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权臣的心尖子-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还黑着,寐寐就起了床,先熬了一锅野芋菜汤,给老婆婆留下一大碗,自己吃了小半碗后,便背着满满一筐的山货,出了门。
第270章 生存
出了村后,寐寐又进了一趟山里。
她一天的时间,一半是来往镇上和村里,一半时间是在山上寻山货。一次,她采野菜时,发现了一条蛇,惊喜不已,想着能吃顿蛇肉汤了,提了棍子就要打蛇。结果就在她要打到蛇的时候,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山坳里,而就在这个山坳里,竟然长着一棵梅子树,树上还结了不少小小的青色梅子。现在市面上的果子,一般都是地上长的藤蔓浆果,这种树上长的果子,太少见了。主要是因为前些年,只要是树,不管叶子还是树皮,早就被扒光了,树没皮怎么活,没有叶子怎么长果子。所以,这种果树极少能见到。如获至宝,就像天上给她掉白馒头了。立刻把这棵树周围的野菜野草,都拔了个干净,省的有人再往深处走,发现梅子树。
此时,树上有一部分梅子已经变黄变红,寐寐十分舍不得的采了一大捧,装进了框里。
背着沉甸甸的一筐山货,寐寐心情好的很,只觉得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如果能一直这样就更好了。
嘚嘚嘚嘚远处有从没听过的声音传来。
寐寐立刻警惕的躲到了路边的沟里,把身体掩在一片草丛中。
一种从没见过的动物,从远处飞奔而来。那种动物,长得很像镇长家的驴,但要更高大,身上的毛也油光发亮,奔跑起来速度叫个快。眨眼的功夫,就跑到她跟前了。而且,那神奇动物的背上还有人坐着!天啊,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啊,能骑这么神奇的动物!
一行有七人,三名在前,三名在后,保护着最中间的一个。
他们头上都戴着斗笠,肩上披着蓑衣。
中间那个人,好像察觉到了寐寐,朝她扭过头来。
寐寐看不到他的脸,有斗笠挡着。
很快,那行骑着神奇动物的人就没了踪影。
寐寐背好自己的筐,继续往镇上走。
因为多跑了一趟山上,所以等她到了镇里,已经不算早。镇长家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等着以物换物。
虽然可以自行交易换物,但难免会发生霸凌抢夺,几十年来,大家靠暴力争抢才能活下来,这一恶习,不可能一两天或一两年就消失。
而镇长这里就不一样了,镇长会安排纠察员维持一定的秩序,安全许多,所以大家每天都会来镇长这里进行换物。
“寐寐,今天来的晚了啊。”一个身材魁梧健壮,几乎看不到腰的女人,挎着一个装满了干菜的篮子,站在了寐寐的身后。
赤果果的插队行为,不过没人敢说什么,因由这个女人太彪悍。
她叫巴氏,是个寡妇,身边带着两个女儿。乱世里,自己生存下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拉扯两个孩子。要是没有一点厉害手段,娘仨早成别人的砧上肉了。还有这腰身,也是这世道里极少见的,不知道勾的多少男人垂涎。
至于柔柔弱弱的纤细女子,这年头是很不流行的。
第271章 以物易物
因为柔弱的不能干活,生养也难,就是卖了肉,也没二两称。所以,寐寐这种干巴巴一把骨头的类型,光看外表,是没人看的上眼的。但是一旦了解了她的强悍能干和灵活,也少不了有人惦记。
“巴大娘,今儿怎么您来了,大妮儿呢?”
“大妮儿要嫁人了,在家做嫁衣咧。”
“哟,是嘛,恭喜大妮啊,哪儿的汉子?”
