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1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作者:程嘉喜
  起点vip 2023…10…19完结
  241。22万字 2。38万总推荐 3周推荐
  简介
  【科举发家文】
  穿越女主经营田庄,成了地主婆,携手土著小夫君,读书科举的荣升路。
  *
  某日,众夫人谈笑间,论家中夫君喜好。
  户部侍郎夫人,我家夫君面冷心热,舍不得我掉眼泪,最喜我做的衣衫,饰物。
  吏部侍郎夫人浅笑,我家夫君温和内敛,最最体贴不过,但有所求,一碗甜汤足以。
  礼部侍郎夫人唇角轻扬,妾身浅笑间,夫君没有不应的。
  常喜望天,我家夫君喜好弹球,一盒不够,那就两盒,实在不好说话,那就斗一局,万事好商量,这能说吗?
  略愁!


正文卷
第1章 出嫁有惊喜
  保定府,姜家,三房大姑娘姜常喜,穿着大红色的喜服坐在花轿里面,一张俏脸满是纠结,十五岁,初中生的年纪,今天成婚。
  人说英年早婚,到了她这里,少年早婚。
  不是胁迫,没有替嫁,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她的婚姻缔结的是两姓之好。
  姜家在保定府是叫得上名号的大家族,可惜,近几十年家族再无精彩绝艳的后人出来,落魄了。
  姜常喜的婚事,是她没出生的时候,他爹给定下的:保定府周家长房周鹏的长子。
  两人定亲的时候,姜常喜的爹同周澜他爹还是一个学院的同窗。
  名不见经传的两个人,才刚成亲喜得佳儿佳女,就做了儿女亲家。
  周澜他爹周鹏从应试开始一路高歌愣是成了新贵。
  谁也没有想到,周家就这么起来了,周澜以后是不是出色,没人说的准,可周澜他爹那是实实在在的有本事,而立之年官就已经做到了四品。
  因为这桩婚事,姜常喜从出生在姜家地位就不同一般,姜家谁都知道,三房大姑娘未来富贵,人家公爹前途可期。
  堂堂的保定府姜家也要攀新贵的高枝,捧着家里定亲的姑娘。
  让姜常喜说,这就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
  姜家谁都羡慕姜常喜有个长眼的好爹,从一堆的同窗里面给闺女挑了一个有前途的老公公。
  本来都好好的,可天不假年,这么富贵有前途的老公公,三年前人突然就没了。
  三年守孝之后,周家求亲,姜家三房二话没说,就把捧在手心十五年的大姑娘嫁了。
  用姜家老父亲姜衡的话说:“闺女,这些年来,享受了人周家这门亲事带来的富贵,到了咱们还账的时候了。”
  姜常喜也不想做背信弃义的翻脸小人,这亲事差不多落地就定下了,点点头就上了花轿。
  可问题就是这个年纪小了点,她这个年纪的小夫人,给人当长媳宗妇,怕是没人当回事的。
  她有本事掌家,怕也没人信她?
  另外就是准新郎周澜,锦衣玉食了十几年,爹突然没了,落差之下,人情冷暖,现在还不知道是个如何模样?
