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卿卿-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来灾民越来越多,大多找不到活干,只好闲着生闷气,很容易便会起摩擦,每天都有两三场小架要打。
姜宛卿对这点很头疼。
但这次她走到门外,看见的却不是争执,所有灾民都围在门口,只有惊呼与议论声。
被他们围着的是十辆马车。
每一辆马车上都押着沉实的木箱,单从车辙的深度便可知份量极重。
站在马车前的是陶家的管家。
谢氏讶异:“老关,你来这里做什么?”
“奉大人之命,为这场法事随敬。”老关道,“夫人,还不快去请娘娘来点收。”
谢氏:“点收什么?”
老关打开了马车上的箱子。
秋日的阳光极为明亮,而箱子里的东西更明亮。
是银子。
白花花的银子。
老关打开了一只又一只箱子,每一只里面都是银光耀眼。
若不是每辆马车房都有全副武装的官差看守,这么多的银子出现在这么多人面前,只怕要引起一场灾难。
谢氏眼睛里全是银光,失而复得,尤为珍贵。
“都找回来了?”谢氏摸着银子,做梦一般问。
“找回来了。”
姜宛卿也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银子回到了陶润安手里,风昭然输了吗?
但陶润安为何又要把银子捐出来?
他们把银子藏得那么严实,不就是为了私吞吗?
这也是谢氏对老关的疑问,老关道:“这是那位大人吩咐,老奴只是照做。”
“那位大人”,显然是指太守大人。
陶润安其实姓杨,是杨遵义的亲侄子,杨遵义为未落下任人唯亲的把柄,所了杨润安过继给了一位陶姓亲戚,改姓陶,慢慢升到了县令。
除了最亲近的人,外人都不知道两人的关系。
陶润安并没有什么才干,之所以这么得杨遵义信任,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外加他听话。
只要是杨遵义的吩咐,不管明不明白,反正先办了再说。
谢氏是夫唱妇随,当即便应下来,表示这些全是陶润安捐来做法事的。
姜宛卿:“捐这么多?”
会不会有诈?
难道是他们虽然收回了银子,却已经被众人看见,无法再私吞,所以干脆拿来收买人心?
谢氏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开口诚恳地道:“不瞒娘娘,我家老爷祖上原是做买卖的,攒了一点微薄的家底。如今眼看娘娘为姚城百姓如此尽心尽力,我家老爷身为姚城父母官,愿意变卖家产倾囊相助,这些便是我们的一片诚心。”
她倒是没有放过机会,把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清朗朗,巴不得周围每一个人都听见。
姜宛卿觉得这里面很不对劲。
但无论如何,风昭然的计划是搞银子,现在银子既然已经搞到了手,也管不得许多了。
“那本宫便替整个庆州所有的受灾百姓,谢过贤伉俪。”
谢氏自然是说了一顿歉词。
管家老关指挥着衙役把银子往里送。
五十万两,数目太大,周围的灾民也自发上前帮忙。
只是有人抬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箱子歪了歪,几只银锭跌出来。
灾民连忙捡起来,正要放回去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人出声:“等等。”
那是位教书先生,姓陈名舟,求做西席或账房皆无门,体力活又干不大来,长日在观内郁郁寡欢,以教观内的小孩子识字打发时间,灾民们都称他为“陈先生”。
此时他拿起一只银锭,细看一眼,忽然脸色大变,高声问道:“夫人说这是府上的家产,但为何上面落下的却是官印?这分明是官银,还是户部修河堤的官银!”
姜宛卿在心里低低地“哦”了一声。
这下对了。
她面上肃容道:“陈先生不得胡言,陶氏夫妇一心为民,绝不会拿官银充私银。再说了,整个姚城的人都知道,县衙连修河堤的官银都拿不出来,太子前些日子还为这事气得急火攻心,现在还卧床不起呢。若真有官银,陶大人岂会如此?”
谢氏也急急道:“娘娘明鉴,我家大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绝无贪墨官银之事。”
“娘娘,诸位,你们请看这银锭底部的铸字。”
陈舟将银锭翻过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上面,只见底部清晰地浮现两行小字——户部河道纹银五十两。
谢氏脸上的血色退得干干净净:“这不可能!这是栽赃陷害!”
杨遵义行事向来谨慎,早在这批银子进入县衙之前,便已经开炉重铸过,为的就是抹去官银的痕迹。
现在那些抹去的痕迹死而复生,简直是见了鬼。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14 00:00:53~2022…08…15 00:50: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绯馆的绯二 20瓶;吟夏风致 5瓶;吴言侬唔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一章
我不喜欢他
“这明明就是官银!”
陈舟愤怒; “夫人难道以为灾民当中没有人认得字吗?!”
银锭底部的印记乃是在陶范里就定好的,和银子一体而出,根本没有将私银改成官银的可能性。
谢氏疯了一般扑到马车上; 每一箱的银子都掏出来检查,每一只银锭上都有官印。
仿佛那批官银死而复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找回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的是官银!”
“陶县令为何拿官银当私银?!”