“就是镇上的王铁匠。”
“手艺人,可以可以,有靠头。”
“我亲闺女,当然要找个靠头的。”巴氏上下打量寐寐,“你这体格不太好,但年轻,多吃两口饭,再壮点也能找个好人。”
“谢谢巴大娘,我就这样了,不打算找人。”寐寐跟着排队的队伍往前走了走。
“得了,跟你说多少次,都这滚刀肉。不过你要是想汉子了跟大娘说一声,大娘给你找一个好的。”
巴氏是三婆,即媒婆、牙婆和稳婆,靠这个养活自己一家三口,有时候也会客串一下勾栏老鸨的差事,做皮肉生意。总之,乱世里活下来非常不容易,没人会说这个女人守不守妇道,或者贞洁不贞洁,清不清白,只要能活着,干什么都能被原谅,活着才是头等大事。
“好,等哪天我想汉子了就找您保媒。”寐寐胡乱应承了一句。
“巴嫂子,我出一只鸡,换你家的二妮子怎么样?”一个瘸腿男人冲巴氏喊道。
“想得美。一只鸡,就想换我一个黄花大闺女,你是大白天还没睡醒吧。”巴氏说着还冲他唾了一口唾沫,“至少把你家那对小羊羔牵过来。”
“那可不行,我还指着它们给我下小崽呢。”
“下一个。”纠察员喊了一声。
寐寐背着筐过去了,“我。”
“进去吧。”
寐寐进了镇长家的大门。
镇长家的院子很大,摆着各种各样的货品。
寐寐背着筐去了镇长那里,把自己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取出来。
镇长是个不错的,每天上午是换货时间,他都会亲自盯着,防着有人生事。而他这一行为,自然得到了周围几个村子和镇民的尊重。这在眼下的世道里,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大家都为了活着,尽可能的把自私发挥到了极限,别说尊重,连尊重是什么都可能不知道。
寐寐也很尊敬镇长,因为他不会故意贬低她的货物,一直都公平交易。
“镇长大人,我想问一下,现在咱们的皇帝是谁啊?什么朝代?都城在哪儿?”这是昨夜婆婆交代她的,她一定要问问。
镇长捋了捋下巴上的几根山羊胡,看着寐寐,“你这小丫头,还挺关心朝廷的事的。”
“瞧着世道变好了,应该是这位皇帝的原因吧。”
“哈哈,不错不错,现在咱们这位皇帝,我瞧着是能长久的。朝廷的名字叫大虞朝,皇帝叫什么不知道,咱们也不能直呼其名讳,大家都尊称明帝。都城就是距离咱们这里,有一千多里地的永城。”
第272章 野丫头
“大虞朝、明帝、永城,好,我知道了。”寐寐把框子里的东西一样样都取出来,放在最后的是,用草编网兜装的红黄梅子。
镇长瞧着那兜梅子很是意外,想起自己怀孕的妻子,念叨着想要吃酸的,这梅子可不正合适。
“寐寐,这个梅子可是稀罕啊。”
“是,现在果树少,紧稀罕。”
“你打算拿它换点儿什么?”镇长捡起一枚半红的梅子,闻了闻味儿,清香扑鼻,他妻子肯定会喜欢吃。
“一对小鸡仔吧。”其实她能换一只鸡仔,就很好了,两只怕是换不到。
果然,镇长摇摇头,“两只够呛,如果能再有这么多梅子”
寐寐忙道:“好,我过两天再给镇长送这么多梅子来。”
她也听说了镇长家的怀孕了,好吃一口酸的,所以才带了梅子过来,不然她还舍不得摘呢。
镇长点点头,“那你去挑两个小鸡仔,公母我可不保证。”
“好嘞,剩下的山货,您帮我换成糠面吧。”寐寐立马跑去了鸡笼子那边,她打一进来,就瞄上了。
一只小黑鸡,一只小白鸡,毛茸茸的绒毛,特别可爱。选好小鸡仔后,又从镇长的手里接过有一斤多重的糠面,寐寐已经笑不拢嘴,露出一口白生生的贝齿,“谢谢镇长。”
“过两天记得送梅子来。”镇长笑道。
“肯定忘不了。”寐寐把糠面放进筐底,小鸡仔放在上面,“镇长大人。我在路上时,遇到了一种特别神奇的动物,跑起来飞一样快,那模样跟大人的驴很像。”
镇长哈哈大笑,“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那叫马。”
“马?”