  这些问题不得不考虑,毕竟姜常喜这个没过门的儿媳妇,都能感受到老公公在与不在的这份落差。
  周澜这个亲儿子,感受到的人情冷暖肯定更深刻。
  若是个扛不住压力的,怕是性子都要左了,常喜有点不敢想。
  花轿到了周家,姜常喜打起精神,整理一下盖头,准备面对新人生。
  享受的了这份富贵,就得吃得了这份苦,何况她嫁过来那就是当家的奶奶,真的说不上吃苦。
  花轿落地,轿门掀开,伸来一只手,姜常喜把自己的芊芊玉手搭上去,就被略微富贵的手掌给反握住了。
  手掌温度刚刚好,还软和,让人很舒适。
  敢这么握新娘子手的,只能是准夫君周澜了。
  确定了,第一次正面接触感觉还不错。
  迈出花轿,锣鼓喧闹声中,姜常喜耳边是变声期的公鸭嗓:“你别怕,跟我走。”
  好的开端是成功婚姻的一半,姜常喜坚定的反握住了对方的手。
  然后手里就被塞了红绸,呵呵,握手时间结束了。
  一对加在一起刚好三十岁的新人,中间红绸牵线迈进了周家的大门。
  婚礼都是累人的,混乱的,周澜把新娘送到新房,说了一句:“你先歇着。”
  就匆忙忙的被人招呼走了。
  姜常喜的几个丫头随着嫁妆早一天到了周家,这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安置的。
  随身过来的就剩下丫头大福,还出去熟悉环境了,新娘子身边就显得孤孤单单的。
  闹哄哄中,进来一群人,进门就安慰新娘:“常喜,我是娘,你别怕,你同周澜在襁褓中还见过一面呢。”
  见过面,就不算是盲哑婚嫁了吧?姜常喜这么调侃自己的。
  要起身给婆婆行礼,被按坐在那里:“别动,别开口,坐福呢。咱们家没有那么多虚礼。”
  一块进来的夫人在边上阴阳怪气的开口:“见没见过还不是要一起过日子。大嫂你就别说这些了。”
  光听声音,就知道,这位肯定是一副刻薄嘴脸。
  另一位夫人不软不硬的开口:“二夫人说说,今儿这日子家姐应该同儿媳妇说什么。”
  盖头下的姜常喜拉着婆婆的手继续坐福,坚决不开口,心里却明白家里日子果然不好过。
  不然这样的日子里面,没有人会驳了主家的面子。
  未来婆婆拍了拍姜常喜的手:“才刚开口的是你二婶同你舅妈,都不是外人。”
  边上的舅妈爽快的道:“保定府常家的姑娘,礼数不会差了,你是新嫁娘,还在坐福,不需要开口。”
  可惜二房太太不高兴了:“不打招呼叫人,还说什么礼数周全,这屋里难道我还是外人?”
  姜常喜就是天大的本事,今儿这日子肯定也不能开口。
  让这婆娘猖狂了,你当我保定府常家姑娘面捏的不成。
  周澜娘拉着两位夫人,语气轻柔:“二弟妹,今天是好日子,这里是新房,咱们出去说吧。”
  这么一打岔,也没人在想要看看新嫁娘了。
  一堆的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
  连个丫头婆子都没有留下,可见这婚事办的仓促,周家也乱的很。
  若自己还有个四品的公公,肯定不是这番场景。
  姜常喜感叹,人情薄如纸,他们小夫妻想要把门户挺起来,怕是要费点心思。
  丫头大福推门进来,走到新娘子耳边说道:“姑娘,大门口外面很热闹,可府里除了老夫人的舅家没来几个正经亲戚。府上的下人,都匆忙忙的,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姑爷应该很快就能回来。”
  姜常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福:“奴婢去看看咱们家舅爷。”
  咱们家舅爷,是说自家小弟弟同大堂兄一起过来送嫁了,是应该去照应一番。
  坐的时间够久了,福气早就满满,姜常喜不放心自家弟弟,开口吩咐大福:“可别让常乐哭鼻子,你先送他回家,等回门之日再陪同我回来就好。”
  大福赶紧看向外面:“姑娘您可不能轻易开口,那可不成,夫人交代过,奴婢不能离开小姐左右。”
  怕小姐乱开口说话,大福立刻就跑了:“奴婢先去看舅爷。”
  姜常喜僵坐了好久,掌灯的时候,都没有人进新房看一眼,感觉自己就是个被遗忘的新娘。
  也不知道常乐是不是回府了。
  盖头撩起来,穿着喜服,走到门口,透过窗缝往外看,有惊喜耶。
 


第2章 荣升大奶奶
  一身喜服的新郎竟然蹲在院子里面凝神看着地面,难道地上有金子?还是害羞的不敢进新房?
  姜常喜相信,亲爹肯定不会给自己找个傻子夫君。
  开门,出门,新郎竟然没反应,姜常喜对亲爹都不那么自信了,难道自闭症?