“若不是这银子掉下来; 咱们全都要被骗了!”
“不是说官府没钱; 连修堤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吗?”
“老天爷,他们竟藏了五十两银子!”
“这银子是哪儿来的啊?”
灾民们的议论渐渐变成指责,谢氏的脸色越来越惊恐。
沈慕儿慢慢走到马车前,仔细查看银锭上的落款; 她高高举起了银锭,眼中有一丝水光闪动; 声音也微微哽咽:“诸位,这便是去年他们说我父亲贪墨的五十万两!我父亲去年暗中离开姚城,并非畏罪潜逃,而是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准备前往京城告御状; 揭发他们的罪行!现在你们都看到了; 银子就在这里; 我父亲没有贪墨!”
所有人都记得沈慕儿在城门口拔刀刺向自己的模样; 也记得沈氏父女风雨无阻巡视河堤的身影; 纷纷道:“不错,若沈大人当真贪了五十万两,明明已经逃了; 带着银子逍遥快活去不好吗哪里还会再回来送死呢?”
“罪证在此; 沈大人是被冤枉的!”
“贪墨的是陶润安!”
一声声责骂炸开; 谢氏慌忙中想抓住老关问个清楚,却发现老关不知何时消失在了人群中。
谢氏慌了神,浑身发抖,扑跪到姜宛卿脚下:“娘娘救我!我什么也不知道!这都是有人要陷害我,陷害我家老爷!”
瞧着群情愤涌的灾民们,姜宛卿终于看懂了这一出戏是怎么回事。
风昭然不单是要银子,还要为沈怀恩拿回清白。
姜宛卿一脸无奈:“你也真是糊涂,怎么能拿官银当自家银子送呢?”
谢氏再三辩解没有。
姜宛卿道:“这么多人看着,银子又明晃晃摆在这里,人证物证俱在,本宫能怎么帮你?”
眼下不单是围着一圈圈的灾民,跟着她们一起出来的诸官眷们也都看着,有人劝道:“陶大人与陶夫人皆不是这样的人,其中只怕有误会,还是要仔细查清得好,莫要冤枉了好人。”
姚城官员既然上下沆瀣一气,官眷们自然也都是一伙的,当下齐齐为谢氏说话。
就在姜宛卿被一群官眷包围的时候,有人沉声道:“妨娘,可否听老身一句话?”
说话的是丰城陈指挥使的母亲陈老夫人。
陈老夫人向来诚心礼佛,在丰城之时便给灾民搭棚施粥。两天前赶到姚城,发愿要陪姜宛卿做完这场法事。
自从法事开场,前来随敬的庆州官眷数不胜数,每日都像潮水般来去,姜宛卿除了知道陈指挥使是风昭然的人,其它的一无所知,且为着避嫌,对陈老夫人也仅仅只保持着表面的客套。
此时才明白陈老夫人出现的时机简直是恰到好处。
“老夫人但说无妨。”
陈老夫人道:“老身倚老卖老说一句,娘娘身份虽然尊贵,到底是女子,我朝女子不得干政,娘娘还是避一避嫌的好。官银充私也罢,贪墨河款也罢,栽赃陷害也罢,皆是庆州大事,该由官府决断才是。”
陈老夫人出身京城大族,夫婿官至尚书致仕,儿子又掌管着大央最大的铁器矿营,先帝时便有二品诰命在身,又年长,放眼庆州,哪怕是蒋氏,在她面前也得赔着小心。
见她发话,官眷们没有一个敢反驳的。
说话的是陈老夫人,但姜宛卿听见的却仿佛是风昭然的声音。
他隐身在这一局棋之后,满枰棋子,全为他一人操控。
他这是想要闹大。
姜宛卿当即便道:“老夫人说得是,本宫到底年轻了,此事确实不是本宫管得了的。”
说着便命人将银子重新搬上马车,将此事交给太守府查办。
然后便扶起谢氏,低低告诉她:“这事闹得太大了,只有杨太守出面才能救下你们。”
眼下杨遵义已是谢氏唯一的指望,谢氏自然不会拒绝。
姜宛卿又向灾民道:“是非曲直,太守大人自有公断,大家忙自己的去吧。”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灾民们若是活计可忙,也不至于大白天的全围在这里看热闹,全体都是被迫游手好闲,当即跟着车队和众人前往太守府。
那十几辆马车招摇过市,已经够引人注目了,后面再跟着长长的人流,很快惊动了整座姚城,城里的百姓都出来,不消半盏茶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事的来龙去脉。
去年陶润安遗于力地将五十万两的贪墨栽到沈怀恩头上,闹得举城皆知,此时全成了反噬,当初百姓骂沈怀恩有多狠,这会儿百姓骂陶润安就有多狠。
还未到太守府,谢氏的马车上便被砸了不少石头烂泥。
这些姜宛卿没有亲见,是孩子们一边跑去看热闹,一边回来告诉她的。
孩子不喜欢谢氏。
虽然谢氏总是和姜宛卿一起发糖,但若是孩子们接糖时碰到了谢氏的手指,谢氏的脸上便会露出难以掩饰的厌恶神情。
姜宛卿心里其实很想去看个究竟,想看看接下来的事情到底会如何,但被陈老夫人阻止了。
老夫人道:“娘娘,殿下特意将老身传来为您铺好了路,您又何必非要去蹚这趟浑水呢?”
