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13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3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就问了一个问题:“若是常乐当真喜欢捏泥人,你还当真要让他学吗。”
  姜常喜:“为什么不可以,读书之余有个兴趣爱好放松一下不好吗。”
  再说了; 捏泥人怎么了,以后没准发展成雕塑大家呢。那是艺术的道路。
  先生见姜常喜竟然是认真的; 只能说,这位女弟子心胸实在宽广,就不知道姜三老爷是不是愿意让儿子玩泥巴培养爱好。
  当然了,自家书房里面那个四不像的泥巴,先生还是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了,毕竟若是没有意外,那可能是两个弟子的封笔之作。
  事实证明,小弟子在这一系列的兴趣寻找当中,没有一样能成为兴趣爱好发展下去的。而且都不太在行。
  可能那点聪明劲,都用在读书上了,先生只能说,愉快的非常遗憾。弟子可以专心读书了。
  男弟子成日里猫在屋里读书,小弟子成日里玩耍,当先生的很是有点糟心。
  好在就要过年了,先生就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俗话说有钱没钱,好过年,姜常喜让人把庄子上的账目归拢好; 把庄子上送来的东西; 归拢入库。
  一年了; 拿着账本子同周澜这个一家之主,说道说道,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成果。
  总要让周澜知道,他们这一年收获几何,库存如何,花销又如何。
  当然了周澜作为一家之主,就听听报账而已,具体银子那是没有看到的,不过库房里面的粮食,都是他亲自过目检查的。
  若是开春的时候,数目对不上,估计还要被媳妇嫌弃这点事都做不好的。
  当然了现在主要是过年。主妇把账本收起来了,说了,天大的事情,也得年后再说。
  这就同学院给弟子们放假一样,媳妇终于能够封闭放假了。
  最高兴的就是大利:“终于可以松快的过年了,再也不用盘账了。”
  包括姜常喜在内的人; 听到大利这话都盯着她。你一个闲人,你好意思开口吗?
  还是大贵开口的:“就想要问一句,盘账同你有什么关系,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似乎从来不关心这个。”
  大利抓抓自己的头发:“我看你们盘账也累得慌。”
  姜常喜:“我们谢谢你了。”然后就没人搭理大利姑娘,实在是有点糟心。
  先生这时候也开始带着弟子出去赴宴,每天都有约,每天先生都醉醺醺的回来。
  也不知道这群人成天的出去吃吃喝喝有什么意思,也没见有什么惊世杰作横空出世呀。
  姜常喜还对着周澜说呢:“难怪功名那么难考,这群读书人但凡把这些时间用在读书上,也不至于如此。”
  周澜就觉得有点冤枉:“我可是没有耽误读书的,我们出去也没有吃吃喝喝,主要还是陪着先生见人,都是长辈。”
  姜常喜:“哼。”都是当弟子的,自己这半个弟子果然是见不得人的那种,嫉妒了呢。
  先生这是不着痕迹的把自己的人脉给弟子们往下铺垫呢。
  周澜瞧着媳妇不高兴,拿起来书,愣是比平日还多读了半个时辰,势必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就感觉自己过年比别人过年受罪,还不如在书院呢。
  还好,自家媳妇半夜送来宵夜了,体贴还是有的。也就这点安慰了。
  周澜就感觉,这半个时辰的功夫,当真是值了。
  姜老夫人特意让姜三老爷过来招呼,请姜常喜带着姑爷去姜府过年。
  姜老夫人说了心疼姑爷一个人,府里冷清。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才好。
  姜三老爷传话的时候,转达了老夫人的意思,然后就撇撇嘴。几个意思呀,我姑爷能到姜府过年吗?整事?
