曲谱,都是凭记忆弹奏。”
端王一副真给忘了的样子,轻轻敲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笑着道:“本王还真给忘了,那这样,今日既然本王来了,就亲自来给你记谱可好?”
林弱弱心里咯噔一下,刚想婉拒的时候,站在她身侧的少年沉声说道:
“不劳端王费心,草民也粗通音律,只怪草民疏忽,忘了教会内子看曲谱。”
说完不等端王插话,接着说道:“请殿下稍待,草民这就带着内子去给殿下记谱,一炷香就好!”
说完,便拉着林弱弱的手大摇大摆地往出走。
刚走到门口,身后传来端王凉凉的声线:“慢着!”
第四十一章 传承
端王虽然有些刚愎自用,又野心勃勃,但素来不是二皮脸的性子。
那么这回之所以做出在旁人看来这么不合规矩的事,又是究竟为了什么呢?
说是因为他觉得林弱弱是难遇的知己或者说他看上她了?
或许有一点点,但还远远不足矣让他做到这一步;
说是因为他记着几年前拉拢陈国公被拒的事过来报复?
且不说手法过于小儿科,就说几年都过去了,偏赶上今天心血来潮抽邪风?
真正的原因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这还要从大约十多年前的一则秘辛说起。
当时还是二皇子的端王只有十岁。
他自幼酷爱音乐,在音律方面极具天赋,教导他的夫子说他是雄楚国百年难遇的天才,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宗师。
一日夫子陪着他带着皇宫的侍卫和随从,前往位于距离京城三百里之外的岱山,拜访一位隐居的老者,据说他有一套琴谱和一把紫虚琴。
据传紫虚琴是与伏羲琴同一时代的古琴。
各国琴行里有很多它的不同档次的仿品,真品就在这位老者这里,传闻能得到这把琴的人就是他这一脉的传人。
那位老者年事已高,可惜一生未曾收过徒弟,他自感时日无多,想在临终之际收一名天分好的门徒,以传承他的衣钵。
皇上听说了这件事,就决定让二皇子前去试试。
传说这位老者收徒的标准非常高,不仅要琴艺高超,还要能回答他提出的三个问题。而且问每个去的人的问题都不一样,也并不一定是跟音律相关的。
按照老者的要求,二皇子单独来到老者所在的茅屋,很顺利通过了音律的考核。
按规矩老者又问了他三个问题。
端王认为很简单,而且似乎跟音律也没什么关系,好在他都回答的很好。
老者又仔细端详了这个孩子半天,问:“你叫什么名字?”
二皇子答:“回老先生,末学姬玄修。”
在雄楚国“姬”姓者,只有皇亲国戚。
不过老者只略点下头,表示听到了,并没有感到意外,就跟听到“小的张三”没什么区别。
过了一会儿,老者收回打量的眼神,起身走向身后一个有点破旧的柜子,打开柜门,取出一个满是灰尘的盒子。
小心翼翼地拿到塌上的矮几上,老者跽坐在几前,朝二皇子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二皇子会意,板板正正地走了过去,并也老者对面也跽坐下来。
老者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灰尘跟着跳跃到在从窗户透进来的光线里翻飞起舞,那个瞬息间,那些灰尘似乎承载了万年的岁月轰然跃入二人眼前。
端王一生都忘不了那个瞬间。
盒子里是一把暗紫色的琴,虽然年代久远,但却隐隐现出丝丝缕缕的乌光。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紫虚琴?”
年幼的二皇子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不过怎么是五根弦?怎么少两根?”
老者手捋须髯,露出一丝了然神色。
“不错,这就是紫虚琴,因它的第一任主人是紫虚真人而得名。”
老者目光悠远:“这把琴一代一代传下来,到老夫这里已不知有多少代了,今日,老夫就收下你这个弟子,这把琴也传与你。”
二皇子闻言大喜:“真的?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赠琴!”
说完,诚心诚意地给老者磕了三个头,当要给老师敬茶的时候,发现屋子里并没有茶壶茶盏,就想出去叫随从。
可刚起身,老者却摆摆手,道:“不用这么麻烦了,老夫不愿讲这些虚礼。你过来坐下,老夫有些话要说与你听!”
二皇子只得歇了敬茶的心,乖乖来到老师身边,继续跽坐在老师对面,二人中间隔着矮几以及几上的紫虚琴。
老者看着二皇子,表情庄重:“你可听说过《紫虚心谱》?”
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本簿册,上书:“紫虚琴谱”四个字,是书名没错了。
二皇子有些疑惑,又问老师一遍,“老师刚才说的是这本书吗?”