  姜常喜陪着新郎一块蹲在地上,瞧见了,地上是一串散落的珍珠。
  这有点在状况外呀,想到新郎年纪,姜常喜就嘬牙花子,他们都是小屁孩呢,婚前应该没有什么情史,肯定不会是定情信物什么的东西。
  姜常喜伸出自己的细白小手,对着地上的珍珠弹指,让两颗珠子产生碰撞,然后缓缓地开口:“是这样玩吗?”
  换来新郎周澜的抬头凝视,姜常喜心说,总算是看到自己了,不是自闭。
  周澜知道自己娶媳妇的年纪不大,他娘已经叮嘱他,哄着媳妇点。
  可对方也太小了,小到贪玩的年纪,还在弹球呢。
  不过长相挺好看,明明是个小姑娘,还装出来一副大人的模样。
  姜常喜好像从新郎的脸上看到了生无可恋。
  大喜的日子,自己长得也还成,应该是看错了。
  周澜低头,看着地上散落的珍珠,也屈指弹了一下。就当哄孩子了。
  换成姜常喜一脸的生无可恋,她懂了,真的懂了。
  这新郎贪玩,还弹球呢?往好处想,巨大落差之下,没心没肺的也好。
  新婚,小两口在院子里面弹球那是什么样的体验。
  姜常喜觉得冷,这新郎不是少年,是个孩子,她嫁人了,可得把孩子他爸先拉扯大。
  周澜觉得暖和,虽然新媳妇贪玩了点,可好歹有人给他作伴了。顶多他以后多护着点媳妇就成。
  弹球就弹球吧,家里珍珠还是有一点的。
  大福送走了哭哭啼啼找姐姐的小舅爷,回院子就看到小姐同姑爷在玩弹球,顿时就傻在那里了。
  她们姑娘带大了小舅爷,还要带大姑爷吗?
  周澜同姜常喜一块看向进院子的大福,然后默契的捡起地上的珍珠。显然都不想在下人面前丢面。
  大福行礼:“奴婢大福,见过小姐,姑爷。”
  跟着改口:“奴婢大福,见过老爷夫人”
  别说姜常喜,就连周澜嘴角都抽抽了,囧的很:“我还没有功名,这府里还有老太爷,二叔一家,称呼大爷,大奶奶就成。”
  大福眼角偷瞧自家小姐,然后讨巧的开口:“听大爷的。大福祝大爷考运连连,功名早晚都有的,早晚您都是老爷。”
  看着挺稳重的丫头,竟然还是个讨巧的。叽叽喳喳的,院子也不冷清了。
  姜常喜这才开口,问的是周澜:“这珠子。”
  周澜把珠子收起来,递给姜常喜:“是母亲的珠链,你喜欢就收着。”
  大福在边上松口气,还好,姑爷没有怪罪。
  姜常喜别别扭扭的:“谢大爷。”这称呼,听的自己好牙碜。
  周澜也别扭,丫头叫自己大爷就算了,为什么夫人也这么称呼。这个得慢慢教。
  大福跟着行礼:“主子进屋吧。”这个称呼好,讨巧还方便,主要是不出错,还能同小姐对姑爷的称呼分开。
  新房,微弱的烛光下,一对新人互相打量,灯下看大多都是美人,谁让光线不给力呢。
  姜常喜挺满意的,眉眼开阔,挺鼻薄唇,潜力股,好好长,不出意外,不至于残了。
  当然了最好锻炼锻炼,稍微减减肥长点个头。貌似只比自己高了那么一点点。
  周澜也很满意,虽然性子贪玩,可看上去不像是孩子明眸善睐,双眉带着英气,端庄大气的姑娘。皮肤还很白皙,唇色粉嫩。
  然后就羞涩的把头低下了,他不是好色之徒。怎么能乱看。
  然后想想,自己媳妇小,他若是羞涩了,谁哄媳妇呀?