  姜三老爷的那么一个表情,让姜常喜同周澜,都没好意思表达一下意见。
  姜常喜带着周澜去姜府,特意感谢姜老夫人的抬爱,然后委婉拒绝了一起过年的提议。
  姜常喜说了,府里冷清确实冷清了一些,不过还要祭祖,而且先生也在呢。不好过来叨扰。
  姜老夫人也就把挑挑眼皮,很是觉得孙女不识抬举。人家也不强求的。
  不过常乐肯定是留在身边了,姜常喜也不强求,爹娘身边没有人也不成。
  不然就爹娘在一起过年多冷清呀,至于余下的,在姜常喜来说,那都是锦上添的花,有没有不重要。
  什么时候,他们一家子能聚在一起过年,那才是团员呢,没想到嫁人了,过年竟然是最大的遗憾了,一家人不能在一起了。
  回府之后,先生听闻姜老夫人留下了常乐,就摇摇头,到底是妇人之见。
  姜三老爷心里何尝不明白,让先生带着弟子出去的好处。不过老母亲的意愿,能如何。
  好在常乐还小,以后在常喜那边,每年也回不来几趟。反正姜三老爷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周澜还是能够看出来姜常喜的心思的,偷偷的同姜常喜说到,他不介意在哪里过年的。
  姜常喜说的更加直接:“什么时候老夫人不介意爹娘在哪里过年的时候,就让爹娘带着常乐过来这边过年。”
  周澜从来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当真是自己见识浅了。原来自家夫人在娘家,竟然是如此地位。
  周澜觉得自己应该适当地把自己姑爷,姐夫的地位给提高提高。不然有失他们家常喜的大家长风范。
  姜常喜:“难道你以为陪着祖母,一家子吃一顿冷清饭有多好,可怜的常乐呀。”
  好吧,还以为可怜的是自家出嫁的媳妇呢,毕竟她是嫁出来的那个,头一次没有家人陪着过年。
  周澜那抱歉的眼神,让姜常喜失笑:“你以为你比我好多少。”
  好吧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呢。
  (本章完)
 


第346章 逢佳节
  周澜不过是想要安慰姜常喜,谁知道就被媳妇扎心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周澜:“现在好了,还有先生呢,咱们师徒三人一起过年,要操持的热闹些。”
  姜常喜:“这么说,咱们师徒还真是缘分; 若是不在一起的话,都是孤零零的呢。”
  为何话题它分外凄凉呢?他们这算是抱团取暖吗?
  周澜心说,你可不是,你还有爹娘兄弟呢。大过年的不敢多感怀这种伤感的事情,破坏气氛。
  何况他们如今是夫妻,以后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的,他们孤单什么呀; 他们夫妻在一起就是圆满。
  可惜媳妇才离开爹娘第一年; 自己不能这么安慰。
  姜常喜:“婆婆上次来信的时候; 还问过咱们要不要去京城过年呢?”
  周澜心绪正乱,脱口而出一句:“去京都祭拜李家的祖宗吗。”
  说完就后悔了,掩饰的说了一句:“娘肯定是没想到这么多。”
  不管什么年月,活着的人过年,故去的祖宗们也要祭拜的。所以过年的意义他很特殊。
  自家婆婆这份礼仪上的邀请,显然忘记了,周家需要祭祖的事情。怎么想自己都没办法开口安慰。
  姜常喜也只当没听到那含忧带怨的一句冷嘲,而是换了个话题:“说起来你还要去先生那边问一问,先生那边祭祖用的东西我已经准备了,不知道先生准备如何祭祖。也不知道先生那边的风俗。”
  周澜:“问过了,先生年前要去一趟城外的寺庙。当日就回来的。”
  姜常喜:“说起来,还是应该给咱们张罗一个师母,平日里不显如何,年节的时候,先生身边太孤单了。不然这些事情如何轮到弟子帮着张罗。”
  周澜尽量说的轻快:“先生怕是不那么认为的; 上次我同先生说这个问题,先生说,若是有了师母; 给弟子的私房钱哪能这么方便。”
  姜常喜心说,这就是先生偏心眼的大弟子,替先生齿冷呀:“你就为了私房钱,放弃师母了?”