“对。好的马,能日行千里。就是说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从咱们柳絮镇跑到京都永城。从你们田家村,只要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到镇上。”
“哇”寐寐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不过现在马可金贵,就是县太爷来咱们县上任,都赶得驴车,能骑马应该不是一般人。”
“那就不清楚了,但能见识到马,也不错,够我跟婆婆说一回的。”
“好,回去吧。过两天记得送梅子过来。”
“您放心,一定送。”
寐寐出去后,和巴氏打了声招呼,就往家走了。
一路上,她就听着背后的框里两只小鸡仔叽叽叽叽的稚嫩叫声,心里别提多欢喜。
她一定要把这对小鸡仔养大,最好都是两只母鸡,这样婆婆就能吃到鸡蛋,身体也能越来越结实了。
自从八年前,她和婆婆逃离做存粮后,就一直在一起生活,相互扶持着,相互依靠着。
婆婆也不是简单的人,她出身大户人家,懂规矩识礼仪,和石头哥一样会念诗写字。平时闲来无事,就把她会的那些知识,教给寐寐。只是她总不爱学,她更爱四处寻找吃的。甚至有时候会为了吃的和人打架,拼命都是寻常事。而她这种野蛮凶悍的行为,每次都让婆婆很无奈,但是也不会反对。
第273章 回故里
因为婆婆知道,寐寐越是厉害,便代表她越是不容易吃亏。这世道,需要女子变成这样,才能活下来,更好的保护自己。而不像她年轻的时候,有父亲依靠,有哥哥保护,她自然可以尽情的耍些小女儿的矜持娇贵,端庄淑雅。
回到家里,老婆婆依然在院子里编草鞋,晒着微热的太阳,粗糙的手灵活的翻动着草秆。
“婆婆。”
“回来了,路上累不累?”
“不累。”寐寐背着筐快步到老婆婆的面前,然后把筐子放在老婆婆的面前,“您听。”
叽叽叽叽小鸡的叫声响起。
老婆婆惊讶的放下编了一半的草鞋,掀开了筐盖。
一黑一白两只小鸡正紧挨在一起叫着。
“呀!是鸡崽子啊,你哪儿弄的?”
“我换的啊。”
“换的?就你那些山货,应该换不了鸡崽子吧。”
寐寐周围看看,确定土坯墙头上没有人听着,才小声道:“我发现了一棵梅子树,拿梅子换的。”
“你说什么?梅子?”婆婆诧异。
寐寐点头,“就在山上,我有一次打蛇发现的。等明天,我给您摘一些回来,尝尝鲜。”
“不用不用,留着换粮食吧,婆婆也不喜欢吃酸的。”
“那也尝尝。还有我已经问过镇长了,他说现在的朝廷是大虞朝,皇帝是明帝,名字不知道,京都在永城,离这里有千里。”
“果然是永城。”老婆婆看着筐里的鸡崽子,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寐寐看着她,有些迷惑,“婆婆您怎么了?”
老婆婆把那两只小鸡从筐中捞出来,它们好奇的转着小脑袋四处看,脚下的小爪子时而刨一下地。
“寐寐,婆婆有个想法。如果能成的话,咱们的生活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是往好了变。如果不能成,可能还会是现在的窘困模样。”
“既然不成,也只是保持不变,但成了就能过的更好,那应该是个不错的想法啊,婆婆您说。”
寐寐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婆婆。
老婆婆抬头看着天空,眼中全然回忆之色
“这要从永城说起永城,自古乃得天独厚的龙兴美善之地。历史上定都永城的各朝各代都比较长久,最短也有二百年的绵延。新帝能定都永城,可见这天下大势,已经趋于安定,乱世真的要结束了!”说到最后三个字的时候,老婆婆的声音是颤抖的。
寐寐不太明白老婆婆的激动。她生于乱世,是在乱世里饿着肚子,逃跑着长大的,不知道太平日子是什么样,只是最近一年的生活,不用再提心吊胆随时会被当口粮吃了,已经是太平盛世。
“婆婆的家就在永城,婆婆是永城人。现在世道开始变好,那永城应该会更好,所以寐寐,和婆婆一起去永城吧!”