风昭然这一次确实是把她从这件事情里头摘得干干净净,陈老夫人直接来替她出头,她什么也不用做,无论此事成败如何,都跟她没有半点关系。
“这次多谢老夫人了。”姜宛卿道。
陈老夫人微微一笑,一双阅尽世事的眼睛打量着姜宛卿:“娘娘,殿下待你,很好啊。”
姜宛卿愣了一下。
她以为风昭然请陈老夫人过来,是因为她和他表面上水火不容,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出面。
仔细一想却发现,其实她全程什么也不知道,只当嫌麻烦,把这烫手山芋般的五十万两官银甩到太守府,也很正常。
即便是杨遵义因此对她起疑心,也总比让杨遵义对陈家起疑心来得强。
毕竟陈家手的里铁矿可当百万兵,在战事中比她重要一万倍。
那可是风昭然,他怎么会做这做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
这绝对不可能。
姜宛卿对这点非常笃定。
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风昭然今天想要拿下的不止是陶润安,还想用陶润安把杨遵义拉下马,用这五十万两,给姚城官场来个大清洗。
清洗过后,陈家自是安然无恙。
这也正是把人证物证都送给杨遵义的目的,只要杨遵义胆敢徇私,立马便会被风昭然捉住把柄。
那五十万两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所有的姚城官员都是风昭然眼中的猎物。
只是消息很快便传来,当银子被送进太守府衙门,在满城百姓面前,杨遵义立即将陶润案捉拿归案,并将姚城县衙所有人等全部投下大牢。
然后温言让百姓们安心等待,明天一早,便请沈怀恩回城,双方对质,审理此案。
原本还有些担心会官官相护的百姓们心悦诚服,回到道观的灾民们也对杨遵义赞不绝口。
姜宛卿那时正在房内查看今天的账目,听着沈慕儿回来详细说明公堂之上的事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姓杨的不简单。
风昭然遇到对手了。
“我原以为,要等到修堤功成那一刻,爹爹才有机会洗清罪名,没有想到,殿下这么快就办到了。”
沈慕儿两眼微红,“娘娘,殿下不单是说到做到,还做得比我想象的更快,更好。”
即便没有杨遵义的审理,公道自在人心,单是在五十万两银子出现的那一刻,百姓们已经知道沈怀恩是冤枉的了。
沈慕儿说着,跪下来给姜宛卿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姜宛卿拦之不及:“这是做什么?好端端为何行此大礼?”
“我知道娘娘不喜欢旁人见到殿下,这三个响头是给殿下的,殿下不在,娘娘受着也是一样。今夜娘娘去看殿下的时候,还请将我们父女这份心意转达。”
姜宛卿今夜确实是打算去找风昭然的,她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想去找他弄个明白。
但不知道为什么,被沈慕儿点出来的时候,她却有一种莫名的心虚,仿佛一个被人抓住去私会的出家人。
然后再品出沈慕儿这几句话里最不对劲的一句,她诧异地抬头,“……我不喜欢旁人见到殿下?”
沈慕儿已经起身,拭去了眼角潮湿的痕迹,闻言一笑朝姜宛卿眨了眨眼睛:“娘娘对外说殿□□虚不能人道,不就是因为这个么?我懂的。”
姜宛卿:“……”
不,你不懂。
沈慕儿非常聪明,但不知为何,在对姜宛卿和风昭然两人的感情状态上错得非常离谱。
姜宛卿严肃地纠正她:“慕儿,我不喜欢他。”
沈慕儿讶异:“怎么可能不喜欢?”
姜宛卿脑海再度警声大作,又一次担心这姑娘犯傻,颤声问她:“你觉得他哪里值得喜欢?”
“他聪明啊。”沈慕儿道,“殿下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姜宛卿的心悬得更厉害了:“那你喜欢吗?”
沈慕儿认真地道,“娘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绝对不会觊觎殿下的,殿下是你的人。”
姜宛卿:“……”
不好,越描越黑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15 00:50:22~2022…08…16 00:26: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酒酒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oe、绯馆的绯二 10瓶;碳烤兔爪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二章
你这几日为何不来看孤?
深夜; 姜宛卿悄悄摸进风昭然的房间。
屋内一片悄然,这一次风昭然明显将药的份量加得更重,没有再坐着等她。
姜宛卿轻轻掀起帐幔; 月光清冷如蛋清,映在他苍白的脸色。
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试了试; 尚在发烧。
铜盆里有水; 布巾没有拧干就胡乱搭在盆沿上,滴滴嗒嗒在盆外汪着一片水渍。
很明显侍候的人离开的时候很是随意,不知是本就不想伺候,还是被风昭然赶走的。
姜宛卿拧了布巾; 覆在风昭然额头上。
风昭然缓缓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