老者道:“这本是《紫虚琴谱》,而我说的是《紫虚心谱》。”
二皇子摇摇头,“我只听说过《紫虚琴谱》,想必就是这本书吧?”
老者不置可否,点点头,继续说道:“这本是我的老师传下来的一本普通琴谱。
说它普通,是相对于方才说的《紫虚心谱》而言,实际上这本书乃是旷世杰作,超越者凤毛麟角,若能参悟透彻,必能成为一代宗师。”
二皇子认真听着,老者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相传,在一百多年前,椒榆国有一个百里世家,曾经是显赫一时的江湖望族,其独门绝技便是音律,而其功法的主要传承皆在那本名为《紫虚心谱》的秘籍里。”
二皇子听到这里眼睛都瞪圆了,好奇地问道:“那本书在哪儿?”
老者摇摇头,一声叹息。
“哎!后来听说百里世家惨遭灭门,仅存的后人隐姓埋名,再不见踪影,而那本书也随之失踪了。
有人说百里族世代久居之地已被一把大火夷为平地,其中有很多典籍已经尽数烧毁,那本书可能也烧了;
但也有人说,可能被那仅存的后人带走了。
不管怎么说,百里世家也好,那本书也罢,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年幼的二皇子感到唏嘘,看看老师,又看看几上那把琴和琴谱,道:“那这把琴和这琴谱又是哪里来的呢?也是那个百里世家吗?”
老者深吸了口气,道:“据传我的师祖是百里家的一个外门弟子,口不能言,这本《紫虚琴谱》就是他的老师所赠。
而这把琴,据说是他从火灾中偷偷抢救下来的。自那之后,他离开椒榆国,远赴雄楚国,隐姓埋名地活了下来。
他既怕段了百里的传承,也怕暴露百里家的秘密,令人从中知晓什么,于是从他开始,我们这一脉的传人,必须都要隐去姓名,并且不能嫁娶,也不能有子嗣。
只能收他姓后辈为弟子,每代只留一人,直到……再遇到百里家的后人为止。”
听到这里,二皇子有点着急了,“老师,那我……”
老者微笑道:“这也是我收你做弟子的一个原因,当然你的天资是极好的。
你是皇族,当然不可能隐姓埋名的隐居起来,更不能孤独终老,所以我希望你只叫我一天的老师,出了这个门,就不要提起你是我的弟子了。
我本是世上多余之人,苟延残喘至今,早已厌倦了,若不是担着这个传承,也就不用半世苟活在痛苦之中了!”
老者语气中有着一种难言的苦痛和悲凉,不过说完看向二皇子,神情缓缓舒展开来。
语气郑重地说:“我今天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也许是天意吧,希望以你的特殊身份,能找到百里家的后人,把这把琴还给他,也算了缘了。”
二皇子面有难色,“百里家不是都消失了吗?我去哪里找他们的后人呢?”
老者道:“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最后一件事。
四年前,椒榆国里有人传出消息,据说有一个人来到雄楚国寻找一个女婴,若不是那人的功法奇特,人们还没有联想到百里家。
据传那人以笛音为武器,变幻莫测,攻其不备,一时间江湖上风声鹤唳,后来传出来,那人重赏寻人,寻到者千金相赠……
可好几年过去了,偶尔还是会有那人找孩子的消息,可见还没有找到。”
二皇子问:“那女孩可有什么特殊的印记吗?”
老者摇头叹道:“听说好像足心有个红色胎记……别的就不知道了,那孩子今年也该四岁了吧!”
……
赏花大会那天,端王听了林弱弱的演凑,回去的路上不禁想起了百里家的事,但很快就否定了,天下之大,哪有这么巧的事。
可巧那日偏偏林弱弱遇到事故而受伤,一路上他送她去医馆,内心的感受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这让他又想起临告别时,老师随意说的一句话:“也许有紫虚琴相伴,你与百里家的血脉会有冥冥中的感应也不一定。”
就因为这句话,让端王决定赌一把。
这是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如果能把林弱弱弄到自己身边来,就有机会确认她是否就是百里家那个丢失的女孩。
虽然这个机会也依旧看起来渺茫,但自从见过林弱弱,以及她那颗平民女子身上少见的守宫砂,这个想法就一直挥之不去。
第四十二章 拒绝
陈乾一和林弱弱刚走到门口就被叫住,端王面无表情地说:“本王想和陈大公子单独说几句,就请随本王到门外吧!”
说完不等别人说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