寐寐不舍得离开这里,从小就在各地流离失所,好容易在这里落脚几年,已然把这里当家乡了。
老婆婆看出寐寐并不想离开。
第274章 变卖
想了下又道:“如果你不想走,没关系,婆婆一个人也能回去,最后就算死永城那边,也算落叶归根,是好的。”
“婆婆您别胡说八道,最艰难的时候咱们都熬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一切都会更好。我这就收拾东西,咱们明天不,后天就走。我还欠镇长大人一捧梅子,明天我得还给他。还有家里一些存货,也换些路上用得着的。千里地,咱们祖孙俩且要走一两个月。”
“是婆婆又让你奔波了,婆婆知道你是想在这里长久生活的。”或许有马车的话,千里地并不算多远,但是步行就远了,加上她还年老腿脚不太中用了,确实要一两个月。
“没关系,我在哪儿都一样。”寐寐浑不在意道,大不了从头再开始,又不是没有流离过,都老手了。
“就是您腿脚不便,要是有马就好了,镇长说,好马可以日行千里。那咱们一天就能到永城。”
“马?”老婆婆有些意外,她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马了。
寐寐把她遇到马,又向镇长打听的事儿,和老婆婆说了说。
老婆婆笑道:“现在的马,多是朝廷独有的军资战马,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有的。不过在以前,只要稍微好些的人家,是都能买的起马的,也到处都能看到。”
“是吗?”寐寐简直听愣了,“那么神奇的动物,竟然到处都有。”
老婆婆和寐寐讲着一些乱世前的事,看着她就跟听天书一样,心里不住叹息,并愈发坚定了带她出去见见世面。即便现在百废待兴,世道仍然满目疮痍,但永城怎么说也是京都,肯定要比这柳絮镇强。
八年来,两个人也攒了一些东西,更准确的说是寐寐攒的。什么锅碗瓢盆,家具,杂物等等。她每天在外面跑,除非是下大雨降大雪,天气实在恶劣不能出门,一般情况她都要出去找吃的挖草,采树皮树叶,找野果子野菜,运气好还能抓蛇,路过空房子破屋也要进去转转翻一翻,看有没有用的上的,最后只要看着有用,或者是个物件儿,她都会往回划拉。
“这个罐子咱们要不要带去永城啊。”寐寐从杂物中翻出一个完好的大罐子。
老婆婆瞧着就觉得沉,忙道:“不行不行,咱们要轻身上路,就带一些衣服和干粮就行了。”
“这罐子怪好的呀。”寐寐有些可惜,“要不明儿我拿去镇长家换了吃的?”
“可以,这罐子腌咸菜或者装糠面正合适。”老婆婆把一条腿瘸了的桌子搬出来,“还有这张桌子是黄梨木的,你把四个腿儿锯一般长,当矮桌子也能换东西。”
以前这些东西都没人要,大家光顾着吃,凡是不能吃不能喝的,就是废弃物。现在肚子的问题渐渐解决后,这些以前没用的罐子、桌椅板凳,却几乎没有人会做,本来匠人就比较少,饥荒和战争,让那些匠人死的死逃的逃。
第275章 路引
十里八村的,没听说谁会烧陶器,做家具的镇里有两个,但是那么多人等着需要,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这些旧家什又成了有用的稀罕物。
整顿杂物用了一天的时间,最后看着小山一样待换的东西,寐寐又觉得肉疼了。因为如果她们不离开,这些都是正用的上的。
“破家万贯财,呵呵。”老婆婆看着那堆东西,笑了。
“婆婆,这么多东西可能要处理几天了。”
“嗯,你慢慢换,不着急走。”
“好的婆婆,那就从这个罐子换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