  周澜:“是师傅为了弟子能过的松散一些,放弃成家了。”
  姜常喜瞬间就阴谋沦了:“先生如此说话,是不是为了逼我给你长月钱呀。”
  周澜噗嗤就笑了:“不至于如此吧。”
  姜常喜:“可我觉得就是如此,先生在嫌弃我把银子攥的太紧了。”
  周澜:“才没有呢,你这叫持家有道,你看看咱们府上的粮仓,你在看看咱们的存银,若不是常喜经营有道,持家有方,哪有如今这般,金银满库,粮食满仓。”
  周澜言语里面的那份骄傲,绝对不掺假的。
  姜常喜被说得脸红了,心里虽然常常自得于此; 可当真是不敢诉诸于口:“谦虚; 谦虚,金银真的没有那么多。”
  周澜奉承媳妇,半点不带害臊的:“我相信常喜,早晚会的。”
  姜常喜被周澜说的有点飘,主要那也是她的人生目标:“我也觉得如此。”
  然后夫妻二人就笑了,气氛就那么刚刚好,还没有常乐突然蹦出来捣乱。发展点什么,姜常喜都觉得很正常,还有点小期待。
  周澜感觉热气蒸腾的脸庞滚烫,醉醺醺的一样,努力让自己清醒,好不容易才从媳妇的脸上挪开那么一点。
  然后看着姜常喜的眼睛,咽口吐沫,嗖的一下,回屋了。
  姜常喜吧嗒吧嗒嘴,这算是怎么回事呀,满意还是不满意,跑的太快了,自己也没做什么呀。
  好歹说说感想吗,再这样下去,她会有心理阴影的。
  成日里把圆房挂在嘴上的人,原来就是个嘴炮。
  本来还能两个人一起说说话读读书的夜晚,就这么孤单了。
  过年,周府最大的变化就是,姜常喜把先生喜欢的庄子上的两株老梅,砍了一半的梅枝,插遍了姜府两进小院的各个屋子。
  周大奶奶说了,过年吗,谁都得添点喜气。
  唯独先生气的牙疼,挺好的老梅,哪有这样祸害的。
  难怪诗经都读不通,半点才情没有。挺雅致的境界,愣是让她给折腾的俗不可耐。
  姜常喜被先生如此批评也不生气,拉着先生一块写对子。
  先生多大的人物呀,都不带挑眼皮的,他老人家出手的东西,能随便乱贴吗。
  姜常喜瞧着先生的冷脸,半点都不害怕:“先生,您若是不动笔,那弟子就勉为其难,说不得要在您面前露怯了。”
  先生惊恐的看着女弟子:“什么意思?”这话也敢说,不知道你自己那笔字什么水平吗,好意思拿出去丢人?
  脸皮能厚道如此的女子,当真是少见。
  姜常喜比先生以为的还要厚脸皮:“弟子写好了贴在您的门前,也得让您这里看着热闹些。”
  先生嘴冷呀:“那字能看吗?你心里没数吗?”贴在自己的书房门口,故意找不痛快呢。
  姜常喜:“没办法,您不愿意写,弟子也无奈的很。”
  先生:“哼,好好地书房,雅致的很,弄得那些俗气的很。”
  姜常喜:“过年吗。图的是热闹。再说了,老梅,院子,都已经这般了,不差这点。”
  合着你也知道,你这些东西弄得俗气不耐看呀。先生气的直拉扯自己的胡子。
  招呗先生生气,也不过是怕先生觉得冷清而已,这要是先生身边有个内眷,哪怕一儿半女的在身边,也不至于让弟子逗着生气玩解闷过年不是。
  大过年的先生不想看到弟子那碍眼的字,让自己不痛快,只能自己提笔勉强写了两幅对联。
  一幅挂在书房,一幅挂在大门口,也是怕大门口贴这玩意,万一让人看了弟子的字,他老人家跟着弟子一起丢人。当真是被逼无奈,谁让先生脸皮不够厚呢。
  结果一大早的,府上但凡有门的地方,都贴着这玩意,还好字迹都是男弟子的,不然先生都吃不下去饭。
  还好饭食做的不错,让先生心情很不错。能缓解一下先生的心神。
  不过整个院子让先生都懒得睁眼看,俗不可耐。
  吃过饭周澜姜常喜更是陪着先生一起去城外的寺庙去上香了。
  (本章完)
 


第347章 哄人的嘴
  让先生说,这两个弟子就是闲下来了,没事情做。
  回府的时候,管家就说了,小门口的对联被人偷走了。
  姜常喜听了特别的高兴,对着周澜,笑的眼睛都要眯起来了:“我就说; 你的字写得好,没准就有慧眼识珠的会偷走的。”
  小夫妻二人高兴,丢就丢了,让管家取了昨日没有贴完的在贴上就是。
  先生那边绷着脸,询问管家:“大门口的没有丢吗?”