  周澜还得抬头看着媳妇,努力板正的说道:“你饿了吗,我让人准备吃的。”
  这个年纪除了玩,就是吃,也没错。
  姜常喜轻轻颔首:“嗯。”
  然后屋里,屋外,周澜都没有找到他们家的下人,略尴尬:“我去给你拿吃的。”
  姜常喜伸手把人拉住了。
  周澜挺害羞,看看四下,以为空空的院子,只有两个小姑娘害怕了:“你别怕,我不离开这里。”
  也不知道谁怕,姜常喜看向大福。
  大福变戏法一样,从新娘的箱笼里面拿出来好几盘子点心,连水果都有了:“主子们,先垫垫肚子。”
  姜常喜同周澜都饿了,两人坐下,一口茶水一口点心,吃了多一半。
  坐在一张桌子吃饭,很促进感情的。
  周澜:“从小到大我一直随父亲在任上,父亲亡故之后,我就在庄子上给父亲守孝,老宅这里我也不是很熟悉。”
  也就说,下人都在忙什么,他其实不明白,估计也指使不动这里的下人的。
  姜常喜:“没关系,明天见过长辈后,总会安排的。”
  周澜淡淡的惆怅,但愿吧。
  家里的事情先要同小媳妇说,又怕吓到了小媳妇。叹口气还是先等等。
  吃过点心,漱口,周澜不好意思,到了自家,竟然让媳妇带饭了:“你想要玩什么。”
  大福在边上着急了,自家小姐给姑爷的印象很贪玩吗?夫人知道会着急的。
  姜常喜一点不想玩,半遮着袖子,打个文雅的哈欠:“你怕是也累了一天了。”
  周澜秒懂,媳妇困了:“我就在东厢,你有什么事情招呼我。明天家里就不会这么乱了,我身边有两个长随的,舅舅同舅妈来了,我怕怠慢了舅舅舅妈,让他们过去伺候舅舅了。”
  姜常喜点点头:“我记住了。”
  多乖巧呀,至少周澜就是这么想的。以后自己一定要多护着媳妇一些。
  周澜一步三回头的走了,看模样,很不放心这个媳妇。
  大福:“小姐我伺候您歇下。”
  姜常喜:“你去帮着姑爷把东厢收拾好,烛火点亮堂一些,点心也给姑爷拿过去。也早些歇着。”
  大福躬身:“是”
  大福再进来的时候,姜常喜已经歇下了。结婚,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累人的事情。
  大福心说,自家姑娘心宽,这都能睡着。
 


第3章 又要升一级
  东厢,周澜那边,看着小媳妇让人送过来的东西,还有屋里明亮的烛火,心里踏实多了。
  这媳妇虽然小,贪玩,可也好哄,还知道惦记他。
  自从他爹死后,周澜好长时间,没觉得这么踏实过了。
  他爹在任上的时候,家里二叔打理俗物,他爹没了,祖父,祖母,同二叔直接让他去给父亲守孝。
  别说去学堂,连舅舅给找的夫子都让二叔给送回去了,理由都是现成的,守孝。
  本来周澜对于去学堂这事没有那么上心,可偏偏他被家里惯坏了,父亲没了,他害怕,跑去祖父祖母的院子里面躲着。
  就那么凑巧,听到了,二叔同祖父祖母的对话。
  二叔说的是:“大哥没了,周澜在学堂稀里糊涂的,爹娘以后不跟着我这个儿子还能跟着孙子?我这些年在大哥身边鞍前马后。家里的产业也都在我的名下那就是我的。”
  那时候的周澜才十二岁,对二叔的变脸真的不太理解,爹没了,难道祖父祖母,二叔都跟着一起没了吗?
  周澜那天在窗外呆了许久。他明白,以后什么都不一样了。
  第二天就被祖父祖母送回老家守孝,并且以身边需要人服侍为由,把儿媳妇拴在身边。
  周澜看着祖父祖母,一句话都问不出口。
  母亲自来柔弱,周澜回乡守孝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给舅舅去信,照顾母亲。
  三年物是人非,孝期刚过,舅舅舅母陪着母亲回府,母亲已经安排好了他的成亲事宜,仓促的不容周澜思考。
  舅舅只同周澜说了一句:“按说小辈不该言长辈的是非,可你祖父祖母,实在不是个和善的,你母亲若是在周府,即便是有你护着,也少不得被磋磨。一个孝字,压死人呀。”
  这话周澜是相信的,从祖父祖母安排他回乡守孝开始,周澜知道,随着他爹故去的,还有周家这些原以为的亲人。有些人活着同死了一样。
  可舅舅什么意思,要怎么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