  管家摇摇头:“先生您放心,好好的呢。”
  管家冷汗都出来了; 心说大门口的若是都丢了,他这个管家还能做下去吗。
  先生就不高兴了,这都什么人,什么眼神呀,偷都不知道偷一幅字好的吗。哼了一声,就回书房了。
  周澜:“为何瞧着先生有点不高兴?”
  姜常喜扫一眼师傅愤恨的脚步,那可不是有点不高兴,是非常不高兴:“兴许是觉得这贼人的眼界不太好。”
  周澜:“咱们去陪着先生说说话吧,突然发现,这年过的有点冷清。”
  周澜想说,若是他们早点生下个娃娃,今日肯定不会这般冷清。
  不过听闻十月怀胎,他们即便是成亲就开始要娃娃,现在也生不下来呢。
  姜常喜:“不然夫君陪同先生下棋,我抚琴如何。”
  好歹也是请了女夫子教过的,难得清闲下来,摆弄摆弄挺好的,也省的先生说她没有才情。
  文斋先生那边; 自己一人喝茶; 确实没什么意思,总觉得外面仆人闹哄哄的,自己一点过年的心境都没有,有点惦记自家小弟子了。
  身边的童子都被父母接回家过年了呢。
  姜常喜同周澜过来,先生都没有挑眼皮,看不上这两个大弟子。
  姜常喜笑眯眯的过来凑趣:“先生,是不是觉得保定府的贼人,不怎么有眼界呀?”
  先生气笑了:“就你明白是吧?”倒也不在气呼呼的了。
  姜常喜点点头:“先生弟子还知道,为什么这贼人眼界被局限住了。”
  让先生说,那就是一群不识金镶玉的,分不清好坏:“这贼人还有偏爱不成?”
  姜常喜摇摇头:“那倒不是,主要是贼人也是技术有限。”
  先生听出来兴趣了,竟然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何解。”
  姜常喜:“咱们家大门口有下人看着呢,他就是看上了,也偷不走呀。”
  双手一摊,那模样,算是把先生给哄笑了。拍拍脑门:“说得对,这贼人技术不成。”
  周澜已经摆好了棋盘,怪佩服自家媳妇这张嘴的; 就没有她想要哄; 哄不好的人。
  先生被两个弟子捧着,心情舒畅; 看到女弟子,竟然还要抚琴助兴,心下更是高兴。
  这大年下的,终于有点雅致的感觉了。满意了,同样要拉扯胡子的。
  姜常喜想说,先生的胡子那是情绪重灾区,早晚要拉扯光的。
  先生打量一番女弟子的做派,心说也对,自家女弟子好歹那也是大家族出来的,琴棋书画,怎么也得有所精通。
  然后先生同周澜下棋,姜常喜酝酿一会情绪,就开始扒拉琴弦。
  先生捏着棋子,看着形式一片大好的棋局,脸色开始纠结。
  周澜心说,自己的棋艺没有这份本事呀,让先生下棋都要沉思了吗。最近棋艺长进了许多吗?
  先生深吸口气,棋子都攥在手心里了,就不该对女弟子有什么期盼,男弟子的棋艺,他已经勉为其难的陪着玩了,结果这琴声也就配得上男弟子的棋艺了。
  倒也不是说弹的不好,只是先生的眼界实在是有点高。入不了境界。
  大过年的,这不是遭罪吗。所以收了弟子就得教,不能让她随便发展,不然遭罪的还是他这个师傅。
  先生叹口气,放下棋子,对着姜常喜:“你,你来这边。”
  姜常喜:“先生,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